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侗族大歌生态论文(精选3篇)

时间:2016-03-09 06:36:32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浅论侗族大歌生态论文 篇一

侗族大歌是中国民间传统音乐的瑰宝,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侗族文化的代表,侗族大歌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将从生态保护的角度来浅论侗族大歌的独特性及其对生态环境的积极影响。

侗族大歌是侗族人民口头传承的一种歌曲形式,通过歌词和旋律表达人们的情感和思想。大歌的歌词内容丰富多样,包括对自然环境的赞美、对生活的表达以及对生态保护的呼吁等。侗族大歌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深刻的内涵吸引了众多的观众和研究者。

侗族大歌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首先,大歌中常常出现对自然环境的赞美,表达了侗族人民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感激之情。这种对自然的赞美不仅使人们更加关注自然环境的美丽与宝贵,还激发了人们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其次,大歌中也经常表达对生态环境破坏的忧虑和对生态保护的呼吁。这种呼吁不仅让人们意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还促使人们采取积极的措施来保护环境。最后,大歌作为一种民间传统音乐形式,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传承下来,使人们对生态保护的意识代代相传,形成了一种强大的生态保护力量。

然而,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侗族大歌的传承和保护面临着一些困难。一方面,大歌的传承需要人们对侗族文化的认同和传统的传承方式。另一方面,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和娱乐方式对传统音乐的冲击也使得大歌的传承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侗族大歌的保护和传承,使其继续发挥其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作用。

总之,侗族大歌作为中国民间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自然环境的赞美、对生态破坏的忧虑和对生态保护的呼吁,大歌促使人们关注并保护生态环境。然而,大歌的传承和保护面临着一些困难,需要我们加强保护和传承工作。只有保护好大歌,才能让其继续发挥其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作用。

浅论侗族大歌生态论文 篇二

侗族大歌是侗族文化的珍贵遗产,也是中国传统音乐中的瑰宝之一。它以其独特的歌词和旋律吸引了众多的观众和研究者。本文将从侗族大歌与生态环境的联系、大歌在生态保护中的作用以及保护侗族大歌的措施等方面进行论述。

侗族大歌与生态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大歌的歌词内容多涉及到自然风景的描绘和对自然界的赞美。例如,有的歌词描述了山川河流的壮丽景色,有的歌词描绘了动植物的丰富多样。这种对自然环境的赞美不仅反映了侗族人民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也传递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呼吁。大歌通过艺术的形式,让人们意识到自然环境的美丽与宝贵,进而激发了人们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侗族大歌在生态保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大歌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环境的赞美和敬畏,也表达了对生态环境破坏的忧虑和对生态保护的呼吁。通过大歌的歌词,人们了解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进而采取积极的措施来保护环境。例如,大歌中常常呼吁人们爱护动植物、保护河流湖泊等。这种呼吁不仅使人们意识到生态环境的脆弱性,也激发了人们对生态保护的责任感和行动力。

保护侗族大歌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之一。一方面,我们应该加强对侗族大歌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使其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只有保护好大歌,才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另一方面,我们还应该加强对侗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为侗族大歌的传承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条件。通过保护侗族大歌,我们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侗族文化,让其继续发挥其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作用。

总之,侗族大歌作为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自然环境的赞美和对生态保护的呼吁,大歌促使人们关注并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侗族大歌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之一,我们应该加强对侗族大歌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使其继续发挥其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作用。

浅论侗族大歌生态论文 篇三

浅论侗族大歌生态论文

  侗族大歌的产生、发展决定于特定的生态环境。本文分析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对侗族大歌的深刻影响,同时探讨在当今社会文化环境中侗族大歌的传承和跨文化意义。

  侗族大歌是侗族民间合唱多声部歌的统称,就其旋律和演唱艺术而言,可以算是侗族歌谣艺术中最高级的品种之一,特别是歌的多声部曲调,堪称为世界民歌艺术之珍品。侗语称侗族大歌为“嘎老”(gallaox 或gal mags),“嘎”是歌的意思,“老”是大的意思,大歌珍贵的价值表现在文学与音乐两个方面。

  从文学方面看,传统的侗族大歌歌词多是一些长篇的抒情歌(情歌)或叙事歌,内容丰富,揭示了古代侗族社会生活的面貌,反映了在一定历史时期以内人民的思想感情,弘扬了赞善贬恶的道德品质,表达了追求幸福自由的理想,同时也保留了侗族古代诗歌体文学的特征以及精炼、生动、形象的语言艺术。

  从音乐方面看,为了体现歌词的丰富内容,在音乐上形成了多种结构形式与表现手法,其中最难能可贵的是集体性的歌唱中产生了应用多声部来表现内容的手法。可见,侗族大歌是侗族民间音乐水平最高的一种,这种民间复调音乐以其独特的风味,斑谰的色彩、浪漫的气韵蜚声海内外,在国内外音乐界享有崇高的盛名。1986年10月,贵州省黔东南州民间侗族大歌合唱团走出国门参加了在法国巴黎举行的艺术节,侗族大歌轰动了艺术之都,观众学者为之倾倒。艺术节执行主席马格尔维特在观看完演出后激动说:“在东方一个仅百余万人的少数民族能够创造和流传这种古老纯正,如此闪光的艺术,在世界极为少见,它不仅受到法国观众的喜爱,就是全世界人民也都会喜欢的”。①侗族大歌的深远影响打破了一些外国音乐专家认为我国民间没有复声音乐的断言,它令世界艺术大师们惊讶、折服。为什么能在一个仅百余万人的东方少数民族产生>文秘站-您的专属秘书!<出如此精美的艺术,为了证明这个问题,必须对侗族大歌进行文艺生态学的研究。>

  一、大歌起源于本土

  关于侗族大歌的起源,众说纷云,有的持“外来说”,有的持“劳动说”、“摹仿说”、也有持“改造说”,等等。“外来说”认为侗族是个落后的民族,文化的落后注定它不可能创造象“侗族大歌”这样丰富多彩的多声部音乐,侗族大歌的多声部一定是受外国传教士带进来的宗教音乐的影响而形成的。“改造说”则认为“侗族大歌”的多声部是外来音乐干部对侗族民歌加工改造的结果。这种“外来说”和“改造说”都经不住历史检验。外国传教士将西方音乐传入侗族地区是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事情,何况要使某种西方音乐深深扎根在侗族这个没有汉字乐谱记录和传播的民族,使其达到民族化的目的是根本不可能办到的,可见侗族大歌与外国传教士及宗教音乐没有任何关系。侗族大歌被载入史册早在宋代史书中就有记载,《老学庵笔记》卷四说:“辰、沅、靖等蛮,仡伶……农隙时至一二百人为曹,手相握而歌,数人吹笙导之。”时间要比外国传教士进入中国的时间要早几百年。至于“改造说”中讲的汉族音乐干部加工改造而形成的说法就更无道理,因为直到1949年解放后,才陆续有汉族干部进入侗乡,比外国传教士进入中国还要晚一百多年的时间。所以这两种说法都是站不住脚的。我们认为,侗族大歌起源于本土,是侗族人民在特定环境中,通过劳动和艺术实践创造出来的。

  法国艺术史学家丹纳说过:“所有的艺术作品,都是由

心境,四周的自然环境和习俗所造成的一般条件所决定的”。普列汉诺夫在《论艺术》一书中写道:“任何一个民族的艺术都是由它的心理所决定的,它的心理是由它的境况所决定的,而它的境况,归根到底是受它的生产力状况和它的生产关系制约的”。由于侗族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清美秀丽的却又近乎于封闭的生态空间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外界的一些文艺娱乐活动很难进入侗族地区,侗族人民便在这种耕作之余自然而然的去摹仿山林中的鸟鸣蝉虫,进行自己特有的文艺娱乐活动,正是这种无忧无虑的单纯朴质的生活,再加上长时间的摸索,侗族人民很自然的就会用生命的灵气和智慧结合自身所处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现象去领悟,以自然无为为美,讲究心灵与自然的融合、和谐,从而创造了优美的合声音乐——侗族大歌。

  二、侗族大歌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

  文艺生态学认为,每种艺术的产生发展都离不开特定的环境,所谓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任何人类群体,首先必须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生存,并以这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作为劳动的对象和交往空间,进而创造出不同的民族文化(包括民间艺术)。侗族大歌就是侗族歌手们紧密联系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才具备了直觉和声美感,并且造成了多声模仿心理,而且在模仿的同时产生了感性活动,这正是演唱者对客观事物产生的感情反映,经过长时期的加工、选择、概括、集中而形成优美的旋律与协和的和声对位,产生了生动的音乐形象,实质上就是歌手们感情形象,因此它具有很高的感染力。

  一方风水养一方人,也养一方艺术。古人云:“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乐者,音之所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②“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摆荡性情,形诸舞泳”。③这些论述说明了外界事物引起人们思想感情的变化,而思想感情的变化却是创造音乐舞踏之内在动力。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口头创作都是该民族所居住的自然环境为背景的。侗族村寨大多依山傍水,风景十分秀丽,寨前碧水长流,潺潺有声;河边榕树挺立,铺天盖地,处处鸟语花香,林涛声声。侗族这勤劳朴实的民族由于长期在这种优美清新的自然环境中繁衍生息,优美的田园生活环境和单纯的男耕女织的农业劳动生活,容易使歌手们对周围环境那富有音乐感和节奏感的百鸟叠鸣,流水潺潺,林涛声声等丰富多彩的大自然和声音响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广阔的联想,并且这种自然的和声必然会形成他们本能的无意识的模拟对象。现代音乐理论家该邱斯曾这样说过:“最古最原始的曲调,说不定只是同一反复出现,其产生由于人类对于简单的鸟鸣或别的天籁的自然自觉的反映”。④该邱斯的猜想和推证正好印证了侗族大歌的产生,说明了音乐对于自然的音响的反映。

  就流传范围来讲,侗族大歌的流传地区并不算普遍,她集中流传于贵州省的黎平、从江、榕江三个县以及广西三江紧靠从江的一些村寨,它作为侗族早期的艺术,是对周围客观事物引力的思想感情的变化,歌手们通过对自然声象的`摹仿,而产生了情感活动和审美意象,从而创造出这种固定的别具一格的民间复调形式,是侗族人民对美的寻求的必然结果。侗族大歌中的曲名,也常以自然界中有响声的自然物或动物来命名。著名的“金蝉歌”(侗语称为嘎哈海),基本旋律和衬音都是直接模仿蝉鸣和各种自然声响而创造出来的。例《知了歌》:

  ⌒ ⌒

  I:2 1 2 1 | 3 2 1 | 6 2 1 2 |3 1 2:I

  夜哟 夜哟 夜 哟 夜哟 夜哟 夜 哟

  --摘自《侗族歌谣研究》

  “知了”土话称“蝉”,在侗族山区非常普遍,尤其是夏天随处都可以听到它的叫声,侗族歌手们就是根据其“夜哟夜哟”的动听的声音所感染,于是摹仿着哼唱,当摹仿的人多了,久而久之,也就变成了一种固定的曲调流传开来。这是由仿声而产生的艺术。从这一点我们可以推断出

  ,当原始先民获得食物可以填饱肚子,并过上较为安定的日子时,他们就会去寻求欢乐,除把劳动动作和呼声当作歌舞来尽兴表演外,他们还可能会把模仿各种自然的响声来作为娱乐的内容。所以这种专门模仿蝉鸣、流水等自然声响的大歌艺术被侗语称为“嘎所”。

  由此可见,一个民族的艺术的产生和发展不仅与该民族的生产劳动和生活习惯有联系,而且与他们的自然环境是分不开的,尤其是特定环境中的各种自然的天籁的声响,对于该民族音乐的产生和形成有很大的影响。同时,我们还必须看到自然环境对民间艺术还具有间接的影响,民间文艺并不是消极地、被动地受自然环境的制约,而是具有一定能动作用,一方面自然环境作用于主体诸因素,通过这些主体因素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这些主体因素又作用于自然环境,从而制约自然环境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民间文艺正是在这种主体和客体的相互结合、相互作用中生存发展的,侗族大歌同样也不例外,

  三、侗族大歌的民间文化生态

  任何一个民族的民间文艺的产生、发展、演变和消亡都与一定的社会文化生态相关。民间的社会文化就是民俗文化,民间文艺就存在于民俗文化环境之中。民俗对民间文艺的影响除一般表现为整体效应外,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那就是某一文学艺术总是深深扎根于某一民俗环境之中。侗族之所以能创造出震惊世界的艺术瑰宝——侗族大歌,这和侗族的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是分不开的。侗族是一个爱好和平、团结的民族,他们的各种民俗活动都以集体为主,例:集体做客、集体对歌等等,这些充分体现了侗族人民的友谊、团结、爱美和群体意识较强的文化精神,也是侗族审美观的一种外在表现形态,即在直觉状态中去体验爱情、人生;发现、领悟、寻觅、感叹人生的究竟和意义,同时也展现出侗族人民对人生的执着、热爱和追求。这些民俗和民俗精神就是侗族大歌生存的良好土壤。现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具体阐述。

浅论侗族大歌生态论文(精选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