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和谐高校促进社会和谐论文【优质3篇】

时间:2018-02-05 02:18:11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建设和谐高校促进社会和谐论文 篇一

标题:高校文化建设与社会和谐

摘要:高校作为培养人才和传播知识的重要场所,其文化建设对于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分析高校文化建设与社会和谐的关系,探讨了高校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角色和责任。

关键词:高校文化建设;社会和谐;角色和责任;高校教育

1. 引言

高校作为培养未来社会中坚力量的重要场所,其文化建设对于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高校文化既是高校办学的灵魂,也是高校育人的重要手段。本文旨在探讨高校文化建设对于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以及高校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角色和责任。

2. 高校文化建设与社会和谐

高校文化建设是指高校在教育教学、学术研究、学生管理等方面形成和培育的一种共同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精神风貌。而社会和谐是指社会各个成员之间以和平、和睦、和顺的关系相互联系和谐的状态。高校文化建设与社会和谐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高校文化建设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和社会素质,使他们成为社会和谐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3. 高校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角色和责任

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责任。高校在建设和谐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责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积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高校应该通过课程设置、教育活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学生应该明白自己作为高校学子的身份和责任,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关心社会问题,为社会和谐贡献自己的力量。

3.2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校园文化氛围

高校应该注重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建立,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和校园文化氛围。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3 加强与社会的合作与交流

高校应该积极与社会各界建立合作与交流的桥梁,为社会提供专业知识和技术支持,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通过与社会的紧密联系,高校可以更好地了解社会需求,并为社会和谐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4. 结论

高校文化建设对于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应该积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校园文化氛围,并加强与社会的合作与交流。通过高校文化建设,我们可以培养出更多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的人才,推动社会和谐的发展。

建设和谐高校促进社会和谐论文 篇二

标题:高校学生社会实践与社会和谐

摘要:高校学生社会实践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推动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分析高校学生社会实践与社会和谐的关系,探讨了高校在培养社会和谐人才方面的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高校学生社会实践;社会和谐;人才培养;社会责任感

1. 引言

高校学生社会实践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推动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增加对社会问题的了解,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提高社会素质。本文旨在探讨高校学生社会实践与社会和谐的关系,以及高校在培养社会和谐人才方面的作用和意义。

2. 高校学生社会实践与社会和谐

高校学生社会实践是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通过亲身体验社会生活,增长社会经验和社会素质。高校学生社会实践与社会和谐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增加对社会问题的了解,提高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从而推动社会和谐的发展。

3. 高校在培养社会和谐人才方面的作用和意义

高校作为培养社会和谐人才的重要场所,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高校在培养社会和谐人才方面的作用和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高校通过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亲身体验社会问题,了解社会的需求和挑战,从而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社会和谐需要各个成员之间的和谐合作和交流。高校通过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学生在实践中需要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从而培养了团队合作和社会交往的能力。

3.3 增加学生对社会问题的了解和思考能力

高校学生社会实践可以增加学生对社会问题的了解和思考能力。学生通过亲身体验社会问题,了解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从而培养了对社会问题的敏感性和思考能力。

4. 结论

高校学生社会实践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推动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增加对社会问题的了解,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提高社会素质。高校在培养社会和谐人才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增加对社会问题的了解和思考能力,推动社会和谐的发展。

建设和谐高校促进社会和谐论文 篇三

建设和谐高校促进社会和谐论文

  【摘要】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高校作为高级知识分子的聚集地和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的主阵地,具备建设和谐校园的良好基础,完全可以通过采取合理的措施,在全社会率先实现和谐,做出榜样,从而促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

  【关键词】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 民主法治 公平正义

  建设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也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力应对来自国际国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巩固和扩大党的执政基础、完成党执政的历史任务而做出的必然选择。笔者认为,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高校作为高级知识分子的聚集地和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的主阵地,具备建设和谐校园的良好基础,完全可以通过采取以下措施,在全社会率先实现和谐,做出榜样,从而促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

  一、建设和谐的文化氛围 构筑和谐的思想基础

  高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其和谐的文化氛围建设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深远的影响。建设和谐的高校文化氛围,应重点抓好三项和谐文化建设:

  1.民主法制的文化

  发展民主,健全法制,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主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基本特征。建设民主法制的高校文化,一要全面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建立健全民主集中制和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推行校务公开,积极发挥高校民主党派的校务参与和民主监督作用,确保教职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营造良好的民主氛围。二要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在依法治校上下功夫。三要促进各项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程序化,在按制度办事上下功夫。

  2.公平正义的文化

  公平是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取向。和谐社会的目标取向是人民群众普遍感受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倾听师生员工的呼声、采纳师生员工的意见,在高校形成公平正义的氛围,能极大地促进高校与社会和谐。高校的各项政策和规定要反映和兼顾不同类型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要正确处理好学校发展与学生成才、学校发展与职工待遇、教师之间、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各种利益关系,绝不能片面强调一方利益而忽视另一方面的利益,更不能以牺牲一方利益来实现另一方的利益。要完善高校内部各种矛盾的协调处理机制,通过强调公平、沟通与合作来谋求各方共同发展。要加强大学生道德教育,强调为人处世公道正直,自觉维护社会公义。要培养大学生的清正、廉洁意识,为社会造就具有清廉之风的后备力量。要大力弘扬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拾金不昧等社会正气,坚决反对和抵制各种歪风邪气。

  3.诚信友爱的文化

  诚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链条,友爱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润滑剂。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在高校形成浓厚的诚信友爱氛围。例如在建设学生个人信用方面,以国家助学贷款为切入点,在大学生中开展一系列“做诚信事,做诚信人”活动;在友爱方面,通过开展“一帮一”、“导师带徒”等活动,形成师生平等、互助互爱、融洽相处的良好氛围;通过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使大学生利用特有的知识、技术、精力优势,为学校和社会奉献爱心。目前,已经广泛开展的大学生假期“三下乡”活动,值得大力提倡。这一活动,不仅培养了大学生良好的爱心和同情心,也使他们在活动中增长了见识、锻炼了意志,更有助于他们对国情的具体了解。

  二、建设和谐的高校制度 提供和谐的体制保障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高校要处理好这三者的关系,必须建立健全一系列既充分调动活力,又切实促进稳定的和谐制度:

  1.人尽其才、充满活力的人事制度

  人是最具活力的因素。社会要充满活力,就要尽可能使全体社会成员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做到这一点的关键是建立健全人尽其才、充满活力的高校人事制度。包括干部选拔和任用制度;干部管理、考核、奖惩制度;专业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制度等。

  2.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制度

  按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完善高校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在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前提下,积极探索资金、技术、信息、管理等高校发展要素参与分配的举措,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例如,按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在高校的产业中,允许以管理入股、资金入股、技术入股的方式增强高校产业实体的发展活力。当然,高校分配制度建设中也要注重兼顾公平,防止收入差距拉得过大,这样才能保护和调动最大多数人的积极性。

  3.维护权益、确保安定的制度

  没有稳定就没有和谐,稳定是和谐的前提。只有建立健全维护师生员工合法权益的制度,高校才谈得上稳定,才有和谐的可能。当前,要维护学生权益,就要切实加强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就要以就业为民生之本,切实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严格遵守各项政策规定,切实制止高校教育乱收费行为。要确保校园安定,就要建立健全高校安全管理和应急机制,切实维护师生员工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三、建设和谐的高校校园 做出和谐的环境示范

  和谐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在建设和谐的高校校园过程中,高校应努力建设集绿化、美化、净化、园林化为一体,融校园、公园、乐园、家园于一身的育人环境。具体来说,要实现以下三个目标:

  1.美丽的校园生态环境

  高校应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一是因地制宜,统筹安排,做好学生公寓、教学用房、办公用房、运动场地等的功能分区;二是设计好校园交通布局,将各功能区联系为有机的统一整体;三是精心绿化校园,从而营造出舒适的校园环境。

  2.舒适的工作学习条件

  建设和谐校园的另一方面,是师生员工创造出舒适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做到职工安居乐业,学生安心学业。对于教职工,就是要创造舒适的办公环境,包括良好的办公场所和现代化的办公设施。

  3.良好的文化体育设施。

  高校不仅仅是大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课堂,也是大学生挥洒个性、舞动青春的天地,这就需要有良好的文化体育设施为其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供舞台。毫无疑问,高校应建设种类齐全、质量优良、数量够多的文化设施和体育设施,来丰富大学生文化生活,培养大学生高尚情操,健全大学生体魄。

  高校作为知识创新力量集中、技术创新手段先进的地方,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示范区、辐射源和重要阵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高校,可使高校成为一个社区、一个城市在构建和谐社会方面的一面旗帜,对全社会建设和谐社会起着极其重要的示范作用,也使其建设和谐高校的一系列以人为本的文化的、制度的、环境的理念内化为大学生内心深处建设和谐社会的理念,对大学生毕业后建设和谐社会起到极其重要的思想导向作用。

建设和谐高校促进社会和谐论文【优质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