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几处失误论文 篇一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被描绘为一个智勇双全的谋略家和军事家。然而,仔细分析小说中他的行动和决策,可以发现他也有一些失误。本文将讨论诸葛亮在三个方面的失误:对于曹操的评估、对于蜀国内部事务的处理以及对于自身健康的忽视。
首先,诸葛亮在对曹操的评估上犯了一些失误。在他出使东吴时,他曾对孙权说:“曹操虽然有百万之众,但他内部并不团结,我们只需在外守待机即可。”然而,事实却证明了他的错误。曹操通过巧妙的策略和强大的军力,一度占领了大片土地,并威胁到了蜀国的安全。诸葛亮对曹操的力量和团结程度的错误评估导致了他在与曹操的战争中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其次,诸葛亮在处理蜀国内部事务时也犯了一些失误。他对刘备的儿子刘禅过于宽容,没有及时采取措施来加强他的教育和领导能力。这导致了刘禅在位时蜀国内部的腐败和动荡。此外,诸葛亮对于蜀国内部的反对势力也没有做出及时的反应,导致了后来的蜀国灭亡。诸葛亮对于蜀国内部事务的处理不力,给蜀国带来了巨大的危机。
最后,诸葛亮忽视了自身的健康问题。他长期奔波于战场和政务之间,没有给自己足够的休息和调整的时间。他的身体逐渐耗损,最终导致了他的早逝。如果诸葛亮能够更加重视自己的身体健康,采取适当的休息和调养措施,也许可以为蜀国多做出一些贡献。
综上所述,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虽然被描绘为一个聪明而英勇的角色,但也有一些失误。他对曹操的评估错误、对蜀国内部事务处理不力以及忽视自身健康问题,都导致了他在历史上的失败。这些失误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更加真实和人性化的诸葛亮形象,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反思和启示。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几处失误论文 篇二
《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部重要的作品,而其中的诸葛亮则是备受赞誉的智勇谋略家。然而,细致观察和分析小说中的情节和人物,我们可以发现诸葛亮也有一些失误。本文将讨论诸葛亮在三个方面的失误:对于敌人的低估、战略选择的错误以及对人性的过于理想化。
首先,诸葛亮在对敌人的评估上犯了一些失误。他常常低估了敌人的智慧和能力,过于相信自己的计划和策略。在对付曹操的战略中,他对曹操的反应和行动没有做出准确的判断,导致了一些战略上的错误。这种对敌人的低估给他的计划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
其次,诸葛亮在战略选择上也犯了一些错误。他过于依赖火攻这一战术,没有更好地发挥其他战略手段的优势。在对付敌人时,他往往只考虑火攻而忽略其他可能的选择。这种过于依赖单一战术的选择给他的计划带来了很大的风险。
最后,诸葛亮对人性的理想化也是一个失误。他经常对他人抱有过高的期望,相信他们会按照他的意愿和计划行动。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人性是复杂而多变的,很难完全掌控。诸葛亮对人性的过于理想化在一些情节中导致了他的计划的失败和困境。
综上所述,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虽然是一个聪明而英勇的角色,但也有一些失误。他对敌人的低估、战略选择的错误以及对人性的过于理想化,都导致了他在战略和计划中的一些失败。这些失误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更加真实和人性化的诸葛亮形象,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反思和启示。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几处失误论文 篇三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几处失误论文
摘要:《三国演义》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诸葛亮是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塑造的一个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人物形象。诸葛亮的智谋策略上亦有不足之处,在培养后继人才上出现了重大失误,用人方面也远不及曹操和孙权。通过刻画其人性化的缺点和不足,才使诸葛亮这一艺术形象会更加有血有肉丰满真实,更为深入人心具有现实性。
关键词:《三国演义》 诸葛亮 失误
罗贯中笔下,诸葛亮是治戎与奇谋兼长,理民之才与为将之谋皆优的军事家、政治家、外交家。是人民心中的英雄人物,是忠贞和智慧的化身。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诸葛亮的智谋策略上亦有不足之处,在培养后继人才上和用人方面出现了重大失误,受其历史的局限性,从而使其更符合客观现实,使其血肉更丰富,更真实可信。下面从两个方面,对《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几处失误之处,作粗浅的探讨。
一、策略和诚信上的失误
诸葛亮出山后,以己智慧树立起自己在刘氏集团中的威信。之后又孤胆赴江东,舌战群儒、理导孙权、智激周瑜,完成了联吴抗曹的策略。赤壁之战,写下了战争史上辉煌的一页,刘备也因而分享了三分之势。在这场战争中,真正的指挥、导演、主角都是他——孔明。也是展示他政治胆略和卓越智慧最精彩的章节。其后的入蜀、平蛮、伐魏六出祁山等一系列的描写,不过是继续完成和不断丰满的过程。
就其对手而言,曹操、周瑜、司马懿等皆是旷世奇才、高明之士,然而诸葛亮比他们技高一筹,并最终战胜了他们,其谋略单就智算华容道的小插曲“实而实之”令操走投无路,便足见一斑。诸葛亮虽料事如神,但他是人,万无一失是不可能的,他也有窘境之时。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一)策略上的失误
可以这样说,事之成败,全视领袖人物的能力如何而定。作为战略家、丞相的诸葛亮来讲,他的策略有两方面的`失误,也正是这二方面使“出师未捷身先死”留下了终生的遗憾,过早地走上了灭亡之路。
首先,他在把握方向、驾驭全局的统揽能力上仍有欠缺。如前面提及的“刘备伐吴”“荆州主将任命” 问题上,诸葛亮就受到忠的思想束缚而做出有损大局的决策,就其丞相职责而言是一种在其位而不谋其政的失职行为。
又如他在辅助后主时,作为蜀汉最高决策者,却不顾实际情况,六次出师北伐,这种出于报知遇之恩,唯恐完不成托孤重任的思想,而绝不是出于洞察大势、掌握时机的考虑,是极不明智的。当时三国鼎立形势已基本确定,一时难以改变。总体实力上看,曹魏较吴、蜀强大,明智的领导者,只宜发展国力,养精蓄锐,提高与魏、吴抗衡的能力。因为在这种势力下,任何军事行动均不能取得实质性的胜利,六出祁山结果也正说明了这点。何况以小国与大国拼消耗,打持久战,对小国是极不利的,要打的话也宜智出奇兵,速战速决才有点希望。
作为领导人,还应善于抓大事,不应为小事而忙碌,应学会让更多的人为自己去做,这才是领导的艺术。诸葛亮怕别人不似自己尽心,便“罚二十以上皆亲览,”“常自校薄书”“亲理细事”。古人云:坐而论道,谓之三公;作而行之,谓之士大夫。昔丙吉忧牛喘,而不问横道死人;陈平不知钱谷之数,曰:“自有主者。”诸葛亮这种舍本求末的亲力亲为,一则影响其对大事的决断,二则没有发挥下属的才干,且防碍培养人才;三则使己碌碌无为,不足取也。
其次,诸葛亮的民主、科学、善断的决策能力还稍欠火候。诸葛亮每次打仗,都故作神秘,不与众将商议,事后才说出其中奥妙。这在客观上失去了集思广益、精益求精的机会。
诸葛亮在伐魏决策上便是一意孤行,以致功败垂成。不失时机,权衡利弊的决断力,诸葛亮远不如曹操、司马懿、邓艾等,操以“有权谋、多机变”着称,司马懿克日擒孟达,邓艾偷渡阴平,都显示出非凡的决断艺术。诸葛亮在荆州守将任用上就因忠的束缚而缺果断,结果反受其乱,北伐时又不采用魏延之出子午谷径取长安之计,只顾求稳,错失良机。
诸葛亮平生小心不肯弄险,对形势的把握过于拘束。可举两例:其一,刘备兴师伐吴复仇,这是灭吴的好机会。诸葛亮本应该以赵云、马超、马岱、魏延等把守隘口以拒魏,明言自己在蜀而暗随刘备伐吴。就当时而言,曹丕根本不是诸葛亮的对手,魏定不敢侵蜀而坐山观虎斗。吴灭了,然后北伐中原,不是也轻而易举吗?其二,第一次北伐,若采纳魏延之计,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取长安,中原不也是囊中之物吗?这叫兵贵神速。诸葛亮既然用反间计成功地解除了司马懿之患,却没有争取这一有利的时机一举成功,结果给魏国以喘息之机,重调司马懿以拒蜀,从而为蜀国此后的北伐平添了许多障碍。
(二)诚信上的缺失
“三气周瑜”是《三国演义》中较为精彩的一节,在这段故事中,罗贯中不惜纸墨地刻画了诸葛亮狡黠的智慧,也透露出了他对诚信道义的蔑视。仅从“一气周瑜”来讲,诸葛亮的诚信缺失便跃然纸上。赤壁之战后,周瑜想一鼓作气拿下南郡,但他担心刘备趁火打劫,于是去试探刘备。刘备按照诸葛亮的吩咐说:“闻都督欲取南郡,故来相助。若都督不取,备必取之。”周瑜倒也爽快,说:“吾若取不得,那时任从公取”。接下来便是周瑜与南郡守将曹仁的一场残酷大战,周瑜将曹仁打得大败,东吴也伤亡惨重。然而最终,刘备、诸葛亮还是食言了,他们乘周瑜与曹仁激战正酣时,悄悄占领了南郡。就这样,周瑜辛辛苦苦用鲜血换来的果实,却被诸葛亮轻轻松松地窃取了。
从《三国演义》的逻辑推理来看,“三气周瑜”的直接后果便是孙刘联盟的瓦解,以及东吴偷袭荆州,关羽父子被杀。甚至刘备东征孙吴时遭遇“火烧连营”败局,最终白帝托孤,也处在这根逻辑链条之上。从这一点来看,诸葛亮“三气周瑜”绝对是一大败招。
二、培养和用人上的失误
诸葛亮在培养、任用人才方面的不得力,也导致了他最终的失败。
(一)培养人才的疏忽
诸葛亮可以说是一个疏于培养人才的人,这是领导的大忌。蜀汉初期,诸葛亮所领导的集团还勉强算是一支实力比较雄厚的人才队伍,有五虎上将关羽、张飞、赵云等人,又有魏延、王平等人,但这些人都有其缺憾:关羽骄矜自大、张飞脾气暴躁、魏延难以驾驭、马谡性情轻狂,他们给西蜀带来一次次的致命打击。 诸葛亮一生只是在追求人格的自我完善,凡事亲力亲为,不放心下属去做。蜀地本来就人才不盛,却不去办学兴教育培养后备人才,当第一代将才相继去世后,造成青黄不接,无人可用,以致到了“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地步,出现这种捉襟见肘的局面,孔明是难辞其咎的。他也深深感到这一失误的痛苦,当他听到赵云、关平、张苞等的死讯的反应,不是大哭昏倒,就是吐血就可知,为何呢?就是因为再也无人可助其实现进取中原的宏愿。
(二)任用人才上的失察
首先,也是诸葛亮最大的用人失误,是在进军西川的人事安排上。按当时的情况,如果把赵云和庞统留在荆州,诸葛亮同刘、关、张共进西川,可谓武可定国文可安邦。然而诸葛亮没有这么做,他让庞统陪王伴驾,把关羽、赵云都留在了荆州。刘备从心眼里就讨厌庞统的随机之策,两人征途上郁郁寡欢,最终导致落凤坡凤雏夭折,唾手可得的西川反成了烫手山芋。无奈之下,诸葛亮又带赵云助阵,留下关羽独守荆州,为失城误国留下伏笔。诸葛亮让关羽担当此任,使得“走麦城”成为必然。
另一个用人失察之处,就是街亭一役。当时,司马懿欲领兵袭街亭,诸葛亮却派了素无作战经验的马谡去把守。斩因战失利的马谡便是其再次失策。这对蜀汉也是一个重大的损失,蜀人才缺乏十分突出,老成凋谢,新秀未起,诸葛亮应从蜀汉的长远考虑,多方延揽人才,培养人才才对。像马谡这样的人,如假以时日,可以相信,他定会是一位出色的将才,可孔明轻率地把人材杀掉了。痛惜!
综上所述,《三国演义》在对诸葛亮形象的塑造上始终没忘记立足于现实的基础上,没把孔明完全神化,而是敢于写出理想人物的欠缺,敢于写出特定历史时代给主人公造成的束缚,使其更符合人物形象性格复杂性的需要,使创作的人物更真实可信,这是难能可贵的。作家笔下的诸葛亮生活于一个具有浓烈“忠”的意识的儒家思想统治时代,他永远也冲破不了这时代对忠的观念的束缚,并未对人物形象造成太多的不良影响,某种程度上来说反而使人物个性更加鲜明突出、有血有肉、栩栩如生。
参考文献
1、罗贯中,《三国演义》,吉林摄影出版社,2002年
2、鲁 迅,《中国小说史略》,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
3、叶 朗,《中国小说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年
4、丘振声,《三国演义纵横论》,漓江出版社,1983年
5、叶维国 冒欣,《三国演义创作论》,江苏人民出版社,1984年
6、周先慎,《明清小说》,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