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普通高校职教师资培养论文 篇一
在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背景下,普通高校职教师的培养问题备受关注。本文将从培养目标、培养模式以及培养策略三个方面,浅谈普通高校职教师资培养的相关问题。
首先,培养目标是普通高校职教师资培养的核心。普通高校职教师既要具备良好的学科知识与专业能力,又要具备教育教学能力与教育教学态度。因此,培养目标应既注重学科专业能力的培养,又注重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这需要学校在培养计划中明确培养目标,并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和培养方式,提供全面的培养机会,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
其次,培养模式是普通高校职教师资培养的重要方面。传统的培养模式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但在职教师的培养中,实践应占据重要地位。因此,培养模式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校可以通过开设实践课程、实习实训等方式,提供实践机会,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教学中,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培养策略是普通高校职教师资培养的具体实施方式。培养策略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个性化的设计。学校可以通过制定个人学习计划、提供导师指导等方式,帮助学生制定学习目标和规划,并提供学习支持和资源,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此外,学校还可以通过开展教师培训、组织教育教学研讨会等方式,提供专业知识和教学方法的更新和交流平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综上所述,普通高校职教师资培养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任务。通过明确培养目标、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及个性化的培养策略,可以提高职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做出贡献。
浅谈普通高校职教师资培养论文 篇二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普通高校职教师作为职业教育的中坚力量,其培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从师资选拔、培训机制以及评价体系三个方面,浅谈普通高校职教师资培养的相关问题。
首先,师资选拔是普通高校职教师资培养的起点。学校应制定科学的选拔标准,注重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的评估。在选拔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学科专业能力的评价,还要注重教育教学能力和教育教学态度的评价。此外,学校还可以通过开展面试、教学演示等方式,对候选人进行综合评价,确保选拔到适合职业教育的优秀人才。
其次,培训机制是普通高校职教师资培养的重要环节。学校应建立完善的培训机制,提供多样化的培训方式和资源。培训内容应包括学科知识的更新、教育教学方法的研讨和教育理论的学习等方面。学校可以通过开展教师培训班、组织研讨会和实践研究等方式,提供专业培训和交流平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最后,评价体系是普通高校职教师资培养的重要保障。学校应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对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进行全面评价。评价体系应包括定期评教、教学观摩和教学成果评价等多个环节。同时,评价结果应与教师的职称评定、晋升和薪酬激励等挂钩,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综上所述,普通高校职教师资培养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任务。通过科学的师资选拔、完善的培训机制和有效的评价体系,可以提高职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做出贡献。
浅谈普通高校职教师资培养论文 篇三
浅谈普通高校职教师资培养论文
[论文关键词]职业教育 师资培训 模式
[论文摘要]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地位使得职教师资的培养也格外重要,本文就职教师资的培养提出了若干见解,认为结合时代特色,在普通高校介入职教师资培养有其必要性与合理性,并就职教师资培养的模式创新提出了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意见,
职教教师的培养要依托普通高校和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这是现代化教育思路在职教师资培养的基本体现,因此国家也提出要建设职业教育专业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的培养培训基地。来自教育部的意见要求地方加强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建设,提供配套的建设基金。由此可见职教师资培养的重要性,本文针对普通高校职教师资的培养,就其重要性与模式完善发表若干浅见。
一、职教师资培训的若干目标
首先要对职教师资培养有一个较为理性的认识,作为教师队伍中的一个特殊群体,职教师资的专业素养要求与普教师资相比有鲜明的特点,这些不同之处需要我们进行明晰辨别,从而对职教师资培养进行切合实际的努力。
1、教育理念的先进性
八十年代,职教事业得到迅速发展,然而由于各项限制,当时职教师资一度十分紧缺,数量严重不足,质量达不到要求,因此严重制约着职教事业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鉴于职教事业的重要性,国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建立了一批职教师资培养和进修基地,扩大了来源和进修渠道,目前职教师资量基本满足需要,素质水平正不断提高。而要求职教师资培养与时俱进,在理念上达到现代化水平,形成与时代精神相通的职业教育观,这是职教师资专业行为的前进支点,因此是现代职教师资培养的重要目标。
2、知识结构的合理性
职教师资人才应是多层次复合型的知识队伍,因此在职教师资培训上,要强调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技能定向性与适应性以及知识基础与应用性等多方面的统一。职教师资人才具体而言包括三个层面的知识结构,一是相关的当代科学、人文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二是掌握2门以上学科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职教师资知识结构中经验性知识和实践动手能力应占重要地位。另外近年来,为适应新技术在生产工艺流程和生产岗位上引起的震动和变迁,职业技术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趋势为加“宽”、改“浅”、出“新”,因此职教师资在对本专业知识和技能充分了解和运用自如的基础上,应随时关注本专业领域的前沿信息。三是具备开展职业技术教育研究工作的教育学知识。这些知识储备构成了现代化职教师资的基本素养。
3、实践能力的适应性
职业教育的课程分为基础理论课、专业理论课和职业实践课,教师也相应地分为三类,教授不同课程的教师在专业素养上的要求是不同的。因此,对于职教师资人才的要求,固然需要知识结构的全面性,对于教师的工作能力也有相当高的要求,这主要体现为对实践教学组织能力和职业教育研究能力的强调。另外,职业教育注重实践教学的特点更要求教师应通晓实习、实验、实训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具备很强的实践教学组织能力。而职业教育的研究能力是职教师资作为专业人士的一种专业生活的方式,指结合教学实践,研究职业教育规律,改进教学,探索新教学模式的能力。因此,对于职教师资培训而言,强化职教师资人才必须具备与其专业相符的专业技能和能力十分必要。
二、普通高校介入职教师资培养的必要性
就职教师资的培训问题,伴随现代化职业教育地位的日益提高,职教事业的迅猛发展,已经成为一个重大的教育问题,而基于扩大研究队伍,提高研究人员水平,以促进职教研究和职教事业的发展的全局考虑,如何开展职教师资的培训,探索较为科学合理的完善模式已经成为迫切的话题。结合目前实际,在普通高校介入职教师资培养有其成本收益对照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因此值得探讨,概括而言,有以下收益,
1、有利于克服职教师资培养机构缺乏的困难
我国目前职教师资培养机构的缺乏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导致的职教师资紧缺的矛盾严重制约着我国职教事业的发展。根据资料,目前我国在册的职业教育师范学校(约20所,每年培养师资2万人左右。其数量和规模远远不能满足职教师资的需求。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至今,一个始终困扰职业教育发展的重大问题就是师资问题。因此,酱通高校适时介入中高职教师资的培养工作,有利于克服职教师资培养机构的缺乏的困难,既是具有重大功效的措施,也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可以说,这标志着中国的职业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2、有利于优化整合现有教育资源,发挥资源优势
目前我国的教育资源并非过剩,而是稀缺,因此利用现有教育资源,实行整合优化,便具有重大意义。从教育师资的问题来看,由于师资数量奇缺、师资的学历亟待提高,并且职业教育师资的知识结构不合理,许多从事中高职教育的教师是从普通教育或成人教育转向而来,其知识结构很难适应职业教育的特殊要求,这些不足之处严重制约职教事业的现代化,况且随着职业教育特别是高职的发展,社会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教师具有理论和实训相结合的教学能力,而且具有掌握本行业高科技发展和应用并随时渗透到教学中去的能力。这一能力的`提出,更使我国职教师资的知识结构严重失调。
而在普通高校,除了其实力的优势之外,90年代在中国普通高校特别是重点高校兴起的合并潮和体制改革更为师资的分流挖掘创造了空前的契机,多校合并和强强联合,使普通高校的师资力量和教育资源空前雄厚,除了满足高校自身的科研和教育任务之外,有相当一批师资力量可分流到高职师资教育中去,成为高职师资教育的主力军。并且高校举办中高职师资培养使高校拥有中高职师资培养的实践经验,而高校实力雄厚的科研力量又能结合高职师资培养的实践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完善结合。在早期投入中高职师资培养尝试的普通高校中,绝大多数都是将实践与研究紧密结合起来,体现了普通高校举办高职师资培养的独特优势。因此普通高校师资和教育资源的优势如果能在职教师资培训方面进行利用,将大大发挥资源优势,提升职教师资培养的水准。
3、有助于普通高校的开放交流
在普通高校介入职教师资培养不仅有利于职教师资培训本身,同时也有利于强化普通高校的对外交流能力与提升自身的开放性。并且在全局意义上来说,举办职教师资培养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高校发展的需要。首先,以终身教育为特征的学习化社会的形成是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主要保证。在学习化社会的创建中,普通高校将经历由封闭式教育向开放式、阶段化向终身化、单一性向多样性的转变。而高等职业教育及其师资培养将有利于实现普通高校由传统教育走向终身化教育的目标。
更为重要的一点是,这种你我交融的培训方式也有助于普通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相互渗透和沟通。而这种相互渗透和沟通事实上已成为世界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共同趋势。由普通高校直接举办职教师资培养,则可以最直接了当的方式,进行相互渗透和沟通的尝试和实践,而高等职业教育独特的教育方式和培养目标也将对普通高校办学理念产生深远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种培训模式又是一种双赢策略。
可以说,大学介入职教师资培养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都已成为一种趋势,这已为许多国家尤其以德国的历史所证明。我国普通高校举办中高职师资培养已走出有意义的一步,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将得到更多的共识。越来越多的普通高校将投入到这一伟大的事业中去。在结束本文之时间,笔者认为对于职教师资培养可以考虑借鉴国外先进做法,进行模式创新,从而使得职教事业上一台阶。
首先是要有大局意识,从宏观上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职教师资培养模式体系。借鉴别国模式自然重要,但最终落脚点依然在国内,在职教师资培养方面,德国大学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具有一整套规范化教育模式及运作体制,充分借鉴和利用这一成功的经验,结合中国的国情,探索中国普通高校培养职教师资的成功模式,使中国职教师资培养尽快走上规范化的道路,是中国高校能真正承担起职教师资培养主力军任务的重要保证。这是需要切实探索的重大话题。其次,在微观方面,可以结合职教师资培训的特点,考虑学历教育与非学历培训并举,在即将到来的知识经济时代,具有终身教育性质的高层次职教师资培训将比学历教育具有更为重要的地位。因此,在师资学历教育的同时,也不可忽视中高职师资的培训工作。
总之,在普通高校介入职教师资培养是师资培训的一种模式创新,对于普通高校而言,要发挥自身的优势,重点发展本科以上层次的师资培养。跟上时代步伐,尽快建立职教师资培训的成熟体系,从而为我国职教事业乃至整体教育事业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