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风性的论文 篇一
内风性是指人体内部的一种风邪,它是中医学中的一个概念。内风性的特点是风邪侵袭内部,引起一系列的症状。这篇论文将探讨内风性的病因、病理和治疗方法。
内风性的病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外界风邪入侵体内,例如受凉、受风等;二是内部因素导致体内风邪的生成,例如肝阳上亢、肝阳偏盛等。无论是外界风邪还是内部因素,都会导致体内风邪的生成。
内风性的病理主要表现为症状多变,常见的有头痛、眩晕、口干、舌红等。内风性病变的特点是发病突然,症状急剧,常常伴有寒热错杂的症状。内风性疾病的发展较快,病情较重,容易引起一系列的并发症。
针对内风性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祛风清热,可以选择一些中药来进行治疗,如桑叶、菊花等。这些中药具有较好的祛风清热作用,可以有效地缓解内风性的症状。二是调理肝阳,可以通过针灸、推拿等手法来进行治疗,以调理肝阳上亢、肝阳偏盛等内部因素,从而达到治疗内风性的效果。
综上所述,内风性是中医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是由外界风邪入侵体内或内部因素导致体内风邪生成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针对内风性的治疗方法主要有祛风清热和调理肝阳两种。针对不同的病因和病理,可以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来进行治疗。通过对内风性的研究和探讨,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
内风性的论文 篇二
内风性是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指的是人体内部的一种风邪。内风性的症状多变,常常伴有寒热错杂的症状,病情较重,容易引起并发症。本篇论文将探讨内风性的病因、病理和治疗方法。
内风性的病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外界风邪入侵体内,例如受凉、受风等;二是内部因素导致体内风邪的生成,例如肝阳上亢、肝阳偏盛等。这些因素都会导致体内风邪的生成,从而引发内风性疾病。
内风性的病理主要表现为症状多变,常见的有头痛、眩晕、口干、舌红等。内风性疾病的发展较快,病情较重,容易引起一系列的并发症。内风性的病理机制主要是风邪侵袭导致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引起各种症状的出现。
针对内风性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祛风清热,可以选择一些中药来进行治疗,如桑叶、菊花等。这些中药具有较好的祛风清热作用,可以有效地缓解内风性的症状。二是调理肝阳,可以通过针灸、推拿等手法来进行治疗,以调理肝阳上亢、肝阳偏盛等内部因素,从而达到治疗内风性的效果。
综上所述,内风性是中医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是由外界风邪入侵体内或内部因素导致体内风邪生成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内风性的病因主要有外界风邪和内部因素两个方面,病理机制主要是风邪侵袭导致气血运行不畅。针对内风性的治疗方法主要有祛风清热和调理肝阳两种。通过对内风性的研究和探讨,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
内风性的论文 篇三
内风性的论文
【关键词】 内风 肝风内动
内风,又称肝风、肝风内动、风气内动[1],是机体内部的病理变化所导致的风自内生。《黄帝内经》中虽有中风、脏腑之风,但均为外来风邪所致,而未提及内风理论。首载“内风”之论者为《备急千金要方?风眩第四》载徐嗣伯论曰:“夫风眩之病,起于心气不定,胸上蓄实,故有高风面热之所为也;痰热相感而动风,风心相乱则闷瞀,故谓之风眩,大人曰癫,小儿则为痫,其实是一。”至金元时期,内风学说开始日渐兴盛。及至现代,随着各种检测仪器的日益先进,对疾病认识的日益深入,内风理论从产生的机理到临床应用都得到了更多的拓展,并日臻完善。
1 内风与肝
风邪有外风与内风之分。外风是自然界流动之气发生变化而生成的风邪,为外感六淫之一,也是六淫中最重要的病邪;内风主要是机体内部的病理变化所导致的风自内生,亦即机体内部的气机运行失常。风为木气,肝在五行中属木,同气相求,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故肝为风木之脏,且“风气通于肝”,“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说明内风的产生与肝的关系甚为密切。对此,历代医家亦有共识,如《类证治裁》云:“风依于木,木郁则化风。”《柳宝诒医论医案》云:“木性化风,风木不和,则上越而为肝风之病。”《缪松心医案》云:“肝气郁勃化风……肝阳亢逆,化风内动。”《评选静香楼医案》云:“肝不柔而风动。”因此,内风的产生多责之于各种致病因素导致肝的气血阴阳失调、肝木失其条达冲和之性,动而为风。肝为风木之脏,体阴而用阳,易升易动,与风性相类,周学海《医学随笔》认为“肝者,贯阴阳……握升降之机也”。故“内风”又称为“肝风内动”。
2 内风产生的机理
内风来源于肝,其产生的机理有两方面。一是机体阳气亢逆变动而形成的一类病理表现[1],其产生当责之于肝之物质功能失常所致的阴阳变动。因阴阳为六气之本,六气为阴阳之化,阴进阳退则寒生,阳进阴退则热长,阴阳往复之间则风气乃成。阴阳协调,和风以生;阴阳出入之机不相顺接,阴阳不和,阳气升降乖戾,和风也一转而为贼风,乘机妄动于内。正如清代医家邹润安《本经序疏要》云:“故夫人身之阳,在上则欲其与阴化而下归;在下则欲其化阴而上出。设使在上不与阴化,在下不能化阴,斯阳亢无以升降,于是为出柙之虎,失系之猿,而穷而无归,咆哮狡狯,百变不已。”故“阳在上不与阴化,在下不能化阴,均风也”。另一方面,肝属木、主风,任何导致木气不行的因素都可引起肝风。从五行系统来看,肝木条达是赖于这个系统相对稳定来实现的,故五行的生克制化失常亦是肝风产生的原因。陈氏等[2]认为,木本克土,土虚木盛谓之“乘”,脾土虚,水谷精微则不足而无以养肝体,肝体失养,则贼风易作;肾水养肝木,肾水不足,则阴亏,肝肾同源则肝阴亦不足,筋脉失养,肝阴不制肝阳,导致肝阳上亢,久则引动肝风;心属火,主神明,心火下温
肾水,肾水上济心火,全赖肝木疏泄,疏泄正常,则神明自若,心肾既济,反之木火失调,火病犯木谓之“子病犯母”,也容易出现动风症状;肺属金,金不制木,而木反乘谓之“侮”,肺金不足则肝木亢盛,疏泄太过,过则因风而动。总之,从物质功能关系上来说,肝风的有无取决于肝脏本身的气血阴阳物质,及其功能正常与否;从五行关系来看,又依靠于五行系统的整个协调平衡与否,即土培木,金制木,水涵木,火温木,“亢则害,承乃制”。肝脏本身的气血阴阳失调、五行的生克制化失常,都可以影响到肝的生理功能的正常发挥,疏泄不畅,肝木不和,气机郁滞,导致气的升降出入失常,化而为风,攻冲于内,诸病源起。
3 内风的致病特点
无论外风或内风,都具有风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①轻扬开泄。风为阳邪,具有向上向外、升发开泄的特性。②善行而数变。《素问?风论》云:“风者,善行而数变。”“善行”,是指风本是气之剧烈运动,故其致病症状,常有病位游移、行走无定处的特点;“数变”,为变化多端,风邪为病,多变幻迅速无常。③风为百病之长。《素问?风论》云:“风者,百病之长也,至其变化,乃为他病也。无常方,然致有风气也。”《素问?骨空论》云:“风者,百病之始也。”可见,风邪为病,易兼挟他邪致病。④风性主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风胜主动。”“动”,是指风有使物体及人体身形动摇的特点。
《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暴强直,皆属于风……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即指明动摇、眩晕、抽搐、震颤等病理表现与风邪为病同类,亦与肝相关;且“风者,善行而数变”。风病的共性特点是“变”,即其证候表现变化多端;“动”,即其证候表现异常动态,且可发生于内外任何部位。这说明“肝风内动”的证候表现除“掉眩”和“强直”以外,还具有“变”和“动”的特点[3]。然内风之风性为阴阳动荡而乘虚内窃之贼,其动摇之势虽甚,终不如时风之有力而能外彻体窍、引动筋脉,只能乘虚内扰、攻冲于胸腹脏器之间。因此,少见诸暴强直等外征,而以自觉之内症为主要表现[4]。且其风源于肝,肝为将军之官,其性刚,以及肝经循行络属涉及多脏的特点决定了肝病易上扰下迫,横乘流窜,从而干犯它脏,正如前人所云“肝为万病之贼”,“肝病贼五脏”,故其内动风象,每以它脏受害之状显露。明确了内风的性质及其致病特点,对临床辨证、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4 现代研究对内风理论的拓展
现代医家借鉴西医对疾病的认识与研究方法,对内风理论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有了更深一步的拓展。既往认为内风主要是机体阳气亢逆变动所形成的,而五行的生克制化失常所致内风的生成,使得内风产生的机理更加全面而具体,同时,此项理论的提出也使临床疾病的诊治更多地涉及到内风的.产生与危害。更多的临床资料也表明,许多久治不愈的疑难杂症当以风病治之,伍以风药时,往往可以达到很好的疗效。
此外,既往对内风多以“风主动”这一特性为研究重点,而现今许多医家已经开始注意到某些临床疾病的变化多端、不可预知性与“风主变”这一特性相符——风之为病,发无定时,证无定处,发病急骤,变化迅速,容易传变。因此,对这类疾病属风证的研究既发展了内风理论,同时又对临床实践提供了新思路。戴氏[5]认为,冠心病与内风、外风有关,因其具有胸闷、胸痛,呈阵发性、反复发作的特点,发作时疼痛或在心前区,或放射至左肩部、后背部等,且心电图ST-T亦呈现易变性,这些都符合风邪“善行而数变”的基本特征。赵氏[6]认为,快速型心律失常起病急剧,常呈阵发性,如持续发作可引起血液动力学改变,甚则心搏骤停,此亦与内风密切相关。孙氏等[7]根据支气管哮喘常反复发作,经久难愈,且有发作时气道痉挛的内在表现,进一步从肝风立论,采用平肝熄风、解痉平喘为主对本病进行治疗观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贺氏等[8]在“内风暗旋、肝风内动”是造成肿瘤转移的病理机制的基础上,提出祛(熄)风法为恶性肿瘤和肿瘤转移中医治疗的基本大法,祛(熄)风药当为肿瘤辨证治疗用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内风之证已不局限于简单的动摇、眩晕、抽搐、震颤之类,其产生机理也不再局限于单纯的机体阳气亢逆变动。内风学说在发展,有关内风的疾病范畴也随着内风学说的发展而扩展,这就要求我们应该进一步了解内风产生的机理与内风的特性,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参考文献】
[1] 王新华.中医基础理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54-455,633-635.
[2] 陈孝银,沈英森,姜 杰,等.从五行论治肝风[J].四川中医,2001,19(3):12-13.
[3] 刘 杨.郭子光对几种“肝风内动”治验[J].中医杂志,2004,45(10):739-740.
[4] 刘英锋,姚荷生.以厥阴主风理论指导乌梅丸的推广应用[J].中医杂志,1998,39(1):15-16.
[5] 戴国华.冠心病风病说[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3):13-15.
[6] 赵永华.从内风论治快速型心律失常初探[J].江苏中医药,2002,(10):20-21.
[7] 孙继铭,薄 庆,申兆义.从内风论治支气管哮喘90例分析[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3,(5):73.
[8] 贺用和,韩 静.论风与肿瘤转移[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6,12(2):124-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