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越权论文 篇一
行政越权是指行政机关在执行职权时超出了法定的权限范围,违反了法律规定的一种行为。行政越权在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给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本文将从行政越权的定义、原因、影响以及防范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加深对行政越权问题的理解。
首先,行政越权的定义是指行政机关超越其职权范围,执行超出法定权限的行为。行政机关作为国家权力机关,其权力由宪法和法律赋予,并受到法律的约束。然而,由于一些行政机关权力过于集中、监督不力等原因,导致行政越权问题的出现。
其次,行政越权的原因主要包括行政机关权力过于集中、监督不力、法律规定模糊等。行政机关权力过于集中是行政越权的主要原因之一。当行政机关权力过于集中时,很容易出现滥用职权、超越职权等现象。此外,监督不力也是行政越权的原因之一。监督机构对行政机关的行为进行监督,如果监督不力,就容易导致行政机关的行政越权行为。此外,法律规定模糊也是导致行政越权的原因之一。当法律规定不明确或含糊不清时,行政机关就有可能越权行使职权。
行政越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行政越权会破坏法治原则,损害公民的合法权益。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后,公民的信任度将会下降,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另一方面,行政越权还会导致行政效率低下。当行政机关超越职权时,可能会出现行政冗余、资源浪费等问题,从而影响行政效率。
为了防范行政越权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首先,要加强对行政机关的监督,确保其行使职权符合法律规定。其次,要完善法律体系,明确行政机关的职权范围和限制,避免行政机关超越职权。此外,还要提高行政机关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加强对行政机关的培训和教育,使其更好地履行职责。
综上所述,行政越权是一种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对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为了防范行政越权问题,我们应该加强对行政机关的监督、完善法律体系以及提高行政机关的素质和道德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遏制行政越权的发生,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和社会的稳定发展。
行政越权论文 篇二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行政越权问题日益突出,给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带来了严重的挑战。本文将从行政越权的概念、表现形式、原因以及解决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行政越权问题。
首先,行政越权是指行政机关在执行职权时超出法定权限范围,违反法律规定的一种行为。行政机关作为国家权力机关,其行为应受法律的限制和规范。然而,由于一些行政机关权力过于集中、监督不力等原因,导致行政越权问题的产生。
行政越权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包括滥用职权、超越职权、不当干预等。滥用职权是指行政机关在执行职权时恶意或错误地行使职权,损害公民的合法权益。超越职权是指行政机关超出其职权范围,执行超出法定权限的行为。不当干预是指行政机关以不正当的方式干预市场经济和社会事务,扰乱正常的社会秩序。
行政越权的原因主要包括行政机关权力过于集中、监督不力、法律规定模糊等。行政机关权力过于集中是行政越权的主要原因之一。当行政机关权力过于集中时,就容易出现滥用职权、超越职权等行为。监督不力也是导致行政越权的原因之一。监督机构对行政机关的行为进行监督,如果监督不力,就容易导致行政机关的行政越权行为。此外,法律规定模糊也是导致行政越权的原因之一。当法律规定不明确或含糊不清时,行政机关就有可能越权行使职权。
为了解决行政越权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首先,要加强对行政机关的监督,确保其行使职权符合法律规定。其次,要完善法律体系,明确行政机关的职权范围和限制,避免行政机关超越职权。此外,还要提高行政机关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加强对行政机关的培训和教育,使其更好地履行职责。
综上所述,行政越权问题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对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为了解决行政越权问题,我们应加强对行政机关的监督、完善法律体系以及提高行政机关的素质和道德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遏制行政越权的发生,推动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行政越权论文 篇三
行政越权论文
行政权是指法律对其范围加以规定的国家管理职权,它以国家统治权为基础,以行政机关为主体,具有强烈的组织性能。以下是小编整理好的行政越权论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摘 要:行政越权行为在我国是经常发生的。分析行政越权行为有利于防止行政主体超越职权,充分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同时促进我国的法治建设。
关键词:行政越权;行政行为;法律后果
行政的实质是行政权,行政权是最直接影响公民权益的一种国家权力。行政权是公权范围内的权利,它与处理公共事务有关。同时行政权由人民作为权利主体转化为国家作为权力主体。所以,在法治国家每一项国家权力的行使都必须基于法律的规定或授权,不能任意地进行权力的扩张。
一、 行政越权的界定
行政权是指法律对其范围加以规定的国家管理职权,它以国家统治权为基础,以行政机关为主体,具有强烈的组织性能。行政权在全世界范围为内并没有一个绝对确定的概念。
行政越权行行为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行政超越职权。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在对行政越权界定时,我们要分清以下几方面:
(一)、行政越权并不等同于行政违法
我国新修定并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70条规定: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判决撤销或者部分撤销,并可以判决被告重新作出行政行为:(一)主要证据不足的;(二)适用法律、法规错误的;(三)违反法定程序的;(四)超越职权的;五)滥用职权的;(六)明显不当的。次条规定说明超越职权不等同于行政违法。
(二)、行政越权的主体只能是行政主体
非行政主体行使了行政主体职权的行为,例如人民法院行使了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权时,我们就可以说是越权行为。因为行为主体行使了不属于自己的权力。但是,要清楚的是,不能将这种越权行为归到行政越权。在我国,行政越权指的是行政机关实施的行政行为,而且还要是越权行使。
(三)、行政越权所越的权力只限于行政职权
行政权是由行政机关行使的权力。任何国家权力都有它的行使主体,行政权的行使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而且国家行政机关对行政权的行使具有独占性,即除了行政机关以外,任何其他机关如没有取得法律的授权或行政机关的委托都不能行使行政权。当然,在行政管理实践中,也有一些不是行政机关身份的组织在一定范围内行使行政权,但前提是必须取得法律的授权。同时其在行使行政权时身份已经不是其他组织,而是行政主体。还应该说明,行政机关仅仅是行政权的行使者,而不是行政权的所有者。正因如此,行政机关不能对行政权进行处分。所以,只有行政主体的法定行政职权被超越,才构成行政越权。
综上,我们可以知道,行政越权不仅是超越了管辖权,也超越了自由裁量权。
二、防止行政越权的对策
针对我国的行政越权行为,我们应在可能造成权力越权的地方,积极采取对策,做到监督和控制行政权。
(一)从行政权的来源上看,我们要完善相应的行政法律、法规和规章,并规定严格的行政权设定。这是防止行政越权的有效途径。
行政权是由法律规定的权力形式,它以国家宪法和法律为存在依据,正式通过宪法和法律的形式使行政权成为一种客观的权力而不是主观的权力行政权力。法律在对行政权的范围作出规定时一般都与其它权力划清了界限,即什么样的权力可以归为立法权的范围下,什么样的权力可以归为行政权的范围之下,有些国家的法律对行政权的范围采取列举规定的方式,有些国家则采取概扩的规定。这两种规定的方式虽然不同,但都有着共同的意义,即行政权是法律化的权力。这也是立法机关制衡监督行政机关的主要方式和途径。所以,我们要做到从权力上控制行政权。
(二) 从行政权力的实施上看,提高权力行使主体的素质,对权力的运用实施过程进行约束,这是防止主体超越职权运用行政权力的主要制约手段。行政权具有主动性。行政权由于是管理社会事务的'一种权利,因此,它不能仅仅已维持社会秩序为宗旨,还必须推进社会的发展,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对社会事务和社会关系进行创新。行政权的主动性要求行政机关和行政人员必须主动地把法律规范的规定运用于行政管理活动之中,并以法创造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三)从行政权力实施的结果上看,要加强和完善行政法制监督。
第一是行政机关的自我监督。行政机关的自我的监督包括对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的监督。行政权是一种专业化和社会化相统一的权力。所谓行政权的专业化,是指行政权在行使过程中受到技术准则的制约,必须服从个方面管理事态的客关规律,行政管理机关本身必须是专业化的管理机关,行政人员必须具有履行管理职能所必须的专业知识的人员,甚至是受过系统行政管理或行政法知识的专门训练人员。根据我国《行政复议法》的规定,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超越职权行使行政权的,政府或政府主管部门可以做出撤销或确认该行政行为违法的复议决定。为了避免行政机关内部监督的随意性,必须不断完善行政机关的自我监督机制。
第二是司法机关的监督。司法监督作为一种法律监督,具有相对独立性、较高的公正性和较强的专业性等特点。我们讲三权分立时,都是将司法权作为一种独立的国家权而论的。在我国行政权与司法权的关系,一般是指行政权与审判权和检察权的关系。《宪法》129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我们可以理解为只要涉及法律问题的,人民检察院都有权进行监督。但实践中检察院的监督权没有得到真正的行使,所以,应不断完善检察机关的监督机制。人民法院作为审判机关,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对行政机关是可以进行司法审查的。但是审判权对行政权的制约作用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还是有很大的局限性的。所以,改革我国司法体制,使各级法院都能独立审判,这是充分发挥人民法院的行政法制监督权,维护相对人合法权益的最大保障。
第四是公民和社会组织的监督。这主要是指行政权的社会化,所谓社会化,是指行政权是一种公共权力,是从社会意志和社会利益中派生出来的,其来源于社会,扎根于社会,行政权在行使过程中必须符合社会意志,并接受广大社会成员的监督。所以,我们不仅要提高公民的法制观念,让法律深入人心, 还要要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重要作用,包括社会舆论和媒体舆论,公开政府信息,最终实现阳光政府。
三、结语
综上, 我国应当尽快完善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相关的法律制度,应当对行政主体之间的权力归属做出明确具体的规定,避免权责不清,使行政权高效公正的行使,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实践中因行政主体之间的关系不明确而不断发生纷争。(作者单位:上海政法学院)
参考文献:
[1] 曾小晔.论行政越权.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11
[2] 王学辉,宋玉波等.行政权研究[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146.
[3] 曾洁雯.论行政越权及其法律后果.韶关学院学报.2005.01.
[4] 方世荣.论行政权力的要素及其制约.法商研究.2001年第2期.
[5] 杨临宏.行政越权论.思想战线.2002年第1期.28卷.
[6] 谢晖.论行政越权[J].法律科学.1992.(6).
[7] 梅达成.关于行政越权的理论探究.社科纵横.2011.05.
[8] 易凤兰.略论行政越权[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