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建设探究论文 篇一
在现代社会中,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发生越来越普遍。面对学业压力、人际关系困扰、情感问题等各种挑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往往受到严重影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建立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势在必行。
首先,高校应该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通过开设心理健康课程、举办心理健康讲座等形式,提高大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和了解。同时,学校应该建立心理咨询中心,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这样可以帮助大学生及时发现并解决心理问题,减少心理危机的发生。
其次,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助支持。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志愿者团队,为有心理困扰的同学提供帮助和支持。同时,学生社团也可以开展一些关于心理健康的活动,增强学生之间的团结和支持。通过互相倾诉、共同面对困难,可以减轻大学生的心理压力,降低心理危机的发生率。
另外,学校还应该建立健全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这包括建立健全的心理危机预警体系,及时发现潜在的心理危机,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同时,学校应该培养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和心理教育师队伍,提供专业的心理危机干预服务。这样可以确保大学生在遇到心理危机时,能够得到及时的帮助和支持。
最后,社会各界也应该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并提供相应的支持。政府可以加大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投入,鼓励社会机构和企业开展相关活动,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心理健康资源。同时,家长也应该关注子女的心理健康,提供家庭支持和理解。
总之,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任务。需要学校、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只有通过建立健全的机制,提高心理健康意识,加强互助支持,才能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应对心理危机,保障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建设探究论文 篇二
近年来,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频发,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建设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势在必行。
首先,高校应该加强心理危机预防教育。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咨询服务等方式,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和应对能力。学校可以组织心理健康知识竞赛、心理健康宣传活动等,引导学生关注心理健康问题,提高他们的心理抵抗力。
其次,建立健全的心理咨询服务体系。学校应该成立心理咨询中心,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为大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同时,学校还应该加强心理咨询师队伍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建立心理咨询师和学生之间的信任关系,为大学生提供安全、可靠的心理支持。
另外,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助支持。学校可以组织心理互助小组,为有心理困扰的学生提供相互支持和帮助。同时,学生社团也可以开展一些关于心理健康的活动,增强学生之间的团结和支持。通过互相倾诉、共同面对困难,可以减轻大学生的心理压力,降低心理危机的发生率。
最后,建立健全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学校应该建立心理危机预警体系,及时发现潜在的心理危机,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同时,学校还应该加强与社会心理卫生机构的合作,共同推进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通过建立联动机制,形成合力,才能更有效地解决大学生心理危机问题。
总之,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建设是一项全社会共同关注的任务。只有通过加强心理卫生教育,建立健全的心理咨询服务体系,加强互助支持,建立健全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才能有效预防和减少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发生,保障他们的身心健康。
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建设探究论文 篇三
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建设探究论文
摘要:随着国家的快速发展,社会变革加剧,大学生受到社会转型冲击波的影响剧烈,加之其正处于身心发展剧变时期,学生内心矛盾冲突激烈,这个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日渐成为高校不容回避的话题。尤其是近年来大学生自杀事件频发,大学生心理问题目趋严峻。对此,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当高度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并尽快建立相应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方式
1998年开始,我国进入高等教育大发展时代,持续扩大的招生规模,在提供给越来越多年轻人深造机会的同时,亦埋下了情感冲突加大,诱发心理危机的隐患。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05年,我国高校在校大学生自杀意念发生率为17.64%,自杀计划发生率为2.71%;29.72%的学生对自杀行为持不同程度的肯定态度。透过这些调研数据,我们发现当代的大学生对生命价值的理解敏感而脆弱,稍遇挫折,即容易激起过度的悲观情绪,过分忧虑挫折引发的不良后果。片面夸大不利影响。导致自我认知过低,自信崩溃,进而诱发心理危机,影响正常学习生活。近年来,因心理问题而遭遇休学、退学的大学生屡见不鲜,当中更有甚者,甚至产生轻生想法,并付诸实现。以2003年全国12.6万大学生为对象的调查显示,20.3%的人有明显的心理障碍。其中,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连续两年的心理健康调查显示,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率是16%~23%。因此我们可以说,在现阶段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设过程当中,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构建必要且艰巨,可谓刻不容缓。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产生,有其特殊性。这是因为作为一个社会的特殊高知群体,大学生在校园中经常会面对学业、求职、恋爱等多重压力。由于客观环境因素和主观个人因素双方面的影响,部分心理素质较弱的大学生们在面对矛盾和冲突时,往往不堪重压,容易在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进入误区,诱发心里危机。
1、诱发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原因
首先,大学生由于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高峰时期,其心理特征介于未成年人和成人之间,一方面,他们拥有强烈的独立需求,渴望自主的行为、社交;另一方面,由于其身心发展尚不成熟,心理仍存有对父母长辈的依赖,并没有从本质上具备完善的心理素质和机能,当“独立”与“依赖”并存的两种心理需求发生矛盾时,强烈的内心情感冲突就容易诱发心里危机。“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在心里危机中越来越矛盾,分裂的情感逐渐使处于危机漩涡中心的学生产生焦虑、忧郁、愤懑的情绪,不能自拔,时间一长。便形成了永久性心理障碍。
其次,大学生正处于性成熟期时期,其性心理和性意识均已得到快速发展,渴望与异性交朋友,积极构思恋爱对象的理想模式并试图付诸实现。在这种冲动萌发的性需要影响下,学生情侣在大学校园里同居并开始性生活的`比例大大增加。然而,由于我国现行的教育体系当中对性知识的教授极其匮乏,青少年很难从小就从课堂上面获取足够多的科学性知识教育,这种缺憾一直延续到了大学,导致处于恋爱时期的青年大学生遇到性生活问题时无法自我解决。同时又因为羞愧而找不到可靠对象进行必要的倾诉交流,由此引发的无措感时常会让问题学生感到困惑、孤立无援,诱发心里危机。
第三,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不平衡和抗压能力不强也容易诱发心里危机。如今的大学生活丰富多彩,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较之以往有所提高。高中时代单一强调成绩的评价模式在大学里已经不再适用。生活环境和评价系统的改变,容易让心里正处于发展建设阶段的大学生内心纠结,不敢坦然面对挫折。自我认知过低,加之其自我调控系统并没有趋向成熟、稳定,困惑心理容易导致学生出现且我迷失的空虚状态,影响心理健康。特别是对于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来说,日趋紧张的就业形势会从客观上给其带来沉重的压力,一旦调适不当,极容易出现严重的心理焦虑和躯体不适与障碍,引发心理崩溃。 在这种背景之下。建设行之有效的高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势在必行。心理危机干预,是指采取紧急应对的方法帮助当事人正视危机,解除心理困境,使其症状得到即时缓解和持公消失,心理功能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并获得新的应对技能,以预防将来心理危机的发生。
2、有效的高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
2.1 普及强化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干预重在预防。对于心里危机干预来说,最好的方式就是普及和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授大学生心理健康保健知识,培养学生的抗压能力、情绪控制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掌握一定的自我调节方法和危机自救手段,增强学生心理机能;第二,建设专业的心理辅导教师队伍和危机干预工作机构。前者方便及时发现和掌握学生中存在的各种实际的心理问题,了解学生的需求,随时解答学生的心理困惑,把心里危机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后者则能够促使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规范化、常态化。这其中,后者更为重要,一个优良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机构,必定拥有一个固定的心理干预场所。这个固定的场所。这有利于平稳求助学生的心态。使学生愿意主动接受帮助,帮助心理咨询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另一方面,一个专门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机构,亦能够在长远规划上发展成为一个预警中心、协调中心和突发事件、危机处理中心,促使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更加全面、完善,也使心理健康教育计划的制订、协调和实施更加有理有据。
2.2 构建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三层网络体系
2009年,江西省教育厅出台《江西省高校大学生心里危机预警与干预方案》,其中明确指出建立完善的高校大学生三级心理危机预防干预系统,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提高危机应对能力和自救能力。
这三级系统分别是:学校一院系一班级。在此基础上,我们继续细化,把它细分为心里危机干预的三层网络体系:第一层,即学生心理自助与助人的一级网络。主要以寝室或班级为单位,参照学生干部的建制,招募心理健康保健员,并提供系统的培训。结业后,颁发证书,持证上岗,在学生中间开展有效工作,帮助受困同学开展心理自助与助人;第二层
,即政治辅导员组成的二级网络。由于政治辅导员具备一般专业老师所没有的敏锐洞察力和突发事件处理能力,使得他们能够迅速捕捉到学生中潜在的危机隐患,当有事件发生时,这些同志知道如何处理以及如何第一时间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第三层,由高校心理咨询中心专业人员组成的三级网络,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经历危机干预和创伤处理的系统培训,能进行有效的危机干预。有个别咨询和团体辅导的能力。
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构建,任重而道远。这是一项长期工作,需要我们持之以恒的努力和坚持不懈地追求。
参考文献:
[1]范存欣,马绍斌.王惠苏等.青少年自杀相关问题及影响因素分析[J].疾病控制杂志,2005,9(3):717-720.
[2]钞秋玲.大学生成功心理导航[M].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105-120.
[3]汪立夏,舒曼.携手互助一班级心理健康员工作手册[M].江西高校出版社.2010:P62.
[4]黄希庭,郑涌.当代中国大学生心理特点与教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