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论文 篇一
如何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本文将探讨如何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方法和策略,包括创设情境、趣味化教学、培养自信心等。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学习兴趣;创设情境;趣味化教学;自信心
1. 引言
数学作为一门抽象的学科,对于小学生来说常常显得枯燥和难以理解。因此,提高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成为了教师们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只有在学习兴趣的驱动下,学生才能主动参与并积极投入到数学学习中。本文将探讨如何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方法和策略。
2. 创设情境
创设情境是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之一。教师可以通过举例、讲故事等方式,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例如,在教学加法时,可以以购物结账的情境为例,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和重要性。
3. 趣味化教学
趣味化教学是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另一种有效方法。教师可以通过游戏、竞赛和趣味练习等方式,将数学学习变得有趣和有挑战性。例如,可以设计数学游戏让学生在竞争中学习,或者通过趣味练习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巩固和运用数学知识。
4. 培养自信心
小学生对于数学学习常常存在一定的自卑心理。为了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可以通过赞扬和鼓励学生的努力和进步,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在数学学习中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同时,教师还可以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和指导,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5. 结论
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是教师们的重要任务。通过创设情境、趣味化教学和培养自信心等方法和策略,可以有效提高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教师们应该不断探索和尝试,寻找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方法,让数学学习变得有趣和有意义。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 篇二
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
摘要:数学问题解决能力是小学数学学习的重要目标之一。本文将探讨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方法和策略,包括启发式教学、合作学习、实践探究等。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问题解决能力;启发式教学;合作学习;实践探究
1. 引言
数学问题解决能力是小学数学学习的重要目标之一。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成绩,还可以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创新意识。本文将探讨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方法和策略。
2. 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是培养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教师可以通过提供启发性的问题和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教学几何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个有趣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践来找到解决方法,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求知欲。
3. 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培养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另一种有效方法。通过与同学一起讨论和合作,学生可以相互交流和分享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从而拓展自己的思维和视野。在合作学习中,教师可以充当引导者和组织者的角色,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4. 实践探究
实践探究是培养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探究,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例如,在教学测量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测量实验,让他们亲自操作和探究,从而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5. 结论
培养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是教师们的重要任务。通过启发式教学、合作学习和实践探究等方法和策略,可以有效培养小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教师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引导他们主动思考和探索,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 篇三
导语: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农村小学越来越重视教材教法的改革与创新,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然而,对学生数学学法的指导与培养,往往重视不够,甚至忽略了。而今要让学生掌握多少知识已不是最重要的,而让学生学会如何掌握知识的技能才是至关重要的。下面是小编整理收集的2017小学数学教学论文:小学数学学法指导浅论,欢迎阅读参考!
学法是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学法的形成依赖于学生的学习实践和对学习规律的科学认识。因此,用素质教育的学习观分析学生正确学法的形成和发展,用素质教育的教学观探索和创造学法指导的策略和艺术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切实加强对学法的指导和研究是现代教育理论和实践对教育工作者共同的呼唤。
我们黄瓜山小学是一所普通的农村学校,由于靠近城区,相当一部分学习优秀的学生外流,再加上学生的家庭整体素质不高,对孩子的教育管理缺少有效的方法指导,对孩子的个性发展缺少持之以恒的有效关注,对孩子的健康成长缺少一种深厚的动力输出。目前学校的大部分学生不仅基础知识差,而且学习习惯、方法更差,通过调查了解,大部分学生从小由于农村所处环境的影响,有很多学生是留 守儿童,因而在学习方法和学习行为上存在着很大的偏差;加之附近工厂的污染,出现了不少痴呆低智商的学生。归结起来主要存在下列问题:
1、学生的学习心理问题。主要有:大量的学生没有上进心,没有自尊感,厌学严重;对于自己在作业中出现错误的知识点,宁愿抄写数遍也没有主动寻求“为什么”的意识,死记硬背不求甚解的现象严重。
2、学生的学习行为问题。主要有:
(1)课前:不会组织调控学习活动,没有制订学习计划的习惯,大部分学生还不会制订学习计划;依赖老师,习惯于等着老师讲解分析,没有预习的习惯。
(2)课堂:“等”(学习上的自主性缺乏,只等老师把书教)的现象严重。听课效率低,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而开小差,甚至有长时间发呆的现象;自由随意,没有老师的允许也会随心地和旁边同学讲话讨论;习惯于被动听讲,而缺乏主动求知;做题时不求解题的方法而只是愿意按照老师分析的某一思路去解题。“欺”(自欺欺人,不求甚解,把一时的听懂当作全部的理解)的现象较普遍。题目稍有变化,就无法完成,理解应用能力严重缺乏。(3)课后:“拖”(没有家长或教师的严厉督促,作业总是要拖拉、或者等抄)。不善于温故而知新,甚至没有复习的习惯;死记硬背,只求结论,不重过程,缺乏探究问题、大胆质疑的意识;作业完成的质量差,抄袭作业严重;老师布置的口头或阅读作业更是弄虚作假、敷衍应付,缺乏定期归纳小结习惯,甚至不知如何进行知识归纳、联系和总结;不愿也不会看书;不能正确地使用工具书,也缺乏查资料和课外阅读的习惯。“惧”(害怕被问和问人),不能发现问题,更极少向同学和教师请教问题;上课只带着耳朵听,被动接受,没有自己的见解,思维不活跃。
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重教”、不“重学”,只“重教法研究”,不“重学法研究”等方面的问题。
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了教师对教育工作的热情和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质量,成为师生共同发展的桎梏,也严重地影响了我校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给学生终身学习带来不利影响。国内外教育专家关于“青少年的发展将为一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重要论断早就阐明了对青少年开展有效的帮助或指导的重要性。那么怎样开展小学数学学法指导,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我们通过研究和初步实践,采取了一些切实有效的方法,收到良好效果。
一、优化教学方法,引导好的学法形成
良好学习方法的形成,关键在于教师的“教法”,好的教学过程中能体现学法,能引导学生探索掌握知识的方法。这就需要老师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欲望入手,深钻教材,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创设各种情景。采用任务型教学途径,布置各种任务,让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主动学习新知识,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巩固新知识,在展示任务成果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同时教师应不断变换课型和教学方式,唤起学生的有效注意。交际课多给学生创造表演的机会,使他们身临其境;生活实践课让学生学会捕捉信息、检索信息;经验交流课鼓励学生互相切磋,互相学习和借鉴。事实证明:只要课堂教学有吸引力,学生就能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也就会知难而进,从而形成良好的学风,进而转化为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促进好的学法的形成
教育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学生的心理素质决定着学习活动和学习效果,而心理素质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在中小学阶段,导致学生数学学习分化的主要原因就是非智力因素发展的不平衡。因此,只有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和培养,才能实现学法指导。教师应指导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品格,增强学习兴趣和学习毅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其次要注意指导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控制学习情绪,排除生理上和心理上的障碍等。要和学生建立一种融洽和谐、相互理解,彼此尊重的关系,坚持真诚、信任、平等原则与学生相处,从而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学法。
三、认真研究学习规律,加强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指导
人们学习数学的过程是:首先是数学语言环境的影响与数学语言材料的输入,然后是大脑中解决数学问题规则的内化生成,最后达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这个过程中除了好的语言环境外,后几个方面都是大脑中自然发生的,这就要求教师要观察学生的学习过程,认真研究学生的学习规律,学习方法,学习技巧,并积极地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在各个教学环节中,精心设计课堂内容,培养学生听课的专注能力;在纷繁错综的语言现象中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归纳、综合的能力;强调认知规律,运用联想、区别归类、记忆法则和规律、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在创设新的语言情景中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性运用知识的思维习惯和能力,但是在不同的学习时期,学生学习规律不同,指导方法应及时、具体、有针对性、启发性。
我在教学中还注意到:有的学生虽然很勤奋,但是学习效果却不尽人意。原因何在?经过调查发现,根本的原因在于他们没有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指点学法,成了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我常常会要求学生在课前要作好预习、在课后要及时复习。但是,预习什么,复习什么,怎样复习才是最有效的?学生往往知之甚少,认为预习就是看看书,走马观花;复习就是做做题,完成了事。我针对不同的学生,给他们指点不同的学习方法,如三分钟闭目回想法、自问自答法、联想法、对比法、系统法、规律法、即景法等等。只有 学生掌握了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他们才能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四、加强具体环节的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1 、 预习方法的指导
预习是课堂教学的前奏,预习的好坏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目标能否顺利实现。教师应要求学生在预习中做到:(1)细读:通过细读把握该课的主要内容;(2)自我“质疑”:在预习中或多或少总会有“拦路虎”,应鼓励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自已借助于以前学过的知识、工具书或与同学讨论,设法加以解决;做好预习笔记,对于难于理解的内容做出记号,以便带着疑问去听课。通过预习的指导,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 听、说、算、编技能的指导
听:要过好语言关,听懂老师说的话;在听的过程中要认真听、快速联想;要善于跨越障碍,整体理解。
说:愿意讲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乐于让别人纠正自己的错误;要准备有条理、灵活地表达自已的思想;尽量创造机会,多说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多说为什么?设法使学生接着老师的引导,把解题思路继续下去说下去。
读:有经常性的阅读计划;整体理解短文,会抓住主题句,分析数学信息,找到合适的解题的方法;注意总结阅读数学的方法和技巧,会抓住信息,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编:根据题目要求,会改编应用题;能结合生活实际,自己学会新编写应用题,并会解答。
3 、课后复习的指导
法国哲学家狄慈根有句名言:“重复是学习之母”。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规律,要求学生每天先阅读教科书,结合笔记的重点和难点,回顾课堂讲授的知识和方法,运用类比、记忆、联想记忆和直观记忆、掌握重点的知识以及解题的方法,然后独立完成作业。
4、小结或总结方法的指导
在进行单元教学或学期总结时,可以指导学生“三看”:看教科书、看笔记、看单元要点,通过看回忆熟悉所学的知识内容;“二列”:列出相关的知识点,标出重点、难点;列出各知识之间的关系,使所学知识系统化、结构化、网络化;“三做”:在此基础上有目的、有重点、有选择性地做一些各种类型的题目,通过做题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五、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形式
指导形式因人而异、因时而异,但总体上有三种形式
1、讲授式:包括课程式和讲座式,所谓课程式主要是通过课堂传授来实现;讲座式可分专题进行,可定期举行一次,着重介绍“怎样听好课”、“如何记笔记”等。小学阶段主要是采用课程式。
2、交流式:利用课余时间,采取师生对话、学生交谈等形式,介绍各自的学习方法。这种形式学生乐于接受,心情愉快,气氛活跃,使交流真正起到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作用。
3、辅导及谈话的方式。对个别学生进行指导和咨询,尤其是对学困生更应特别关注,对他们既辅导知识,又辅导方法,努力帮助他们学好,这是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现代教学观认为,教学过程的实质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个体的认识和发展的过程,教学活动的本质是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学的目的不仅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掌握获取知识和技能的方法,形成优良的素质,正所谓“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从这个意义上说,学会如何学习,掌握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比学会具体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
[2017小学数学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