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素材:为国争光的人物故事【优质5篇】

时间:2019-05-04 03:46:13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高考作文素材:为国争光的人物故事 篇一

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许多为国争光的人物,他们以自己的勇气、智慧和奉献精神,为国家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其中,我最为敬佩的人物是中国女排的队长郎平。

郎平出生于一个篮球世家,她的父亲郎平高瞻远瞩,深知女儿的潜力,执意将她送进了体校。然而,郎平对篮球并没有太大的兴趣,她更加钟情于排球。在经历了一番挣扎和思考之后,郎平决定追随自己的内心,选择了排球作为自己的人生道路。

成为中国女排队长后,郎平带领着自己的队友们一起奋斗,不断挑战自我,为国争光。在1981年第四届世界杯排球赛上,中国女排凭借郎平的带领,一举夺得冠军,创造了中国排球历史上的辉煌。此后,郎平又带领着中国女排连续夺得了1982年和1985年的世界杯冠军,成为中国女排的传奇。

然而,郎平的人生并非一帆风顺。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中国女排遭遇到了巨大的挫折,最终只获得第五名。郎平在赛场上的表现不尽如人意,她深感责任重大,对自己的要求更加严格。接下来的几年里,郎平苦练技术,不断改进自己的比赛策略。在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她带领中国女排再度夺得了冠军,实现了自己的奥运梦想。

除了在赛场上的辉煌表现,郎平还是一位非常有担当和责任感的人。在2005年,她接受了中国女排主教练的重任,开始了自己的执教生涯。她通过严格的训练和悉心的引导,帮助中国女排重回巅峰,连续夺得了2015年和2019年的世界杯冠军,并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获得银牌。

郎平的故事告诉我们,只有付出努力和坚持不懈,才能取得成功。她的坚持和奉献精神不仅为中国女排赢得了荣誉,也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人。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都应该像郎平一样,勇往直前,为国争光。

高考作文素材:为国争光的人物故事 篇二

在中国的历史中,涌现出了许多为国争光的人物,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勇气和奉献精神,为国家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其中,我最为敬佩的人物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之一钱学森。

钱学森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从小就展现出卓越的智慧和对科学的浓厚兴趣。他在中国的大学毕业后,赴美留学,进入了麻省理工学院深造。在美国期间,钱学森积极参与了美国的航空航天研究,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然而,他始终忘记了自己的根,心系祖国,怀揣着为国争光的梦想。

钱学森在1955年回国后,投身于中国的航天事业。他带领团队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科学难题,为中国的航天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在他的带领下,中国研制成功了自己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创造了中国航天史上的里程碑。

然而,钱学森的事业并非一帆风顺。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他遭到了不公正的对待,被关押了多年。然而,他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信念,没有放弃对航天事业的热爱和追求。在1971年,他终于获得了平反,重新回到了航天事业的岗位上。他带领团队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科学难题,为中国的航天事业再次作出了巨大贡献。

钱学森的故事告诉我们,只有不断地追求梦想,才能取得成功。他的坚持和奉献精神不仅为中国的航天事业赢得了荣誉,也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人。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都应该像钱学森一样,勇往直前,为国争光。

高考作文素材:为国争光的人物故事 篇三

题目:张艺谋:为国争光的电影大师

张艺谋,一个为国争光的人物,是中国电影界的传奇人物。他的故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追逐自己的梦想。张艺谋的励志故事充满荣耀与创新,为我们树立了一个榜样。

张艺谋从小就对电影充满热爱,他用自己的才华和努力成为了中国电影界的巨星。他的电影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度感动了无数观众,也赢得了国际上的赞誉。

他的代表作品《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活着》等都获得了国际电影节的大奖。他的作品充满着中国的文化元素,展现了中国人民的生活与情感,引发了全球观众的共鸣。张艺谋的电影作品为国争光,成为了中国电影的骄傲。

除了在电影创作方面的成就,张艺谋还积极参与公益事业。他在2008年汶川地震后拍摄了纪录片《心灵深处》,揭示了灾区人民的苦难与坚强,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和反思。他通过自己的电影作品,为社会传递正能量,为中国的电影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成功并没有让张艺谋满足,他始终保持着对电影的热爱和创新的精神。他通过不断尝试新的拍摄技术和表现手法,推动了中国电影的发展。他的作品不仅在国内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也在国际上赢得了认可。

张艺谋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坚持追逐自己的梦想,就能够为国争光。他的励志故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让我们明白只有勇于创新和坚持不懈,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高考作文素材:为国争光的人物故事 篇四

高考作文素材:为国争光的人物故事 篇五

  下面是由语文迷网小编为大家整理提供的为国争光的人物故事素材,欢迎参考阅读参考。

  徐悲鸿

  徐悲鸿.(1895-1953),是兼采中西艺术之长的现代绘画大师,美术教育家。徐悲鸿出身农村,家境清贫。父亲徐达章是个村塾教师,擅长花鸟,人物画。徐悲鸿4岁开始在家塾中读书,耳濡目染,自幼对绘画发生兴趣。9岁随父学画,10岁已能作父亲的助手。农忙时,兼做耕作,贫苦的劳动生活,使他从小养成了勤劳,简朴的作风和诚实正直的性格。他13岁时遇上大荒之年,随父走江湖,依靠鬻字卖画为生。17岁时,父亲染上重病,家境每况愈下。八口之家的生活重担,从此落到徐悲鸿的肩上。他在小学,中学任图画教师,也到上海等地靠卖画为生。19岁时父亲去世,家境愈加贫困。

  1915年徐悲鸿再次赴沪,在友人帮助下,在“暇余总会”(当时的赌场)一隅借住,刻苦创作,同时到夜校学习法文。他画了一匹马,寄给审美书馆馆长高剑父。其弟高奇峰十分赞赏他的画艺。这时,徐悲鸿虽考取了震旦大学,但无钱进学,幸好得到高奇峰的资助。后又结识了康有为,得有机会观摩康所收藏的碑帖。并在艺术观上也受到康有为的影响。1917年徐悲鸿赴日本东京研究美术,秋返北京,应蔡元培之邀任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导师,并结识陈师曾。1919年赴法留学。在著名画家达仰的画室学习素描,1921年去德国,就学于画家康普的画室,次年归巴黎。1925年经新加坡回国。第二年春,他再去巴黎,又赴比利时布鲁塞尔临画,游历瑞士,意大利。

  1927年回国后,历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上海南国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等职。1933年携中国近代绘画作品赴法、德、比利时、意大利及苏联展览。抗战时期,将自己作品带到南洋,印度等东南亚地区展览,并将全部收入捐献给祖国难民。

  解放前夕,国民党政府派飞机接徐悲鸿和一批著名教授去南京,遭到徐悲鸿拒绝。解放后他被邀请为中国出席世界和平大会的代表,并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并当选为全国文联常务委员,全国政协代表和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主席。1952 年在病中,将自己一生创作和全部珍藏作品捐献国家。1953年病逝,只活了59岁。国家为这位伟大的艺术家在北京建立了徐悲鸿纪念馆,保存了他的一千余件作品。他一生创作作品达数千件,培养和发现了一大批优秀的美术人才。

  徐悲鸿擅长中国画,油画,尤精素描。他的画作满含激情,技巧极高。著名油画有《溪我后》,《田横五百士》,国画有《九方皋》,《愚公移山》,《会师东京》等。最能反映徐悲鸿个性,表达他思想感情的莫过於他写马的画卷。他对马的肌肉,骨骼以及神情动态,作过长期的观察研究,画了数以千计的速写。所以他画的马图笔墨酣畅,奔放处不狂狷,精微处不琐屑,筋强骨壮,气势磅礴,形神俱足。另有一些人物,狮,猫等题材作品,也是质优量大。他的绘画创作坚持“师法造化,寻求真理”的原则。

  邓世昌

  邓世昌:“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

  邓世昌(1849-1894) 原名永昌,字正卿。广东番禺人。1867入马尾船政后学堂驾驶班第一期学习,1874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并被船政大臣沈葆璋奖以五品军功任命为“琛航”运船帮带。次年任“海东云”炮舰管带,时值日本派兵侵犯台湾,他奉命巡守澎湖、基隆,获升千总。后调任“振威”炮舰管带,代理“扬武”快船管驾,获荐保守备,加都司衔。

  关天培

  关天培(1781~1841.2.26),鸦片战争中抗英名将。字仲因,号滋圃。江苏山阳(今淮安)人。1803年(清嘉庆八年)中武秀才,授把总。后累升至参将。1826年(清道光六年),清政府初办漕粮海运,关天培押粮船千余艘平安至天津,旋升副将。次年,擢总兵。1832年春,署理江南提督。1834年调任广东水师提督。赴任后,踏勘地理形势,将虎门口的沙角、大角炮台改为信炮台;在上横档岛一线,重建南山炮台(改名威远),改建横档、镇远炮台,增建永安、巩固炮台,控制东西水道;在虎门底,改建大虎山炮台。

  雷锋

  雷锋,原名雷正兴,1940年出生在湖南省望城县一个贫苦农家。

  1949年8月,湖南解放时,小雷锋便找到路过的解放军连长要求当兵。连长没同意,但把一支钢笔送给他。1950年,雷锋当了儿童团长,积极参加土改。同年夏,乡政府保送他免费读书,后来加入少先队。1956年夏天,他小学毕业后在乡政府当了通信员,不久调到望城县委当公务员,被评为机关模范工作者,并于1957年加入共青团。1958年春,雷锋到团山湖农场,只用了一周的时间就学会了开拖拉机。同年9月,雷锋响应支援鞍钢的号召,到鞍山做了一名推土机手。翌年8月,他又来到条件艰苦的弓长岭焦化厂参加基础建设,曾带领伙伴们冒雨奋战保住了7200袋水泥免受损失,当时的《辽阳日报》报道了这一事迹。在鞍山和焦化厂工作期间,他曾3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5次被评为标兵,18次被评为红旗手,并荣获“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的光荣称号。

  熊倪

  熊倪在参加2000年奥运会之前,曾有过因失手而仅获银牌、铜牌的经历。当时18岁的熊倪,真正体会

到了竞技运动的残酷。是自己天分不够吗?不是。是自己不够刻苦吗?也不是!他想,也许这就是他的命。他甚至不想再跳水了。此时,一直支持他的父母向他伸出了温暖的双手。母亲以默默无闻的`关心表达她一如既往的爱,父亲告诉他:“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话虽短,却发人警醒。就是这句话,伴随熊倪走过了痛苦和失败,一直鼓励他登上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跳水金牌的领奖台。

  奥运归来,荣誉与掌声都有了,熊倪还开办了自己的服饰公司,有人建议他急流勇退。但中国跳水的状况熊倪最清楚,2000 年中国奥运金牌榜需要他的加入。然而,复出的困难是明摆着的。停训近一年,熊倪长胖了不少,要恢复状态,需要付出加倍的努力。而且,复出面临着巨大的社会压力,如果比赛砸了,要面临“英雄变狗熊“的尴尬。关键时刻,又是他父母深明大义,帮他顶住种种压力,鼓励他再度为国争光。

  重上跳板之路是异常艰苦的。熊倪体质并不好,大运动量的训练使他几次体力透支,险些晕倒在游泳池里,但熊倪咬牙坚持了下来,在他心里,燃烧着熊熊的爱国之情,他只想早点恢复状态,捍卫中国跳水的荣誉。

  回想起自己四次参加奥运会夺得3金1银1铜的历程,熊倪心中充满了对父母的感激,是他们鼓励他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热爱的跳水之路。教导他具有一拼到底,永不言败的精神,使他圆了多年的梦想。

高考作文素材:为国争光的人物故事【优质5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