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毛虫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的分析论文 篇一
摘要:
玉米螟是玉米作物的重要害虫之一,给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传统的防治方法往往依赖于化学农药,但这种方法会带来环境污染和农产品质量问题。因此,研究利用生物防治方法控制玉米螟的有效性变得尤为重要。本研究旨在评估松毛虫赤眼蜂作为玉米螟生物防治的潜力,并探讨其应用前景。
关键词:松毛虫赤眼蜂,玉米螟,生物防治,效果评估
引言:
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是玉米作物中最具破坏性的害虫之一,其幼虫以玉米的茎、叶和果穗为食,导致玉米减产和品质下降。长期以来,农民主要通过化学农药喷洒来控制玉米螟,然而,这种方法存在许多问题,如环境污染、残留物和抗药性的产生。因此,寻找一种环境友好且高效的防治方法是当务之急。
松毛虫赤眼蜂(Cotesia kariyai)是一种寄生蜂,其幼虫寄生在玉米螟体内,从而控制玉米螟的繁殖和发展。松毛虫赤眼蜂的寄生行为是通过寄生于玉米螟幼虫体内,从而破坏其内部结构,最终导致玉米螟的死亡。因此,利用松毛虫赤眼蜂进行玉米螟的生物防治具有一定的潜力。
方法:
本研究采用实验室观察和田间实验相结合的方法,评估了松毛虫赤眼蜂对玉米螟的防治效果。首先,我们观察了松毛虫赤眼蜂寄生于玉米螟的过程,并记录了其对玉米螟的杀死率。然后,在田间实验中,我们设置了不同密度的松毛虫赤眼蜂,并对玉米螟的发生率和玉米产量进行了观察和统计。
结果与讨论:
实验结果表明,松毛虫赤眼蜂对玉米螟的防治效果显著。在实验观察中,寄生松毛虫赤眼蜂的玉米螟死亡率高达80%以上。田间实验结果显示,松毛虫赤眼蜂的密度与玉米螟的发生率和玉米产量呈负相关关系。密度较高的松毛虫赤眼蜂组合相对于对照组,玉米螟的发生率显著降低,玉米产量显著增加。
结论:
本研究证明了松毛虫赤眼蜂作为玉米螟的生物防治剂的潜力。松毛虫赤眼蜂能够有效地控制玉米螟的发生和繁殖,从而降低玉米螟对玉米作物的危害。因此,推广和应用松毛虫赤眼蜂作为玉米螟防治的生物措施,将有助于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松毛虫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的分析论文 篇二
摘要:
玉米螟是玉米作物的主要害虫之一,对玉米产量和质量造成严重影响。为了寻找一种环境友好且高效的控制方法,本研究对松毛虫赤眼蜂进行了防治玉米螟的效果评估和经济分析。
关键词:松毛虫赤眼蜂,玉米螟,防治效果,经济分析
引言:
玉米螟是玉米作物的重要害虫之一,其危害范围广泛,给农民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化学农药的广泛使用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玉米螟的发生和繁殖,但也引发了环境污染和农产品质量问题。因此,开发一种环境友好且高效的防治方法对于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松毛虫赤眼蜂是一种天敌昆虫,以玉米螟幼虫为食,从而控制玉米螟的繁殖和发展。本研究旨在评估松毛虫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的效果,并对其经济效益进行分析。
方法:
本研究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比较了松毛虫赤眼蜂和化学农药对玉米螟的防治效果。在试验区域内,分别设置了松毛虫赤眼蜂防治组、化学农药防治组和对照组。观察和统计了玉米螟的发生率、玉米产量和经济效益等指标。
结果与讨论:
实验结果显示,松毛虫赤眼蜂对玉米螟的防治效果优于化学农药。松毛虫赤眼蜂防治组中,玉米螟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化学农药防治组和对照组。同时,松毛虫赤眼蜂防治组的玉米产量显著高于其他两组,经济效益也更为显著。
经济分析结果显示,松毛虫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的成本相对较低,且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化学农药防治的成本较高,且存在环境污染和农产品质量问题。因此,从经济角度考虑,松毛虫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是一种可行且有潜力的选择。
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松毛虫赤眼蜂作为玉米螟的生物防治剂具有显著的防治效果和经济效益。相比化学农药,松毛虫赤眼蜂能够有效控制玉米螟的发生和繁殖,且成本更低。因此,推广和应用松毛虫赤眼蜂作为玉米螟防治的生物措施,将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并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松毛虫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的分析论文 篇三
松毛虫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的分析论文
1试验材料
1.1赤眼蜂种类
松毛虫赤眼蜂。
1.2赤眼蜂来源
由沈阳市辽中生防站提供。
2试验内容
2.1不同放蜂量试验
设2个用量,即30头/m2和45头/m2。各处理均放蜂3次,第1次放蜂在田间百株玉米螟落卵量达1.0~1.5块时进行,以后每隔5d放1次,小区面积6.67hm2(2个用量3次的放蜂量分别为:30头/m2,为6头/m2、15头/m2、9头/m2;45头/m2,为12头/m2、18头/m2、15头/m2);对照区设在放蜂田上风头1000m以外,其玉米品种、管理均与防蜂田相同。田间放蜂方法,放蜂75点/hm2,每20垄设1放蜂垄,每17步(约11m)设1放蜂点,将蜂卡别在玉米中部叶片背面,试验点在新城子区大辛二村、苏家屯区姚千户镇和沙河镇。
2.2不同放蜂次数试验
放蜂量均为30头/m2,分2次放蜂及3次放蜂2个处理。2次放蜂每次放蜂量分别为12头/m2和18头/m2,每次放蜂间隔7d;3次放蜂每次放蜂量分别为6头/m2、15头/m2、9头/m2,每次放蜂间隔5d。
2.3改进繁蜂技术试验
1991~1992年为滚式繁蜂,1993年起改为卵式繁蜂。
2.4研制长效蜂卡试验
即在蜂卡上粘有不同发育时期的蜂卵,在田间放蜂时可达到陆续出蜂的目的。
2.5大面积示范与推广
在上述各种小区试验的基础上,进行大面积示范与推广,放蜂量均为30头/m2,采取2次放蜂的办法,1992年在东陵区示范面积195hm2;1994年东陵区、新民县、辽中县大面积推广。
3试验结果
3.1不同放蜂量试验结果
3个试验点的结果表明,在同一时间放蜂,放蜂30头/m2与45头/m2的田块,赤眼蜂对玉米螟卵块寄生率无明显差异。
3.2不同放蜂次数试验结果
据东陵区祝家镇、辽中县长滩镇1991~1992年试验结果,放蜂2次的卵块寄生率为80.0%~88.9%,放蜂3次的为83.3%~87.5%,放蜂2次的卵粒寄生率为65.9%~77.8%,放蜂3次的为69.8%~79.4%。表明在放蜂量相同的情况下,放蜂2次与3次的效果基本一致。
3.3改进繁蜂技术试验结果
长期以来,扩繁赤眼蜂一直用滚式繁蜂法。这种方法,种蜂用量大,接蜂比为1∶6(即种蜂卵与寄生卵的比例),而且繁蜂效率偏低,在繁蜂中一直是采用先粘好卵卡,再向卡上接蜂,这种办法接蜂蜂卡上往往有20~30%的坏卵和不寄生卵无法去掉,对蜂卡质量影响较大。改为散卵接种后,接蜂比为1∶20~25,种蜂可节省3/4,不仅降低了成本,而且繁蜂效率可提高10倍以上。由于卵粒接蜂后可以精选,选后再粘蜂卡,坏卵、不寄生卵、质差的卵可被淘汰,蜂卡上卵的寄生率可达95%以上,蜂卡质量明显提高,同样也提高了放蜂的质量。
3.4长效蜂卡研究结果
普通蜂卡出蜂齐,放到田间后,蜂3d可出完,田间不能经常保持有蜂,而田间玉米螟落卵期持续时间较长。因此,影响防治效果。长效蜂卡由于蜂卵发育时期不同,出蜂期不同,有早有晚,每张蜂卡出蜂期在5~8d,延长了田间有蜂天数,提高了对玉米螟的寄生机会,可将3次放蜂改为2次放蜂,既做到了省工省事,降低成本,又提高了防治效果。此项技术为国内首创,颇受农民欢迎。
3.5大面积示范
在小区试验的同时,又开展了大面积示范和推广,1991~
1994年累计放蜂24.27hm2。放蜂30头/m2、放蜂2次的面积为4.2hm2。据各点调查,放蜂后对玉米螟卵块、卵粒寄生率、玉米螟蛀孔及活虫减退率,均收到了较好的防治效果。
3.6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技术的大面积推广
由于研制出实用性较强的高质量长效蜂卡,改造了由滚式繁蜂为卵式繁蜂的最新生产工艺,使生产技术有了突破性进展,产品的质量始终保持国内的领先水平,自1995年以来,利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这项技术得到了大力推广。截止2003年,在省内外推广面积已达97.8hm2,遍及3个省,45个市、县、区,226个乡镇。
4效益分析
经济效益:1991~2003年累积应用面积97.8hm2,玉米平均单产为9423.8kg/hm2,按玉米螟一般发生年减产8%计算,增产玉米754kg/hm2,共计挽回玉米损失72862kg。平均价格按0.8元/kg计算,增加经济效益5.83万元。
社会效益:应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其社会效益更为明显。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是以虫治虫,它对人畜安全,不杀伤天敌,不存在污染环境和农药残留,有利于保护和恢复自然界生态平衡。
5结论
(1)本研究成功地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生物防治玉米螟新技术。实践证明,对玉米螟的防治采用单一的传统技术,往往受环境条件等的限制,收不到理想效果。我们利用松毛虫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生物防治技术,为不同生态地理条件、不同地区的农民防治玉米螟提供了充分选择余地。>(2)对应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的各技术环节进行了大胆改革,有新的突破。改变了多年来延用的'滚式繁蜂技术为散卵接蜂,不仅可将繁蜂工效提高4倍以上,且可以精选好卵,将20%~30%的坏卵、青卵及不寄生卵淘汰,保证了蜂卡的质量。长效蜂卡的研究,解决了多年来普通蜂卡出蜂太集中(3d出完蜂),而田间玉米螟的产卵期又恰恰较长,造成赤眼蜂对部分玉米螟卵寄生不上的矛盾。提高了防治效果。此项技术为国内首创。
由于长效蜂卡的应用及繁蜂技术的改进,蜂卡质量明显提高。将生产上延用多年的3次放蜂改为2次放蜂,将放蜂45万头/hm2改为30万头/hm2,不仅做到了省工、省事、降低成本,而且提高了防治效果。
(3)利用松毛虫赤眼蜂防治玉米螟,大面积应用并获得成功,对传统的玉米螟防治技术有较大的突破。
摘要:对松毛虫赤眼蜂防治玉米螟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与推广,并取得突破性进展。在赤眼蜂的繁殖上由滚式繁蜂改为散卵繁蜂,改一般短效蜂卡为长效蜂卡,使放蜂次数由3次降为2次,减轻了劳动强度。1991~2003年在省内外累计推广赤眼蜂防治玉米螟面积为97.8hm2,均收到良好效果,受到农民欢迎。
关键词:词松毛虫赤眼蜂;玉米螟;生物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