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初中思想品德的教育教学难题论文(实用3篇)

时间:2017-05-03 09:32:23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新课标下初中思想品德的教育教学难题论文 篇一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初中思想品德的教育教学面临着一系列的难题。本文将从知识内容的调整、评价方式的改变以及教师角色的转变三个方面探讨这些难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首先,新课标下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教学的一个难题是知识内容的调整。由于新课标的要求更加注重学生的能力发展和素质培养,传统的知识点和教学内容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面临着如何准确把握新课标要求和如何有机地融入到教学中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难题,教师应该深入研究新课标,了解其要求和目标,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内容,确保学生能够全面发展。

其次,新课标下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教学的另一个难题是评价方式的改变。新课标要求教师注重学生的实际表现和能力培养,而不仅仅是死记硬背知识。然而,传统的评价方式主要以考试为主,注重学生的记忆和应试能力,很难全面评估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品德发展。为解决这一难题,教师可以引入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观察记录、小组讨论、实际操作等,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情况。

最后,新课标下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教学的第三个难题是教师角色的转变。在传统的教育教学中,教师主要是知识的传授者和学生的监督者。而在新课标下,教师需要转变为学生的引导者和学习的组织者,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然而,由于教师的观念和习惯的束缚,很多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很难真正转变角色。为解决这一难题,教师应该加强自身的专业发展,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同时积极参与教学研究和交流,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逐步转变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教育观念。

综上所述,新课标下初中思想品德的教育教学面临着一系列的难题。要解决这些难题,教师需要深入研究新课标,调整教学内容;引入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并加强自身的专业发展,逐步转变教师角色。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培养他们全面发展的能力和素质。

新课标下初中思想品德的教育教学难题论文 篇二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初中思想品德的教育教学面临着一系列的难题。本文将从学生兴趣的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及家校合作的加强三个方面探讨这些难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首先,新课标下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教学的一个难题是学生兴趣的培养。由于新课标的要求更加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积极性发展,教师需要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面临着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如何培养他们对思想品德的兴趣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难题,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其次,新课标下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教学的另一个难题是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新课标要求学生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能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然而,传统的教育模式注重教师的教导和指导,学生很少有机会进行自主学习。为解决这一难题,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活动,如课外阅读、小组合作等,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最后,新课标下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教学的第三个难题是家校合作的加强。家庭是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重要环境,家校合作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然而,在实际教育教学中,家校合作往往存在着信息传递不畅、沟通不顺畅等问题。为解决这一难题,教师可以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交流,定期组织家长会、家访等活动,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和需求,共同关注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

综上所述,新课标下初中思想品德的教育教学面临着一系列的难题。要解决这些难题,教师需要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培养他们全面发展的能力和素质。

新课标下初中思想品德的教育教学难题论文 篇三

新课标下初中思想品德的教育教学难题论文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的思想品德教学面对此次新课改也应该有所行动,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不仅需要转变学生们的学习方式,同时也要求教师们改善其教学的方法。思想品德教师应理清教学思路,与学生们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学生们对思想品德学科的学习兴趣,体现出学生们的主体地位。教师们应该转变原有的教学理念,提高实践的教育成效,教师积极引导学生们以合作的方式学习,促进学生们全方位发展。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对策

  一、引言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应该改变原有的教学理念,将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与基础理论知识联系起来。思想品德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对培养学生们的思想道德品质有很大的意义。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受到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仍然存在着很多不足的地方,造成课堂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所以,如何将这些问题有效的解决,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目前思想品德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忽略了学生们的主体地位,教学环节缺乏创新

  虽然新课程改革轰轰烈烈,但是在思想品德教育教学的课堂上,有一部分教师仍然觉得教师才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仍然沿用以教师为重心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来给学生们传授知识,并没能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的课堂气氛沉闷。比如,教师在设计教案的时候,只是通过说教来灌输的方法,严重影响学生参与思想品德课互动的兴趣。同时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讲解考试中出现的重点和难点,没有在学生们的学习与思想中将思想品德教育的核心内容渗透进来,致使学生不能理解思想品德这门学科的特殊之处。除此之外,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并没有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因材施教的方式进行教学,这样就难以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与新课标的'要求不符。

  (二)课堂教学改革有待进一步完善

  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虽然有的学校已经改变了原有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新型的教学方法,但是因为目前处于改革初期,仍存在很多不足之处,需要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过程中,一些教师为了突出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减少了很多课堂讲解的内容,让学生们进行自主学习、自由思考,尽可能自己解决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这样导致了学生们在教学过程中难以把握重点,致使课堂教学效率很低。此外,还有部分教师为了吸引学生兴趣,营造活跃的氛围,在课堂上增加了很多与学习无关的内容,尽管这样活跃了课堂气氛,但学生并没有在课堂上学到新的知识点。

  (三)对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使用不合理

  教材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载体,社会在不断地发展,但是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然不能结合实际,而是盲目地对教材中的内容照抄照搬,所以导致学生们对思想品德内容的学习同实际脱轨得很严重。

  (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缺乏对学生们的考量与观察

  对学生们的人格培养和性格成熟的关键阶段就是初中阶段,这一阶段他们乐于探索,同时思想也极为活跃,但是部分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在设计教学计划时,很难做到把握学生们的这一认知特点来设计,这就使教师的整个教学过程沉闷,学生们的学习效率低下。

  (五)教师在教学过程忽视了实践的重要性

  对学生们的思想道德教育并不只是在口头上的教导,也存在于实践过程中,但是一些教师在教学中缺乏组织学生参与实践的意识和能力,导致对学生们的思想品德教育仅存在于形式上,难以真正达到规范学生们行为的目的。

  三、针对思想品德教学问题提出的对策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教学模式会在一定程度上束缚学生的思想,也会让课堂变得异常沉闷,因此,教师应该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们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不应该只在课堂上一味地进行讲解,这样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烦情绪,不能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教师应该知道,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是最好的老师,它能在一定程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学生缺乏一定的求知欲和对学习的热情,所以,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这样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对思想品德这门学科的学习热情。比如:教师在向学生讲授有关珍爱生命的课程时,将这堂课比较重要的知识点通过生动、形象的素材,让学生充分体验到生命的价值,能够更加的珍爱生命,致使学生能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在现实生活中。教师在授课前应该精心准备,并及时地和学生沟通,这样才能更好地和学生达成在情感上的共鸣,使学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自身的学习兴趣和对知识的渴望。教师在授课时可以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然后通过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案例分析,这样能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明白每个生命都有其存在的价值,从而使学生会更加关爱生命、珍爱生命,致使教师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在生活上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让学生在未来能够有更好的发展。

  (二)改变教师的教学观点

  教师应该改变单一、呆板的思想品德教学观点,并且教师的课堂教学应该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教师在授课时应该将教学内容和实践相结合,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要实现这一目的,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的课堂教学观点,让学生在课堂上占主体地位,并且还要尽可能地通过生活中的一些典型案例来分析思想品德理论,让学生加强对思想品德理论的理解,从而使学生能够对教学内容进行更好地运用。除此之外,初中生在一定程度上缺乏社会经验,并且他们对陌生事物欠缺一定的判断,因此,教师应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自身的教学观点,鼓励学生步入社会,并且让学生对社会进行初探,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能够从思想品德教学中了解到做人的道理,进而完善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比如:教师在讲到“维护消费权”这一课时,鼓励并组织学生对社会人士进行问卷调查,让学生在调查中充分了解到社会人士是如何维护自身权益,并且教师还应要求学生将调查表统计、分析、整理出来,在课堂上让每位同学都对自己的调查结果进行汇报,致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锻炼自身的实践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能让学生知道怎样维护自身的权益。再比如:教师在讲到“诚信是金”这一课时,应先告诉学生诚信是中国人应具备的品质,然后组织学生开展宣传活动,提高学生对诚信的认识,加强学生的诚信意识,使学生能够充分理解诚信的重要性。这样能更好地帮助学生从应试教育中解脱出来,让学生提高对思想品德教育的实用性,进而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

  (三)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学习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所以,教师在对学生讲授知识的同时,应为学生预留出讨论学习的时间,致使学生能够从讨论中提高自身独立思考的能力,能让学生不再一味地依靠教师来完成学习任务。比如,教师在向学生讲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这一课时,可以先利用多媒体播放“甘肃舟曲泥石流灾难”,灾难发生后,国家立刻做出全力抢救遇难群众的决定,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了首位。老师可以在看完这个视频后借此机会提问:“当灾难来临之际为什么国家会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排在首位?”引入思考,同时提出如“为什么说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我们在生活中该怎样做到珍爱生命?”等问题,带着以上问题学生先看教材内容再交流自己心中的答案,先通过小组内的交流讨论的方法解决,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拿出来全班进行讨论,合作学习。还就例如,教师在讲到“生命与健康的权利”这一课时,首先可以把学生们分成几组,再让学生针对存在的生命健康问题进行讨论、分析、整理,最后让小组派出代表进行总结。与此同时,教师应该在讨论中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加入到学习中,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让每个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都能得到有效地提高。教师在最后应针对学生总结出来的讨论结果进行分析结论并进行点评,以让学生知道自己思考上的误区,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完善自身的思维。

  (四)重视教材修订,不断充实新内容

  在信息时代,不断传播的大量知识使学生的教学内容也在不断地更新着,而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在利用教材讲课时,教师应该做到在书中不断地充实新的内容,实时关注时政问题,然后用此案例对学生们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来提高学生们的思想道德水平。

  (五)开展实践,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认知的重要来源就是实践活动,所以在新课程标准的重要前提下,教师应该注重学生们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应该组织学生们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例如,在教学“与诚信同行”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同学们进行自由分组,并进行合作互助学习,通过利用各种学习方式,查找出当前我国消费者对市场诚信的理解程度。

  四、总结

  综上所述,思想品德是一门极其重要的学科,学生对思想品德的理解将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自身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和发展,并且对初中生未来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教师应该及时地转变教学观念,并且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内的合作学习,与此同时,教师应让学生在课堂上占据主体地位,并及时地对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行考查,还应对课堂的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增强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能够更加全面的发展,从而让教师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素质,为社会培养更多在品德方面合格的人才。

  参考文

  [1]朱坤.素质教育视野下的中学思想品德教育出路浅析[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10).

  [2]沙雪梅.关于创新教育与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思考[J].吉林教育,2015(31).

  [3]张虹.新课改下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的尝试[J].中国校外教育,2016(10):116.

  [4]梅华.新课改形势下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方法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6(22):96-98.

  [5]张亚平.基于新课标下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创新[J].赤子(上中旬),2015(14):261.

新课标下初中思想品德的教育教学难题论文(实用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