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国家大部制改革对我国的经验启示论文(优质3篇)

时间:2017-01-08 09:44:33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西方国家大部制改革对我国的经验启示论文 篇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于体制机制的改革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西方国家的大部制改革经验为我国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本文将从调整政府职能、提高效率和推动地方发展三个方面论述西方国家大部制改革对我国的经验启示。

首先,西方国家的大部制改革成功地调整了政府职能,实现了政府职能的精简和优化。在大部制改革中,西方国家将部门间的职能进行整合,消除了重复和冗余的职能。我国可以借鉴这一经验,通过整合相关部门的职能,减少重复工作和资源浪费,提高政府效能。例如,可以将环境保护、城市规划和交通管理等相关职能整合在一个部门中,实现资源的统一调配和协调管理,提高政府的决策效率和执行力。

其次,西方国家的大部制改革在提高效率方面提供了有益启示。大部制改革通过优化组织结构和管理流程,提高了政府的执行效率和服务质量。我国可以借鉴这一经验,通过简化行政程序和审批流程,减少繁文缛节,提高政府行政效率。例如,可以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对政府部门进行绩效考核,激励公务员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最后,西方国家的大部制改革对于推动地方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启示。大部制改革通过赋予地方更多的自主权和决策权,激发了地方的发展活力。我国可以借鉴这一经验,通过加强地方政府的权力下放和改革,激发地方的创新和发展潜力。例如,可以将部分财政、税收和土地管理权下放给地方政府,鼓励地方政府主动探索适合本地发展的政策和举措,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和增长。

综上所述,西方国家的大部制改革对我国的经验启示非常宝贵。通过调整政府职能、提高效率和推动地方发展,我国可以借鉴西方国家的成功经验,推动我国体制机制的改革和发展。只有不断地创新和改革,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西方国家大部制改革对我国的经验启示论文 篇三

西方国家大部制改革对我国的经验启示论文

  摘要:西方国家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已经开始对大部制改革进行了探索。我国在推行大部制的过程中可以借鉴西方国家大部制改革的经验,注意解决好权力的配置与划分整合,大部内部的运行与磨合,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相分离相协调等问题。

  关键词:大部制;权力配置;机构整合

  一、西方国家进行大部制改革的原因

  20世纪30年代以来,西方政府经济、社会等职能大规模扩张,但是政府职能的急剧膨胀,最终使政府陷入全能主义危机,政府职能与责任增加,管理成本上升,造成财政危机;政府部门庞大的规模造成了管理的低效率;越来越多的法规对经济社会事务干预过多,造成社会对政府部门的不满。全能政府的危机是其进行改革者的直接动因。另外机构设置过多,对经济社会事务干预过多的政府部门机构显得越来越不能适应信息化的社会。这使政府对其职能进行重新定位,按市场优先、社会优先的价值取向,将原来承担的部分经济社会职能推向市场与社会,保留进行宏观调控的职能,收缩政府职能,政府结构上实行大部制。社会的转型是其进行改革的深层驱动力。

  二、西方国家进大部制改革的分析

  (一)政府纵向权力关系的配置。大部制改革表面上体现的是中央政府一级权力配置,但仅考虑到中央政府横向的权力分配是不够的。除此之外还应有中央与地方的纵向权力配置问题。西方的改革中的政府间权力的分配朝着分权、自治的方向发展,地方获得更多的自主权。如日本中央与地方分权改革的特点是事权相对集中。但同时向地方分权是适当的,中央与地方政府间政策制定与执行的治理模式不仅停留于传统的中央政府制定、地方执行的单纯治理模式。

  (二)中央政府内部结构优化。实行大部制的同时,为提高政策效率和加强决策能力,西方发达国家一般在中央政府机构中形成一些核心部门,这些部门在中央政府部际关系中处于主导地位。除核心部门制外,内阁委员会制、联席会议制、共管机构制也同时存在。内阁委员会是协调内阁部门的议事协调机构,成员由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就某些方面和领域的政策进行研究,为内阁决策提出建议。联席会议制度在西方发达国家的政府协调部际关系发挥着重要作用。其特点是联席会议成员是机构而不是个人。联席会议主要是由成员单位机构的工作人员进行研究和协商,提出议题、问题及政策建议。大部制改革也可能会出现部门间职能的一些交叉或者是漏洞。为避免这种情况,有的国家会在一些部门之间设立了两个部门共同管理、共同属于两个部门的机构。

  (三)大部制改革中的分权化。英国将决策和执行两权分离,把中央政府各部门分成决策机构与执行机构两个部分。由部长和少数高级文官构成精干的核心部,负责制定政策和对执行机构的动作进行监督、协调与评估。执行机构由部内的中下层组织转化而来,负责执行政府的政策和提供服务。主管部长与各执行机构负责人间约定双方责权。这一改革实现了上下级关系的转变,上级对下级的控制从着眼于工作流程到着眼于工作效果的.转变,体现了决策与执行分离的趋势。同时还缩小了政府规模,增加了组织的灵活性和决策与执行的公正性。

  三、西方国家大部制改革对我国的启示

  (一)权力划分、配置整合问题。大部制改革中,国家治理结构中横向和纵向的权力关系问题是要解决的重点问题。理顺中央政府一级的部际关系,以及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的关系,对大部制的改革成效有重要影响。这样大部制也才能真正地运转起来。

  在中央政府一级,部与部间横向关系方面,首先要确定的是各部门的权力职责边界,但是各部门的边界问题并不好确定,往往有些职能相近的部门无法合并到一块。另外而有些部门合并以后可能会造成有些领域无部门管理的问题,面对这一问题,法国共管机构的经验是值得深入研究的。其次要注意部门之间的协调沟通,部门之间的协调沟通不能只靠临时的协商来实现,部门间的协调沟通应该建立一种常制,比如类似西方发达国家的委员会制度或者联席会议制度。再次是综合管理部门与专业管理部门的关系。我国目前综合管理部门权力过于集中,影响了专业管理部门的作用。

  在理顺中央政府部际间横向关系的同时,要理顺的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的纵向关系。大部制改革在中央政府一级的实现不等于大部制的真正成功,虽然大部制的机构设置不等于要求地方政府中也要有相应对口的机构,但没有明确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纵向权力关系,大部制的效果恐怕不会很好。因为在国家治理结构中治理的效果还是体现在地方。新的大部门管理权能的增加意味着其与地方政府的相对力量得到了增加,相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其权能是有一定的减少,这样一来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也会受影响。

  (二)机构内部运行与磨合问题。我国在推行大部制改革时,应该注意不同部门整合成大部之后可能会出现原来部与部间的矛盾转化成为部门内部司与司间、局与局间的矛盾的问题,最终导致机构改革分分合合的反复。大部的成立无疑会增加部门内部的运行成本,增加部门内部协调的负荷和难度。大部的建立使大量工作转到了部门内部,减少了部与部间的负担,虽然部内的协调比部际之间的协调在效率上有它的优点,但是组织控制幅度的增大,部内的协调负担的增加,会影响到组织内部沟通的效率性和有效性,影响组织的灵活性和应变能力。因此部内各司局甚至各司局内各科室间的协调一致就显得尤其重要。

  由原来属于不同部门整合成的新的大部,在磨合上也要经受一定考验。在走向组织一体化的过程中,首先是组织文化的融合问题,如何使原不同部门的文化相融合,产生一种新的组织凝聚力,是一个重要问题。在部门一体化的过程中,原不同的部门在新的大部门内会对人员配置、资源分配等一系列利益问题上产生冲突。因此在没有达到一体化之前,需要花许多精力去处理可能由内部的部门主义导致的各种问题。在磨合期内,部内各司局间或者处室间的矛盾可能不亚于部与部间的矛盾。所以如何避免权力部门化的倾向向部门内部更小的单位司局级扩展,这都要求部门领导者的控制能力和领导艺术。

  (三)决策、执行、监督三权的分离与协调问题。可以说大部制的整体构建中权力配置与运行机制是以政府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相互协调相互制约为基础的。如何达到政府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将会是大部制改革的一个难点。目前我国中央政府中

部门在许多时候既是政策的制定者,又是政策的执行者,这样很容易产生部门利益化的问题,从而导致部门利益凌驾于国家利益之上的局面。在成立大部之后,大部的权能大大增加,对其权力进行监督又是一大难题。从整体出发,综合考虑政府整体功能的发挥,政府职能的有效实现,应该是大部设置的一个出发点,也是进行决策、执行、监督分离协调的出发点。既应该要在中央政府部与部间的设置中体现出决策、执行、监督的适当分离和相互协调,也要在大部内建立决策、执行、监督相分离的机制。

  参考文献:

  [1]汪玉凯。冷静看待大部制改革[J]。理论视野,2008(1)

  [2]石亚军。施正文。探索推行大部制改革的几点思考[J] 。中国行政管理,2008(2)

  [3]王四方。"大部制"改革研究综述及前瞻[J]。当代社科视野,2008(2)

  [4]施雪华。孙发锋。政府"大部制"面面观[J]。中国行政管理,2008(2)

  [5]竺乾威。"大部制"刍议[J]。中国行政管理,2008(2)

西方国家大部制改革对我国的经验启示论文(优质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