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相关论文【精选3篇】

时间:2012-09-07 05:48:34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财政学相关论文 篇一

标题: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政策建议

摘要:

财政政策作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对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研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关键词:财政政策,经济增长,政策建议

引言:

经济增长是一个国家繁荣发展的基础,而财政政策作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将探讨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主体:

一、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财政政策通过调节财政收入和支出,影响着经济的总需求和总供给,从而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具体来说,财政政策通过增加或减少财政支出来影响经济增长。当经济处于衰退时,适度增加财政支出可以刺激经济,推动经济增长;而当经济过热时,适度减少财政支出可以避免经济过热,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

二、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的政策建议

1.加强财政支出的结构调整。应优化财政支出的结构,增加对基础设施建设、教育、科技创新等领域的投入,以提高经济的生产能力和竞争力,从而推动经济的持续增长。

2.合理运用财政税收政策。应通过调整税收政策,降低企业税负,激励企业投资和创新,促进经济增长。同时,适度提高个人所得税和财产税,以增加财政收入,为财政政策提供更多的调控空间。

3.加强财政政策的协调与配合。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等应保持协调与配合,形成政策的合力,以推动经济增长。同时,应加强政府部门之间的协作,形成统一的财政政策,避免政策的冲突和重复。

结论:

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影响,合理运用财政政策可以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增长。为此,我们应加强财政支出的结构调整,合理运用财政税收政策,加强财政政策的协调与配合,以实现经济增长和社会繁荣。

财政学相关论文 篇二

标题:财政收入的结构分析及优化策略

摘要:

财政收入是国家财政经营的重要来源,其结构合理与否对财政健康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对财政收入结构的分析,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以实现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

关键词:财政收入,结构分析,优化策略

引言:

财政收入是国家财政经营的重要来源,财政收入的结构合理与否对财政健康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将对财政收入的结构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

主体:

一、财政收入结构的分析

财政收入结构是指财政收入的来源和构成。财政收入的来源包括税收收入、非税收入和其他收入;构成包括税种构成、行业构成和地区构成。通过对财政收入结构的分析,可以了解财政收入的来源和构成情况,为优化财政收入结构提供依据。

二、财政收入的优化策略

1.加强税收政策的调整。应通过调整税收政策,提高税收的公平性和透明度,减少税收的扭曲效应,增加税收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同时,应加大对逃税行为的打击力度,提高税收征管的效率和水平。

2.拓宽非税收入的来源。应通过发展国有资产管理、土地出让、资源税等非税收入来源,增加非税收入的比重,减轻纳税人的税收负担,促进经济的发展。

3.加强地方财政收入的管理。应加强对地方财政收入的管理与监督,建立健全地方财政收入的分配机制,使地方财政收入能够更好地支持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

结论:

财政收入的结构合理与否对财政健康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为此,我们应加强税收政策的调整,拓宽非税收入的来源,加强地方财政收入的管理,以实现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和财政的健康发展。

财政学相关论文 篇三

财政学相关论文

  【导语】财政学专业属于应用学科。主要研究政府部门在资金筹集和使用方面的基本理论、制度和管理方法。 以下关于 财政学相关论文,希望您足阅读!

  摘 要:行为经济学和财政学相结合为行为财政学,其借助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和分析方式对传统财政学进行修补和完善,使财政学更富有解释力。由于行为财政学在目前是一种全新的领域,其对于实践也是极其重要的。本文将通过分析行为财政学的构架,并对行为财政学进行研究,对国外行为财政学的有关理论进行总结,以达到进一步的解析行为财政学。

  关键词:行为财政学;行为经济学;传统财政学

  前言:

  在二零零二年的诺贝尔颁奖中,将行为经济学纳入经济学领域中,使这门新兴的科目得到热切关注。在随后的几年里,行为经济学逐渐向实际应用领域靠近,其中,行为财政学就是行为经济学与财政学相结合而出现的科目。行为财政学首先是由美国加州大学研究院院长提出的,此后,号召全球众多的经济学研究专家共同探讨此项目。在二零零六年,随着一本《行为财政学》书籍正式出版,向人们确立了行为财政学的诞生。

  一、 分析行为财政学的构架

  行为财政学与传统财政学的区别在于:行为财政学是以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和分析对传统财政学进行修补和完善。其研究内容为行为财政学与财政收支和财政政策等有关;在研究方面,行为财政学将众多研究领域学科融入其中。

  1.1行为财政学的形式

  形式的概念在于是具有内在要素由外在表现出来的事物,形式就是一切内在要素的总和。在财政学中,如果拥有相同的内容是由不同的方式表达出来,则结果也会不同。在面对相同金额的税收和费用支出时,由于人们多具有躲避税收的心理,人们更想让此种支出是费用支出而不是税收支出。在研究财政学中可以发现一个现象:如果将一定的金额税收分为多个较小的税收,则纳税人对税收会感到负担沉重,这种情况根据心理学来说,就是人们没有将这些小金额税收在心理进行加总。

  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形式对于财政政策来说,具有其指导意义,政府可以通过改变称谓和分解税收来使人们的抵触心理降低。当然,其形式要素也会对财政产生一定的影响,形式要素最少具有三项负面作用:其一,政治缺少实质内容,只是在走形式,政府工作人员将时间和金钱花在形式上;其二是由于不同的外在形式具有不同的特征,因此,会使财政具有不稳定性;其三,如果人们倾向在形式上优越而没有实质内容的财务政策,则会使社会的整体经济水平下降。针对此三种负面影响,其研究了三种解决方案:第一,需要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让人们在生活中理性的看待财政;第二,构造激励制度,使行为向理性发展;第三,完善规章制度,使财政失误率减少[1]。

  1.2行为财政学的遵从要素

  在行为财政学的领域中,无论是财政收支还是财政政策,都关乎两方当事人,即政府和纳税人。政府在制定财政政策时,需要考虑纳税人的意见。纳税人的意见对于财政政策来说有可能会遵守,也可能不遵守,这些意见会对财政政策的实施造成极大影响。因此,遵从要素是财政学的一个重要构架。部分学者认为:如果社会的遵从要素太低,会使政府无法提供社会需求的必须品,从而造成经济无法发展。因此,需要研究哪些要素会影响遵从制度,就可以促使社会整体的遵从程度得到提高。在现实社会中,人们除了利己思想外,还具有利他思想等,公共物品的供给就是人们利他思想的最好诠释。因此,需要在利己思想外,以多种思维来看待财政领域中的遵从问题。

  二、 行为财政学的研究内容

  对于行为财政学研究内容所涉及到的领域而言,其主要原因在于两点:一是行为财政学研究领域与其他领域并没有明显的划分;第二是由于财政支出含有政策主导性,因此,以现有的行为财政研究很少涉及到财政支出,一般情况下均是以财政政策相结合来研究财政支出的。行为财政学的研究大部分是研究财政政策及财政收入。因此,对于财政收入来说,其相关研究主要在于两点:税收遵从的特征;税收信任。而在财政政策领域中研究的两种主题为:推行社会保障制度;调节财政的内在需求。

  2.1税收遵从的特征

  以多种模型为基础,将纳税人的行为特征引入,以此获得四种税收遵从模式。第一种为:不愿意逃税,即在纳税人的主观中没有逃税的意识;第二种为:愿意但是无法逃税,即在纳税人的.主观中有逃税的意识但在客观上没有逃税的条件;第三种为:愿意并且能逃税,但是不敢去实施,即纳税人主观意识中具有逃税意识并且客观条件足够,但由于法律的约束不敢逃税;第四种为:能逃税且愿意逃税,并且敢于逃税,即主观上有逃税意识,客观上条件也足够,而且已经具有逃税行为。

  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曾做了一项实验,其结果表明公平心理是影响人们行为的重要心理因素,即人们不仅关心自身的获得和损失,也注意他人的获得和损失,以此对社会公平进行对比。政府如果没有合理的提供公共品,则会使人们感到政府的不公,这就使税收遵从程度降低。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很难确定公共品是否合理,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主观意识,因此会造成对同一种公共品产生不一样的看法[2]。

  2.2税收信任

  在税收领域中,税收信任的体现在于:信任博弈。在一项研究中,一位学者认为增加税收遵从程度,就要加强稽查率和处罚金额。但是在随后的论证研究中,根据研究数据表明:对于原本就具有税收遵从程度较高的纳税人,加强稽查率和处罚金额会使税收遵从程度降低。根本原因就在于信任问题,纳税人会认为政府不信任自己,因此就会导致原本税收遵从程度较高的纳税人采用偷税、漏税、逃税等方式进行抗争。

  2.3推行社会保障制度

  政府实施社会保障政策有两点原因:第一为外在因素,由于如今人们缺乏自我约束力,因此无法将收入和支出有效的平衡,而政府推行社会保障政策则是强制个人预留年老后的消费,从而使个人行为的偏差得到修正;第二为内在因素,社会保障制度是政府出于自我保护的机制。其目的在于稳定社会,如果没有社会保障制度,人们将会缺少约束性,使储蓄的汇入降低,退休后则会面对收入与支出的不平衡,这就需要政府来进行援助,为了防止此现象发生,政府建立了社保障制度[3]。

  2.4调节财政的内在需求

  在未来,人们将会逐渐提高对自身的外在需求,而降低内在需求,对于金钱、权力、声望需求等注重,而对于亲人、朋友等需求降低,从而使人们做出错误的选择,这就会降低未来社会发展水平。由于内在需求降低,政府就需要将人们的未来效益偏差归入政策议程中,需要思考人民的内在需求,以长远目光提供公共物品、公共服务等,以满足社会的需要,满足人们的内心需求,降低未来效益偏差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结语:行为财政学将传统财政学的基本形成开扩,不仅在理论上是全新的领域,更在实际活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国外行为财政学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这就使我国的行为财政学研究才刚刚迈入门槛。这就需要我国在借鉴国外研究经验的同时,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对行为财政学的研究和分析要做到全面、妥善,在实施时要多听取群众意见,及时的对政策进行修改,这样才能有利于国家平稳发展和社会进步。(作者单位: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 钟晓敏,高琳.现代财政学的发展历史、现状和趋势[J].财经论丛,2011,9(10):12-15.

  [2] 欧阳昌琼.财政学研究领域的拓展与学科体系的建构[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8):15-17.

  [3] 董勤发.浅议国际财政学[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0,8(29):8-11.

  [4] 刘蓉,黄洪.行为财政学研究评述[J].经济学动态,2010,5(18):14-17.

  [5] 郝书辰.财政学发展:历史成就和未来取向[J].经济与管理评论,2013,3(15):25-29.

财政学相关论文【精选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