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与中国对外贸易[2]【精彩3篇】

时间:2011-07-06 06:49:27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全球化与中国对外贸易[2] 篇一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国对外贸易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对外贸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全球化为中国对外贸易带来了很多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挑战。

首先,全球化使得中国对外贸易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全球化让各国之间的贸易壁垒逐渐降低,促进了国际贸易的自由化。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国之一,得益于全球化的推动,其出口额不断增加。中国的制造业优势和庞大的市场需求使得中国出口的产品受到了世界各国的欢迎。同时,全球化也为中国的进口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使得中国能够从全球范围内获取更多的资源和产品。

其次,全球化也为中国提供了更多的投资机会。全球化让中国企业有机会走出国门,到海外市场投资兴业。通过与其他国家的合作,中国企业可以获得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同时,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也促进了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与交流,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然而,全球化也给中国对外贸易带来了一些挑战。首先,全球化使得国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中国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面对来自其他国家的竞争压力,需要不断提升产品的质量和降低成本,才能在国际市场上立足。同时,全球化也使得中国面临着贸易保护主义的威胁,各国之间的贸易摩擦和贸易壁垒增加,给中国的对外贸易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

其次,全球化也使得中国对外贸易面临着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压力。全球化加剧了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对环境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中国作为一个资源和能源依赖型国家,需要在对外贸易中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这对中国的企业和政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全球化为中国对外贸易带来了很多机遇,但也带来了一些挑战。中国需要抓住全球化的机遇,提升自身的竞争力,积极应对全球化带来的挑战,推动中国对外贸易的持续发展。

全球化与中国对外贸易[2] 篇二

全球化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是双向的。一方面,全球化为中国对外贸易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另一方面,中国对外贸易也在推动全球化的进程。

首先,全球化为中国对外贸易带来了更广阔的市场。随着全球化的推动,各国之间的贸易壁垒逐渐降低,国际市场逐渐开放。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出口产品在全球市场上有着广泛的需求。全球化让中国的产品能够出口到更多的国家和地区,提高了中国的对外贸易规模和份额。

其次,全球化也为中国提供了更多的投资机会。中国企业可以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进入海外市场,获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同时,中国的对外投资也促进了与其他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与交流。通过与其他国家的合作,中国企业可以共同开拓新的市场,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

然而,中国对外贸易也在推动全球化的进程。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国之一,其对外贸易的规模和份额对全球贸易格局有着重要的影响。中国的出口产品涵盖了广泛的领域,从制造业到服务业,从农产品到高科技产品。中国的对外贸易稳定增长为全球贸易增长提供了重要的动力。

此外,中国的对外贸易也在推动全球价值链的重塑。随着中国制造业的崛起,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不断提升。中国的企业通过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供应链,各个环节相互依存,共同推动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中国的对外贸易不仅仅是产品的流通,更是价值链的重塑和优化。

综上所述,全球化与中国对外贸易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全球化为中国对外贸易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同时也推动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中国的对外贸易也在推动全球化的进程,为全球贸易和经济增长提供了重要的动力。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中国对外贸易将继续发挥重要的作用,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和合作的重要力量。

全球化与中国对外贸易[2] 篇三

全球化与中国对外贸易[2]

关于全球化的内涵和定义,国内学术界存在不同看法。为了便于讨论,本文采用联合国和世贸组织等国际组织的文件中常见的说法,因为这是一种宽松而又浅显的解释,易于为各方接受。

1996年联合国贸发会议召开过一次题为《全球化和自由化》的讨论会,参加者有联合国直属机构的官员和专家,如工发组织、开发计划署、儿童基金、跨国公司中心等,也有来自联合国体系内各个专门机构的官员和专家,如国际劳工组织、世界卫生组织、教科文组织等,还有来自与联合国有联系的独立机构,如世贸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及一些大学和研究机构的专家、教授,可见会议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其文件中关于全球化的定义反映了国际上的共识。这个定义可概括如下:全球化是世界各国在经济上跨国界联系和相互依存日益加强的过程,运输、通讯和信息技术的迅速进步有力地促进了这一过程(注:GlobalizationandLiberalization,p.240,UNCTAD/ECDC/PA/4/Revl,N.Y.andGeneva,1996.)。

世贸组织1995年度报告指出:“对全球化的定义和描述,首先应着重‘质’而不是‘量’,它是不同国家的市场和生产日益变得更加相互依存的过程,这是由于货物和服务贸易的发展以及资本和技术的流动所造成的。”(注:WTO,InternationalTrade:TrendsandStatistics1995,p.19,Geneva,1995.)

联合国贸发会议1997年度报告指出:“全球化的概念既指货物和资源日益加强的跨国界流动,也指一套管理不断扩大的国际经济活动和交易网络的组织结构的出现”,“但今天的世界经济与超国家范式相距还很远,对现状较为恰当的.描述是全球在经济上的相互依存,市场、生产和金融活动的跨国界联系已加强到如此地步,以至任何一国的经济都不能不受到国界以外的政策和经济发展的影响。”(注:UNCTAD,TradeandDevelopmentReport1997,pp.70~71,N.Y.andGeneva,1997.)报告接着又列述了促进全球化的主要因素:关贸总协定8个回合所推动的贸易自由化;一系列国家金融管制的放松;信息技术惊人的发展。

根据上述,经济全球化的内涵至少可归纳为以下三点:这是各国在经济上相互依存不断加深的历史过程;其突出表现为商品和资本、技术等要素的国际流动日益加强;其主要因素是信息革命以及贸易和金融的自由化。

经济全球化表明,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了升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各国的扩大再生产过程必须在世界范围的紧密联系中才能正常运行,这不

仅决定了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依存空前加深,也要求资源在世界范围内优化配置,从而在客观上为经济的持续增长开辟了广阔的前景。故从生产力角度看,全球化是一个进步的历史过程,我们应当积极地适应它、促进它。但从生产关系的角度看,这一过程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占统治地位的条件下进行的,少数发达国家的垄断资本起着主导作用,因而必然带来深刻的阶级烙印和扭曲的表现形式,决定了这一过程是跛脚的,即在南北之间是不对称进行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上与全球化进程不相适应的矛盾将更加突出。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的经济也面临着这样的矛盾,必须从战略上加以重视和调整,才能保证我国经济在进入21世纪后持续稳定地增长。在对外贸易领域中我国至少在下列四方面存在着不适应。

1.从货物贸易看:科技进步推动着全球化,科技产品的贸易增长最快,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国际交换比率日趋不利,削弱了贸易对我国经济的拉动作用。

2.从服务贸易看:信息革命促进了全球化,信息密集型服务业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支柱,我国服务贸易的滞后会拖住国民经济的后腿。

3.从加工贸易看:“产业内分工”是全球化的基础,加工贸易便是其表现形式,但我国的加工贸易处于低级阶段,难以更多地获得分工的利益。

[1][2][3][4]

全球化与中国对外贸易[2]【精彩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