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波特与魔法石观后感 篇一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是一部我非常喜欢的电影,它不仅仅是一部魔幻冒险电影,更是一部充满友情、勇气和成长的故事。影片中的情节精彩纷呈,角色形象鲜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首先,我被影片中的魔法世界所吸引。这个世界充满了奇幻和神秘,有魔法学校、魔杖、巫师帽等等。其中最令我着迷的是霍格沃茨学院,它是魔法世界里最重要的地方之一。在这个神奇的学院里,学生们可以学习各种魔法技能,参加魔法比赛,与魔法生物相处。整个学院的建筑风格也非常独特,给人一种神秘而又庄严的感觉。通过观看电影,我仿佛置身于这个魔法世界中,感受到了其中的魅力和魔力。
其次,影片中的角色形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哈利波特是一个普通而又特别的男孩,他在与邪恶势力的斗争中展现出了坚强和勇敢。他的朋友赫敏聪明而机智,她总能帮助哈利解决问题。而罗恩则是一个善良而忠诚的朋友,他与哈利一起度过了许多冒险。这些角色的形象都非常立体,他们的友情和团结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反派角色伏地魔的出现也让我感受到了邪恶的力量和对抗邪恶的勇气。
最后,影片中所传达的价值观也非常值得我思考。影片强调了勇气、友情和正义的重要性。哈利波特在与邪恶势力的斗争中表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毅力,他不畏艰险,坚持追求正义。他与朋友之间的友情也是影片的一大亮点,他们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共同度过了许多困难和挑战。这些价值观对我来说非常有启发意义,让我明白了勇敢和友情的重要性,并激励我勇敢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总之,电影《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不仅仅是一部魔幻冒险电影,更是一部充满友情、勇气和成长的故事。通过观看这部电影,我感受到了魔法世界的魅力和神秘,认识到了勇气和友情的重要性。这部电影不仅仅是娱乐,更是一部让人思考和成长的作品。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观后感 篇三
那时候还在读小学,和几个朋友一起手拉手进电影院的。我们几个尚未发育完全的小姑娘,捧着大包的话梅薯片,坐在前排的位置里,肆无忌惮地说着学校里的事儿。
那时的电影院还是很差的环境,上场结束后残余的垃圾,还留在脚下。可即使这样,我们依然很有兴致地观看着早已熟烂于心的内容。看到他们去禁林的时候依然会抓住彼此的手,心砰砰地跳得厉害。看到伏地魔消失依然会很高兴地欢呼万岁。散场的时候橘黄色的灯光找在对方的眼睛里,有亮闪闪的色泽。脸上还残存着浅浅的泪痕。“到底是小姑娘啊。”走出电影院的时候,检票处那个胖胖的阿姨说。我们狠狠地瞪了她一眼。那些大人,真是一点都不懂小孩子的心。他们不懂得我们为正义战胜邪恶而激动的心情。呸呸。
那时候我们几个小姑娘都很要好的,甚至连上厕所,也是六七人结伴而行。我们曾经一起去新华书店买《Harry Potter》,相互交换着看那些精彩的故事。一起在学校里开魔法大会,念着那些繁琐的大长串的咒语,我们甚至还在班级中主持过关于哈利波特的主题班会。写到这里的时候,我的脑海里依然很清晰地显现出那天的场景。有一半以上的从家里搬来了厚厚四本的《Harry Potter》系列。大家的眼中都带有些好玩的期盼,一个上午的时间,似乎一下子变得冗长而无奈。待班队活动课开始的时候,所有的人都进入了前所未有的激动状态。有拍桌子的,还有不停喊着一些书里的词句。我们几个策划的人在一旁笑嘻嘻地看着这些,亦是十分甜蜜。
后来有一次,在周记里,我很认真地写自己对Harry Potter的思念。我用蓝色的原珠笔在本子上写道:假如给我一根魔棒,我要和Harry Potter一起飞翔。我很用力地用笔划着纸张,侧着头写了好多好多。在作业反馈课上,老师读了我的作文。我们那些伙伴们都很激动地朝我竖手指。她们传纸条过来,写着好看的字。我坐在位置上,对着那些隔着好远传递过来的纸,咧开了嘴。
记得小学的时候我和小夏最要好。小夏是个温存的好姑娘。和我一样喜欢着Daniel。我们总是一同走在校园里,倾诉着一些小小的隐秘的思念。在第一部里的Daniel还完全是个小男孩的模样。有着白昔的皮肤和胖呼呼的脸。我说他可爱得象个刚出身的天使。小夏在一旁强烈地附和着说:是啊是啊。我们在体育课上热切地讨论这关于Daniel的一切之一切,说着比如说明天飞去见Daniel之类不着边际的话。
《Harry Potter 5》的英文版出来的时候,正是我们忙着毕业考试的时候。198块的天价让我和我的伙伴们哀叹了好长一段时间。我们开玩笑地说着去抢劫银行这类傻话,并不断地从网络上寻找一些相关资料。偶尔的一次从钱江都市上看到了编辑翻译的一些段落,很兴奋地拿去学校互相传阅。我们就是如此迷恋着这些,甚至连电脑毕业考上,我和小夏做的网页亦是关于Harry Potter的。我们的电脑老师是个刚毕业的学生,十分宽容地给了我们优加。
后来,我们毕业了。写同学录的时候,有些女生哭了。我们在五颜六色的纸上写那些伤感的句子。每个人都在本子上留下了早已练习过千遍万遍的签名。小夏来找我交换写,我说:你要记得我。我说:我们在一起。小夏侧过头来看了看我的那些句子,轻轻地抱着我。她给我写的是:你要好。我们都一样。在最喜欢的演员一栏目上,Daniel的名字耀武扬威。我冲她笑了笑,又紧紧地握了一下她纤细的手。
现在想来,那些日子的快乐,确是很珍贵而鲜美的。那些如同刚摘下来的水果一样,散发着芬芳,有着鲜亮的光泽。关于Harry Potter的情缘,似乎也停留在此。
Harry Potter 5出了。55块,很厚的一本,是小夏最喜欢的蓝色封面。可是小夏却去了上海。Harry Potter 的电影已经拍到第三部了
。可是我们却未曾一起去看过。Daniel很愉快地度过了他的青春期,长得有棱有角,有着青涩的胡须,完全是一个年青的小伙子了。中央台似乎曾放过他小时候主演的〈大卫科波菲尔〉,那时的他似乎更像个小天使。我想打电话让她们看看天使的模样,却发现记不起伙伴们的电话了。
我们有多久没有联系了呢?只是知道对方生活在这座城市的某个角落里。
我们有多久没有像一起一样摧残马路了呢?只是在天晴的时候时候想起那些日子。
我们有多久没有想起彼此了呢?只是自欺欺人似地告诉自己,那份牵挂依然存在。
记得不记得,喜欢不喜欢,往事终化成沧海桑田。
我想和你们一起去走那条街,不在乎下雨还是雪。
我想和你们一起去买那本书,不在乎有钱还是没。
只是,
那些事情,就这样散了吧。那些记忆,就这样逃了吧。
阳光下,那些糖果般鲜艳的友情慢慢溶化,变色一滩无色的水。谁也不会记得它昔日的灿烂。
亲爱的们,什么时候,我们再出来,去看部电影吧。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观后感 篇四
今天没有出门,在家消停一天。即便是消停的一天,其实我也没有消停,重新看了一遍《哈利伯特和魔法石》的DVD,其实只是为了几个礼拜前在央视6套看到的关于这个系列影片的剖析还有那个那些演员们的一口标准的英国口音,倒不是我崇洋媚外,我就是喜欢研究这些东西,说我学语言学到走火入魔也罢,我就是深深迷恋这些东西。
看完以后,还是很享受的,但是真的觉得看电影,特别是好看的电影很伤神,一天一片就够了。好在哪里呢,首先赞一句,魔法特技很棒,画面效果很好。片子据说是J.K.Rowling亲自把关的,难怪跟书给人的感觉很一致,相当了不起,虽然书是很早以前看的,电影这么短也不可能面面俱到,但是就像画画一样,拍电影只求神似就可以了,这方面我给打100分。说到符合原著,英国人好像特别擅长把小说改编成电影。
回想当初,我对《哈利伯特》系列也是不大认同的,不过我倒是没有关上自己的耳朵,去讽刺那些哈迷们,我有时也发愁,是不是我丧失了童心呢,今天一看,发现它还在呢,那我就放心多了。
其次,我还喜欢里面的小演员,看他们如此入戏,一个个把这个魔法故事像模像样地演绎着,我真是佩服得很啊,抛开男主角小哈利,其实我最喜欢的是缺点明显的罗恩和赫敏,也许因为他们比较像正常的孩子,身上也没有家世的光环,全靠自己的努力去获得认可,不像哈利,一出生就是个名人,就得到特别的关注。央6的评论里面说,罗恩家是魔法师里面的工薪阶层,真是说得太恰当了。我还注意到了,央六评论里面说到的对等级制度的嘲讽,我觉得电影在这一点上对观众有很深的教育寓意,上帝的宠儿,并不见得是那些成绩优秀智商高的人,这是个亘古不变的真理,所以,无论如何都不能骄傲,把成就归功到自己身上。
这部电影其实在情节上,除了题材新颖,想象力丰富外,还有一个优点,就是,从头到尾,都弥漫着爱,不管是小哈利重入魔法世界受到的欢迎也好,罗恩的家庭也好,海格,邓布利多和麦格教授的慈爱,格林芬顿学院的同学们之间的友爱也好,都是让人觉得温暖的,就算是哈利死去的父母的形象得偶尔闪动,也是如此具有感人的力量,这些东西虽然是很普通,也算不上什么桥段,但是却是人世间最为美好的东西。我想,其实好的片子就是这么简单,不需要像李安那样出其不意的桥段,也能博取大家的青睐。我们是否太沉浸在承认世界里面的忧愁和烦恼当中,忘记了最初的美好的东西呢?罗琳的哈系列,固然是越发展越可以让人嗅出很强的商业气息,但是她的开端确实非常美的,it promises many things to go, and that means hope, which is fabulous.
其实,创造出这么一个体系庞大的有机的魔法世界,真的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我觉得,就书而言,深入地看,哈系列已经快追得上《指环王》三部曲了,只要后者的翻译再好些,中国的观众就能领略到它的真正魅力。当然,要欣赏指环王还有一个时代感的障碍,但是有什么关系呢,追求美当然要付出一点代价啦,只是要耐着性子而已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