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最新3篇】

时间:2018-03-02 01:14:49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 篇一:培养学生品德的重要性与方法

在当今社会,品德教育在学校教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不仅要注重学生的学术成绩,更要关注他们的品德素养。本文将探讨培养学生品德的重要性以及一些有效的方法。

首先,培养学生品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品德是一个人最基本的道德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直接关系到个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学校作为学生的第二个家庭,承担着培养学生品德的责任。通过品德教育,学生可以学会如何正确对待他人,如何尊重他人的权益,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

其次,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有很多。首先,学校可以通过课堂教学来传授道德知识。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案例分析、讨论和角色扮演等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习如何正确处理道德问题。同时,学校还可以组织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社会的不同层面,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此外,学校还可以通过开展班级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品德。例如,可以组织一些志愿者活动,让学生参与到社区服务中,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可以感受到帮助他人的乐趣,培养爱心和同情心。另外,学校还可以开展一些主题班会或者讲座,邀请一些社会知名人士来分享他们的人生经验和道德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最后,学校还可以通过家校合作来共同培养学生的品德。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家长在培养孩子品德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可以通过家长会、家访等方式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品德教育。家长可以与学校相互配合,共同制定一些家庭教育计划,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良好的品德习惯。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品德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学校在品德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适当的方法和手段,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品德。同时,家校合作也是培养学生品德的关键。只有学校与家庭共同努力,才能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

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 篇二:社会教学对学生成长的重要作用

社会教学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社会,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本文将探讨社会教学对学生成长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一些有效的社会教学方法。

首先,社会教学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社会。通过参观企业、社区服务和实地考察等活动,学生可以亲身体验社会的不同层面。他们可以了解到社会的运作机制、社会的发展状况以及社会中的各种职业和岗位。这些经历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他们的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其次,社会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在社会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实践活动来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参与一些创业实践活动,让他们从创意到实施,全程参与,锻炼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社会教学还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在社会教学中,学生需要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这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协作能力。同时,社会教学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在实践活动中,学生需要自我规划和管理时间,这可以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我约束能力。

最后,为了有效进行社会教学,教师需要采用一些有效的方法。首先,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来选择适合的社会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投入度。其次,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些案例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反思和总结,帮助学生从实践中提炼经验,形成有效的学习方式。

综上所述,社会教学对学生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社会教学,学生可以了解社会、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综合素质的发展。教师需要采用一些有效的方法来进行社会教学,以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只有通过社会教学的引导和培养,学生才能全面发展,成为社会所需要的有用之才。

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 篇三

有关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

  21世纪是一个社会发展多元化、学习化、信息化的时代,教育资源、教学时空无限扩展,这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了无限广阔的物质条件。社会课是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小学阶段新开设的一门综合课,是极富时代特色和中国特色的新课程。怎样通过上好这门课,培养学生正确观察社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生活的初步能力,促进学生社会化过程的良性发展,是每个社会学科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社会课教学现状分析

  我市的小学社会学科教育改革和其他学科一样,正经历着“知识—能力—素养”的发展阶段,但教育观念滞后的现象却时有发生,如:牵着学生走的多,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的少;具体指导和规定的多,学生自主选择的机会少;传统的教学模式多,科学探究活动少……这样做最直接、最严重的后果,就是把学生束缚在被动学习、被动思考的轨道上,造成了教什么就学什么,考什么就学什么的呆板局面。这可能是造成学生不会学习,缺乏创新精神的主要原因,这与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的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合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的要求相去甚远。

  如何改变这种被动的局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本人认为在社会教学中应恰当地“增”与“减”,才可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社会课教学的“增与减”

  1.增加直观感知,减少空洞说教

  社会教材中的部分历史、地理及民俗知识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抽象空洞的说教难以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性为主,直观形象的事物更能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因此,教学中我重视图片、实物、录像、录音及多媒体手段的运用,积极创设情境,缩短时空跨度,给学生以身临其境之感。例如学习《中日甲午战争》这一内容时,先引导学生自学书上内容,然后通过闭路电视把相关内容的历史画面展现在学生眼前。看到爱国将领邓世昌英勇善战,最后以身殉国唤起国人的觉醒,孩子们的心里充满了对爱国将领的敬佩之情,“勇哉壮节首捐躯,无愧同袍夸胆识”海疆卫士邓世昌,永远活在祖国人民的心里,他的光辉形象,永远屹立在中华民族的光辉史册上。当问及他们的`内心感受时,“努力学习,全面发展,振兴中华”成为孩子们的一致呼声,这样教学的效果不仅使学生了解了社会历史,同时激发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感染的力量直达学生的心灵深处。

  2.增加社会实践,减少教师灌输

  常规的社会课作业多以书面练习为主,忽视了社会课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对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没有益处。正所谓“课堂是小社会,而社会才是大课堂”。因此,为了让学生了解社会、适应社会,最好的方法莫过于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社会调查。采用参观、访问等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观察社会和适应社会的初步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所以在进行调查前,教师可事先准备好调查提纲。如学习《家庭与社区服务》一课时,可以从自己家庭与社区的关系开始,准备两个调查提纲:1、你家附近开展了哪些社区服务?这些活动给你家解决了哪些困难?2、如果没有社区服务,我们的生活将会变得怎样?这样,以家庭调查为基础,继而可以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家庭与社会的关系。如学完《家庭与社会》后,让学生通过调查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变化,了解各行各业的工作情况,再来说一说为什么每个家庭生活得幸福,有利于社会的安定繁荣?等等。采用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参加,获得第一手资料,大家感兴趣,富有积极性和主动性。

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最新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