化压力为动力
自学考生不同于在校学生。在校学生年龄小、单纯、学习条件优越,而自学考生则多系有家有工作的成年人,第一文库网他们除了要承受与升学考生同样的前途、职业及社会舆论压力外,还要承受工作压力、家务压力以及由于资料、时间、记忆等困难所造成的压力。前者(即工作、家务压力)属于外部压力,后者属于内部压力。外部压力往往使考生产生畏难情绪,内部压力则往往使考生产生恐惧心理。正确认识和对待压力,是每个自学考生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 其实,压力也不全是坏事。压力在物理学中是指垂直作用于物体表面的力,它可以使物体变形、拆损,也可以使物体增加强度而成为有用之材。从心理学角度讲,压力往往与困难、意志及社会责任心有关。人们要生存、要奋斗、要改造主客观世界,就必然会遇到种种困难,而这种困难在一定意义上就叫做压力。对于意志坚强和具有高度社会责任心的人来说,压力是动力,压力促使他不断前进,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对于意志薄弱和社会责任心差的人来说,压力变成了阻力和障碍,从而使他畏缩、退却,最终将导致他一事无成。有作为的人是很善于自找压力、“自讨苦吃”的。所以,压力并不可怕,关键是要正确看待压力并设法使它变为前进的动力。那么如何使压力变为前进的动力呢? 第一,深化对学习目的意义的认识,端正学习动机。目的可以是广义的、全局性的即社会意义;也可以是狭义的,局部的即利己主义的。科学研究表明,具有长远的社会意义的目的,其力量最大。对于我们自学者来说,如果我们确实认识到自己的学习是为实现祖国四化、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采取的有社会意义的、光明磊落的行为,那么,我们就会具有百折不挠的坚韧和耐受性,就不会惧怕各种困难和压力,而且会使压力化为动力,达到成功的目的。反之,如果把每次考试只单单与个人的名利紧紧拴在一起,似乎及格一门就能提一级工资,那么,稍有风吹草动,你都会左右摇摆,丧失前进的勇气。 第二,加强自学的心理修养,提高自我抑制能力。自学考生由于各种压力所致,心理上往往会产生许多特殊反映,如报考前的侥幸心理、报名后的恐惧心理、复习中的猜题心理、答卷中的犹豫心理和违犯心理、以及未考好的灰心心理等等。凡具有上述心理的考生,其考试的合格率都很低。这
说明,自学考生要化压力为动力,除了有正确的目的和良好的.动机外,还必须加强心理修养,提高自我抑制能力。心理修养是指心理状态、心理素质、心理意识等方面的涵养。它要靠长期地、一点一滴地磨炼才能达到。抑制能力强的人,能控制住失败的痛苦和成功的狂热,使自己的行为沿着正确轨道向既定目标奋勇前进。自学考试中的上述心理状态,均与自学考试的目的愿望相冲突、相背逆。因此,必须以很大的毅力和决心加强心理修养,增强抑制能力,使其向相反方向即正确方向进行转化。 第三,运用科学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提高效率、打牢基础,这是解除考试压力的根本环节。然而,针对自学考试的特点,如教材多样、时间零散、情况多变以及无辅导、无重点等,还应把现代科学中的系统论、信息论等方法引入自学中来。系统论中的一个最基本的思想,就是把要研究的对象当成“系统”看待,从整体上考虑问题。在注意局部的同时,要特别注意各部分之间的有机联系,研究各因子的组成、变化情况,协调各部分的关系,使体系达到所要求的目的和性能。自学中,我们可以把整个自学考试当成“系统”看待,可以把报考的某一专业当成“系统”看待,也可以把某一门课程当成“系统”看待。如把某一门课程当成“系统”看待,那就要在精选好教材的基础上,通过粗读和精读认真分析它的主题、结构以及各章节之间的有机联系和各段落的侧重点,然后协调它们之间的关系,达到对全书内容的融汇贯通。这样不仅记忆牢靠,而且能学以致用。信息论也是指导自学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方法。(邱建臣推荐) (题图:陈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