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制史毕业论文提纲 篇一
第一篇内容:中国古代法制的演变与特点
一、引言
A. 研究背景和意义
B. 论文目的和结构
二、中国古代法制的起源与发展
A. 法制的起源和定义
B. 夏、商、周时期的法制特点
C. 秦汉时期的法制变革
三、中国古代法制的主要特点
A. 君主专制与法制的关系
B. 社会等级制度与法制的关系
C. 家族制度与法制的关系
D. 宗法制度与法制的关系
四、中国古代法制的制度与实践
A. 刑法制度
B. 官员任命制度
C. 地方自治制度
D. 民事纠纷解决制度
五、中国古代法制的影响与启示
A. 法制对社会秩序的维护和稳定
B. 法制对社会发展的推动和制约
C. 对现代法制建设的借鉴意义
六、结论
A. 概括总结
B. 研究不足与展望
中国法制史毕业论文提纲 篇二
第二篇内容:现代中国法制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一、引言
A. 研究背景和意义
B. 论文目的和结构
二、现代中国法制建设的历程
A. 清末民初的法制改革
B.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制建设
C. 当代中国法制建设的发展与变革
三、现代中国法制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A. 法治理念的认同与实践
B. 法律体系的完善与协调
C. 法律执行的公正与效率
D. 公民法治意识的培养与提高
四、现代中国法制建设的对策与措施
A. 推进法治理念的普及与教育
B. 完善法律体系与法规体系
C. 改革司法机构与加强司法独立
D. 提高法律教育与培训水平
五、现代中国法制建设的展望与挑战
A. 法治社会的建设目标与路径
B. 全面依法治国的实践与挑战
C. 国际法治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性
六、结论
A. 概括总结
B. 研究不足与展望
中国法制史毕业论文提纲 篇三
摘要 3-5
Abstract 5-6
绪论 10-20
一、研究范围 10-11
二、史料概述 11-14
三、学术史回顾 14-20
第一章 秦法制传统的形成和延续 20-36
第一节 秦法制形成的背景 20-24
一、历史和民族背景 20-22
二、百家学说影响的背景 22-24
第二节 秦早期成文立法管窥 24-33
一、商鞅量孝公十八年铭 25-29
二、青川木简《田律》 29-30
三、虎符铭 30-32
四、立法技术的快速成熟 32-33
第三节 秦法制的延续性 33-36
第二章 秦的基层司法官吏 36-56
第一节 县级机构的组成人员及其司法职责 37-40
第二节 佐 40-46
一、佐和史是县级“少吏”的二种基本成分 40-42
二、佐的职责及其司法角色 42-44
三、佐的来源和升迁 44-46
第三节 史 46-56
一、史的来源和司法职责 46-54
二、史的升迁 54-56
第三章 秦地方司法案例分析 56-98
第一节 癸、琐相移谋购案 57-75
一、案卷文本 57-60
二、案情概要 60-61
三、法律适用 61-75
第二节 尸等捕盗疑购案 75-83
一、案卷文本 77-78
二、案情概要 78-79
三、法律适用 79-83
第三节 芮盗卖公列地案 83-98
一、案卷文本 84-86
二、案情复原 86-88
三、法律适用 88-93
四、司法程序 93
五、秦“列”制蠡测 93-98
第四章 秦地方司法案卷分析 98-134
第一节 较完整案卷的分析 101-122
一、官吏被劾纵弗论案 101-102
二、统一战争中奔命卒逃亡案 102-104
三、即讯爰书 104-105
四、失踪报案爰书 105
五、洞庭郡交办巴郡卒人案件的文书 105-107
六、覆狱查询文书 107-113
七、乡官行书不当案 113-114
八、县尉行政不当案 114-115
九、县司空失弗令田案 115-117
十、县吏失拜爵案 117-118
十一、乡长官劾船人践更案 118-119
十二、县吏被劾论罪不应律令案 119-120
十三、小史詈骂乡长官案 120-122
十四、官吏私令劳役者出庸案 122
第二节 残缺案卷的辑录和分析 122-134
一、劾文书 122-124
二、上级交办论罪的文书 124-125
三、上级交办调查案情的文书 125-126
四、同级交办案件的文书 126
五、讯问记录 126-130
六、讯问记录和鞫狱文书 130
七、诊书 130-131
八、同级间移交案卷的文书 131
九、当罪或报谳文书 131
十、具狱记录 131-132
十一、性质不明的残缺案卷 132-134
第五章 与秦地方司法有关的其它问题 134-164
第一节 秦法制在楚故地的推行 134-144
一、秦国制度的全面推行 135-137
二、秦国移民政策与法制的关系 137-139
三、楚因素对秦制度的影响 139-142
四、秦楚之际楚政治文化的短暂复兴 142-144
第二节 《封诊式》类文献的形成及其编纂技术管窥 144-151
一、《封诊式》类文献的形成和传播 144-146
二、《封诊式》编纂技术管窥 146-151
第三节 《奏谳书》类文献的性质再探 151-161
第四节 《法律答问》类文献的编纂 161-164
结语 164-168
参考文献 168-181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181-182
后记 182-183
中国法制史毕业论文提纲 篇四
摘要 3-6
Abstract 6-10
引言 13-17
一、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14
二、 研究的现状 14-15
三、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15
四、 研究的创新之处 15-16
五、 研究的不足之处 16-17
第一章 20 世纪初的中国婚姻立法 17-43
第一节 清末中国的婚姻立法 17-39
一、 《大清现行刑律》中的婚姻立法 17-22
二、 《大清民律草案》中的婚姻立法 22-39
第二节 清末婚姻立法与婚姻习俗变革 39-42
一、 追求婚姻自由抵制包办婚姻 39-40
二、 崇尚自由恋爱抵制媒妁之言 40
三、 提倡文明婚仪抵制买卖婚姻 40-41
四、 宣传科学嫁娶抵制早婚陋习 41
五、 实行一夫一妻抵制重婚纳妾 41-42
小结 42-43
第二章 北洋政府时期的中国婚姻立法 43-85
第一节 北洋政府的婚姻立法概况 43-77
一、 婚姻立法内容 44-56
二、 婚姻司法实践 56-77
第二节 北洋时期婚姻立法的效果与社会影响 77-83
一、 深刻有余而改革不彻底 78-80
二、 偏激有余而难充分适用 80-81
三、 超前有余而社会功效差 81-83
小结 83-85
第三章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的婚姻立法 85-128
第一节 南京国民政府的婚姻立法 85-102
一、 婚姻立法内容 85-97
二、 对南京国民政府婚姻立法的评价 97-102
第二节 婚姻习俗的改革与社会风气的变化 102-121
一、 婚姻习惯和风俗改革内容 102-114
二、 社会风气的变化与评价 114-121
第三节 婚姻立法与婚俗改革的社会效应 121-127
一、 婚姻立法与婚俗改革的适用性 121-122
二、 婚姻立法与婚俗改革的实效性 122-127
小结 127-128
第四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婚姻立法 128-147
第一节 苏联模式下影响的新中国婚姻法 128-137
一、 借鉴苏联模式创立的婚姻法 128-130
二、 1950 年《婚姻法》的苏式基本原则 130-133
三、 1950 年《婚姻法》的社会影响与评价 133-137
第二节 1978 年以后的中国婚姻法 137-146
一、 挣脱苏联模式的中国婚姻法之恢复 137-140
二、 改革开放后中国婚姻法的发展 140-145
三、 21 世纪中国婚姻法的逐步完善 145-146
小结 146-147
结语 147-154
一、 近代以来的中国婚姻立法是循序渐进的历程 147-149
二、 近代以来中国婚姻立法的观念基础 149-150
三、 近代以来中国婚姻立法的价值内涵 150-151
四、 当代中国婚姻法的缺陷与出路 151-154
参考文献 154-160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 160-161
后记 161-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