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荒诞派戏剧之语言特点论文【推荐3篇】

时间:2012-01-01 07:49:21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浅谈荒诞派戏剧之语言特点论文 篇一

荒诞派戏剧是20世纪现代戏剧的一种重要流派,其独特的语言特点使其成为了戏剧界的瑰宝。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荒诞派戏剧的语言特点,以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一戏剧形式。

首先,荒诞派戏剧的语言特点之一是语言的断裂和碎片化。荒诞派戏剧注重对现实世界的颠覆和嘲讽,因此在语言运用上,常常采用断裂、破碎的语言形式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社会的荒谬。例如,剧中的对话可能会出现断断续续、毫无逻辑的情况,这种语言的碎片化给观众一种迷茫和困惑的感觉,同时也加深了对现实的颠覆和讽刺。

其次,荒诞派戏剧的语言特点还表现在对词语的玩弄和扭曲上。荒诞派戏剧常常通过创造新词、扭曲现有词的语义、音韵等方式来达到戏剧效果。这种对词语的玩弄和扭曲不仅能引发观众的笑声,更能使观众对现实的固有观念和价值观产生怀疑。比如,在剧中,人物可能会使用荒谬的词语来描述一些正常的事物,这种对词语的扭曲使观众产生了一种隔离感,从而反思现实世界中的常识和价值。

此外,荒诞派戏剧还常常运用夸张和夸张手法来表现语言的特点。夸张是荒诞派戏剧的一大特点,它通过夸大、渲染人物的言辞和行动来达到戏剧效果。在语言运用上,荒诞派戏剧常常使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如夸张的比喻、夸张的形容词等,这种夸张的语言特点使剧中的对话更加离奇和荒谬,同时也突出了现实世界的荒谬和荒谬。

最后,荒诞派戏剧的语言特点还表现在对语言形式的颠覆上。荒诞派戏剧常常对传统的语言形式进行颠覆和解构,以达到对现实世界的颠覆和嘲讽。例如,剧中可能会出现一些不符合语法规则的句子结构,这种对语言形式的颠覆使观众感到不适应和困惑,从而更好地领会到戏剧所要表达的信息。

综上所述,荒诞派戏剧的语言特点是其独特之处,它通过断裂和碎片化的语言、对词语的玩弄和扭曲、夸张和夸张手法以及对语言形式的颠覆等方式,达到了对现实世界的颠覆和嘲讽。这些语言特点使荒诞派戏剧成为了一种独具特色的戏剧形式,也为观众带来了独特的观剧体验。对于欣赏和理解荒诞派戏剧,我们应该更加关注其语言特点,并从中体会到其中蕴含的深刻思考和批判精神。

参考文献:

1. 荒诞派戏剧的语言特点与现代戏剧的发展,杨旭,戏剧艺术,2016年第2期。

2. 荒诞派戏剧的语言特点研究,张磊,戏剧文学研究,2018年第4期。

浅谈荒诞派戏剧之语言特点论文 篇二

荒诞派戏剧以其独特的戏剧语言而闻名,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浅谈荒诞派戏剧的语言特点,以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一戏剧形式。

首先,荒诞派戏剧的语言特点之一是对日常语言的颠覆和嘲讽。荒诞派戏剧通过对日常语言的颠覆和嘲讽,来揭示现实世界的荒谬和虚伪。在剧中,人物的对话常常充满了荒谬的言辞和讽刺的语气,这种对日常语言的颠覆使观众产生一种反常的感觉,从而更加深刻地体会到现实世界的荒谬和虚伪。

其次,荒诞派戏剧的语言特点还表现在对词语的玩弄和扭曲上。荒诞派戏剧常常通过创造新词、扭曲现有词的语义、音韵等方式来达到戏剧效果。这种对词语的玩弄和扭曲不仅能引发观众的笑声,更能使观众对现实的固有观念和价值观产生怀疑。比如,在剧中,人物可能会使用荒谬的词语来描述一些正常的事物,这种对词语的扭曲使观众产生了一种隔离感,从而反思现实世界中的常识和价值。

最后,荒诞派戏剧的语言特点还表现在对语言形式的颠覆上。荒诞派戏剧常常对传统的语言形式进行颠覆和解构,以达到对现实世界的颠覆和嘲讽。例如,剧中可能会出现一些不符合语法规则的句子结构,这种对语言形式的颠覆使观众感到不适应和困惑,从而更好地领会到戏剧所要表达的信息。

综上所述,荒诞派戏剧的语言特点是其独特之处,它通过对日常语言的颠覆和嘲讽、对词语的玩弄和扭曲、对语言形式的颠覆等方式,达到了对现实世界的颠覆和嘲讽。这些语言特点使荒诞派戏剧成为了一种独具特色的戏剧形式,也为观众带来了独特的观剧体验。对于欣赏和理解荒诞派戏剧,我们应该更加关注其语言特点,并从中体会到其中蕴含的深刻思考和批判精神。

参考文献:

1. 荒诞派戏剧的语言特点与现代戏剧的发展,杨旭,戏剧艺术,2016年第2期。

2. 荒诞派戏剧的语言特点研究,张磊,戏剧文学研究,2018年第4期。

浅谈荒诞派戏剧之语言特点论文 篇三

浅谈荒诞派戏剧之语言特点论文

  荒诞派戏剧是20世纪令人瞩目而又众说纷纭的一个文学现象。虽然该流派主要兴盛于五六十年代,但自从其诞生以来就不缺少评论家和研究者的关注。对荒诞派戏剧的评论和研究角度各异,种类繁多,仅以其语言特色为研究对象的论文论着就不在少数。纵观国内外学者对荒诞派戏剧语言特色的研究,不难发现这样一个问题:学者们对荒诞派戏剧语言特色的研究,要么是使用过分强调感受的描述语言,如“答非所问”,或“电报式”;要么是使用诸如“不……”、“非……”、“缺乏……”等否定性的说法(例如“不合语法”、“毫无逻辑”、“非理性”、“毫无意义”、“语无伦次”等)。上面所列举的这两种对荒诞派戏剧语言特色进行界定的方式,总体来说,感受传递功能大于专业阐释功能,界定的范围也过于宽泛,对创作实践的指导意义也乏善可陈。因此,对荒诞派戏剧语言特色的研究需要更加专业性的术语。那么究竟什么样的术语能够胜任这种要求呢?我们从哪里去寻找这样一些个术语呢?

  荒诞派戏剧的语言的确让人感到有些晦涩难懂,这一方面其实跟诗歌的语言特点是很相似的。英美新批评的理论家威廉?燕卜荪(William Empson)曾用“含混”(ambiguity)来描述诗歌

的语言特色,那我们能不能也借用“含混”这一术语来描述荒诞派戏剧的语言特色呢?本文即意在做这样一种尝试。在尝试之前,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含混”这一范畴。

  第一章“含混”概述

  一、“含混”的由来

  在燕卜荪之前,就曾经有人使用过“含混”这一术语,如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把“多义含混”视为诗歌语言的特征,燕卜荪的老师瑞恰慈(IvorArmstrong Richards)也强调说“含混……是语言行为不可避免的结果,是我们最重要的话语所必不可少的手段。”

  当然,真正对“含混”进行深入研究的还要首推燕卜荪。1930年,二十四岁的燕卜荪根据瑞恰慈给他批改的一份作业而写出了《含混七型》(Seven Types of Ambiguity)一书。燕卜荪在该书中把含混分为了七种不同类型,并引用了二百多个古典及现代诗歌片断作为例证。新批评派对该书大加赞赏,也有一些理论家致力于完善该书关于“含混”的理论,如克利安思?布鲁克斯(Cleanth Brooks)就把他所发掘的'“反讽”概念称作“功能性含混”(functional ambiguity)。

  既然有“功能性含混”,那么一定还有其它类型的含混,这就不能不提及燕卜荪在《含混七型》中对含混所作的定义及分类。

  二、含混的定义及分类

  在1930年的《含混七型》初版中,燕卜荪是这样定义“含混”的:“能在一个直接陈述上加添细腻意义的语言的任何微小效果。”在1947年新版中,他把这句定义改成“任何语义上的差别,不论如何细微,只要它使一句话有可能引起不同反应。”关于含混的七种类型的分类,赵毅衡先生在其论着中做了很好的概括:第一型:“说一物与另一物相似,但它们却有几种不同的性质都相似。”第二型:上下文引起数义并存,包括词义本身的多义和语法结构不严密引起的多义。第三型:“两个意思,与上下文都说得通,存在于一词之中。”第四型:“一个陈述语的两个或更多的意义互相不一致,但能结合起来反映作者一个思想综合状态。”第五型:“作者一边写一边才发现他自己的真意所在”,所以一个词的意义在上文一个意义,下文又有一个意义。第六型:“陈述语字面意义累赘而且矛盾,迫使读者找出多种解释,而这多种解释也互相冲突。”第七型:“一个词的两种意义,一个含混语的两种价值,正是上下文所规定的恰好相反的意义。”

  这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含混七型”,也被称为“复义七型”或“朦胧的七种类型”。这三种不同的说法,其实是对燕卜荪原著名称Seven Types of Ambiguity的不同译法而已。在本文中,ambiguity将被统一译为“含混”,究其原因,我们将在接下来对含混、复义与朦胧的辨析中见出。

  第二章荒诞派戏剧的语言特色——含混……………………………3

  一词句的意义前后自相矛盾………………………………………………4

  二词句的意义与生活逻辑不符…………………………………………6

  三词句的意义指向不明确……………………………………………8

  四双关、反讽、象征等手法的运用…………………………………11

  第三章含混中的荒诞…………………………………………………19

  一有助于表现荒诞派戏剧的荒诞主题……………………………20

  二含混的艺术价值……………………………………………26

  第四章含混作为荒诞派戏剧语言特色的当代意义………………31

  一“语言学转向”与荒诞派戏剧………………………………31

  二重估荒诞派戏剧的艺术价值……………………………………33

  三联通现代西方多重文论视角,确立含混的审美价值………35

  结语……………………………………………………37

  注释………………………………………………………39

  参考文献………………………………………………44

  结语

  荒诞派戏剧给20世纪西方文学带来了一次强烈的冲击,其独具特色的戏剧语言也给每一位读者和观众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本文通过引入燕卜荪的“含混”这一术语,对荒诞派戏剧的语言特色进行了一次梳理和概括。通过梳理我们发现,荒诞派戏剧的语言具有传统上只属于诗歌的“含混”的特点,即:荒诞派戏剧的语言是含混的。荒诞派戏剧中的含混语言具体有以下几种类型:⑴词句的意义前后自相矛盾;⑵词句的意义与生活逻辑不符;⑶词句意义的指向不明确;⑷双关、反讽、象征等手法的运用所产生含混的效果。

  含混的语言可以直接通过产生多层次的意义群而引发读者、观众对荒诞派戏剧主题的思考,也可以间接地通过增强荒诞派戏剧的诗化效果等艺术魅力来使读者、观众在一种艺术化的氛围中更好地来理解荒诞派戏剧的主题。也就是说,含混的语言有助于荒诞派戏剧主题的表现。而且,我们还能利用“含混”这一荒诞派戏剧的语言特色来对当代西方的各种文学现象做出新的思考和解读:荒诞派戏剧与20世纪西方的“语言学转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以往对荒诞派戏剧的艺术成就的评价,也可以在“含混”这一视角的基础上进行新的思考;“含混”本身亦可以在20世纪诸多文论的相互呼应中确立自己独特的审美价值。

  总之,荒诞派戏剧以其含混的语言特色及其所产生的强烈的艺术效果,不仅是对十七世纪至十九世纪西方过度推崇理性精神的一种反拨,同时还是对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精神的一次回归。

浅谈荒诞派戏剧之语言特点论文【推荐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