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电影观后感 篇一
《功夫熊猫》:勇敢追梦,坚持不懈
《功夫熊猫》是一部描绘熊猫儿童梦想成为功夫大师的故事。这部电影令人陶醉的画面、幽默的对白和深刻的教育意义使其成为一部非常受欢迎的儿童电影。
电影的主角是一只胖胖的熊猫叫做“阿宝”。他是一个不起眼的厨师学徒,他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功夫大师。然而,由于他的体型和平凡的身份,其他人对他的能力持怀疑态度。然而,阿宝从不放弃,他坚持不懈地努力学习功夫,最终证明了自己的价值。
这部电影强调了梦想的重要性。阿宝的梦想是一种力量,激励着他克服困难,追求自己的目标。他的决心和毅力是这个故事的核心。无论遇到多么困难的挑战,阿宝都不会放弃,而是用他的坚持和努力来克服困难。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我们有梦想,并且坚持不懈地追求它们,我们就可以实现自己的目标。
此外,《功夫熊猫》还教育我们关于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电影中,阿宝加入了一个由其他动物组成的团队,他们共同努力战胜邪恶的敌人。他们通过团队合作和相互支持,成功地保护了自己的家园。这个故事向我们展示了团队合作的力量,同时也教育我们要学会信任和依赖他人。
此外,《功夫熊猫》还强调了自我价值的重要性。虽然阿宝一开始被认为是一个无能的胖子,但通过他的努力和信念,他证明了自己的价值。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和才能,我们应该相信自己并努力发挥自己的潜力。
总的来说,《功夫熊猫》是一部富有教育意义的电影。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学到了梦想的重要性,坚持不懈的价值,团队合作和自我价值的重要性。这些教育价值将激励我们追求自己的梦想,并成为更好的人。
教育电影观后感 篇二
《放牛班的春天》:音乐改变命运,希望永不熄灭
《放牛班的春天》是一部感人至深的教育电影,讲述了一位音乐教师如何通过音乐改变了一群贫困农村学生的命运。
电影的故事发生在一个偏远的农村学校,这里的学生大多来自贫困家庭。由于经济困难和缺乏教育资源,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差。然而,一位叫做克莱门特的新音乐教师的到来改变了一切。
克莱门特是一个热爱音乐的教师,他相信音乐有着无限的力量。他决心通过音乐激发学生的潜力,并帮助他们改变自己的命运。尽管克莱门特面临着学生的困难和敌对,但他从不放弃。他用他独特的教学方法和对学生的关爱,逐渐获得了学生们的信任和支持。
这部电影强调了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克莱门特通过音乐教育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他教会他们如何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并通过音乐改变自己的生活。通过音乐,学生们不仅学到了音乐知识和技能,还学到了坚持不懈、团队合作和自信的重要性。
此外,《放牛班的春天》还反映了教育体制中的问题。电影中的学校存在着僵化的教学方法和重视成绩的观念。这种教育体制限制了学生的发展,并导致了学生对学习的失去兴趣。然而,克莱门特的到来打破了这种僵化的教学方法,他通过音乐教育让学生们找到了学习的乐趣,并展现了他们的才华和潜力。
总的来说,《放牛班的春天》是一部感人至深的教育电影。它通过音乐教育的力量告诉我们,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潜力和培养他们的人格。这部电影也提醒我们要改变教育体制中的问题,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接受艺术教育,并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潜力。希望的火种从未熄灭,只要我们用心去教育和关爱每一个学生,他们都有可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教育电影观后感 篇三
教育电影观后感
虽然学过了很多专业课,但我还是觉得自己无法写出比较专业的论文来表达自己的感想。所以还是选择写关于看过的电影的一些感想
,第一次这样关心教育的眼光来看电影,的确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老师在大一的时候给我们放了很多电影《大一新生》、《小孩不笨》、《放牛班的春天》,也许是因为自己还不够“老”,不理解其中的意义。但是到了大二又看了《死亡诗社》以及《蒙娜丽莎的微笑》忽然觉得明白了很多,关于当一个教师,关于教育。
简介一下《蒙娜丽莎的微笑》,背景是五十年代的美国,一个被誉为“没有男子的常青藤”的卫斯理女子学院,来了一个艺术史女教师,一个接受了自由改革思想,想让女性重新找回自我,不要做男人或者是婚姻的附庸的女子。这个学院里的学生都是家庭非常好的,这些女孩子从小也都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他们可以做得更好,但是他们却个个都被塑造成想尽快结婚,嫁个好男人的家庭主妇。难道这真是她们想要的吗?
有些人把《蒙娜丽莎的微笑》比作女版的《死亡诗社》,但是最不同的是过程也是结果,她胜利了,赢得了同学们的理解,改变了她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让她们重新审视这个世界。而不像《死亡诗社》的惨烈,甚至有流血的牺牲。
这些教师是令人尊敬的,他们是负责任的教师,不仅教的是知识,更是思想,灵魂。他们个性鲜活,教法独特,富有激情,致力于学生真正的理解,并不是单纯的记得。鼓励学生,激发学生自己思考的能力。
影片中学生们的改变是令人热血沸腾的,看着那些在教师们的激发下鲜活,飞扬的笑容,身姿。那群暴力,冷漠的孩子,站在一起合唱出美丽的声音;那些只知道背别人对画的评价的女生,最终画出了属于自己的向日葵;那些被教室课本束缚的男孩撕下课本,在操场上奔跑喧闹。我由衷的感到高兴。
但是当这样的一个教师并不是难么容易的事,我出生在一个教师家庭,父母都是教师,经常见他们讨论一些在他们嘴里背称为“油盐不浸”的学生。也许没有教师不关心自己的学生,但要一位教师了解他们的学生,并不是容易的事,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特别是对于一些老师来说,理解比他们小很多岁的学生,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就如老师在课上说的课改会举步维艰,更不必说像影片所处的那个时代与旧思想,旧权威作斗争。
《死亡诗社》让我们看到一个更加真实的世界。是所有的革新最终都被人接受的吗?()在更多的时候,新生的思想都被所谓的权威扼杀。
剧中的尼尔,每次不情愿却不得不对自己父亲说“Yes,sir”的时候,都让我想到当年的自己。
每个人都经历过青春的成长和叛逆,社会,学校和家庭所创造的环境使我们慢慢磨平了自己的棱角,每一个学生都反对教条化的学习方式,但是,现实中的我们正在接受这样的教育方式。或许我们的生活中有人勇敢地站出来走自己的道路,但绝大部分人只好随波逐流,封闭了自己的一切。
也许必须要流血才能唤醒人们浑浑噩噩的思想,才能看清楚自己所处的环境。
“我走进丛林,因为我想生活的有意义,我希望能够生活的深刻,汲取生命中所有精华,而不是当我死了的时候,发现自己从没活过”。也正告诉所有的教育者,教育的目的是希望每一个渴求知识的人,都能够寻找到自身的价值,从而更精彩的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