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型研究论文范文(优秀6篇)

时间:2014-03-02 04:20:33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产业转型研究论文范文 篇一

标题:我国制造业产业转型的现状与挑战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我国制造业正面临着产业转型的重要时期。本文通过对我国制造业产业转型的现状进行研究,分析了其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以促进我国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产业转型,制造业,现状,挑战,对策

一、引言

我国制造业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但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加速,我国制造业正面临着产业转型的巨大挑战。如何应对这些挑战,推动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制造业的产业转型正处于初级阶段。虽然我国制造业在数量上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在质量和技术含量上仍然存在较大差距。传统制造业占据主导地位,高技术制造业的比重相对较低。

制造业的转型升级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首先,我国制造业在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上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创新能力不足成为制约我国制造业发展的瓶颈。其次,制造业的劳动力成本逐渐上升,导致了部分企业的竞争力下降。再次,环保要求的提高也给我国制造业带来了巨大压力,传统制造模式已难以适应当前的环保要求。

三、对策措施

为了促进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应采取以下对策措施:

1. 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政府应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建立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2. 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政府应引导企业加大对高技术制造业的投入,推动传统制造业向高技术制造业转型,提高制造业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3. 提高企业竞争力。政府应采取措施降低企业的劳动力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同时,鼓励企业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水平。

4. 推动环保产业发展。政府应加大环保产业的扶持力度,引导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推动绿色发展。

四、结论

我国制造业产业转型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但也有很多机遇。通过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我们可以克服这些挑战,推动我国制造业向更加高质量、高效率、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洪亮, 陈洪武. 我国制造业产业转型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 科技视界, 2018(6).

[2] 李明, 龚明. 我国制造业产业转型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2019(10).

产业转型研究论文范文 篇三

强化金融支撑 助力产业转型

如何发挥金融“资本血液”作用,从而促进特色产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是一项具有现实意义的重要课题。近年来,沙河市围绕推进玻璃产业转型升级这一目标,充分发挥金融的重要支撑作用,走出了一条金融与产业共生、互动、双赢的发展之路。

搭建 “ 聚金 ” 平台 , 实现 “ 产融共生 ”

引进强力外援。开展金融推介“走出去”活动,在北京、上海等多个城市组织金融推介会,与交通银行、华夏银行、民生银行等多个金融机构建立信息联络机制,有力促进了外埠金融机构的入驻。

借助优质平台。加强与国内知名现货、期货、股权融资等平台沟通对接;与郑州商品交易所合作大力发展玻璃期货贸易,全国玻璃期货基准价区成功调整到沙河;与渤海商品交易所合作大力发展玻璃现货贸易,“沙玻”成为玻璃现货市场全国首个平板玻璃品种;昊天、元华等一批企业成功在天交所、石交所挂牌上市。

拓宽 “ 聚金 ” 渠道 , 实现 “ 产融互动 ”

金融产品创新融资。鼓励支持金融机构开发金融新产品,推广应用了信托、私募、社团贷款、委托贷款、保理等10余种金融新产品,开展了动产抵押、股权融资等多项业务,满足了企业各种融资需求。特别是中国银行沙河支行被确定为全国首批40家微型企业贷款业务试点单位之一,邢台市仅此一家。

行业协会牵头融资。打破旧有传统融资模式,与兴业银行合作,依托沙河国际商会、沙河艺术玻璃协会,在全省首创由行业协会与金融机构合作融资模式。

龙头企业带动融资。在全国首创由园区与金融机构担保合作模式,由德胜玻璃深加工园区投资方德金公司为入驻园内的玻璃深加工企业提供担保融资,有效破解园区玻璃企业规模小、信贷级别低等瓶颈制约。

强化 “ 聚金 ” 举措 , 实现 “ 产融双赢 ”

产业转型研究论文范文 篇四

(二)尽管产业内的升级应该构成整个浙江省产业转型升级的重点,但是产业间的升级也是“两条腿”走路时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

产业间转型升级的主要内容有四个方面:第一,重化工业、重型机械设备、装备制造等;第二,高新技术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第i,生产性服务业;第四,海洋经济,新的发展空间和发展资源的开拓.其中,装备工业的发展方面有一个问题是十分值得探讨的,就是进口替代的问题.浙江原来在前十年大量出口的主要是在传统制造业、消费品这些轻工领域,现在能不能借助于原来这些传统制造业的基础向上游去做一些延仲?也就是说与原来传统制造业相关联的装备工业.浙江传统制造业的许多设备都是借助进口的,尤其是企业的很多装备都是在1997年、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从国外大规模进口的.如果说这一次的国际金融危机之后,随着世界经济格局重塑,产业转移新的格局出现之后,在装备丁业方面,能不能部分的或者说初步的迈开进口替代的一个步伐?

产业间转型升级的四个方面都很重要,但是对于不同的Ⅸ域,作为省里产业间的转型升级,可能侧重点应该不太一样.像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这可能在全省传统产业改造当中都是非常需要的,应该说没有非常大的地域差别概念;但是像重化工业、滨海工业、临港工业、重型制造业、高新技术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包括海洋经济的发展,在省内不同的区域上可能要做一些分区域的指导.

(三)创造产业转型升级条件

产业转型升级条件的创造当然是方方面面的,但是重点还是两条:第一,如果说把产业转型升级的重点放在产业内升级,那么对于产业转型升级的主体,也就是企业的创新积极性的调动和保护就非常重要.调动和保护企业创新和从事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是知识产权的保护、商标专利的保护以及规范的市场秩序的建立和健全.对于产业内的转型升级,当然要击搭建一些共享的科技平台,但是更重要的是要相信只要政府创造一个好的制度环境,在这个环境中,企业会觉得去做转型升级、做创新对他们来说也是一件很划算的事情.而制度环境创造的关键就是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市场秩序的规范和维护.第二,空间结构的优化,尤其是新型城市化的推进.新型城市化的推进不仅仅是为城市化而城市化,也不仅仅涉及城乡统筹等问题,推进城市化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现在这个发展阶段应该是利用推进城市化来提升工业化水平.浙江省应该是到了这样的一个发展阶段.利用城市化的进程来集聚创新的要素和构建区域创新的体系,在新型城市化的推进过程当中,如果我们能够做到这两点,那么对浙江经济的转型升级,尤其是整个Ⅸ域中的产业内的转型升级,将会创造一个更好的环境.噬

产业转型研究论文范文 篇五

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以下是产业转型升级调研报告,欢迎阅读。

我市机械制造、印刷装订、建筑材料、交通运输四大传统产业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逐步发展而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曾带动了一方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在科学发展的新阶段,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现实需要看,从日益激烈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看,我市四大传统产业竞争优势逐步弱化,发展后劲相对不足。如何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助推我市科学协调发展,是推进繁荣幸福新**建设的重要课题。为此,市政协组织精干力量深入基层,采取走访座谈,调查问卷等形式就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进行了一次专题调研。具体调研与建议如下:

一、传统产业发展现状与制约因素

据统计,截止到“十一五”末,全市共有传统产业1153家,占全市企业总数的;安置就业人员59736人,占二三产业从业人员的;纳税32098万元,占当年全市税收的。分析“十一五”期间传统产业发展,呈现以下特点:一是企业规模偏小。我市1153家传统产业中,规模以上企业(年产值2000万元以上)仅为47家,占总数的。这表明传统产业中具有龙头带动作用、较大规模企业少,应适时转型升级。二是纳税贡献不够大。2022—2022年我市传统产业纳税分别为27454万元、26344万元、28948万元、30968万元、32098万元,分别占当年全部税收的、、、、。总体看“十一五”期间传统产业纳税贡献呈增长趋势,但增长幅度不大,占当年全部税收比例呈逐年递减之势。与高新技术产业相比较而言,以2022年为例,2022年118家高新技术产业纳税52769万元,而1153家传统产业纳税额仅为32098万元,仅占传统产业个数10%的高新技术产业却创造了传统产业倍的税收,这表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三是吸纳了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我市四大传统产业遍布城乡,截止2022年底共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近60000人,为新时期增加农民收入作出了积极贡献。四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前景可期。我市四大传统产业均属民营性质中小企业,企业规模普遍偏小,但是正所谓“船小好调头”,中小企业应对个性化、多样化、快速变化市场需求的反应能力比较强。加之,四大传统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具备了相对稳定的市场,相对成熟的经营模式,有了比较坚实的发展基础,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根本条件。

通过全面分析传统产业发展现状,制约传统产业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科技投入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差。我市绝大多数传统产业由于企业规模较小,原始资金不充裕,在市场行情好的情况下,热衷于追求短平快效应,盲目将企业发展重点单纯的放在规模扩大和人员增加上,对于科技投入、技术改造项目重视不够,没有认识到科技投入和专利技术对于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中的重要性,以致传统产业发展缺乏竞争力。

二是人才短板效应制约传统产业发展。总体上看,传统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匮乏。在企

业管理方面,有相当一部分传统产业属于家族式企业,管理层以家族成员为主,他们目光不够长远,思想保守,缺乏开拓意识,管理模式陈旧,家族式企业经营管理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壮大。在专业技术人才方面,重视实用型熟练工人,对技术型、研发型高端人才作用重视不够,四大传统产业中像新宏昌重工集团那样每年聘用大量高端技术人才,建立了自己的研发机构和研发团队的企业寥寥无几,高端技术人才的缺失严重影响了高新技术产品的开发,进而影响了企业更好、更快发展。

三是传统产业不同程度存在融资难问题。由于绝大多数传统产业存在规模小、资金少、抗风险能力弱、稳定性差的特点,甚至有些传统产业还存在管理薄弱,信用缺失等问题,加之当前国家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商业银行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风险意识增强,在贷款对象选择上非常严格,对中小企业大多实行“慎贷”策略。制约传统产业发展的融资难、贷款难、担保难问题仍然存在。

四是政策支持相对不足。2022年市政府出台的《关于“十一五”期间扶持重点传统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规定,从2022年起,市财政每年安排地方财源建设基金10%作为重点传统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滚存使用。近年来,随着政府不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大对科技型高新技术企业的扶持力度,相应对传统产业的扶

持力度有所降低,部分年份未达到预算安排的地方财源建设基金的10%。据统计,2022—2022年,我市共扶持冀东水泥、富士胶版印刷、新宏昌专用车、长城重机等重点传统企业13家,平均每年仅3—4家,扶持企业比例较小,且均属规模以上企业,对于淘汰落后产能生产线,技术改造补偿奖励力度不够。此外,廊坊市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促进建筑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廊政[2022]133号)和《关于加快推进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工作的实施意见》(廊政[2022]54号),目前,我市有关部门落实不够。

五是社会服务体系建设滞后。近年来,我市在扶持、服务传统产业发展上做了大量工作,特别是在全市“效能**”建设活动动员大会后,各相关部门严格按照以“京津冀最好,环渤海一流”为软环境建设目标,进一步提高了行政效能,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但总体看我市致力于服务传统产业发展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仍然滞后,主要表现为服务机构少、服务范围窄、服务水平低、服务市场不规范。

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方向与思考

传统产业不等于夕阳产业,传统产业经过科学合理的转型升级,同样可以发展成为特色主导产业。我们要以长远的眼光,民生的视角,维护稳定的大局看待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力促传统产业高端化。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总体方向和目标是:通过整合传统产业资源,延长产业链条,提升产业结构,提高技术水平,使传统产业成为极具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最终实现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由粗放型向现代管理型转变、由高污染低效益向高效益低污染转变,由小特色走向大特色,由局部特色走向整体特色,由小产业走向大产业,由小市场走向大市场,由钻市场空隙走向竞争强势。

产业转型研究论文范文 篇六

一、企业转型升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企业普遍认识到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的改变,必须加快转型升级步伐,跟上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最新要求,在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淘汰落后产能、增加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练好内功、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等方面做好文章。

2、企业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战略金属及合金工程(一期)正在建设,将形成年回收再生合金废料7万吨,高合金特殊钢万吨;完成万吨镍铜废料再生项目,高品质复合合金形成规模能力;购置30台数控设备、高速钢工具项目投产达效;投资4600万元,新上8台德国全自动磨床及26台配套设备;新上数控压机、研磨机床、清洗生产线,年产600万片数控刀具及300吨矿山机械刀具项目投产;长江增上压力烧结炉、多气氛烧结炉及新型压力机;亚星新上6台自动压力机,这些企业的装备水平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3、企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被认定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加压烧结工艺为国家发明专利。合金行业开发的数控刀具、复合刀具、镍铜合金、矿山球齿、高速钢等产品,延伸了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

4、引进技术管理人才。共引进12名高级技术管理人才。

5、商标品牌。获省著名商标,获国家著名商标。

6、管理创新。实行精细管理,进行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

二、主要企业转型升级工作

1.狠抓技术创新,加快产品升级换代步伐

科技创新是一个企业的生命力,我公司为达到技术创新、提高竞争力,公司逐步建立了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一是采取建立人才培训中心自主培养和委托大专院校定向培养的办法,为公司培养专业化技术研发人才和工程技术人才。二是通过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制定人才引进激励机制,招聘和引进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工矿企业的中高级技术人才。壮大研发队伍,增强研发实力。三是营造良好的创新研究氛围,设立专门的创新工作奖励基金。公司拿出了1825万元作为技术开发项目经费,从去年的3%的比额增长到,同比增长60%。为技术研发创新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引入了国家先进的设备,其中目前技术开发仪器设备共计120余台套,主要有:美国进口碳氢氧分析仪1台,红外线碳硫仪1台,德国进口x射线荧光分析仪1台,美国进口便携式直读光谱仪2台、德国进口全谱直读光谱仪1台、化学分析仪器4套、超声波清洗线1条、1吨真空冶炼炉、3吨电渣炉1台、3吨中频感应炉2台、6吨净化处理炉1台等,为产品开发创新提供了基础保障。

在有效的执行力和国家大力的支持下,公司取得了较好的实施效果和运行效果,2012年,公司自主试制研发了六大新产品项目,其中包括再生高温合金(unsno6600)研究及应用,再生高温合金(gh761)研究及应用,再生高温合金(800ht)研究及应用,再生高温合金(gh230)研究及应用,再生高温合金(unsno8028)研究及应用,再生高温合金(gh625)研究及应用等再生技术研发项目,部分产品已投放市场,并得到了用户的一致好评。同时优化了新产品的工艺,满足市场的需要,并取得了国家级专利10项。取得了当年企业营业收入总额35087万元成绩,新产品销售收入为7500万元,占销售收入的20%左右。

2.增投入扩规模,提高稀有金属再生利用能力

稀有金属是国民经济和国防军工不可缺少的战略资源。面对资源环境约束与需求不断增长的矛盾,发展再生利用产业成为增加有效供给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稀有金属再生利用产业尚处粗放发展阶段,利用水平与国外有较大差距,发展空间巨大。为了节能环保,积极响应国家十二五计划,我公司大力扩大规模,提高稀有金属再生利用的能力。

项目分两期建设,初期为一期建设内容,工程建成后年回收再生高合金废料7万吨、年产高合金特殊钢及钛合金万吨,以满足规划各种再生稀有金属合金年生产能力。

一期工程新厂区位于省经济开发区内,场地东西长度为米,南北宽度为米,建设用地面积310814平方米,约466亩。

二期建设在一期积累技术、生产实践以及市场开拓的基础上,重点是进一步扩大高端合金废料的回收以及再生利用,进一步扩大高温合金、镍基合金再生铸锭生产,发展钛及钛合金冶炼以及高温合金铸造母合金冶炼,锻件、模块生产,以满足中国航空集团下各分子公司、航天及军工等特殊领域的锭坯、锻坯需求。二期工程建设场地拟在一期北侧用地614亩。

产业转型研究论文范文(优秀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