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筝曲《云岭音画》中看现代古筝技法的发展论文
摘要:古筝是一件我国古老的民族乐器,因为它的悠久历史与优美的旋律所以一直吸引着众多人的喜爱。随着时代的发展,古筝演奏形式呈现出多样性,古筝的演奏技法也越来越丰富,由单纯左手的“吟、揉、按、滑”到摇指及轮指的运用从而使乐曲增加了难度,而这种难度恰好又增添乐曲的感染力。本文以《云岭音画》为例来阐述现代古筝技法的发展。
关键词:云岭音画;技法;发展;传承
乐曲《云岭音画》是由著名的青年演奏家王中山先生根据少数民族的音乐特色所创作。本曲由《晨曲》《寨庆》《恋歌》《夜火》四部分连接组成,表达了作曲者对西南地区美好事物的依恋,充分展现了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的民俗风情。在乐曲中作者运用了大量的快速指序技法及双手的轮指及摇指,这种具有难度的技巧使乐曲的内容更为丰富。
快速指序技法是由古筝大师赵曼琴先生所创,赵曼琴先生所创立的快速指序技法体系,使古筝的演奏不再是陪衬的角色,解决了它不能演奏快速旋律的缺陷,丰富了古筝演奏技法,使乐曲的艺术表现力更为突出。在乐曲《云岭音画》中,乐段之间衔接的部分是用指序技法来完成的,这就要求音的颗粒型以及整个乐句的流畅性。在演奏这段指序技法时,手一定要松弛,每个手指随时都处在准备弹奏的积极状态,手指独立性的锻炼是演奏好这段音乐并获得干净而清晰的演奏效果的重要因素。在平时的练习中我们要使肩、臂、肘、腕的肌肉得到充分的放松,把所有的力量集中到指尖。不使肌肉僵硬,这样每个手指才能被积极的调动起来。如果在演奏过程中手臂、手腕及手指处于紧张状态,那么就会影响到演奏的速度及发音的效果等等。指序技法的练习最好的方法是贴弦练习,即让手指积极主动,前一手指弹弦时后一手指就要做好下落的准备,好比人走路一样,一只脚落下的同时另一只脚抬起,相互交替。在练习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二指与四指的训练,因为这两个手指的机能相对较弱,应先慢后快,保持音色与力度的统一,在经过这些系统的训练后,才能让手指发挥它的主动性,那么演奏指序技法时才能游刃有余。
快速技法也大量地运用在现代筝曲中,如《春到湘江》《打虎上山》等,乐曲《春到湘江》中快板的指序技法更是描绘了湘江的'奔腾不息,一派欢腾的景象,从而渲染了乐曲的气氛。
在乐曲《云岭音画》中还运用到了双手轮指的技法。古筝的轮指技法是由此曲作者在古筝技巧上开拓性的运用琵琶和古典吉他的轮指技法。这种技法拓展了古筝演奏技术的表现空间,增加了古筝音乐织体的艺术表现力。
双手轮指在演奏时要注意左右手的均匀,旋律线条的连贯。《云岭音画》中双手轮指的乐段较为抒情,因此要注意音色不能过于明亮,而是取得朦胧柔和的音色,要取得这样的音响效果是靠平日的努力练习来完成的,再练习轮指时各个手指的力度要均匀且指法连贯。触弦有爆发力,爆发力是指全身力量的瞬间迸发,因此演奏时不能只运动指间关节,否则会导致手臂肌肉僵硬并且音色较为死板。触弦后手指要立即恢复到有控制的放松状态。独立训练每一个手指(即大指、食指、中指,无名指),手指各自独立,名指与其他手指一样的灵活。比如先练习无名指,从四分音符入手,体会触弦的感觉,使指尖有一种控制能力,然后再依次进行其它手指的练习。切忌在练习时的速度要由慢渐快,把每个音交代清楚,使弹奏的轮指具有颗粒性。
轮指技法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已经被创造性的运用。王中山老师所改编的《彝族舞曲》中的引子部分采用了大量的轮指技法,犹如琵琶技巧的那种珠盘落玉的感觉。再以《晓雾》为例,乐曲《晓雾》也是王中山老师所创作,乐曲温婉而又充满诗意,描绘了一幅幅朦胧、飘渺的晨雾图景。第三段是右手轮指的演奏,它在五连音的衬托下,右手以轮指吟唱出柔美的旋律,音色朦胧而又飘逸。根据乐曲的需要,轮指并不需要太快,注意音与音之间的颗粒型,演奏时要注意清晰的分句以及音色音量的起伏变化。
最精彩的地方莫过于乐曲《云岭音画》中双摇的这段演奏,左手摇指的运用是古筝技法上的一个突破,作者运用摇指来更好的渲染乐曲的气氛,描绘出在竹林深处一对恋人的亲密对话,充满了深情。
左手摇指是我们在演奏《云岭音画》之前一直未触及到的指法,如何演奏好这段乐曲就得在左手摇指上好好下功夫了。左手遥指因琴码高度的不统一性及缺少支点的因素,我们在演奏中发现采用斜下方的角度较为适宜。演奏中还需注意放松及触弦的位置,如何用力,把摇动的死力通过指尖的的快速触弦而传出来是我们质变的过程。随着摇指过程的时间增加,肌肉会处于紧张及僵硬的状态,解决这个问题,只有通过不断地练习才能增强手腕的机能。比如,可以给自己制定一个计划,每天规定在正确的手型及放松的状态下摇起来的时间,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延长摇指的时间。左手摇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每个音都要演奏的有颗粒型并清晰,摇动的幅度不能太大以求得收放自如的效果。《云岭音画》的这段双手摇指形成了复调音乐,呈现出很美的旋律,相信我们通过正确的训练会把这段的意境表达出来。
再比如乐曲《双江舞曲》共有18小节的双手摇指,这在双手摇指在古筝作品中并不多见,长时间的双手摇指对于我们的点、面、角、速、力、气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演奏时一定要注意气息与放松,否则胳膊会僵硬从而使音色变的死板。双手的摇指和《云岭音画》中的双手摇指同样形成复调音乐,呈现一种长线条的优美姿态。
古筝作为中国民族音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音乐文化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以中国客观的社会背景为依托而迅速发展。在改革开放以来,古筝音乐在新型文化艺术观念的影响和冲击之下形成发展。当代古筝演奏技法在双手演奏技法上有飞跃性的突破。在七十年代,赵玉斋老先生创作的《庆丰年》,开拓性的使用了左手,从此古筝的技法不再单一的只是右手在演奏,左手的和弦更加烘托了整首乐曲的气氛;王昌元老师所创作的《战台风》左右手同时刮奏琴弦则描绘了台风来时的猛烈,其中还有左手的食指与大指捂住琴弦,而右手摇指,从而模仿台风由远及近的声音。这些曲目的创作都有着不可替代的社会时代背景,它的存在有着鲜明的时代性。新中国建立以来,古筝技法经历了从早期的单一性技法到多元化技法的发展。尽管古筝演奏新技法由单一到丰富,但是古筝演奏技法的精髓,以韵补声的传统技法依旧没有被时代所淘汰,“揉、按、吟、注”仍然被认为是最富有古筝特色的演奏技法。
通过《云岭音画》这首乐曲,我们可以看到现代古筝演奏技法的丰富多样,它代表了这一时期古筝的发展,每种技法都有自己独特的韵味。然而在这个迅速发展的时代,我们不仅仅要发展古筝演奏等方面,更重要的是在发展的同时,不要摒弃对传统乐曲的传承,每一首乐曲的背后都有着自己独有的背景,它反映出不同时期经济文化等。传统乐曲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髓之所在,是历代筝家们的心血所创作。中国传统音乐的艺术魅力就在于一个“韵”字,左手的“揉、按、吟、注”看似简单其实不然。我国古筝有九大流派,这些流派之间既相互影响,又独立存在;既相互借鉴,又不失各自独立的风格,每个流派的左手按出来的韵味都有差异。右手演奏的旋律动人,左手按的韵味更是柔美而又耐人寻味,所以我们在向前走的同时,更不能忘记对传统的回归,再高超的演奏技术如果没有浓厚的文化底蕴作为基础,也将失去作品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