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法治意识研讨材料范文精选8篇

时间:2019-08-01 06:20:50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强化法治意识研讨材料范文 第一篇

全文共计7249字

民主法治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今年2月19日,_同志在中央党校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把民主法治作为六个基本特征的第一条,意义十分深远。

一、民主法治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基本特点,影响和决定了民主法治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基础地位和关键作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六个基本特征并不是完全并列的,民主法治居于首要位置和高一个层次,直接决定、制约和影响着其他特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应当是民主法治的社会。完全可以说,民主和法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两大支柱。

民主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由于实现民主的程度不同,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社会表现出不同的社会和谐状况。建立在少数人统治大多数人基础上的社会,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和谐。现代民主政治既是现代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又是现代和谐社会的发展动力。广大人民群众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国家政治生活与社会管理,对国家重大事务享有知情权,就各项重大决策和立法建议进行充分表达和交流,

全文共计7249字

就能更好地反映多数人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历史和现实都证明,只有以人为本,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保证人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才能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广泛的力量支持,使社会主义事业充满生机和活力。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制度之源。

法治是社会和谐的基本保障。相对人治而言,法治是现代文明的产物,是国家形态由传统走向现代的标志。一个不实行法治的国家不可能是现代化国家。国家主要以法律手段来治理国政和进行社会管理,社会生活的基本方面和社会关系纳入法制化的轨道,国家权力的行使和社会成员的活动处于严格依法办事的状态,社会调控和管理才能摆脱随意性和特权,经济、政治、文化和谐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才有基本的秩序保障,整个社会才能成为一个和谐的社会。党的十五大第一次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党章。九届人大二次会议又把这一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写入我国宪法。这标志着我们党和国家开始全面走上法治的轨道,标志着党的领导方式的重大改革和国家治理方式的根本转变,也标志着我国的社会主义法治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

进一步分析民主法治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他特征的关系,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看出民主法治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全文共计7249字

第一,民主法治通过协调各种社会利益关系来促进和实现公平正义。社会公正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取向。维护和实现社会公正,是现代社会进行制度安排和创新的重要依据,是协调社会各阶层相互关系的基本准则,也是一个社会具有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的道义源泉。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关键在于妥善处理和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在全社会形成合理的利益格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利益主体和利益需要的多样化,使得人民内部的利益关系不可避免地出现纷繁复杂的局面。如果各种利益关系和矛盾不能及时有效地调整和解决,就会在各个社会阶层和群体之间对立,甚至成为社会不稳定和动荡的根源。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通过在民主基础上制定的法律法规,确定利益主体、界定利益范围、指导利益分配、协调利益关系,并对社会弱势群体给予救助,就能维护社会公正。当社会成员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通过法律途径来进行恢复和修补;当社会主体利益发生矛盾和冲突时,根据法律规定自行调节或通过司法程序解决争端,从而将社会矛盾和冲突控制在一定的限度之内。总之,只有建立在民主基础之上的法治,才能避免社会利益之争的激化,才能使各个阶层实现共赢共荣,公平合理地分享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成果。

第二,民主法治为人们之间的诚信友爱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谐社会应当是一个诚信的社会。没有人与人之间的诚信,就没有相互的合作,不可能形成普遍的社会认同,也就没有社会的和谐。和谐社

全文共计7249字

会要求社会成员之间团结友爱,和睦相处。民主法治可以奠定诚信友爱所必需的社会环境,民主的发展有利于培养人民内心的宽容、谦让和互助友爱,法治的完善则规范人们的行为,引导人们诚信友爱地相处。因此,我们可以说,民主法治是实现诚信友爱的重要条件,诚信友爱本身也是民主法治的一项价值追求。

第三,民主法治为激发社会活力创造条件。社会活力不断增强,是推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动力源泉,也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挥各方面的创造活力。民主法治通过法律的形式确认和维护劳动者的创业动力、经济利益和创造成果,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鼓励人们创新的良好氛围,营造平等竞争和共谋发展的社会环境。

第四,民主法治为维护社会的安定有序提供保障。一个和谐的社会,必然有稳定安宁的社会政治环境和有条不紊的社会生活秩序。动荡不定、秩序混乱、社会矛盾激化,不可能使人们和睦相处、安居乐业。当然,任何一个社会不可能没有矛盾和冲突,不可能没有分歧和裂痕。和谐的社会在于能够运用制度和规则力量来不断化解冲突,弥合裂痕。法治以法律的规范性、强制性为特点,通过立法和法律实施,调整社会关系,平衡社会利益,整合社会资源,维护社会秩序。从一定意义上说,法律制度是对社会进行调控的防火墙和维护社会稳定的

全文共计7249字

支撑点。只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各方面都有章可循,才能以文明、平和的方式消除社会不安全、不和谐因素,真正做到政治安定、社会安定、人心安定。

第五,民主法治为人与自然的和谐提供制度支持。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和物质条件。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要求人类需求的增长与自然界所能提供的各类资源相适应,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获得空前的发展。与此同时,我们也面临着人口膨胀、资源约束、环境污染等严重问题。保持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是对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当代与未来关系的科学把握和理性认知的结果。以民主法治的形式确立人与自然和谐的基本原则,抑制和制裁破坏自然环境的行为,是建成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社会的必由之路。综上所述,一个和谐的社会,应当是民主的社会、法治的社会。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正,营造诚信友爱的良好氛围,广泛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就能使整个社会既安定有序又充满发展活力。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民主法治提出的新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来看,无论是民主还是法治都有不少问题亟待解决。

全文共计7249字

(一)关于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问题我国是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

人民利益的整体性、广泛性和实现人民利益的复杂性、艰巨性,要求有一个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坚强政治核心。党的领导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政治前提和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坚持党的领导和实行依法治国的基础和目标。依法治国是坚持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手段。这三者紧密联系、缺一不可、有机统一。问题在于,需要把它作为执政理念和执政方略加以强化,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建立合理有效的体制、机制和制度保障。回顾20世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社会主义国家的盛衰兴亡,与民主法制是否健全完善直接有关。苏东剧变的原因很复杂,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关系处理不好,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原因。历史的经验和教训表明:不坚持党的领导,照搬西方政治制度,必然产生社会动荡,甚至导致国家四分五裂;不支持人民当家作主,不实施依法治国的方略,也会给社会主义事业带来极大的破坏。

坚持依法执政,是现代民主法治国家的一个基本原则。_执政,应当高扬民主和法治的旗帜,树立和维护宪法、法律的权威,把依法执政的过程作为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和实行依法治国的过程,作为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过程。

全文共计7249字

我们要继续在全体公民中增强法律意识、普及法律知识,特别是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教育,牢固树立法治观念,树立党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的观念,树立依法执政就是坚持党的领导的观念。要加强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支持和保证国家机关依法行使职权,坚决预防和惩治各种腐败现象,为维护法律尊严、公民权利和社会公正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充分发挥人民当家作主的作用,依靠人民群众管理国家和社会,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党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的具体体现。要不断拓宽渠道,积极引导人民群众合法、负责、理性、有序地参与国家和社会管理。

(二)关于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首先要坚持和完善_制度,充分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从实践和人民群众的要求看,在这方面有许多工作要做。比如,进一步完善选举制度。在选举中正确处理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办事三者的关系,在人员流动频繁的情况下保证每个选民充分行使选举权,切实防止选举中的违法违纪行为,保证选举公正,这都

全文共计7249字

需要深入研究和解决。再如,要认真贯彻_中央转发的《__常委会党组关于进一步发挥_代表作用加强_常委会制度建设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做好人大代表工作,发挥人大代表作用。通过制定一些具体的制度和措施,增强人大代表的代表意识、责任意识和使命感。同时,使人大代表自觉接受选民和选举单位的监督。

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在现阶段,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重点是建立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使国家的立法、决策、执行、监督等工作更好地体现人民的意志,维护人民的利益。坚持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定政策、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要进一步完善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项目,必须广泛征询意见;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重大项目,必须认真进行专家论证、技术咨询和决策评估;对同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必须通过公示、听证等制度,扩大人民群众的参与度。

(三)关于推进科学立法和民主立法的问题

树立以人为本和尊重人权的立法理念。在立法上坚持以人为本,

全文共计7249字

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法制建设上的体现。人权原则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重要成果。去年第十届_第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把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原则写入宪法,意义重大而深远。

强化法治意识研讨材料范文 第二篇

表面看是制度执行不到位,实质上是个别干部思想认识有偏差、党性和组织纪律性不强的表现,遵纪守法的意识淡薄,漠视国家法律法规,对违法违规问题的本质认识不清,缺乏遵纪守法、照章办事的自觉性,不能真正做到依法合规办事。所以,要通过依法从严治企,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切实提高党员干部的守法意识,进一步严格落实各项廉洁自律规定,促进各级领导干部廉洁从业。在增强队伍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的同时,大力提高干部队伍的依法治企水平和拒腐防变能力。

三是维护公司自我权益的必要手段。依法治企对于改进企业管理,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与国有企业密切相关的《物权法》、《企业破产法》、《劳动合同法》、《反垄断法》、《新安全生产法》等一系列法律相继出台,对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日趋严格的法律环境,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内部管理秩序和对外经营活动,需要我们从法律层面加强研究,提高企业依法经营管理水平,切实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三、如何提升依法治企工作水平依法治企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做好依法治企工作,自觉是前提,制度是基础,执行是关键,监督是保证。(一)坚持依法从严治企,充分认识“依法治企”的重要性依法治企中的所谓“依”,就是依据,即指应当把法律作为管理企业、开展经营活动的基本依据和最高权威之意。企业管理千头万绪,但始终应当确立法律的最高权威,坚持以法律作为企业行为的基本依据,让依法治企真正成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理念。否则,长官意志、我行我素,企业迟早都会陷入“人治”的沼泽,难以自拔。企业能否始终坚持走依法治企之路,企业主要负责人的思想认识是否到位至关重要。要积极推行企业“法治”文化建设,努力培养干部员工对法律的忠诚与信仰,让依法治企、“按规则出牌”真正成为自觉的行动,这是确保企业始终沿着“法治”轨道健康发展的重要思想保障。(二)坚持依法从严治企,依法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制度是加快企业发展的“安全带”和“助推器”,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是依法治企的基础,是企业实行法治化管理的重要手段。公司应依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和上级公司的政策规定,来制定、完善企业的规章制度,把国家法律和上级的管控要求,内化为企业的规定,让企业的各种行为都有明确的制度来加以规范。通过制定和完善规章制度,完善工作程序,强化内部管理,堵塞经营漏洞,从制度上保障和促进企业改革和发展。(三)坚持依法从严治企,强化法律规章的执行如果没有出色的执行,那么即使企业有再好的发展战略,再细的管理制度,也只能是沙盘上的宏伟蓝图,贴在墙壁上的豪言壮语,挂在口边的伟大口号,永远无法实现。同样,企业依照国家的法律法规来制定的企业各项规章制度,如果不能得到严格的执行或在执行过程中走样,依法治企也就成了一句空谈。(四)坚持依法从严治企,加大监督力度在中国大众心里,怕的不是法律,而是执法者。所以,有了完善的法律法规或科学的规章制度还不行,还要加强监督。要通过建立协同监督机制,加强监督,强化执行,才能提高依法治企工作水平。这里的协同监督不仅是纪检监察和审计的监督,同时也包括各级组织的监督,包括企业各项业务的监督,包括群众的监督。其中,把监督纳入各项业务工作,在各类管理中强化监督职能,开展各个层面的协同配合。需要建立纵向的监督制约机制和横向的监督协调机制。公司业务部门和监督部门,协同合作,形成合力,发挥“大监督”作用,在协同监督的总框架下,保证依法治企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为确保依法治企取得最终实效,还需要深刻把握和正确处理好以下五方面关系。第一,要全员牢固树立依法经营意识。明确开展依法治企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自我保护、自我防范、自我约束和自我免疫的能力,主动摒弃过去种种不规范的行事模式、习惯做法和

陈旧过时的思维观念,消除风险的隐患和死角,把大家的思想凝聚到企业的整体安排和部署上。第二,要全面完善内部控制建设。明确各个部门的工作职责和工作要求,协调统一地稳步推进依法治企工作的长期开展。第三,要形成切实可行的工作机制。实现管理流程制度化和标准化,严格关键点控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整改,以当前正在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为契机,以严的要求,实的作风,务实工作,做好工作监督。第四,要加大依法治企工作的宣传力度,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第五,要将依法治企工作作为企业一项长期重点工作常抓不懈,不能有丝毫的放松。

不足之处,敬请指正。

强化法治意识研讨材料范文 第三篇

县委常委会加强自身建设十项制度县委常委会加强自身建设十项制度一、学习制度县委常委会及成员应当成为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党员的表率,坚持把学习作为求知的途径、创新的前提和工作、生活方式,坚持学以致用,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健全学习制度,改进学习方式,注重联系实际,提高学习效果。完善县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定期组织中心组学习会、报告会和专题讲座。认真落实个人自学计划,按要求做好读书笔记,搞好理论研讨与重要经济社会发展课题研究,认真撰写理论文章、调研报告。二、民主集中制按照常委会议事规则的要求,凡属方针政策性的大事,凡属全局性的重要问题、重大事项以及县管干部的推荐、任免和奖惩,都要由县委常委会集体讨论作出决定,必要时吸收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等几套班子成员和县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列席会议。县委常委会成员要根据集体的决定和分工,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同时要关心全局工作,积极参与集体领导。县委书记应带头执行民主集中制,支持领导班子成员在职责范围内独立负责地开展工作。县委常委会成员要互相信任、互相支持,维护和增强领导班子的团结。三、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制度县委常委会要认真贯彻执行《公务员法》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严格按规定按程序操作,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不以书记办公会、领导圈阅等形式,代替常委会集体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不临时动议决定干部人事任免;不准要求提拔本人的配偶、子女及其他亲属;

不准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任人唯亲、封官许愿。四、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县委对全县的党风廉政建设负全面领导责任;县委书记对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负总责;县委常委应根据工作分工对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负直接领导责任,重点抓好分管部门、分管单位的党风廉政建设。县委每年至少召开两次研究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专题会议,传达贯彻上级有关党风廉政建设的指示,对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进行责任分解,部署全县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按计划开展对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执行情况的检查考核,并将检查考核结果作为对领导班子总体评价和领导干部业绩评定、奖励惩处、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县委常委要定期对分管部门、单位的党风廉政建设情况和责任制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坚持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要严以律己,率先垂范,坚持做为民、务实、清廉的表率。继续实行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按照有关规定,凡应该报告的个人重大事项,县委常委应按照客观、准确、及时的要求,实事求是地向组织报告,主动接受组织和群众的监督。不按规定报告或不如实报告的,应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限期改正、责令作出检查、在一定范围内通报批评等处理。五、述职述廉制度县委常委会要把实行述职述廉制度作为加强党内监督的重要举措,坚持县委常委会每年向县委全委会报告工作,坚持县纪委常委会向县纪委全委会报告工作。县委书记在全委会上报告领导班子及本人履行职责和廉洁自律情况,其他常委形成述职述廉书面材料印发参会人员。县委常委会述职述廉每年一次,述职述廉结束后,要向市委专题报送领导干部述职述廉情况及整改意见,除尘滤布并抄报市纪委、市委组织部。个人述职述廉材料同时报送市纪委、市委组织部。

六、民主生活会制度县委常委要带头过好双重党组织生活,既要参加定期召开的县委常委民主生活会,还要按照规定参加所在机关党支部、党小组的党员生活会议。县委常委民主生活会每年召开一次,根据实际需要,也可以适时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会议召开时间、议题,应及时通知各常委,认真学习相关文件资料,认真做好准备。充分征求基层党组织意见和建议,并提前15天报告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县委常委民主生活会由县委书记召集并主持。民主生活会后10天内,将会议情况报告和会议纪录报送市纪委和市委组织部,必要时要向下级党组织和党员通报。七、群众和信访工作制度县委常委会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坚持用群众观点统揽信访工作,全力维护群众根本利益,确保社会和谐稳定;要定期研究、部署、检查群众和信访工作;要强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县委常委要经常深入基层,进村入户,了解民情民意,关注民生;要带头落实领导开门接访、带案下访、重点约访和领导阅批来信来访制度,对所包案件及时跟踪、督办,及时协调、指导责任单位加大案件办理力度,促进所包案件的有效化解,切实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

八、县委常委与县管干部谈话谈心制度县委常委会加强对县管干部的管理教育和思想交流,针对工作和思想实际,县委书记对县委常委、县部委办局主要负责同志分别进行谈话,县委常委也要分别和分管范围内的干部谈话,了解他们的思想、工作和生活等情况,指出其不足和存在问题,帮助排忧解难,听取其意见和建议。九、党建工作联系点制度县委常委每人挂钩联系12个乡镇和若干个村级党组织。力争经过两至三年的努力,把基层党建工作联系点建设成为全县党的

基层组织建设的示范典型和窗口基地,使每个联系点党组织都能达到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发展业绩好、群众反映好五个好的目标要求。县委组织部要牵头做好挂钩联系工作的组织协调、压滤机滤布厂家信息交流和检查指导工作。十、责任追究制度县委常委会要按照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要求,认真贯彻上级有关文件规定,不断健全责任追究制度,对不认真履行职责,导致出现重大问题,如发生严重工程质量问题、人为重大事故和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出现不正之风泛滥和重大的社会治安问题,发生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事件;连续发生重大违纪违法案件,以及领导干部的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利用其职权和影响谋私造成恶劣影响的,除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外,还要追究相关领导的责任。对职责范围内出现的重大事故、重大事件、重大案件和严重问题不认真查处的,也要追究分管领导的责任。以上制度要严格执行。

附送:

县委常委会在县委全会上的工作报告

县委常委会在县委全会上的工作报告各位委员:七届三次全会以来,县委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以_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团结和带领全县人民,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了经济建设和反腐倡廉两促进、双丰收的效果。县委常委会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做好了工作。

一、精心谋事,保持了县域经济社会的良好发展态势县委紧紧抓住发展这个

二、公正用人,激发了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事业成败,关键在人。在选人用人上,县委倡导用好的作风、好的制度,严格按程序选人用人。

一是始终把握重素质、重业绩、重公论的选人用人导向。坚持以发展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各级班子明确选配“开拓型”、“公认型”和“潜力型”干部。今年以来,县委研究领导干部7批次,.freekan.讨论干部190人次,提拔69人,平职调整53人,降免职10人。基本达到了能力调强、结构调优、班子调顺、气氛调活的效果。

二是不断创新公平、公正、公开的选人用人环境。严格贯彻执行《干部任用条例》,制定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干部任免调配工作程序和要求的通知》,加强了对干部任免工作各个环节的监督;制定了《关于领导干部引咎辞职的暂行规定》,进一步增强了领导干部的紧迫感和危机感;制定了《县委常委干部任免票决制实施办法(试行)》,率先在全省实行干部任免信息化处理,首次对18名科局级干部实行干部任免常委会“电子票决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是努力探索干部培训与使用有机结合的选人用人方式。县委有针对性地向省市送训了一批学员,分批选派了部分优秀年轻干部到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学习培训、挂职锻炼,对学有所成的干部提拔重用,形成了培训导向与培训需求、提拔使用相结合的新格局。

三、率先垂范,保证了工作措施落实到位为政之要,贵在落实。县委常委班子着眼于全县大局,身体力行,狠抓落实。

一是常委日程安排到天。县委统筹全县大事、要事,常委班子成员的工作日程进行了细化、具体化,做到了全年有计划,逐月有部署,每周每日有安排,具体工作明确到每一个人,安排到每一天。

二是领导责任明确到事。严格执行领导干部联乡镇、联企业、联项目制度,每一位县级领导都联系乡镇、重点工程和重点企业,做到了人人肩上有责任,个个身上有担子。对各项重点工作推行项目责任制,一律实行分级分部门负责,一项工作一个班子,一竿子插到底。县委班子成员经常深入工作一线,掌握一手资料,解决具体问题。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县委领导亲自带队南下广州、深圳、香港,远赴上海、宁波,引进了一些好的项目;在重点工程建设中,县委常委坚持工作重心下移,本文来自.gongwen123.掌握一线情况,解决了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在督促检查落实中,县委班子成员亲自主持或牵头组织,开展专项督查,保证了县委布置的各项工作和出台的各项举措落实到位。

三是工作考核具体到分。一方面结合县直部门和乡镇实行年度目标管理,对县级领导所联系的工作实行考核,年初定目标、定任务、定分值、定奖惩,年终统一考核,逐一排队,奖优罚劣。另一方面,结合市对县级领导班子考核,建立健全了以绩效考核、组织考察、民主评议三个方面组成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体系,让广大基层干部来评价县级领导。四、学法用法,提高了依法执政的水平县委按照执政为民的要求和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带头学法、守法、用法,依法执政的能力有较大的提高。

一是带头学法守法。常委班子成员参加市县的中心组学习、领导干部双休日课学堂,带头学习《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参加

《宪法修正案》等法律知识讲座和《行政许可法》等法律法规培训班,参加了“四五”普法考试,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法律意识和素质得到提高。

二是严格依法决策办事。县委出台每一项决策、政策之前均由相关部门进行了严格的法制把关,确保了决策、政策的合法性。同时十分注重将依法行政贯穿到各项工作中,落实到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特别是在拆迁安置、处置突发事件、企业改制、信访维稳等工作中,坚持严格依法依规办事,既充分保证广大群众的合法权益,又严厉打击乘机乱事的不法行为,有效地维护了法律的尊严和县委的权威。

三是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常委会专题研究法制建设的有关工作,压滤机滤布加强了基层法制宣传站建设,采取多种形式在全社会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积极营造遵纪守法、依法办事的良好环境,逐步形成了与建设法治政府相适应的社会氛围。五、统筹协调,促进了社会全面进步县委常委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五个统筹”,坚持以民为本,实现了经济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

一是更加注重区域协调发展。在发展的指导思想上,制定了较为科学合理的考评体系,分类指导乡镇发展,支持优势地区率先发展。同时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更加注重优势乡镇对周边偏远贫困乡镇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大了对困难乡镇的扶持力度,增设了困难乡镇的农田水利及基础设施项目,适当调高县级以奖代补的比例,积极引导相关产业向困难乡镇转移,充分调动了全县乡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是更加注重精神文明建设。加快推进宣传、文化、教育、计生、卫生、环保等社会事业发展,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被上级授予“全省普九巩固提高工作先进县”、“全国生态示范区”、“省级卫生县城”等光荣称号。就业再就业工作稳步推进,农村特困救助全面启动,开展“一帮一”扶贫活动,弱势群体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深入开展“平安望城”创建活动,派遣千名干部下基层,妥善处理突发事件,及时化解各种矛盾,确保了社会大局稳定。

三是更加注重政治文明建设。充分发挥县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不断规范党委与人大、政府、政协以及人民团体的关系,支持他们依照法律和章程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在研究一些重大问题时,广泛采纳各级各部门意见,使决策能反映和兼顾各方意见,形成了团结协作、民主议事的政治氛围。

六、廉洁自律,增强了拒腐防变能力县委坚持把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作为党的建设头等大事来抓。

一是切实加强了思想教育。常委班子以身作则,带头学习两个《条例》及省市关于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系列规定,认真开展“读廉文、思反腐”“双提醒”活动,举办了“雷锋家乡干群谈权力”研讨会,进一步筑牢了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二是切实抓好了制度建设。县委先后建立健全了《重大工程招投标工作制度》、《领导干部出国(境)审批程序》、《全县党政机关工作人员通信话费补贴办法》、《公务用小汽车管理办法》及红包礼金登记制度等,滤布规定重大工程必须依法严格进行招投标,出国境、新购小汽车、超标准报销手机话费必须到各级廉洁自律办审批,重大事项必须到各级廉政办申报;规定收缴红包礼金在规定的时间内

主动上交者,不追究纪律责任并为其保密,否则从严给予党纪政纪处分。这些制度的完善,加强了对腐败的源头治理。

三是切实加大了监督、查处力度。县委班子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结合自身实际,常委班子和常委个人分别制订了具体整改措施。聘请_、无党派知名人士和离退休老同志任廉政监督员和特邀监察员,监督领导干部八小时以外的违纪违法行为。同时,县委积极支持纪委办案,对严重违纪行为,态度坚决,决不姑息迁就。截至11月底,全县党政领导干部拒收、清退、上交红包礼金80多万元,46人次登记上交红包礼金万元,其中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30人次,计万余元;查处各类违纪案件67起、大要案28件,移送司法机关5件。收到了“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应有效果。总的来看,我们常委班子是一个勤政廉政、民主团结、开拓进取的领导集体,是富有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的。目前,望城政通人和,干群心齐气顺,县域经济增长较快,各项事业长足进步,社会大局持续稳定。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上级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体县委委员和衷共济的结果,是望城70万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就我个人而言,我只是尽了一个县委书记应有的责任,做了一些应该做的工作,并且在县委会这一大家庭中,我的个人素质、工作能力也有了较大的进步和提高。概括来说,

一是勤于学习。注重从书本中学、从同事中学、从实践学,并且做到学以致用。通过学习,不仅有力地指导了实践,而且形成了一批颇有价值的理论成果。其中《以雷锋精神育人,用科学发展观兴县》一文还在《求是》杂志刊发,引起了较大反响。

二是勇于实干。坚持和发扬务实的工作作风,深入基层为群众、为企业、为项目排忧解难。在今年意外摔伤脚后,伤势稍有好转,就立即到乡镇去调研,到重点工程去考察,及时掌握县域经济发展的动态。

三是严于律己。在医院动手术期间,有不少同志来看望我,有一些人还送了红包礼金,受伤看望是人之常情,我很感激。但是我认真对待、从严要求,能当场拒收的礼金就当场拒收,当场实在拒收不了的,事后托人逐个退还,对于确实退不了的,出院以后全部上缴了县纪委。当然,不管是我个人、常委班子还是在座的各位,在总结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们工作中还存在着问题和不足:

一是理论功底还不够深。各类学习活动开展得较多,但有的还停留在表面,挤时间学习的自觉性不强,系统学习不够;满足于原有的知识积累,满足于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初步了解,惯于照章执行,灵活运用不够。尤其在法律知识和市场经济知识方面显得捉襟见肘。我县经济运行市场化程度不高,乃至龙湖高尔夫这类事件的发生,都是这方面的表现。

二是工作落实的力度还不够大。有的同志作风还不实,缺乏敢闯敢干的精神,有的在工作中怕这怕那,不能正确对待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阻力,特别是在征拆、维稳等工作过程中,有的干部不愿直面矛盾,不敢承担风险,一味回避退让,导致问题积累,工作停滞不前,甚至引发群众集体上访现象。

三是党风廉政建设要求还不够严。随着我县经济形势和财政状况的进一步好转,有的同志在生活上要求就没那么严格了,廉洁自律意识就没那么强了,在待遇追求上有上升、攀比的趋势;有的同志艰苦

奋斗精神减弱了,不愿到艰苦的岗位工作,稍微吃点苦就讲条件要待遇。这些问题的产生,作为县委常委班子和我个人来讲,负有一定的领导责任,存在监管不到位的地方。对于这些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在以后的工作中采取有力的措施逐一解决。明年是“十五”计划的冲刺之年,也是我县新一轮快速高效发展的重要时期,抓好明年工作至关重要。常委会经过研究确定明年全县各项主要预期指标是:

生产总值增长14%以上;规模工业总产值增长30%以上;财政总收入达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达6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以内。总体要求是:

增创新优势,谋求新突破。增创新优势就是要以提高县域经济竞争力为核心,增创产业、环境、开放、体制、统筹协调和队伍建设六个方面的新优势;谋求新突破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谋求经济结构、竞争平台、招商效果、改革创新、构建和谐社会和提高执政能力六个方面新突破。在经济建设方面重点实施“五百工程”,即项目启动建设投产100个,工业总产值力争10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力争100亿元,新修改造公路超100公里,建设百里水产走廊。县委确定明年为“项目建设年”,以项目建设带动“五百工程”,力争提前两年实现七次党代会提出的主要预期目标,使望城成为经济发展更快、文明程度更高、综合实力更强的地区。同志们,做好全县工作,是县委常委的神圣职责,也是全体县委委员的共同责任。希望大家按照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不断加强学习,从自身做起,切实提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善谋发展的能力、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环境中确保稳定的能力、在日益浓厚的民主法制氛围里依法行政

的能力、在各种诱惑面前自我约束的能力、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提高的能力,更好地带领全县人民推进改革,确保稳定,加快发展。《县委常委会在县委全会上的工作报告》

强化法治意识研讨材料范文 第四篇

依法治企领导讲话(一):

一、依法治企的必要性

(一)依法治企是现代法治社会的根本要求

____提出:要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企业是社会的基本单元,坚持依法从严治企,是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根本要求。真正的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企业要在市场经济中求生存、谋发展,必须借助于法律手段。因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与国家的关系、企业与企业的关系以及企业内部包括企业和职工的关系都要靠法律来调整、来维护。因此,只有依法治企才能促进企业平稳健康发展。

(二)依法治企是形势发展的客观需要

全面分析供电企业当前所处的发展阶段、社会环境和舆论环境,“依法从严治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和紧迫。一是供电企业的特性和社会的特点,决定了依法治企的紧迫性。作为国有公共服务型企业,掌握着国家的重要资源,

二、依法治企的意义.

一是促进企业发展的有力保障。依法治企是化解外部风险的重要手段。只有规范经营,始终坚持依法治企,才能化解外部检查风险。依法治企是加强企业管理的重要措施。由于受计划经济传统惯性思维的影响,公司管理中各种“发热点”、“出血点”仍然存在,各种打擦边球和试探“红线”的情况还未完全杜绝,依法

治企的形势依然艰巨。这就要求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在利益得失、大是大非面前,要有所担当、有所取舍,坚定依法从严治企的意志和信念,把握大方向,坚守大原则,自觉坚持依法从严治企、强化自我约束,将依法治企形成一种管理惯性,促进公司平稳、健康发展。

二是保护干部“政治安全”的重要措施。对近年来电力行业腐败案件的分析,究其原因,表面看是制度执行不到位,实质上是个别干部思想认识有偏差、党性和组织纪律性不强的表现,遵纪守法的意识淡薄,漠视国家法律法规,对违法违规问题的本质认识不清,缺乏遵纪守法、照章办事的自觉性,不能真正做到依法合规办事。所以,要通过依法从严治企,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切实提高党员干部的守法意识,进一步严格落实各项廉洁自律规定,促进各级领导干部廉洁从业。在增强队伍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的同时,大力提高干部队伍的依法治企水平和拒腐防变能力。

三是维护公司自我权益的必要手段。依法治企对于改进企业管理,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与国有企业密切相关的《物权法》、《企业破产法》、《劳动合同法》、《反垄断法》、《新安全生产法》等一系列法律相继出台,对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日趋严格的法律环境,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内部管理秩序和对外经营活动,需要我们从法律层面加强研究,提高企业依法经营管理水平,切实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三、如何提升依法治企工作水平

依法治企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做好依法治企工作,自觉是前提,制度

是基础,执行是关键,监督是保证。

(一)坚持依法从严治企,充分认识“依法治企”的重要性

依法治企中的所谓“依”,就是依据,即指应当把法律作为管理企业、开展经营活动的基本依据和最高权威之意。企业管理千头万绪,但始终应当确立法律的最高权威,坚持以法律作为企业行为的基本依据,让依法治企真正成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理念。否则,长官意志、我行我素,企业迟早都会陷入“人治”的沼泽,难以自拔。企业能否始终坚持走依法治企之路,企业主要负责人的思想认识是否到位至关重要。要积极推行企业“法治”文化建设,努力培养干部员工对法律的忠诚与信仰,让依法治企、“按规则出牌”真正成为自觉的行动,这是确保企业始终沿着“法治”轨道健康发展的重要思想保障。

(二)坚持依法从严治企,依法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制度是加快企业发展的“安全带”和“助推器”,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是依法治企的基础,是企业实行法治化管理的重要手段。公司应依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和上级公司的政策规定,来制定、完善企业的规章制度,把国家法律和上级的管控要求,内化为企业的规定,让企业的各种行为都有明确的制度来加以规范。通过制定和完善规章制度,完善工作程序,强化内部管理,堵塞经营漏洞,从制度上保障和促进企业改革和发展。

(三)坚持依法从严治企,强化法律规章的执行

如果没有出色的执行,那么即使企业有再好的发展战略,再细的管理制度,也只能是沙盘上的宏伟蓝图,贴在墙壁上的豪言壮语,挂在口边的伟大口号,永远无法实现。同样,企业依照国家的法律法规来制定的企业各项规章制度,如果

不能得到严格的执行或在执行过程中走样,依法治企也就成了一句空谈。

(四)坚持依法从严治企,加大监督力度

在中国大众心里,怕的不是法律,而是执法者。所以,有了完善的法律法规或科学的规章制度还不行,还要加强监督。要通过建立协同监督机制,加强监督,强化执行,才能提高依法治企工作水平。这里的协同监督不仅是纪检监察和审计的监督,同时也包括各级组织的监督,包括企业各项业务的监督,包括群众的监督。其中,把监督纳入各项业务工作,在各类管理中强化监督职能,开展各个层面的协同配合。需要建立纵向的监督制约机制和横向的监督协调机制。公司业务部门和监督部门,协同合作,形成合力,发挥“大监督”作用,在协同监督的总框架下,保证依法治企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为确保依法治企取得最终实效,还需要深刻把握和正确处理好以下五方面关系。

第一,要全员牢固树立依法经营意识。明确开展依法治企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自我保护、自我防范、自我约束和自我免疫的能力,主动摒弃过去种种不规范的行事模式、习惯做法和陈旧过时的思维观念,消除风险的隐患和死角,把大家的思想凝聚到企业的整体安排和部署上。

第二,要全面完善内部控制建设。明确各个部门的工作职责和工作要求,协调统一地稳步推进依法治企工作的长期开展。

第三,要形成切实可行的工作机制。实现管理流程制度化和标准化,严格关

键点控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整改,以当前正在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为契机,以严的要求,实的作风,务实工作,做好工作监督。

第四,要加大依法治企工作的宣传力度,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

第五,要将依法治企工作作为企业一项长期重点工作常抓不懈,不能有丝毫的放松。

不足之处,敬请指正。

依法治企领导讲话(二):

一直以来,我公司把依法治企示范企业创建活动作为实现公司跨越式发展、提高服务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抓紧抓好,加强全员的法制观念和民主意识,形成了依法治企的法制氛围。我公司具体开展以下工作:

一、加强企业制度建设

1.修订企业各项规章制度,并严格遵照章程实施公司各项活动。

2.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公司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有规可依,使管理工作在常规化、制度化、规范化下进行。为此,我公司重新修订了《营业员日常管理制度》、《客户经理管理办法》、《员工管理暂行办法》、《员工考核实施办法》等管理制度。这些规章制度都是经过全体员工反复讨论修订后并在例会提交通过后进行实施的,基本上实现了“以人为本”制度化管理。

二、完善管理体制1.合理设置组织机构,所有机构权利与责任对等,协调一致。2.工作机制规范。树立领导班子严格管理、热情服务的新形象。三、规范业务活动1.狠抓业务管理。一是严格按照信息产业__文件规定收取费用,无违规多收、错收用户费用现象,所有通话费用均按照国家规定收取。2.狠抓员工管理工作。加强与员工的沟通,引发《员工日常行为规范》,向员工宣传法制教育理论,明确员工与公司双方责任,共同管好公司及员工,预防员工违法犯罪。四、加强民主管理,实行政务公开1.完善员工代表大会制度。进一步健全工会组织制度,根据公司实际设立工会小组,制定了工会工作人员职责和行为规范,建立了重大问题经员工代表大会通过制度,对工会的议事、决策和监督程序进行了规范。2.坚持公司政务公开。凡是涉及公司的重大事项如基建招标、绩效评定、大宗采购、较大支出等通过政务公开栏及时向员工公布,做到公开、透明。3.开展“廉政文化进企业”、“领导干部廉洁教育”活动。活动认真贯彻落实___、____《关于进一步加强领导干部廉政工作知道意见》精神,将诚信守法、

廉洁奉公的有关内容纳入公司考核体系,认真宣传相关普法知识内容,通过“崇廉憎腐”学习方式,净化员工心灵,使其树立“崇尚廉洁、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的意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开创者。

五、保障员工合法权益

1.我公司制定了依法治企学习计划及实施方案,有计划地组织每位员工工认真学习和贯彻《宪法》、《员工职业道德规范》等,要求员工要有法制观念和法制意识。工会不定期都组织教员工认真撰写学习心得体会,开展先进集体个人的评选活动,并积极组织员工参加“四五“普法知识竞赛活动等,增强了员工的法制观念,为全力推进依法治企奠定了良好基础。

2.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情感投入。公司领导班子重视凝聚力工程建设,根据“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原则,重点启动了员工互助学习活动,增强了公司员工工作和学习的凝聚力,为公司业务的可持续发展,增添了不竭动力。

3.公司内部纠纷申诉和调解机构工作受到好评。公司工会为依法调解员工与员工、员工与领导之间的矛盾,特别设立了公司纠纷申诉和调解委员会。申诉和调解委员会自成立以来,共受理多起小纠纷,经过调解,当事人愉快地达成了和解,促进了良好的企业作风的形成。

4、安全工作是公司工作的重点。本年度,根据公司实际情况起草了《___开展公司内部消防安全大检查的实施意见》、《关于建立公司安全工作领导机构报告》等文件,公司多次开会研究部署安全工作。加大了宣传力度,在公司内醒目

的地方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办理了有关安全知识的板报,对员工进行宣传教育。反复排查公司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把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

5、完善员工申诉制度。设立员工申诉箱,每天开箱阅处员工反映的各类问题。接受员工申诉,办公室及时安排有关部门会同年级组调查落实员工申诉情况,查证属实的,对责任人依据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七、加强公司内部法制宣传工作

将法制学习列入公司重要的重要日常工作,以多种形式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利用中心组学习和周例会平台,保证公司领导和员工法制学习制度得到落实。把德才兼备、员工信得过的同志推荐到中层领导岗位上来。在培养和管理等各个环节上都坚持严格要求,严格把关的原则,在法治社会的今天,使每位领导不仅具有较高的政治和业务素养,更应具备正确理解和执行政策法规素养和较强的法律意识,练就了一支带头学法、用法、守法,勇挑重担,作风过硬的优秀中层管理队伍,为公司依法制企工作的推进起到领头雁的作用。

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高举___理论的伟大旗帜,进一步落实“党的___大”的重要思想,在上级公司的正确带领下,坚定信心,扎实开展依法治企工作,使我公司员工队伍素质得到提升,以实际行动创建精神文明企业,实现我公司“从优秀到卓越”的企业文化愿景。

依法治企领导讲话(三):

强化法治意识研讨材料范文 第五篇

一、依法治企的必要性(一)依法治企是现代法治社会的根本要求_提出:要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企业是社会的基本单元,坚持依法从严治企,是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根本要求。真正的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企业要在市场经济中求生存、谋发展,必须借助于法律手段。因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与国家的关系、企业与企业的关系以及企业内部包括企业和职工的关系都要靠法律来调整、来维护。因此,只有依法治企才能促进企业平稳健康发展.(二)依法治企是形势发展的客观需要全面分析供电企业当前所处的发展阶段、社会环境和舆

须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上级公司的决策部署上来。二、依法治企的意义.一是促进企业发展的有力保障。依法治企是化解外部风

险的重要手段。只有规范经营,始终坚持依法治企,才能化解外部检查风险。依法治企是加强企业管理的重要措施。由于受计划经济传统惯性思维的影响,公司管理中各种“发热点”、“出血点”仍然存在,各种打擦边球和试探“红线”的情况还未完全杜绝,依法治企的形势依然艰巨.这就要求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在利益得失、大是大非面前,要有所担当、有所取舍,坚定依法从严治企的意志和信念,把握大方向,坚守大原则,自觉坚持依法从严治企、强化自我约束,将依法治企形成一种管理惯性,促进公司平稳、健康发展。

二是保护干部“政治安全”的重要措施。对近年来电力行业腐败案件的分析,究其原因,表面看是制度执行不到位,实质上是个别干部思想认识有偏差、党性和组织纪律性不强的表现,遵纪守法的意识淡薄,漠视国家法律法规,对违法违规问题的本质认识不清,缺乏遵纪守法、照章办事的自觉性,不能真正做到依法合规办事。所以,要通过依法从严治企,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切实提高党员干部的守法意识,进一步严格落实各项廉洁自律规定,促进各级领导干部廉洁从业。在增强队伍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的同时,大力提高干部队伍的依法治企水平和拒腐防变能力。

三是维护公司自我权益的必要手段.依法治企对于改进企业管理,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与国有企业密切相关的《物权法》、《企业破产法》、《劳动合同法》、《反垄断法》、《新安全生产法》等一系列法律相继出台,对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日趋严格的法律环境,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内部管理秩序和对外经营活动,需要我们从法律层面加强研究,提高企业依法经营管理水平,切实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三、如何提升依法治企工作水平依法治企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做好依法治企工作,自觉是前提,制度是基础,执行是关键,监督是保证.(一)坚持依法从严治企,充分认识“依法治企”的重要性依法治企中的所谓“依_,就是依据,即指应当把法律作为管理企业、开展经营活动的基本依据和最高权威之意。企业管理千头万绪,但始终应当确立法律的最高权威,坚持以法律作为企业行为的基本依据,让依法治企真正成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理念.否则,长官意志、我行我素,企业迟早都会陷入“人治_的沼泽,难以自拔.企业能否始终坚持走依法治企之路,企业主要负责人的思想认识是否到位至关重要。要积极推行企业“法治”文化建设,努力培养干部员工对法律的忠诚与信仰,让依法治企、“按规则出牌”真正成为自觉

的行动,这是确保企业始终沿着“法治”轨道健康发展的重要思想保障。

(二)坚持依法从严治企,依法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制度是加快企业发展的“安全带”和“助推器”,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是依法治企的基础,是企业实行法治化管理的重要手段。公司应依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和上级公司的政策规定,来制定、完善企业的规章制度,把国家法律和上级的管控要求,内化为企业的规定,让企业的各种行为都有明确的制度来加以规范。通过制定和完善规章制度,完善工作程序,强化内部管理,堵塞经营漏洞,从制度上保障和促进企业改革和发展.(三)坚持依法从严治企,强化法律规章的执行如果没有出色的执行,那么即使企业有再好的发展战略,再细的管理制度,也只能是沙盘上的宏伟蓝图,贴在墙壁上的豪言壮语,挂在口边的伟大口号,永远无法实现。同样,企业依照国家的法律法规来制定的企业各项规章制度,如果不能得到严格的执行或在执行过程中走样,依法治企也就成了一句空谈。(四)坚持依法从严治企,加大监督力度在中国大众心里,怕的不是法律,而是执法者。所以,有了完善的法律法规或科学的规章制度还不行,还要加强监督。要通过建立协同监督机制,加强监督,强化执行,才能

提高依法治企工作水平.这里的协同监督不仅是纪检监察和审计的监督,同时也包括各级组织的监督,包括企业各项业务的监督,包括群众的监督。其中,把监督纳入各项业务工作,在各类管理中强化监督职能,开展各个层面的协同配合。需要建立纵向的监督制约机制和横向的监督协调机制。公司业务部门和监督部门,协同合作,形成合力,发挥“大监督_作用,在协同监督的总框架下,保证依法治企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为确保依法治企取得最终实效,还需要深刻把握和正确处理好以下五方面关系.第一,要全员牢固树立依法经营意识.明确开展依法治企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自我保护、自我防范、自我约束和自我免疫的能力,主动摒弃过去种种不规范的行事模式、习惯做法和陈旧过时的思维观念,消除风险的隐患和死角,把大家的思想凝聚到企业的整体安排和部署上。第二,要全面完善内部控制建设。明确各个部门的工作职责和工作要求,协调统一地稳步推进依法治企工作的长期开展。第三,要形成切实可行的工作机制.实现管理流程制度化和标准化,严格关键点控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整改,以当前正在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为契机,以严的要求,实的作风,务实工作,做好工作监督。第四,要加大依法治企工作的宣传力度,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第五,要将依法治企工作作为企业一项长期重点工作常抓不懈,不能有丝毫的放

松。不足之处,敬请指正.

强化法治意识研讨材料范文 第六篇

依法行政依法行政是指行政机关必须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设立,并依法取得和行使其行_力,对其行政行为的后果承担相应的责任的原则。依法行政也是市场

经济体制条件下对政府活动的要求是政治、经济及法治建设本身发展到一定程阶段

的必然要求。法治政府应是政府从决策到执行那个及监督的整个过程都纳入法制化轨道,权利与责任紧密相联,集阳光政府,有限政府,诚信政府,责任政府于一身,并用法律加以固定即为法制

政府。关键是要推进政府法制建设,建立健全政府行政的法律依据和督促政府依法行政的法律制度。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政府,是我们党治国理政方式的根本性变革。改革开放特别是2004年3月_发布《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以来,我国法治政府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为促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国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工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和薄弱环节,行政法律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行政程序尚需健全,行政执法中不作为、乱作为的现象时有发生,行政监督和问责力度不够,一些政府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不强,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政府的目标任重道远。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政府,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是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保障,是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根本举措。各级政府要以_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认真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把法治政府建设放在更加重要的全局性和战略性地位来谋划和推进,不断取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政府建设的新成效。当前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要着力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持续深入开展执政为民的思想教育,牢记政府的权力来自人民、为了人民,对人民负责并受人民监督。二是着力完善行政法规制度体系,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全面提高政府立法质量,切实维护法制统一。三是继续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科学界定政府职能,从根本上改变政府职能越位、缺位、错位的问题,优化政府组织结构。四是严格

依法行政。坚持依法决策,建立和完善有效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做到权限合法、实体合法和程序合法。积极依法履行职责,维护好、实现好法律体现的意志和利益要求。严格行政执法,规范行政执法程序,改进执法方式。依法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五是强化监督和行政问责。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和司法机关依法实施的监督。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坚持行政程序公开透明。严格行政问责,加强行政问责立法。六是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健全推进依法行政的领导体制机制,加强政府法制机构和队伍建设。

2004年3月,_发布《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提出建设法治政府的奋斗目标。为在新形势下深入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进一步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和总体要求1.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是我们党治国理政从理念到方式的革命性变化,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纲要》实施6年来,各级人民政府对依法行政工作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狠抓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国内外环境更为复杂,挑战增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的任务更加紧迫和艰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收入分配不公平和差距扩大,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深刻调整,部分地区和一些领域社会矛盾有所增加,

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一些领域腐败现象仍然易发多发,执法不公、行政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比较突出。解决这些突出问题,要求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强制度建设,强化对行_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各级行政机关及其领导干部一定要正确看待我国经济社会环境的新变化,准确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新形势,及时回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切实增强建设法治政府的使命感、紧迫感和责任感。

2.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总体要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进一步加大《纲要》实施力度,以建设法治政府为奋斗目标,以事关依法行政全局的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以增强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制度建设质量、规范行_力运行、保证法律法规严格执行为着力点,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不断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为保障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提高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3.高度重视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意识与能力的培养。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带头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牢固树立以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自觉养成依法办事的习惯,切实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手段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突出矛盾和问题的能力。要重视提拔使用依法行政意识强,善于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推动发展的优秀干部。

4.推行依法行政情况考察和法律知识测试制度。拟任地方人民政府及其部门领导职务的干部,任职前要考察其掌握相关法律知识和依法行政情况。公务员录用考试要注重对法律知识的测试,对拟从事行政执法、政府法制等工作的人员,还要组织专门的法律知识考试。

5.建立法律知识学习培训长效机制。完善各级行政机关领导干部学法制度。要通过政府常务会议会前学法、法制讲座等形式,组织学习宪法、通用法律知识和与履行职责相关的专门法律知识。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每年至少要举办2期领导干部依法行政专题研讨班。各级行政学院和公务员培训机构举办的行政机关公务员培训班,要把依法行政知识纳入教学内容。定期组织行政执法人员参加通用法律知识培训、专门法律知识轮训和新法律法规专题培训,并把培训情况、学习成绩作为考核内容和任职晋升的依据之一。

三、加强和改进制度建设6.突出政府立法重点。要按照有利于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社会活力和竞争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维护公平正义、规范权力运行的要求,加强和改进政府立法与制度建设。重点加强有关完善经济体制、改善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以及政府自身建设方面的立法。对社会高度关注、实践急需、条件相对成熟的立法项目,要作为重中之重,集中力量攻关,尽早出台。

7.提高制度建设质量。政府立法要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充分反映人民意愿,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普遍性问题和深层次矛盾,切实增强法律制度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严格遵守法定权限和程序,完善公众参与政府立法的制度和机制,保证人民群众的意见得到充分表达、合理诉求和合法利益得到充分体现。除依法需要保密的外,行政法规和规章草案要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并以适当方式反馈意见采纳情况。建立健全专家咨询论证制度,充分发挥专家学者在政府立法中的作用。法律法规规章草案涉及其他部门职责的,要充分听取相关部门的意见;相关部门要认真研究,按要求及时回复意见。加强政府法制机构在政府立法中的主导和协调作用,涉及重大意见分歧、达不成一致意见的,要及时报请本级人民政府决定。坚决克服政府立法过程中的部门利益和地方保护倾向。积极探索

开展政府立法成本效益分析、社会风险评估、实施情况后评估工作。加强行政法规、规章解释工作。

8.加强对行政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清理。坚持立“新法”与改“旧法”并重。对不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与上位法相抵触、不一致,或者相互之间不协调的行政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要及时修改或者废止。建立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定期清理制度,对规章一般每隔5年、规范性文件一般每隔2年清理一次,清理结果要向社会公布。

9.健全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地方各级行政机关和_各部门要严格依法制定规范性文件。各类规范性文件不得设定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事项,不得违法增加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义务。制定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权利义务产生直接影响的规范性文件,要公开征求意见,由法制机构进行合法性审查,并经政府常务会议或者部门领导班子会议集体讨论决定;未经公开征求意见、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的,不得发布施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对本级政府及其部门的规范性文件,要逐步实行统一登记、统一编号、统一发布。探索建立规范性文件有效期制度。

10.强化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严格执行法规规章备案条例和有关规范性文件备案的规定,加强备案审查工作,做到有件必备、有错必纠,切实维护法制统一和政令畅通。要重点加强对违法增加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义务或者影响其合法权益,搞地方或行业保护等内容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工作。建立规范性文件备案登记、公布、情况通报和监督检查制度,加强备案工作信息化建设。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提出的审查建议,要按照有关规定认真研究办理。对违法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要及时报请有权机关依法予以撤销并向社会公布。备案监督机构要定期向社会公布通过备案审查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目录。

四、坚持依法科学民主决策11.规范行政决策程序。加强行政决策程序建设,健全重大行政决策规则,推进行政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系统全面地掌握实际情况,深入分析决策对各方面的影响,认真权衡利弊得失。要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作为重大决策的必经程序。作出重大决策前,要广泛听取、充分吸收各方面意见,意见采纳情况及其理由要以适当形式反馈或者公布。完善重大决策听证制度,扩大听证范围,规范听证程序,听证参加人要有广泛的代表性,听证意见要作为决策的重要参考。重大决策要经政府常务会议或者部门领导班子会议集体讨论决定。重大决策事项应当在会前交由法制机构进行合法性审查,未经合法性审查或者经审查不合法的,不能提交会议讨论、作出决策。

12.完善行政决策风险评估机制。凡是有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政策、重大项目等决策事项,都要进行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和可控性评估,重点是进行社会稳定、环境、经济等方面的风险评估。建立完善部门论证、专家咨询、公众参与、专业机构测评相结合的风险评估工作机制,通过舆情跟踪、抽样调查、重点走访、会商分析等方式,对决策可能引发的各种风险进行科学预测、综合研判,确定风险等级并制定相应的化解处置预案。要把风险评估结果作为决策的重要依据,未经风险评估的,一律不得作出决策。

13.加强重大决策跟踪反馈和责任追究。在重大决策执行过程中,决策机关要跟踪决策的实施情况,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利益相关方和社会公众对决策实施的意见和建议,全面评估决策执行效果,并根据评估结果决定是否对决策予以调整或者停止执行。对违反决策规定、出现重大决策失误、造成重大损失的,要按照谁决策、谁负责的原则严格追究责任。

五、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14.严格依法履行职责。各级行政机关要自觉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要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更加重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解决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保障性住房等方面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加大行政执法力度,严厉查处危害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社会治安等方面的违法案件,维护公共利益和经济社会秩序。认真执行行政许可法,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规范和减少行政审批,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方式创新。着力提高政府公信力,没有法律、法规、规章依据,行政机关不得作出影响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益或者增加其义务的决定;行政机关参与民事活动,要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承担责任。

强化法治意识研讨材料范文 第七篇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程论文

浅论诚信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浅论诚信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摘要:诚信不仅是一个人取信于他人、在社会上立身处世的根本,还是一个社会稳定与和谐的起码条件,尤其是市场经济必不可少的基本准则。诚信不仅有利于增加社会的价值认同感和凝聚力,也会使人们在彼此信任和相互关爱中感受人的价值和尊严,体验人生的美好和生活的幸福,激发出不竭的创造力,是和谐社会之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要依靠法律和制度规范,还必须借助道德的力量,因而诚信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起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从诚信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及如何加强诚信道德建设两方面来展开论述。关键词:诚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用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

在重要位置,注重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增强社会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_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诚信是为人之本,是统治者当政之本,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经营兴业的根本,是社会建立正常的政治秩序、经济秩序和社会生活秩序的根本。诚信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2诚信的内涵

诚信,即诚实守信,能够履行承诺而取得他人信任,是一种行为规范,取决于自身的品德。诚实守信,作为一种传统美德,深深地镌刻在中华民族5000年的文明史上。“一诺千金”、“一言九鼎”、“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反映了古人重诺言、重信用胜于一切。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可见,诚信是一个人的安身立命之本,也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道德品行。自古以来,诚信就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一个重要评价指标,也是现代市场交易的一个必备要素。

3诚信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程论文

浅论诚信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诚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__提出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1],说明了建设和谐社会的几个基本要素,在这个论断中,人是根本,诚信是基础。民主必须在取信于民的基础上才能得到充分发扬,法治的过程应该是一个诚信的过程;只有尊重和遵守诚信规则,人们的创造活动才能得到保护和发挥,社会才能充满活力;没有诚信与法治的保护,社会秩序就会出现混乱,人的权益就无法得到保障,公平公正就难以实现,安定有序就会成为空话;惟有在诚信的基础上,人与人之间才能坦然相处,也才能建立起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谐社会是以“以人为本”为理念的社会。以人为本的理念主张把人的生存和发展看作人类活动的出发点的归宿。以人为本的基本要求就是:人的自由和基本权利能够得到最基本尊重,人与人之间能够互利、合作。诚信是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基础,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和谐必须要求诚信,有了诚信,人与人之间才能和谐,整个社会才能和谐,人的最基本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才能得到尊重。人们才能生活在一个充满亲善友爱和充分发挥才智的环境之中,才能真正成为自由的人,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才能得以实现。因此,诚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诚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石

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而明礼诚信则是构建和谐社会在思想道德建设中的基本要求和主要任务,诚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石。

诚信是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道德准则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应当进一步发扬光大。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人与人之间应当是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平等友爱、融洽相处的新型关系。这是由社会主义本质所决定的,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具体体现。人们之间以诚相待,才能处理好各种人民内部矛盾,使人们各尽其能、各得其所。但在实际生活中,一些人急功近利、弄虚作假、言而无信、尔虞我诈;一些地方存在道德冷漠症,造成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与不信任。因此,以诚实守信为重点,正确处理义与利的关系、竞争与协作的关系,培育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紧迫任务。

诚信是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基本道德规范

用诚信道德引导和规范经济行为,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程论文

浅论诚信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的一个重要课题。以社会分工为基础的交换关系,要求双方以信用作为守约条件。日益扩展的市场关系逐步构建起彼此相联、互为制约的内在链条,维系着市场关系和市场秩序。所以,市场经济也是信用经济、诚信经济,这是市场经济的内在属性。同时,市场经济具有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属性,如果对经济活动缺乏有效的约束和规范,一些人就可能以失信行为来谋不义之财。因此,加强诚信道德建设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我们必须把它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来抓。

诚信是提升政府公信力的重要因素

政府的诚信,关系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影响着政府的公信力,决定着和谐社会的建设。《_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强调:“增强社会的信用意识,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个人都要把诚信作为基本行为准则。”_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提高政府公信力的任务一是体现在制度的公正性层面;二是表现在政府作为的诚信层面。制度公正是政府公信度的基础,制度不公正就会导致社会权利与义务的不平等,引发社会利益分配失衡或利益冲突,并为各种不法行为、失信行为提供孳生的土壤。因此,坚持科学发展观,处理好“五个统筹”的关系,通过加强制度建设解决分配公正、司法公正、教育公正与群众特别关切的问题,是诚信政府建设的重中之重。但是,符合社会公正的制度,要通过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去维护和实施,其实施的状况以及由此形成的政风,决定着政府的公信度和形象[2]。

诚信道德建设是保证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协调发展的精神支撑

诚信道德建设不仅是道德建设的重点,而且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其它各方面的建设也是不可缺少的。_同志指出,和谐社会的几个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需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全面把握和体现。这一深刻阐述,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和谐社会构建方面的具体运用。它揭示了和谐社会各个要素之间的辩证关系,说明和谐社会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诚信道德建设直接关系到整个和谐社会的建设。

诚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健全社会信用,培养公民的诚信友爱品德,是事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否健康发展的重大问题。传统社会的和谐需要诚信友爱,现代社会的和谐发展更加需要诚信友爱。现代社会是一个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社会。从某种意义上说,市场经济是一种契约经济。而契约要能生效,义务得以履行,必须以忠诚信守为先决条件。离开了信用,正常交易就无法进行,市场经济就难以维系。所以,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前提和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程论文

浅论诚信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基础,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3]。因此,在目前我国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诚信的重要作用尤为突出。信用是和谐秩序的制度基础。现代社会是一个摆脱了人身依附关系的平等社会,建立在契约基础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是现代社会关系的主要形式,权利义务主体的契约意识和诚信精神对于维持社会关系的正常运行具有决定意义。现代社会是一个民主、开放、多元的社会,要求社会成员要以诚相待、相互包容、尊重个性。越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越要弘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大力提倡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良好风尚,形成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

如何加强诚信道德建设

加强诚信道德建设必须努力提高全民道德素质

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要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要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在全社会倡导遵纪守法、以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节约、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风尚,形成诚信光荣、失信可耻,信用即是财富的共识和理念,强化全社会的信用意识[4]。

加强诚信道德建设,需要法律、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密切配合

加强法制建设,为诚信道德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5]

诚信社会必须是一个法治社会。加强公民的诚信道德建设,需要法律与道德相互配合,优势互补,使诚信真正成为公民的道德自律。

尽快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为诚信道德奠定坚定的经济关系基础把诚信道德建设与社会管理结合起来

建设诚信社会,要加强社会管理薄弱环节的建设,逐步完善诚信教育与社会管理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长效运行机制,综合运用教育、法律、行政、舆论等手段,有效地引导人们的价值取向,规范人们的行为。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程论文

浅论诚信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诚实守信,诚信道德建设密切影响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只有自觉地把诚信道德建设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工程来对待,诚信道德建设才可能更加有效、更有质量,我们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才能实现。一个社会要和谐发展,必须借助道德的力量。而在人类的道德规范体系中,诚信道德对社会的和谐发展最有价值。参考文献:

[1]_.在_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R].2005-02-19.[2]陈潭.政府信用失范与政府信用建设[J].社会主义研究,2004,(2):34-35.[3]林其屏.规则和信用:市场经济两大基石的缺损与重构[J].福建论坛,2002,(1):63-65.[4]于春梅.诚信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7,(2):61-62.[5]牛继玲.诚信建设与和谐社会的构建[J].集团经济研究,2006,(207):297-298.

强化法治意识研讨材料范文 第八篇

第1篇:依法治企专题发言材料依法治企专题发言材料所谓“依法治企”,就是依照国家的法律法规来治理企业,使企业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不违反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国*公司早在202X年就提出了“依法治企”的理念,近年来,更是把依法从严治企工作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特别是近几年公司系统在不同专业领域持续开展了“依法治企”自查自纠工作,并且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下面结合“依法治企”专题研讨,谈一谈对“依法从严治企”的认识和体会。一、依法治企的必要性(一)依法治企是现代法治社会的根本要求_提出:要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企业是社会的基本单元,坚持依法从严治企,是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根本要求。真正的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企业要在市场经济中求生存、谋发展,必须借助于法律手段。因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与国家的关系、企业与企业的关系以及企业内部包括企业和职工的关系都要靠法律来调整、来维护。因此,只有依法治企才能促进企业平稳健康发展。(二)依法治企是形势发展的客观需要全面分析供电企业当前所处的发展阶段、社会环境和舆论环境,“依法从严治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和紧迫。一是供电企业的特性和社会的特点,决定了依法治企的紧迫性。作为国有公共服务型企业,掌握着国家的重要资源,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同时我国社会又正处变革转型期,各类矛盾凸显,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社会观念都在发生深刻变化,人们的思想意识、价值取向、道德观念呈现多元、多样、多变的特点,企业特性和社会特点,决定了供电企业一定会备受社会关注,如果发生违法违规事件,就有可能会被不断放大;二是近来来,国家各部委加强了对国有企业的监管。_、_、发改委、税务局、_等外部检查力度不断增大,外部监管手段不断丰富,外部监管给企业依法经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三是我国

法制建设不断完善,要求越来越严格。随着宏观政策、法律法规的逐步调整,供电企业过往曾经广泛采取的一些做法和经营方式,过去或许是合规的,现在或许就是违纪;过去或许是违纪的,现在或许典性质就是违法;四是舆论监督日趋强烈。随着*络等新兴媒体话语权的增加,舆论传播机制发生巨大改变,舆论的开放性和自由度越来越高,作为服务社会大众的供电企业,天然具有“过敏”体质,哪怕是管理中存在的个性、特例问题,解决不好也会被叠加、渲染、放大,甚至推动成为社会公共事件,给公司形象和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五是国*公司、省公司高度重视依法从严治企工作,作为公司系统一分子,我们必须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上级公司的决策部署上来。

二、依法治企的意义.一是促进企业发展的有力保障。依法治企是化解外部风险的重要手段。只有规范经营,始终坚持依法治企,才能化解外部检查风险。依法治企是加强企业管理的重要措施。由于受计划经济传统惯性思维的影响,公司管理中各种“发热点”、“出血点”仍然存在,各种打擦边球和试探“红线”的情况还未完全杜绝,依法治企的形势依然艰巨。这就要求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在利益得失、大是大非面前,要有所担当、有所取舍,坚定依法从严治企的意志和信念,把握大方向,坚守大原则,自觉坚持依法从严治企、强化自我约束,将依法治企形成一种管理惯性,促进公司平稳、健康发展。二是保护干部“政治安全”的重要措施。对近年来电力行业腐败案件的分析,究其原因,表面看是制度执行不到位,实质上是个别干部思想认识有偏差、党性和组织纪律性不强的表现,遵纪守法的意识淡薄,漠视国家法律法规,对违法违规问题的本质认识不清,缺乏遵纪守法、照章办事的自觉性,不能真正做到依法合规办事。所以,要通过依法从严治企,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切实提高党员干部的守法意识,进一步严格落实各项廉洁自律规定,促进各级领导干部廉洁从业。在增强队伍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的同时,大力提高干部队伍的依法治企水平和拒腐防变能力。三是维护公司自我权益的必要手段。依法治企对于改进企业管理,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与国有企业密切相关的《物权法》、《企业破产法》、《劳动合同法》、《反垄断法》、《新安全生产法》等一系列法律相继出

台,对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日趋严格的法律环境,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内部管理秩序和对外经营活动,需要我们从法律层面加强研究,提高企业依法经营管理水平,切实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三、如何提升依法治企工作水平依法治企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做好依法治企工作,自觉是前提,制度是基础,执行是关键,监督是保证。(一)坚持依法从严治企,充分认识“依法治企”的重要性依法治企中的所谓“依”,就是依据,即指应当把法律作为管理企业、开展经营活动的基本依据和最高权威之意。企业管理千头万绪,但始终应当确立法律的最高权威,坚持以法律作为企业行为的基本依据,让依法治企真正成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理念。否则,长官意志、我行我素,企业迟早都会陷入“人治”的沼泽,难以自拔。企业能否始终坚持走依法治企之路,企业主要负责人的思想认识是否到位至关重要。要积极推行企业“法治”文化建设,努力培养干部员工对法律的忠诚与信仰,让依法治企、“按规则出牌”真正成为自觉的行动,这是确保企业始终沿着“法治”轨道健康发展的重要思想保障。(二)坚持依法从严治企,依法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制度是加快企业发展的“安全带”和“助推器”,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是依法治企的基础,是企业实行法治化管理的重要手段。公司应依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和上级公司的政策规定,来制定、完善企业的规章制度,把国家法律和上级的管控要求,内化为企业的规定,让企业的各种行为都有明确的制度来加以规范。通过制定和完善规章制度,完善工作程序,强化内部管理,堵塞经营漏洞,从制度上保障和促进企业改革和发展。(三)坚持依法从严治企,强化法律规章的执行如果没有出色的执行,那么即使企业有再好的发展战略,再细的管理制度,也只能是沙盘上的宏伟蓝图,贴在墙壁上的豪言壮语,挂在口边的伟大口号,永远无法实现。同样,企业依照国家的法律法规来制定的企业各项规章制度,如果不能得到严格的执行或在执行过程中走样,依法治企也就成了一句空谈。(四)坚持依法从严治企,加大监督力度在中国大众心里,怕的不是法律,而是执法者。所以,有了完善的法律法规或科学的规章制度还不行,还要加强监督。要通过建立协同监督机制,加强监督,

强化执行,才能提高依法治企工作水平。这里的协同监督不仅是纪检监察和审计的监督,同时也包括各级组织的监督,包括企业各项业务的监督,包括群众的监督。其中,把监督纳入各项业务工作,在各类管理中强化监督职能,开展各个层面的协同配合。需要建立纵向的监督制约机制和横向的监督协调机制。公司业务部门和监督部门,协同合作,形成合力,发挥“大监督”作用,在协同监督的总框架下,保证依法治企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为确保依法治企取得最终实效,还需要深刻把握和正确处理好以下五方面关系。第一,要全员牢固树立依法经营意识。明确开展依法治企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自我保护、自我防范、自我约束和自我免疫的能力,主动摒弃过去种种不规范的行事模式、习惯做法和陈旧过时的思维观念,消除风险的隐患和死角,把大家的思想凝聚到企业的整体安排和部署上。第二,要全面完善内部控制建设。明确各个部门的工作职责和工作要求,协调统一地稳步推进依法治企工作的长期开展。第三,要形成切实可行的工作机制。实现管理流程制度化和标准化,严格关键点控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整改,以当前正在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为契机,以严的要求,实的作风,务实工作,做好工作监督。第四,要加大依法治企工作的宣传力度,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第五,要将依法治企工作作为企业一项长期重点工作常抓不懈,不能有丝毫的放松。

不足之处,敬请指正。

第2篇:依法治企依法治企,创行业一流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进步,企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国家为营造良好、稳定、和谐的企业经营环境,不断健全和完善各项法律法规。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以“依法治国”为主题,吹响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军号,为企业指明了“依法治企”的方向,也为企业发展创造了稳定的发展环境。企业既是法律法规的重要实施者,也是法治社会的重要建设者,依法治企是推行依法治国的基础。神华宁煤集团大武口洗煤厂是西北最大规模“主焦煤”加工基地,为了能够在新形势下不断寻求新的发展战略,提升企业文化,强化企业管理,壮大企业规

模,必须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正确处理企业经营管理的问题,步入依法治企、科学发展的快车道,为“打造成为国内一流焦精煤洗选加工基地”做好扎实有效的工作。

作为一个大企业,做好依法治企,应该对“依法治企”有全新的认识。首先,“依法治企”是企业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企业要想健康、科学、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坚持“依法治企”,并且应该是企业自产生到消亡都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企业的任何生产经营活动,发生的任何经济业务,都必须“依法”进行,违背法律法规及内部规章制度,就应该受到严惩。其次,“依法治企”是企业维护权益的根本保障。企业只有在法律、规章规范的框架内从事各项生产经营活动才能受到法律的保护,脱离法律的约束就不会得到保障。企业从事生产经营的目的是利润最大化,但是,如果其获得利润最大化不是在法律法规约定的范围内,如非法集资、贩卖_等取得,就不会得到法律的保护,相反还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其三,“依法治企”是企业发展的首要前提。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坚持“依法治企”,违背“依法治企”,如不正当竞争,损害社会或公众利益,企业就很难发展下去。“三鹿”集团就是很好的例子,它从奶业大王到破产,就是没有做好“依法治企”,对社会及公众利益造成了巨大的伤害。神宁大武口洗煤厂对“依法治企”有了全新的认识,组织全厂员工学习新的《安全生产法》和《环境保护法》,让每位员工都懂法,知道依法治企的意义;“依法治企”在于人,只要将各项法律法规推广到每一位员工,才能让企业更好的发展下去,所以“依法治企”应做到以下各方面内容。首先是“法律意识,提高依法办事能力”企业的员工,尤其是企业的领导和管理人员,必须讲究法制化,在工作过程中,必须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及内部规章制度办事,不能违背法律的规定,不能无视内部的规章制度。领导在进行重大决策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民主,必须在赋予的权限内进行决策,不能越权行事。202X年,中航油新加坡公司总裁在集团公司授权的油品套期保值业务后,无视证监会及_有关规定,擅自扩大业务范围,从事石油衍生品期权交易,由于错误估计,造成中航油巨亏。该事件的发生就是领导法律意识淡薄,无视法制,越权行事所造成的。

其次是“加强法制建设,提升经营管理水平”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任何一个企业如果没有健全和完善的规章制度体系,就会无规章可循、无制度可依,管理必然会出现混乱,甚至会濒临绝境。因此,企业要规范各项生产经营活动,必须建立健全适应企业内部和市场需求的规章制度。制定规章制度时,首先要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不能与之相冲突或矛盾,否则规章制度将无效。目前,有些企业的规定,不但自相矛盾,而且与法律原则不相符,还有的规定不够规范。其次要维护企业和员工的合法权益,既不能只考虑企业的利益,不顾及员工的合法权益,也不能只强调员工的利益而损害企业的合法权益,否则就会失去约束力。最后要保证规章制度的执行力,规章制度不是摆设,必须符合实际情况,必须进行贯彻和实施。通过建立规章制度,使企业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依法建立科学、规范的经营决策机制,构筑起依法治企的防护屏障。

三是“加强普法教育宣传,营造良好管理环境”一要加大法律法规及企业内部规章制度的教育宣传力度。法律法规的教育宣传不能局限于领导和有关人员,应进行全方位的教育和宣传。应对广大员工进行宣传教育。202X年12月新的《安全生产法》和《环境保护法》在厂内以各种形式对职工进行培训学习,如漫画、图文等方式,使员工自觉接受和维护各项法律规章。同时,对于企业内部各项管理制度,也要全方位进行宣传和教育,领导带头遵守,普通员工才能认真服从。二要坚持常抓不懈。法律法规及内部规章制度教育宣传不能一蹴而就,要坚持常态机制,不能“一股风”式宣传教育。只有实行常态机制,领导和员工们才能从不知到略知,再到熟知,在熟知的情况下,领导和员工才能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才能提高自我约束能力,减少或避免违法行为的发生,才能自觉加入到“依法治企”的队伍中来。三要将宣传教育与考核相结合。为保证宣传教育的效果,要建立考核奖惩机制,对每次教育结果进行总结,对遵章守纪的人员进行奖励,对违章违纪人员进行处罚,保证考核奖惩机制的公平、公正。只有不懈努力,做到人人都知法、人人都遵章、人人都守纪,才能保证法律法规及制度的执行力,才能使“依法治企”深入有效地贯彻落实。“依法治企”成为企业文化有机组成,不断丰富和提升企业文化的品质。日

本企业界流行一句警语:“能取得优异成绩的公司,必定是企业文化水准高的公司”。企业文化是企业生产经营的“上层建筑”,起到主导作用,它是企业内部逐渐形成的价值取向、理想信念、管理理念、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等在内的综合反映。神宁大武口洗煤厂是有着45年历史的老企业,也是历经风雨、历经坎坷,在困难中坚持前行,也在坚持中逐步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企业文化,“精心打造焦精煤品牌优势,是我厂一惯坚持的经营理念之一”。得到全体员工的衷心拥护,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

没有强大的企业文化,再高明的经营战略也无法成功,其核心就是管理理念的正确调整。因此,“依法治企”就是要应对这种新变化、新挑战,争取主动调整,谋求企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要通过逐步的推行,使之成为我们优秀企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用企业文化去凝聚力量,去规范行为,去解决问题。

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神宁大武口洗煤厂将坚持“依法治企”,从领导到每位员工,从工作中点点滴滴做起。团结一心,共同努力,全面树立“依法治企”的工作理念,为按照行业一流、国内领先的目标,不断做大做强,为打造“国内一流焦精煤洗选加工基地”而不懈努力。

第3篇:依法治企坚持依法从严治企努力保障公司又好又快发展202X年,在集团公司的正确领导下,供电公司紧紧围绕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战略目标,以法律风险防范为工作主线,建立健全法律风险预警机制,创新普法形式,规范制度建设,严格案件管理,促进了公司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现将我公司依法治企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一、超前预警,增强企业防范法律风险能力公司充分认识到强化依法治企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高度重视法律风险的防范和控制,把法律风险防范长效机制建设作为重点,突出强调,大力推动。立足于事前预警和防范,在法律风险管理方面做到了“三个坚持”:坚持有计划地开展法律风险防范。凡事预则立。每年年初,认真研究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密切关注与企业发展相关的法律法规颁布实施情况,深入剖析企业

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法律风险,科学梳理,统筹计划,制定年度法律风险防范工作要点,引导公司全面开展法律风险防范活动。在超前分析各种复杂情况和问题的基础上,制定了202X年《法律风险防范工作要点》,在电费回收、停电、触电、劳动用工等六个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了36项防范措施,指导基层单位结合实际,逐项落实,风险化解能力得到加强。在上述方面,没有因公司责任而引发诉讼纠纷案件。

坚持有重点地开展法律风险预警。紧密结合企业中心工作,超前分析各阶段影响公司生产经营的重大问题或潜在风险,及时发布法律风险预警报告,防患于未然,维护公司安全稳定大局。《劳动合同法》颁布后,针对劳动用工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规范劳工用工的法律意见书》、《农电工定员定编中存在问题的法律意见书》,组织开展了清查劳动合同、规范劳动关系工作,制定完善劳动用工、农电工、外聘工管理办法,重新修订了劳动合同文本,并根据专业和岗位划分,重新签订了中、长、短期劳动合同,健全了劳动用工管理体系。6月,针对迎峰度夏、奥运保电等艰巨任务,下发了《奥运期间法律风险预警》,指导干部员工慎重做好有序供电、电*迎峰度夏安全、*络档案信息安全等工作。12月,下发了《春节前后法律风险预警》,涉及劳动用工、电费回收、农村安全用电、电力设施保护等多方面内容,及时提醒广大员工增强风险敏感性,依法开展各项工作,有效防范了风险。

坚持开展案件风险月度预测。建立案件月度报告制,每月下发一期《案情分析报告》,对新发涉电纠纷案件进行认真分析,研究剖析存在的问题,预测风险,吸取教训,制定整改方案,明确防范措施,落实责任,堵塞管理漏洞,把问题整改的过程作为全面提升经营管理水平的过程。同时举一反三,开展警示教育,纠正工作中不规范行为,降低了责任事故发生率,有效防范、化解了风险,避免和减少了损失。

二、创新普法形式,强化全员法律意识深入贯彻落实集团公司“五五”普法规划,认真抓好法制宣传教育,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普法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干部员工依法办事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强化了全员法律意识,促进公司健康稳定发展。结合“法律六进”活动,广泛开展普法宣传。制定分类普法工作方案,扎实开展“法律进机关、进车间、

进班组、进家庭”活动。开展“法律进机关”活动,重点加强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坚持和完善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法制度、领导干部法制讲座制度、法律培训制度、考试考核制度,促进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常态化。开展“法律进车间”活动,把学法用法情况纳入车间管理、经营效益考核的内容,按年度进行量化考核,积极引导车间加强法制宣传教育阵地建设,开辟学法园地,定期开展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开展“法律进班组”活动,针对各班组的职能特点,落实学法组织机构,制订学法计划,发放学法资料和读物,聘请授课教师,定期开展学法考核。开展“法律进家庭”活动,结合员工生活区实际,加强维护生活区安全稳定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深入开展依法治区活动,积极构建企业、小区、家庭“三位一体”的法制教育*络。过有广泛深入的“法律六进”活动,强化了广大干部员工的法律意识、风险意识,提高了遵纪守法、依法办事的自觉性,对促进公司各项工作依法有序开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创新普法形式,增强全员法律意识。丰富*络普法内容。积极探索推进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充分发挥*络普法阵地作用,丰富公司“法律在线”信息*站内容,及时添加国内知名专家对《物权法》、《劳动合同法》、《反垄断法》等与公司发展密切相关的新法

律法规视频讲座。新创《每周说法》、《案情报告》法制宣传栏目,刊登与公司生产经营及员工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热点、难点问题,贴近实际,寓教于乐,增强了知识性、可读性和趣味性,提高了广大员工学法用法的积极性。分类普法,注重实效。认真研究不同对象对法制宣传教育的不同需求,调查实际工作中可能遇到的法律问题,区分对象,重点培训,提高普法针对性。202X年,举办“供电所长法律实务讲座”、“基建人员法律实务讲座”等5期法律专题讲座,培训员工276名,取得了较好效果。

三、严格管理,提高企业法制化管理水平思想上、行动上和集团公司保持高度一致,苦练内功,在强化严格管理上狠下功夫,扎实推进依法从严治企工作,把依法治企的各项要求和措施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严格规范制度管理。成立了“制度管理工作委员会”,制定下发了《日照供电公司制度管理委员会工作管理办法》、《日照供电公司制度管理办法》,明确归

口管理部门,落实管理职责,规范规章制度立、改、废等工作流程。开展制度清理,分生产、经营、政工、综合四个专业,对293项制度和执行情况进行全面梳理,明确了有效制度目录,修订和废止清单,确保制度的合法性、统一性和时效性。抓好有效制度的学习贯彻,增强干部员工按章办事的自觉性,避免制度束之高阁、形同虚设,维护制度的严肃性,提高制度执行力。对需新制定、修订的制度,明确工作计划和要求,督促加快进度,尽快完善制度体系。

依法妥善处理纠纷案件。重视每起案件的处理,组织涉案单位有关人员召开案情分析会,认真研究最佳解决方案,充分做好举证和诉讼准备。加大和司法机关的沟通协调力度,努力争取理解和支持,依法维护企业合法权益。针对基层员工法律责任意识、依法维权意识不强、诉讼案件处理较为被动的状况,建立诉讼案件责任考核制度,对于由于工作不到位、责任心不强、管理有漏洞、隐瞒不报等问题造成不利诉讼后果的,严肃追究相关部门和人员责任,按情节轻重分别给予通报批评、经济考核等处罚。深入开展典型案件分析,把握案发规律,积累处理经验。9月份,华北区域法律纠纷典型案件研讨交流会在我公司召开,国家电*公司、华北电*公司及其直属单位的30余名法律专家参加会议,对近年来诉讼案件管理工作和典型案例进行经验交流和点评,为公司进一步提升依法维权水平,提高防范法律风险能力起到了较好的促进和指导作用。

以上是我公司在依法治企、依法经营工作中的一些粗浅的尝试和体会。我们的工作与集团公司的要求相比,与兄弟单位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和不足,依法治企工作任重道远。我们将认真贯彻本次会议精神,全面落实集团公司依法治企活动的部署和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明确重点,采取有力措施,全面提高依法治企工作水平,营造良好内外部发展环境,推动公司又好又快发展。

强化法治意识研讨材料范文精选8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