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心得体会(最新6篇)

时间:2014-07-08 02:44:20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立德树人心得体会 篇一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通过多年的从教经验,我深刻体会到立德树人的重要性,并在实践中总结出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立德树人要以身作则。教师是学生的楷模和榜样,他们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行为习惯和道德观念。因此,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时刻保持良好的道德品质,做到言行一致,在学生面前做到言传身教。只有自己做到了,才能感染和引导学生,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其次,立德树人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品德是人的灵魂,是一个人判断事物的标准和准则。教育应该把培养学生的品德作为首要任务,通过课堂教育和日常行为引导,培养学生的诚实守信、勤奋进取、友善乐观等良好品质。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公民意识,让他们懂得自己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为社会做出贡献。

再次,立德树人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是发展的动力,也是社会进步的源泉。在教育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鼓励他们积极思考问题,勇于尝试新事物。通过开展创新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让他们成为未来社会的栋梁之材。

最后,立德树人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社会责任感是一个人对社会和他人的尊重和关爱。在教育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让他们懂得自己的社会责任,培养他们的公益意识和奉献精神。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社会的不平等和困难,培养他们的同情心和社会意识,使他们成长为有责任感的公民。

总之,立德树人是一项伟大而神圣的事业,也是教育的使命所在。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时刻保持对立德树人工作的热爱和责任感,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和专业素养,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努力奋斗。

立德树人心得体会 篇二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核心任务,也是我多年从教经验中得出的重要体会。在实践中,我深刻认识到立德树人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并总结出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立德树人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是立德树人的核心目标,也是人格形成的基础。在教育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和人生观,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通过开展德育教育活动和道德讲堂,使学生深入了解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操和人文精神。

其次,立德树人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学习是立德树人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在教育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引导他们主动探究和积极思考。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鼓励他们勇于尝试和创新,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

再次,立德树人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感是一个人对社会和他人的尊重和关爱。在教育过程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让他们懂得自己的社会责任,培养他们的公益意识和奉献精神。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社会的不平等和困难,培养他们的同情心和社会意识,使他们成长为有责任感的公民。

最后,立德树人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身心健康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也是立德树人的重要内容。在教育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教育,培养他们的健康意识和健康习惯。通过开展体育锻炼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生活方式,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立德树人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教师的使命所在。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和专业素养,努力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努力奋斗。只有不断探索和实践,才能更好地完成立德树人的伟大事业。

立德树人心得体会 篇三

  9月14日,潍坊市育英学校“奎文区教育系统立德树人先进个人——吴荫君老师事迹”座谈会隆重举行,与会人员对吴老师在立德树人方面的突出表现以及他的通联递进式与规范化练习及矩阵化班级管理给予了高度评价,表达了对一位有心、有责任、有思想,敢于探索,甘于奉献,勤勤恳恳耕耘于一线的优秀教师的由衷敬佩之情。这也是近年来育英学校为培育“四有”好老师所做工作的最好检验。

  甘守三尺讲台,是个人的职业选择,更是一种担当。在变动不居、价值多样、思潮纷扰的当下,甘守,需要定力,能否甘守三尺讲台,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对职业价值的理解和坚守。潍坊市育英学校正是从引导教师对职业价值的理解和坚守上入手,通过专家讲座、名师引领、专业培训、文体活动、心理疏导等途径,让教师们对自身的职业价值具有高度的自觉和自尊。真正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好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吴荫君老师就是潍坊市育英学校“四有”好老师的代表。“从点滴做起,做‘四有’好老师”正成为学校努力建设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最强劲的动力。

立德树人心得体会 篇四

  近段时间,响应上级“立德树人,敬业爱生”的学习号召,我认真地学习了《教师法》、《教育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及其他的师德师风相关材料。虽说这样的学习年年都有,但每次学习都有不同的感受,不同的认识。通过学习,我再一次深刻地认识到教育事业任重道远,再一次真切地感受到肩负的职责与义务之沉重。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不仅只为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在新课程改革推行了10年的今天,我们的身份应该由以前“教员”的单一角色转化为多重角色。课堂上,我们是“师”;课间时,我们是“友”;是帮他们排忧解难的父母,是打开科技之门的钥匙,是生成的教材,是教师的多重身份,对教师的品德修养、职业修养、知识结构、业务水平诸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要求使“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的规范变得尤为沉重,我们不仅得换角度思考,还得刷新固囿的陈陋眼光。

  在边学习边反思中,我清楚地意识到,当好当前形势下的新型教师,随遇而安的态度不行,固步自封的态度不行,安分守己的态度也不行,光说不练的态度更不行。我们得顺应潮流,得紧随形势,得更新自我,得探索创新。

  “探索创新”是此次学习中对我触动最深的一种感受。

  教材的更新需要我们探索创新,课堂角色的转换需要我们探索创新,信息技术的高端化需要我们探索创新,现代化的教学设备的运用需要我们探索创新,我们激励学生探索创新自己得先探索创新。但是如何创新这还是一个有商榷须争议的科研话题。

  教师也是科研工作者,通过此次的学习,我认识到教师的科研工作更需要创新精神。

  首先,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创新。科学的理论始终是前进的航标,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我们的思路才符合客观规律,我们的工作才有成效。其次,在实践活动中创新。课堂教学、听课评课、班级管理、常规检查等日常工作,都会给提供我们发现的契机,我们要善于利用创新空间,大胆设想,勇于探索,从而提高工作水平。再次,在调查基础上创新。创新不是异想天开,不是闭门造车,我们要把党的方针政策、上级的工作部署同我们的工作实际结合起来,加强调研,发现经验,发现典型,发现问题,寻找科学的措施和对策。

  当然,探索创新对人的素质是有一定的要求的。它要求我们具备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创新意识和精神来源于我们队事业的热情和忠诚,需要我们有一定的勇气和胆识,也向我们的能力和本领发起挑战。创新是一个永恒的课题,“路漫漫其修远兮,吾需上下而求索”,一个有创新精神的人,必定具备非凡的毅力和恒心,哪怕前路坎坷,哪怕荆棘挡道,依然不改艰辛前行的步伐。

  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

立德树人心得体会 篇五

  如果说班级是小社会,那么社会就是大班级。不管是班主任,还是老师,在班级生活、学习或劳动中,都要注重对学生进行细节教育,这样最能去“立德树人”,也最能让孩子们一步一个成功,逐渐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社会人”。

  在学习生活细节中,放手让孩子去探索。孩子对世界充满了好奇,什么都想尝试一下,但这种探索的欲望如果被老师“事无巨细”地代替,肯定会在“好心”中扼杀了孩子去探索的欲望。

  也许道理很多老师都明白,可是实际有的老师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连每个学生“削”铅笔这样的事也包办了,认为孩子“玩”转笔刀多危险啊,更不说铅笔刀、剪子,都被他们列入“危险品”准备管制到小学毕业!至于用大扫帚等卫生工具也被“辛勤”的老师包办了。这样孩子虽说能“专心学业”,但这些做法只能使孩子越来越胆小,越来越蔑视“体力劳动”,而这样的老师,若有事请假,其班上卫生多次脏乱,有些孩子作业也不做了,等着老师来“转”铅笔呢。恰当的做法是,教会孩子一些基本的技巧,然后放开你的手。

  在学习生活细节中,适当的鼓励不可少。特别是低年级孩子,由于年龄小,自信的建立往往需要老师适时适当的鼓励,因此,哪怕仅仅是一个小小的成功,如孩子能把地上的纸片放进垃圾箱时,老师都应及时表扬。当孩子面临困难时,老师能给他的最有效的帮助是告诉他:“我知道你能行!”生活中孩子会遇到许多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当他向你求援时,不要急于动手帮他,而应该鼓励他再试试。

  在学习生活细节中,为每个孩子多提供一些“实习”的机会。任何一种能力的培养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果开始时孩子缺乏做的勇气,老师不妨先让孩子在班里扮演一些“实习”者的角色,如负责分发一下作业,互相检查一下读书背书……甚至鼓励一些孩子“实习”小老师给老师或别的孩子“讲”思路等等。

立德树人心得体会 篇六

  立德树人是大学的立身之本,是对人才培养的根本要求。“立德”就是确立培养崇高的思想品德,“树人”即培养高素质的人才。纵观世界高等教育史,大学的功能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而逐步拓展,但培养具有崇高道德水准和高素质的人才这一基本功能、中心任务始终没有变。《大学》的开篇之语,“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就体现了中国古代对“立德树人”精神和理念的探索追求。离开立德树人,不能履行人才培养的任务,大学就不成其为大学,就失去存在的最根本基础。

  立德树人是衡量一所高校办学水平的根本标准。一所大学办得好不好,不是看它的物质条件何等优越、办学规模如何庞大,最根本的标准是看它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看它对所在国家、民族以及对全人类所作的贡献。中国现代史上有不少大学,办学条件非常简陋,却因其在人才培养方面的贡献而载入史册。例如在延安的“山沟沟”里创办的陕北公学等一批学校在新中国的高等教育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就是因为它们为党和人民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分子。1937年10月,毛泽东同志曾专门为陕北公学题词:“要造就一大批人,这些人是革命的先锋队。这些人具有政治远见。这些人充满着斗争精神和牺牲精神。这些人是胸怀坦白的,忠诚的,积极的,与正直的。这些人不谋私利,唯一的为着民族和社会的解放。这些人不怕困难,在困难面前总是坚定的,勇敢向前的。这些人不是狂妄分子,也不是风头主义者,而是脚踏实地富于实际精神的人们。中国要有一大群这样的先锋分子,中国革命的任务就能够顺利的解决。”短短几年时间,陕北公学培养的绝大部分学员成为革命、建设时期党和国家各方面的骨干,其中更有不少学员为民族和国家的利益义无反顾地抛头颅、洒热血,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当前,高校要肩负起“双一流”建设的历史使命,就必须在“立德树人”上做大文章,真正既“立德”,又“树人”,实现“立德”与“树人”的统一。

  立德树人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本质要求。当今时代,各种思想交相融合和冲突,青少年的成长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面临着复杂环境的挑战,一些高校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重书本教育、轻实践教育”等问题。立德树人就是聚焦学生这个中心,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引导他们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进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全面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成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立德树人心得体会(最新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