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语境与翻译【精简4篇】

时间:2013-02-08 03:27:13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文化语境与翻译 篇一

在翻译过程中,文化语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不同的文化背景会对语言的理解和表达产生影响,因此在进行翻译时,必须考虑到文化语境的差异。

首先,文化语境可以影响到词语的含义和使用。同一词语在不同文化中可能有不同的含义,甚至有时可能产生误解或引起歧义。例如,英语中的“gift”一词在中文中有两个不同的翻译,“礼物”和“天赋”。如果不考虑到这种文化差异,翻译可能会产生混淆。

其次,文化语境也会对习语和俚语的翻译产生影响。习语和俚语是一个文化中的特定表达方式,往往无法直接翻译成其他语言。例如,英语中的习语“kick the bucket”意为“去世”,但如果直译成中文,可能会让人困惑。在这种情况下,翻译者需要根据目标语言和文化的特点,找到一个相似的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意思。

此外,文化语境还会影响到文化背景的理解和解释。不同文化中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和信仰体系,这些差异会对文本的理解产生影响。例如,西方文化中的个人主义和东方文化中的集体主义在翻译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的解读。翻译者需要了解目标读者的文化背景,以确保翻译能够准确传达原文的意思。

为了解决文化语境带来的问题,翻译者需要具备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他们需要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熟悉各种文化的语言和表达方式,以便在翻译过程中进行合适的调整。同时,翻译者还需要注重文化适应性,即在翻译过程中尽可能地保留原文的文化特色,以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翻译文本。

总之,文化语境在翻译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翻译者需要考虑到文化差异对语言理解和表达的影响,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可理解性。只有在充分理解并运用文化语境的情况下,翻译才能更好地传达原文的意思。

文化语境与翻译 篇二

翻译是一项跨文化交际的活动,文化语境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同的文化背景会对翻译产生影响,因此翻译者需要在翻译过程中充分考虑文化语境的差异。

首先,文化语境会影响到词语和表达方式的选择。同一概念在不同文化中可能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因此在进行翻译时需要根据目标文化的习惯和惯用语来选择合适的词语和表达方式。例如,英语中的“thank you”在中文中有两个常用的翻译,“谢谢”和“多谢”。翻译者需要根据具体的语境和目标读者的文化背景来选择合适的翻译。

其次,文化语境还会对习语和俚语的翻译产生影响。习语和俚语是一个文化中特有的表达方式,往往无法直接翻译成其他语言。在翻译过程中,翻译者需要根据目标语言和文化的特点,找到一个相似的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意思。例如,英语中的习语“break a leg”在中文中可以翻译为“祝你好运”。这样的翻译能够更好地传达原文的意思,并且符合目标读者的理解习惯。

此外,文化语境还会影响到文本的理解和解释。不同文化中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和信仰体系,这些差异会对文本的理解产生影响。翻译者需要了解目标读者的文化背景,以便在翻译过程中进行合适的调整。例如,西方文化中的个人主义和东方文化中的集体主义在翻译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的解读。翻译者需要根据目标读者的文化背景,选择合适的翻译方式,以确保翻译能够准确传达原文的意思。

总之,文化语境在翻译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翻译者需要充分考虑到文化差异对语言理解和表达的影响,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可理解性。只有在了解并运用文化语境的情况下,翻译才能更好地传达原文的意思。

文化语境与翻译 篇三

本文通过对文化语境分析探讨了如何正确翻译词汇并理解其含义.所关注的问题有英语辞典的使用策略,词义确定策略,语境制约与译文选择.

作 者:关孜慧 作者单位:齐齐哈尔大学外语学院,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6 刊 名:外语与外语教学 PKU CSSCI 英文刊名: FOREIGN LANGUAGES AND THEIR TEACHING 年,卷(期): 20xx ""(3) 分类号: H315 关键词:文化语境 翻译 制约 文化语境与翻译2

  翻译与文化的关系随着世界各国在经济贸易、政治、科学技术等方面合作趋势的加强,我们可以看到人类文化正处在一个融合与碰撞的阶段,而不同国家民族的语言不同,就需要我们利用翻译工作实现传递异国文化的目的。在很早之前,不同的国家民族之间的语言已经存在着相互融合与交流现象。比如罗马人“抢夺”希利尼人的文化,在19世纪德国的文化是吸收了莎士比亚的着作,到了20世纪,我们发现世界文学体系中出现了众多“国际”作家,他们创作的文学作品被人翻译成许多国家的语言。不同国家文学作品的文化载体是不同的,这些文学作品承载了自己文化语境的特征,而科技文献一般会反映出不同国家文化的基本特征。著名语言学者马克认为,通用的语言、个体的语言在不同文化语言与翻译问题中会因为文化差异而产生文化交流障碍现象,而究其根本原因就是没有深入两种语言的文化语境中。反之,如果翻译工作者对于源语言或者文化能够采取全部信息传递,那么目标语言国家的读者就不能了解到源语言中具有的文化特征为什么与自己国家文化不同,这样翻译工作就失去了文化交流的功能,所以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要对文化语境进行全面的考虑。

  一、中西文化语境下文学翻译差异

  西方人往往将判断的句子或者结果放在语句的最前面,将一些客观事物的描写放在后面,也就是重心前置;但是我们汉语的表达形式正好相反,习惯先讲清楚事实,然后得出结论,也就是重心后置原则。社会历史差异性与翻译由于不同的民族地区具有不同的文化历史的发展进程,进而会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元素沉淀。不同民族群众在历史长河中会留下呈现出自身民族特征的人物与事件,具有体现出其自身民族历史文化特点的神话故事。例如比利时的滑铁卢在1815年6月18日发生了全球近代史上有名的会战,法国国王拿破仑率领的法国军队被英国、普鲁士等国军队联合击溃,这个世界上著名的统领用退位的形式结束了自己的政治生涯。

  在英文中有句话是“遭遇滑铁卢”,意思就是事情突然失败了,而这个历史典故与我国东汉时期将领关羽大意失荆州的千古悲剧的过程几乎是相同的,因此“遭遇滑铁卢”与“败走麦城”在文学翻译中是可以相互转化使用的。虽然这两句话来自于不同的民族与历史事件,但是句子所表现出的含义是相通的,都是表示了人们陷入绝境,形容即使每件事情都能够成功的人也会有失败的时候。因此我们在实际翻译过程中,要深入去了解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特征,这样才能够更好地表达出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自然环境差异与翻译由于不同地区会受到不同自然条件的限制与影响,因此处于不同地区的民族会使用不同的语言表达模式。

  由于中国处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因此东风在汉语言交流中表示温暖的含义。但是英国由于处于欧洲的西北海岸,所以东风从北方刮过来是十分寒冷的,英国人们对其是有厌恶之感的,反而会喜欢西风,所以我们在翻译过程中需要注意这些问题。另一方面,由于在汉语言的许多成语中,例如“四面楚歌”与“南柯一梦”等都是与中国地理环境相联系的,这些都不能按照字面意思进行翻译。因为如果运用中国地名来直接表达其意思,那么西方读者们就会很难明白里面的含义,所以我们要用英文翻译成“四周都被包围”或者是“美梦或者虚幻的快乐”。

  二、中西文化语境下翻译工作策略研究

  文学翻译工作除了具有表达原着故事情节的作用外,还要去表达作品的文字意境,这是在特定的文化语境中萌发出来的,因此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自身民族文化的特征与差异。我们在全球文化融合的背景下,要去理解与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差异性,要主动去深入理解其他民族文化元素,进而扩展自己的眼界。然而在实际的文学翻译工作中,如何对文本中的文化因素进行处理呢?如果我们一味地将源语言文化强行扣在目标接受语上是十分危险的,但是也不能将源语言文化去除,针对当前文学翻译工作,笔者提出了以下几种翻译策略。

  (一)尽量传递原着的异域文化特征文学翻译工作是一种再创作的过程,对于源语言与目标语言中较大的差异我们可以在翻译工作中做出一些变化:原着中能够体现出作者创作特征与彰显国家特有文化因素的地方,我们要尽可能地保留与传达;对于原着中一些让目标语国家的读者难以理解或者可能会产生歧义的故事,我们可以在末尾做一些注释。我国一些翻译工作者在翻译西方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喜欢融入一些具有浓郁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歇后语

或成语,甚至会选择一些带有古代历史文化积淀的表达方式,这些做法都不可取。虽然我们在译文中恰当使用一些带有中国文化色彩的短语会让作品熠熠生辉,但是却不能过多使用,否则很可能与原着语言文化特征不符,甚至可能误导读者,造成“文化失真”现象。

  (二)尽量要表达出原作品的异语语言形式我们在文学翻译过程中,对于作品中源语言的习惯、不同民族文化与地区特征等特殊元素,要运用直接的体验与审美效果来进行深入研究体会,并且在翻译过程中尽量地保存与再现,在必要的时候可以运用注释、补充、代替等翻译方法,而不能用本土文化体系中的因素来替代。对于原着中的文字形象与修辞方式,翻译工作者可以不受目标语言与文字习惯的约束,将其保存并移至在翻译后的语言中。只有这样,才能够让目的语的读者们感受到源语言自身的文化特征,获得不一样的阅读感受,并且可以增强文字效果,给目的语带来别样的表达效果。

文化语境与翻译 篇四

  关键词:

对等理论;文化转向;后殖民理论

  摘要:

在后殖民语境下,作为翻译研究的根本理论对等理论出现了文化转向。多层次对等理论在全面关照语言本体层面对等的基础上,将社会文化因素纳入翻译学的研究视野,倡导原文在原语文化与译文在译语文化中文化功能的等值,反映了后殖民理论消解霸权,弘扬弱势文化,承认文化差异,主张平等对话的思想,对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均有着深远的意义,是翻译研究的深化。中国译学从中可以得到极好的启示,即加强汉外翻译实践,弘扬中华优秀文化,进一步提升译者身份和译学地位。

  一、多层次对等理论文化转向的发展脉络

  对等(equivalence)是翻译理论研究中一个关键概念,是翻译学发展过程中争论最多的话题,也是随着翻译学的发展,不断深化、日臻完善的课题。

  国内外翻译理论界对对等理论的研究有着悠久的传统。从中国传统译论代表“信达雅”到现代译论“神似”、“化境”说,直至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和谐说”等等,对翻译中语言、风格直至整体美学效果的不同层面的对等进行了阐述。但是,传统翻译研究基本上由“忠实”、“准确”等概念所主导,以语言分析和文本对照为主,局限于静态语言转换机制。

  国外对等译论以奈达(Nida)形式对等和功能对等(formalcorrespondenceandfunctionale-quivalence)影响最大,后有波波维奇(Popovic)、巴斯奈特(Bassnett)以及莫奈·贝克(MonaBak-er)的分层次对等理论,跨越了形式与内容二元对立的局限,使对等理论研究出现“文化转向”(cul-turalturn),在阐释学、接受美学、解构主义、后殖民主义以及女性主义理论文化政治批判的策略引导下,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以及文化研究的翻译转向,对等理论研究必然将从语言内部层面走向广阔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语境,从而给予翻译以深刻而具现实意义的启示。

  奈达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形式对等和动态对等(dynamiccorrespondence)突出内容为主,形式为次的思想,引发了很多批判和误解。后来,他将功能对等中的“信息”作了引申,指出信息不仅包括思想内容,而且也包括语言形式。他认为,形式也表达意义,在功能对等的翻译中,不但要求信息内容的对等,而且尽可能地要求形式对等。90年代中期,奈达放弃句子转换生成的观点,将社会文化因素引入对等理论。对动态对等或者说功能对等作了进一步的阐释。认为“最贴近的自然对等”看来是不够的,没有一种译文可以称得上与原文是完美的对等,虽然可以认为它们达到了动态对等或功能对等。因此,他提出了不同层次的翻译对等概念——“最高层次的对等”和“最低层次的对等”。所谓最高层次的对等,是指译文达到高度的对等,使目的语听众或读者在理解和欣赏译文时所作出的反应,与原文听众或读者对原文的理解和欣赏所作出的反应基本上一致。所谓最低层次的对等,是指译文能达到充分的对等,使目的语的听众或读者能理解和欣赏原文听众或读者对原文的理解和欣赏。他认为,在最高与最低之间,可有各种不同层次的对等。可见,经过多年的探索,奈达逐渐将对等的范围从语言内部向读者反应扩展。

  波波维奇将等值从词法、句法、篇章及文体等语言层面分为:

  (1)语言对等(1inguisticequivalence):原语与目的语在词法和句法等语言层面构成共质,有时可以采用字对字的翻译;

  (2)词形对等(纵聚合关系的对等)(paradig—maticequivalence):原语与译语在纵聚合语言表达轴上各要素之间具有对等关系;

  (3)文体对等(stylisticequivalence):原语与译语各个要素在功能上的对等,旨在表达同一、恒定的意义;

  (4)语篇对等(横向组合关系对等)(textual/syntagmaticequivalence):原语与译语在篇章结构形式上的对等。

  可见,波波维奇对翻译等值的探讨,停留在语言内部,但是他将对等按照语言结构层次进行划分,对后来的学者产生了重要影响。

  巴斯奈特认为,翻译中的等值不是同一(sameness),或者数学意义上的等值,而是多层次的对等。她援引诺伊贝特和皮尔斯语篇理论的观点,认为翻译等值属于符号学的范畴,由句法、语法和语用三方面的对等构成。而且这三方面的对等构成一定的层次关系:语义对等优先于句法对等,而语用对等以前两种对等为前提和补充。巴斯奈特强调,等值问题的研究应该把对等放在文化及时空的背景来看待。巴斯奈特在其与列夫维尔(Lefevere)两人合编的《翻译、历史与文化论集》对“功能对等”又作出如下解释:等值即指目的语文本在目的语文化中承担其功能的方式与原文本在原语文化中曾经发挥或承担的功能方式一致。显然,这里的等值内涵已远远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等值概念。在这个定义的理论框架下,译者为了获得功能上的对等,除了语言层次的润饰,还需文化上的整合,从而满足文化价值系统下等值的全新标准,也明确了多层次对等理论的“文化转向”(culturalturn)。

  莫奈·贝克将对等层次进一步细化为5个层次:

  (1)词层对等;

  (2)词组对等,包括搭配、习语和成语的翻译:

  (3)语法对等,对照原语与目的语语法范畴的多样性;

  (4)语篇对等,涉及主题、信息结构和连贯性的对等;

  (5)语用对等,照顾到内涵的传承以及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

  翻译是一项交际活动,译文不是一个静止的文本,而是原文作者意愿的载体,译者的任务是如何在目的语文化中将这一意愿毫无保留地传递给另一个读者群。这里,对等理论不仅在语言内部得到了进一步的细化,而且从语用的视角再次将社会文化因素纳入研究视野,追求文化层面的语用对等。

  二、对等理论文化转向的后殖民语境

  综合上述,文化转向的对等理论,均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是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在文化研究大潮的冲击下,尤其是在后殖民主义理论的影响下,翻译理论研究“文化转向”的必然结果。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在后殖民主义文化研究大潮的冲击下,翻译理论研究出现了“文化转向”。后殖民批评消解霸权,弘扬弱势文化,承认文化的差异,主张不同文化的平等。后殖民研究视角给予翻译研究的启示在于,它将翻译看作殖民文化的产物,是帝国主义强权政治及文化帝国主义思想观念对外进行霸权扩张的工具,是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在权力差异语境中不平等对话的产物。随着殖民体系的瓦解,殖民地人民在获得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之后,更增强了解除、摆脱宗主国的精神控制的要求,这当然是一个比体制变革更艰难的文化政治工程。不少后殖民学者认识到要重塑民族身份,抵抗霸权文化的侵略。从更加广泛的意义来说,虽然殖民主义早已结束,但殖民主义作为维持不平等的政治和经济权力的代名词仍然以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殖民主义的形式在经济、科技领域进行着垄断,在社会、文化上进行不遗余力的“渗透”,以西方的生活方式、文化价值取向弱化甚至瓦解殖民地、弱势文化的本土文化。 对于中国这个发展中国家而言,直到今天,许多领域仍然承受着这种“不在场”的殖民影响。在中医领域,本土化问题和中国意识就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焦点。中医现状面临的根本性、全局性的关键问题是“西化”,即向西方医学的异化。哲学领域,中国哲学面临的尴尬局面是:我们加以诠释的概念,是从中国文化中生长出来的,而我们现在用以诠释的概念,是些移植的外文词。中国人文化认同的危机可能比通常所想的还要深重。现代中国哲学的身份令人置疑。而作为跨文化交际重要渠道的翻译实践领域,中西方存在着严重“逆差”。20世纪,中国翻译了西方大约106800余册著作,而西方翻译中国著作仅仅近千册。翻译实践主体的文学交流,同样存在着明显的不平衡现象。中国对西方文学的引入,具有很强的系统性,西方文学名著,在20世纪的中国得到了广泛和系统的翻译,而西方似乎更重视中国古典文学,而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则缺乏热情。这一现象似乎与上述中国学的发展相互矛盾,但可能引发我们更深的思考,如果中国学者不做出努力,西方中国学研究是否会停留在赛义德(Said)《东方主义》(Orientalism)里所论述的情景中?即他们的研究根本不是建立在对东方客观全面的了解基础之上,而是用被扭曲、被肢解的“海市蜃楼”或“想象性东方”,以此作为验证西方自身的“他者”,并将虚构的东方反过来强加于东方,将东方纳入西方为中心的权力结构,实现文化殖民和语言殖民。所以,如果我们不能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去和国际学术前沿对话,只是被动地等待西方的汉学家来发现我们中国文化和文学的优秀作品,显然就会存在一种滞后性,造成中国文化的失语状态。更为堪忧的是,我们正面临着西方不遗余力的渗透和西化的巨大威胁。作为跨文化交际的使者,中国译者必须承担起这一历史重任,促进中国与西方的相互了解和共同繁荣。

  三、对等理论文化转向对中国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的意义

  (一)理论建构意义

  对等理论作为翻译研究的中心理论,从传统侧重语言形式对等的规范性研究逐渐转向涉及社会、历史、文化、政治、权力以及意识形态等因素的描述性研究。多层次对等理论突破传统译论二元对立、一个对等标准,将社会文化政治意识形态因素纳入对等理论的视野。在巴斯奈特和莫奈·贝克的对等理论中,语用对等将翻译置于整个社会文化的交

际情景之下,消解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殖民统治的影响,推动不同文化的平等对话、和谐互动。

  吕俊对目前翻译文化转向做了较为全面透彻的反思,认为翻译的文化转向只是一次研究重点的转移,是目前多元视角中的一个视角,当然也是一次研究深化的过程。但是他担心,文化研究对翻译研究的剥夺,否定对语言问题的本体研究,导致翻译研究的终结,使翻译研究消解在历史研究、文化研究、人类学研究之中,从而丧失其作为独立学科的本体地位。

  多层次对等理论文化转向的研究不仅是理论的深入,进一步扩大了译学研究领域,将文化学、人类学、政治学、意识形态学的研究成果融为一体,使这门跨学科研究的新兴学科有了更为宽广的发展平台,而且,对等理论的文化转向将文化因素置于多层次对等体系之下,与语言内部因素相辅相成。在这里,翻译的语言本体研究在诸多外部因素的关照下,将更为全面、科学、有效,必然推动翻译学的发展趋于成熟。对等理论从影响翻译的内部因素向影响翻译的外部因素拓展,关照原文在原语文化与译文在译语文化中价值的对等,将翻译研究引向探求影响翻译的诸多因素更高层次的对等,诸如作者与译者地位的对等,即主体间性的转向,原文在原语文化与译语文化中价值的对等,并以此来反观翻译语言内部层面的对等策略,有着深远的实践指导意义。对目前译界的热点如翻译主体间性的转向、弱势文化民族身份的重塑等方面的研究,有着很强的解释力。

  (二)翻译学科地位的提升

  后殖民语境下翻译的文化转向,对原文在原语文化与译文在译语文化中价值对等的研究,必然提升译者以及翻译学科的地位。文化价值的对等,使译者与作者在跨文化交际中享有同等的话语权,译者地位从“隐形”、“女性”的阴影下解放出来,与作者一起共同推动不同文化的平等对话与和谐互动,使人类文明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巴斯奈特和勒菲维尔提出文化研究的翻译转向(translationturn)便是有力的佐证。德里达(Derrida)甚至将哲学问题的研究最终归结到翻译研究上。他认为,哲学的中心问题是翻译的概念问题,哲学的起源是翻译,或者是意义传译的可译性这一基本命题。试图通过对翻译问题的探讨,阐明哲学思想,尤其是关于语言本质和意义的观点。

  在中国,翻译学学科地位刚刚确立,学科的发展、地位的提升任重而道远。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以及文化研究的翻译转向,为中国译学界提供了很好的理论背景和发展契机。

  四、结论

  后殖民语境下,翻译研究文化政治批判倾向必然影响到翻译研究的根本课题:对等理论研究。多层次对等理论突破传统译论二元对立、一个对等标准,将社会文化政治意识形态因素纳入对等理论的视野。原文在原语文化与译文在译语文化中价值的对等研究,具有深远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不仅有利于提升翻译的地位,推动翻译学研究从深度和广度上进一步发展;同时,从意识形态的高度促进人类不同文化之间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对话、和谐发展。

文化语境与翻译【精简4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