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信息素养现状与提升策略论文 篇一
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化的时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对于师生的信息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素养是指个体在信息社会中获取、评估、管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它是一种综合能力,涉及信息获取、信息评估、信息管理和信息利用四个方面。然而,目前我国师生的信息素养普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教师在信息素养方面存在一定的欠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以适应信息化教育的发展趋势。然而,目前一些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仍存在一定的障碍,缺乏对新技术的了解和使用能力。此外,一些教师对于信息的获取和评估能力也亟待提高,容易受到不准确、不合理的信息影响,从而影响教学质量。
其次,学生在信息素养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样化,但是他们对于信息的评估和管理能力较弱。学生常常只关注信息的表面内容,缺乏对信息的深入理解和分析能力。此外,一些学生对于信息的利用能力也有待提高,容易陷入信息泛滥的困境,无法将信息有效地转化为知识和技能。
针对师生信息素养现状存在的问题,有必要采取一些提升策略。首先,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和信息素养。可以通过组织教师参加信息技术培训班、举办信息技术教学研讨会等方式,提升教师对信息技术的了解和应用能力。此外,学校也应建立健全信息素养评估机制,对教师的信息素养进行定期评估和反馈,促使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
对于学生,学校应加强信息素养教育,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评估、管理和利用能力。可以通过开设信息素养课程、组织信息素养竞赛等方式,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此外,学校还可以建立学生信息素养档案,记录学生在信息素养方面的成长和进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信息素养活动。
总之,提升师生的信息素养是当前教育领域的重要任务。只有教师和学生都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才能更好地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发展需求,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因此,教育部门、学校和教师应共同努力,加强对师生的信息素养提升工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师生信息素养现状与提升策略论文 篇二
信息素养是指个体在信息社会中获取、评估、管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它是一种重要的综合能力。师生的信息素养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然而,目前我国师生的信息素养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采取相应的提升策略。
首先,针对教师的信息素养提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高其信息技术水平和信息素养。可以通过组织教师参加信息技术培训班、举办信息技术教学研讨会等方式,提升教师对信息技术的了解和应用能力。其次,学校可以建立完善的信息素养评估机制,对教师的信息素养进行定期评估和反馈,促使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此外,学校还可以鼓励教师积极参与信息素养活动,提升信息素养的实践能力。
对于学生的信息素养提升,也可以采取相应的策略。首先,学校应加强信息素养教育,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评估、管理和利用能力。可以通过开设信息素养课程、组织信息素养竞赛等方式,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其次,学校可以建立学生信息素养档案,记录学生在信息素养方面的成长和进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信息素养活动。此外,学校还可以通过推广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和信息素养。
此外,为了提升师生的信息素养,还需要加强家庭的支持和配合。家长可以引导孩子正确使用互联网,培养他们的信息获取和评估能力。同时,家长也应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与孩子一起学习和探索信息技术的应用。
总之,提升师生的信息素养是当前教育领域的重要任务。只有教师和学生都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才能更好地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发展需求,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因此,教育部门、学校、教师和家长应共同努力,加强对师生的信息素养提升工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师生信息素养现状与提升策略论文 篇三
师生信息素养现状与提升策略论文
随着多媒体和互联网为代表的当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和学习方式,使人们越来越明白,当前的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谁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谁就有可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所以,信息素质的提升对每位教师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和新挑战。作为信息时代的教师,不仅仅要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还要不断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下面我就以师生信息素养现状与提升策略这一话题从四个方面作如下简要论述:
一、师生信息素养之重要
信息素养这个新概念已经成为评价人才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成为信息社会每个公民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利用能力与传统的“读、写、算”方面的知识与能力一样重要,是信息社会对新型人才培养所提出的最基本要求。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转变,要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信息知识,掌握一定的信息能力,能够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可以把教学内容转化为信息学习的资源,并提供给学生,即可以把课程内容编制成电子文稿、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等,把这些信息适时地展现给学生,再加上自己绘声绘色的描述,就会把学生带入一个生动、直观的学习情境,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信息技术不仅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速度,而且对社会的生活方式与社会结构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而,师生信息素养的高低对社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教师信息素养之要求
1、教师要有敏锐的信息意识。教师的信息意识是教师对信息的敏感度,特别是对有关教育教学信息的敏感度,能意识到信息在信息化社会的重大作用,时刻感受到自己对信息的需求,知道什么样的信息能促进教学,承认准确和完整的信息是制定明智的教学决策的基础,迅速有效地发现并把握对自己的教学有价值的信息,有把这些有效的信息整合到课程教学当中去的意识。教师必须树立起现代教育的信息观,自觉、主动地去获取新的信息,加强自身的信息意识,增强学习能力,不断充实自己。
2、教师要有高尚的信息道德。信息道德是指教师在获取、使用、生成和传递信息的过程中应遵循的道德要求。他的信息行为应在不侵犯别人的合法权益、不危害社会、不违反道德规范的情况下发生。具体来说,教师作为信息的吸收者、传递者,应把那些良莠不齐的信息先过滤,再传递给学生,以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同时还要指导学生学会选择、学会判断、学会评价信息的好坏。
3、教师要有基本的信息知识。信息知识是指教师对信息学理论的理解以及对信息源和信息工具知识的掌握。教师应具有一般的教育信息理论,掌握教育信息的特点、具体表现形式及传递信息工具的知识。具体表现为:教师掌握不同的信息源在教学中应用的知识,如教材、报刊杂志、录像录音、电视、广播、网络、计算机等;高效地使用诸如投影仪、录像机、录音机、计算机等电子教学
媒体应用于教学;掌握信息检索知识,掌握从网络检索信息的方法;熟练掌握几种教学需要的软件;同时,随着网络技术和教育国际化的发展,作为信息检索必备的知识,教师还需要掌握一定的英语能力。4、教师要具备熟练的信息能力。教师的信息能力是指教师的信息判断、收集、批判、处理、生成及传递能力。信息判断能力是指教师在浩如烟海的信息海洋里选择自己所需要的信息的能力;信息收集能力是指教师根据自身需要通过各种方法收集必要的教学信息的能力;信息批判能力是指教师客观地了解信息生成过程,并探讨信息的信度与效度的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是指教师对所获得的信息(素材)进行加工、变换、控制、合成、保存的能力;信息生成能力是指教师通过对诸多信息的归纳,抽象出新的相关关系或因果关系,得出新的结论的能力;信息传递能力是指教师用一种明白易懂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研究成果或传递教育信息的能力。信息能力是教师信息素养结构中最为重要的因素,教师作为信息的吸收者和传递者,其信息能力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和科研成果的好坏。
三、师生信息素养之现状
1、信息技术教育加大课改的步伐。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要求传统的课程必须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要求,它将作为一股强大的力量促进新课程改革在操作过程中适时补充、吸纳、丰富与现代社会、现代科技相关的信息,推动新课程改革内容的革新。在教学过程中,应依据学科特点,利用教学软件选择、集成教科书上没有的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中随时运用,从而达到沟通课堂内外、拓宽学习领域的目的。同时,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教师和学生可以随时更新和补充课堂教学中知识的陈旧与不足,以获取更先进、更丰富的教学资源。
一旦现代信息技术真正有机渗透、融合到课程改革之中,真正增加了课程改革的“技术含量”后,其效益便会迅速得到提升,课程实施的质量也大幅提高。它的参与能够改善课程改革的.环境和条件,实现课程结构的优化,促进课程改革“生产力”的开发,大大促进课改的步伐。 2、信息技术教育带来教学的生机。信息技术以其独特的交互性、趣味性和丰富的表现力、感染力,为课程整合开拓了广阔的空间,为学生自主学习创设了良好的环境,学生可通过教师提供的素材展开学习和讨论,从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最终解决问题。这种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模式,正迎合了新课程改革的宗旨。与此同时,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将教材中一些不容易直观再现的重、难点,用多媒体形象具体、生动活泼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这种新型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手段把学生从枯燥无味的传统式“满堂灌”的教学中解脱出来,学生课堂精力充沛,注意力高度集中,对教学信息的反馈更加积极热情了,学习的主动性也增强了,不再把学习当作负担和包袱。这无疑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的浓厚兴趣和强大动力,整个教学已经从教师的精彩到学生的精彩,课堂更鲜活了,有趣了,有生命了,有空间了,使我们的课堂教学生机勃勃。
3、信息技术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教师是信息技术与课程创新主题潮流中的主力军,提高广大教师运用“三个模式”教学的理论素养和专业技术能力,是充分发挥这支队伍重大作用的关键。目前,绝大多数农村中小学普遍存在教职人员年龄差别大、信息技术参差不齐的状况,信息技术素养较高的人员极少,设备得不到及时维护,教师培训机会很少,加之硬件达不到工作的需要,致使师生信息素养不能稳步提高。
四、师生信息素养之策略
1、转变教育理念,践行信息化教育。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有效地培养教师的信息素养,首先得从改变传统的思想观念出发,培养教师的信息意识和对信息的敏感度,这是培养教师信息素养的前提条件。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教师的素质结构中一直忽视甚至缺乏信息素养这一项指标,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认识不到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随着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课堂、电脑网络进入学科课程教学以及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传统的教育理论及观念、教学策略及模式、教学方法及手段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教师的角色发生转变后,许多教师一时不能适应现代教育教学的需要,不少教师缺乏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信息思维能力弱,信息的敏感度低,不能使用现代的教学手段,教学质量提高不快;教师的信息素养不容乐观,观念上陈旧,行为上滞后,有的知晓一些,也只是浅尝辄止。因此,培养教师的信息素养成为当务之急。
2、切实际讲实效,抓好信息化培训。在教师的信息素养结构中,信息意识起着先导的作用,信息知识是基础,信息道德起着调节方向的作用,信息能力是核心。要培养教师的信息素养,主要是着力培养信息能力。首先,要创设一个良好的信息技术环境,加大学校现代教育技术所需硬件设备的投资力度,为教师信息能力的培养提供物质基础;其次,要加强教师的培训力度,同时鼓励教师自学;最后,要加强教师信息能力的考查力度,引导和鼓励教师不断提高信息能力。
3、教师信息培训,纳入制度化管理。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既包括对学生的信息教育也包括对教师的信息教育。对教师而言,主要是指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教育技术,具备现代教育技术是信息时代每一位教师不可缺少的职业技能,同时,这一职业技能的缺乏也是导致教师信息素养低下的主要原因。因此,把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纳入教师的培养内容体系就显得十分重要。现代信息技术教育主要包括CAI(计算机辅助教学)、CMI(计算机管理教学)等等。
4、通过网络研修,提升信息化素养。随着经济发展,许多学校都有了比较多的多媒体设备,但目前,许多学校的电教设施、多媒体设备还处于单机状态,许多老师间的交流还流于口头、面谈和用软盘拷贝,严重制约了交流的速度、范围,降低了资源的利用率。
我认为,教师应多交流,特别是在新课程推进中“问题层出不穷”因而在“大力提倡校本教研”的今天,学校更应将所有的多媒体设施接为“校园网”,尽力搭建交流平台,逐步实现资源共享。网络化校本研修的进行,对教师的观念更新与角色转变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在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利用整合优势,改进传统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化难为易、扩大容量、拓展空间,还学生一个生命、生本、生态的课堂,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要让校本研修工作驶入教育信息化的轨道,让课程改革的浪潮促进师生信息素养的提升,为努力开创独具魅力的网络校本研修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