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探究活动的过程的论文(优秀3篇)

时间:2018-09-05 06:12:13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小学科学教学探究活动的过程的论文 篇一

标题:小学科学教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引言:

小学科学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科学素养的重要环节。而探究活动作为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方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本文将重点探讨小学科学教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过程,并进一步探讨其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一、探究活动的设计

1. 确定学习目标:根据学生的年级和学科要求,确定本次探究活动的学习目标,明确所要达到的知识、能力和素养。

2. 设计实验方案:根据学习目标,设计相应的实验方案,明确实验的步骤、材料和方法。

3. 制定学习任务:根据实验方案,制定学生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明确学生在探究活动中需要进行的观察、记录和分析。

4. 提供学习资源:准备好实验所需的器材、资料和文献,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源。

二、探究活动的实施

1. 导入活动:通过提出问题、展示实验现象等方式,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

2. 实验操作:学生按照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并进行数据分析和讨论。

3. 知识讲解:在实验操作的基础上,教师进行知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实验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

4. 学生探究:学生通过讨论、提出问题等方式,参与到探究活动中,主动思考和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

5. 结果展示:学生将实验结果进行展示,分享归纳实验经验和得出的结论。

6. 总结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总结和评价,帮助他们反思并提出改进意见。

三、探究活动的效果

1. 激发学习兴趣:探究活动能够提供学生自主探索的机会,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培养科学思维:通过探究活动,学生能够培养观察、实验、分析和推理的能力,培养科学思维。

3. 提高实践能力:探究活动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4. 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在探究活动中,学生需要进行团队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

结论:

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探究活动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科学素养的有效方式。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实施过程,探究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并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小学科学教学探究活动的过程的论文 篇二

标题:小学科学教学探究活动的评价与改进

引言:

小学科学教学探究活动的评价与改进是保证教学质量和有效性的重要环节。本文将讨论小学科学教学探究活动的评价方法,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期进一步提高探究活动的效果。

一、评价方法

1. 学生观察记录:通过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过程、记录的数据和结论,评价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能力。

2. 学生表现评价:评价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表现,包括积极参与、团队合作、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3.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表现和实验结果进行评价,包括学习态度、学习成果和实验报告等。

4. 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在探究活动中的表现和学习成果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的不足和改进方向。

二、改进措施

1. 提供更多资源:增加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所需的资源,如实验器材、图书资料等,提供更多学习的机会和途径。

2. 引导学生思考:在探究活动中,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3. 注重实践操作: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他们的实验技巧和观察记录能力。

4. 提供反馈和指导: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进行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

5. 鼓励学生分享:鼓励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成果,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三、改进效果评价

1. 学生成绩提升:通过评价和改进措施的实施,学生的科学成绩能够有所提升,学习效果得到明显改善。

2. 学生参与度增加:改进后的探究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探究活动的改进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

结论:

通过合理的评价方法和改进措施,小学科学教学探究活动的效果能够得到提升。评价和改进过程应当紧密结合,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科学素养的提高。

小学科学教学探究活动的过程的论文 篇三

小学科学教学探究活动的过程的论文

  【摘 要】本文主要阐述了小学科学教学探究活动的过程:

一、问题凸现的过程;

二、猜想、假设生成的过程;

三、设计实验、验证的过程;

四、结论提炼的过程;

五、探究活动反思的过程。

  【关键词】 科学教学 探究 过程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教学中学生的探究活动只是科学探索的一种模拟活动或是科学研究活动的“简约复演”,因此,开展探究活动时不能机械套用科学探索的程序和技能。学生的探究活动也基本遵循着“问题-假设-验证-结论”这样一种程序。如何让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使探究活动富有实效性,作为科学老师,关注探究活动的过程,增强探究活动的“过程”意识很有必要。

  一、问题凸现的过程

  在科学教学中,学生的探究活动是以解决问题的形式出现,整个探究活动围绕问题而展开,也因问题得出结论而结束。

  创设问题情境,首先要求教师熟悉教材,掌握教材的基本结构,了解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同时,教师还应了解学生的现有认知结构状况,学生的智能水平,使新的学习内容能够与学生巳有的知识经验相联系,学生通过努力能够解决新内容所提出的问题。学生先前的知识经验是学生在头脑中形成问题意识的基础。

  向学生呈现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情境,这种问题情境能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本能地产生一种想知道“怎么回事”的冲动,促使学生产生相应的问题情境,学生只有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才能感受、发现问题,同时吸引学生,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如青岛版《科学》四年级上册《航海家的`发现》一课,教师创设“古人对大地的形状是如何猜想的?航海家究竟有什么发现?”这一问题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当学生提出的问题多而杂时,应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整理,使探究的问题集中在一个特定的问题,这样就会使问题逐步凸现,更加直观,更加真实。

  二、猜想、假设生成的过程

  猜想、假设是解决问题的侦察兵,猜想、假设无论被证实,还是被伪证,都具有推动认识发展的作用。在探究活动中,要求学生就探究问题形成有根据的假设,并在假设的指导下进行探究,限于学生的智能水平,是不会取得理想效果的。例:青岛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做一杯饮料》,设计自己的饮料配方,其结果怎样,让学生进行预测,依据学生的生活经验的内容,学生能作出有“根据”的预测的,但教师很少让学生说说“根据”。对有些假设,教师可以作指导性提问,包括一系列可以预想到的,用来指导学生思维过程的教师提问。学生在教师指导性提问的帮助下,在讨论结果的基础上,生成的假设,会是一个比较“合理”的假设,而不是科学性不强的臆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创设一个自由的环境,以避免抑制学生的讨论,教师要指导学生对众多的假设进行筛选。

  三、设计实验、验证的过程

  在对探究的问题作出种种可能的假设中,推断出最为合理的一种假设,对这一假设,让学生设计实验,进行验证。很多时候,我们看到,实验由教师设计,实验的步骤由教师一步步演示,学生按部就班,或是教师给的材料仅仅是教师预想中的实验材料,就整个设计实验、验证的过程中,学生看是参与了,其实质是处于一种被动状态,其心智活动很少。

  如青岛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冬季星空》,在学生进行冬季星座发生的变化验证时,教师应让学生明确观察目的,并充分利用提问指导学生观察,而且应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区分什么是观察结果,什么是依据观察结果所作的推理,必要时可让学生重复观察。课堂上学生表达看法时,教师可及时提问:这是你的推测,还是你的观察结果?并要求学生及时记录观察结果和推理。

  四、结论提炼的过程

  任何科学探究总是在一定的理论假设指导下的探究,科学理论则在探究过程中步步向真理逼近。因此,从静态的观点看,没有结果便没有科学的进步。结论应该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积极观察,并地观察的基础上动脑思考作出一般性的概括、结论或是个人意义上的新结论、新发现。教师可安排学生进行小组间或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交流,通过交流发现彼此间的差异,同时要提醒学生注意彼此间的不一致。还可以安排群体间的研讨活动:你们发现了什么?你能用自己的话总结一下其中的规律吗?学生向全班其它同学交流自己的发现、概括或结论,也便于相互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适当提问,能够让学生自辨正误,更有利于对探究结果的提炼。

  在对结论提炼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新的问题,教师适当引导,又将会成为下一次探究活动的起点。

  五、探究活动反思的过程

  探究活动的本质特征是教师不直接把构成教学目标的有关概念和认知策略直接告诉学生,取而代之,教师为学生创造智力活动和交往的环境,让学生通过探究活动发现有利于这种探索的学习目标和认知策略。对整个探究活动进行反思,学生间应相互交流,对问题、假设、实验、结论的解释进行描述,总结得失,为他人提供提出问题、形成假设、设计实验验证、归纳结论的策略和方法。作为教师,对探究活动的反思的是教师的角色观念问题。教师提供的指导和帮助应使学生成功地进行探究活动,以免他们遭受太大的挫折或失败。另一方面教师提供指导和帮助时应尽量采用提问的方式,要有利于学生思考可能的活动程序,也就是以教师的提问起着指明方向的作用。

  探究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是寻求问题情境的意义的过程,这种过程朝向一定的目的即问题解决,恰当的时候提出恰当的问题,能促使学生积极地、创造性地进行探究活动。

  【参考文献】

  1.《学习论》施良方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陈新造《浅谈自然科学探究式课堂教学》

小学科学教学探究活动的过程的论文(优秀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