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三峡博物馆有感 -观后感作文【优秀3篇】

时间:2013-06-06 02:18:48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参观三峡博物馆有感 -观后感作文 篇一

参观三峡博物馆,我仿佛穿越了时空,亲眼见证了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这次参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三峡的壮丽景色和历史背景。

进入博物馆的大门,我首先看到了一幅幅壮丽的油画,描绘了三峡的美景。这些油画栩栩如生,色彩鲜艳,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我特别喜欢一幅描绘长江黄金水道的画作,画中的船只繁忙地穿梭在江面上,让人感受到了长江的繁荣和活力。

接着,我进入了展示三峡历史文化的展厅。这里陈列着大量的文物和图片,让人眼花缭乱。我看到了三峡人民的生活用具、传统服饰以及古代的文物。其中一件让我印象深刻的展品是一把古老的刀剑,据说是三国时期刘备在三峡战役中所使用的。这把刀剑虽然已经残破,但仍然能感受到它的锋利和威严,让我想起了那个英勇的时代。

在博物馆的另一个角落,我看到了三峡移民的故事。这些移民是为了建造大坝而被迫离开家园的。他们的生活被彻底改变,但他们依然坚强乐观地面对现实。我听到了一位老人的故事,他告诉我他们是如何适应新环境的,如何克服困难,重新开始新的生活。这些故事让我感动不已,也让我更加珍惜自己的生活和家庭。

参观完三峡博物馆,我对三峡的壮丽景色和悠久历史有了更深的了解。这次参观让我明白了历史的重要性,也让我感受到了三峡人民的坚韧和勇敢。我希望将来有机会再次来到这里,去亲身感受三峡的美丽和魅力。

参观三峡博物馆有感 -观后感作文 篇二

参观三峡博物馆,我仿佛穿越了时空,亲眼见证了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这次参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三峡的壮丽景色和历史背景。

进入博物馆的大门,我首先看到了一幅幅壮丽的油画,描绘了三峡的美景。这些油画栩栩如生,色彩鲜艳,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我特别喜欢一幅描绘长江黄金水道的画作,画中的船只繁忙地穿梭在江面上,让人感受到了长江的繁荣和活力。

接着,我进入了展示三峡历史文化的展厅。这里陈列着大量的文物和图片,让人眼花缭乱。我看到了三峡人民的生活用具、传统服饰以及古代的文物。其中一件让我印象深刻的展品是一把古老的刀剑,据说是三国时期刘备在三峡战役中所使用的。这把刀剑虽然已经残破,但仍然能感受到它的锋利和威严,让我想起了那个英勇的时代。

在博物馆的另一个角落,我看到了三峡移民的故事。这些移民是为了建造大坝而被迫离开家园的。他们的生活被彻底改变,但他们依然坚强乐观地面对现实。我听到了一位老人的故事,他告诉我他们是如何适应新环境的,如何克服困难,重新开始新的生活。这些故事让我感动不已,也让我更加珍惜自己的生活和家庭。

参观完三峡博物馆,我对三峡的壮丽景色和悠久历史有了更深的了解。这次参观让我明白了历史的重要性,也让我感受到了三峡人民的坚韧和勇敢。我希望将来有机会再次来到这里,去亲身感受三峡的美丽和魅力。

参观三峡博物馆有感 -观后感作文 篇三

参观三峡博物馆有感 -观后感作文

9月18日我去参观了三峡博物馆,

参观三峡博物馆有感

三峡博物馆的展馆有:历代钱币展、齐白石书画精品展、汉代雕塑艺术展、李初梨捐献文物展、西南名族风情馆、壮丽三峡馆……里面的文物数不胜数,使我目不暇接。其中,我最喜欢的文物是——第一套人民币。

第一套人民币从1948年12月1日开始发行,直到1955年5月10日停止流通。第一套人民币面值共有12种,达62个版别。第一套人民币面值有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直到5万元!而第一套人民币中的1万元、5万元等,则是为适应和收兑当时各类旧币而发行的。到后来,第二套人民币发行时,1万元只值1元了。

第一套人民币在图案的题材上,选择了工业、农业、商业、纺织、交通、运输、工厂和矿山等当时经济建设和新社会人们生活的图案,表现了第一套人民币的真实历史意义及作用。其中有“水牛图”、“打场图”、“帆船图”、“马饮水图”、“蒙古包”是体现当时经济建设的生活图景。第一套人民币版面的颜色也各种各样,如红色、暗蓝色、暗紫色、暗绿色……漂亮极了!

第一套人民币也有重大意义,

观后感作文

《参观三峡博物馆有感》(https://)。它是中国货币史上唯一统一的时代。它的图案充分表现了经过多年的战争,刚要建立起的新中国,万物复苏的景象!也体现了全国人民焕发出对建设新中国的.高度热情!

现如今,已经发行到第五套人民币了。人民币的诞生,翻开了中华货币崭新的一页!

三月五日学校组织教师参观三峡博物馆.它位于市区人民大礼堂的正对面一座灰色的大楼与人民大礼堂相对屹立.当我们进入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廉的是一幅巨大的瞿塘峡风景画.长江就从两岸山峦中穿过.峡口很窄从远处望去好象要闯山的感觉.当看到这个画面时我不觉想起古诗中的一句诗:"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好象自己淘醉在三峡的美景中.再往前走是一幅纤夫拉船的塑雕像.解放初长江两岸经常看见纤夫头上裹着白布巾打着赤膊和赤脚,弓弯着身躯将纤绳扛在肩上

吃力的向前拉着,把上水船拉着走.他们就是这样常年累月的拉着,维持最低生活.当时交通极不方便,两岸农民全靠一双脚走,运输东西靠肩扛.他们祖祖辈辈就生活在山区,买油盐没钱背东西到集上去换.听说在偏僻的山里穿衣都困难,几人合穿一件衣服,谁出门谁就穿.真是太原始了,太穷了.同是中华民族的儿女,他们为何受生活的煎熬啊!与富裕地区比一个是天堂,一个是地狱.这不合理的现象非改不可.

改革开放后,三峡地区要建大型水库,现代化发电站,由于三峡水库的建设提高了水位淹没许多县区和名胜古迹,于是被淹没地区就要移民,有的移到浙江,上海,广东等郊区.大部分就近安置迁新址,修新县城,修新居点.连名胜古迹也整体迁移如白帝城,张飞庙原貌修复.在新区修公路,建学校,医院,广播,电视,电话,电灯进村库区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库区的水,电北调支援建设.三峡工程还没完成.几年后将会出现展新的面貌.库区人民将和全国人民一道走向繁荣富强的幸福大道.库区新貌也是改革开放的硕果.

参观三峡博物馆有感 -观后感作文【优秀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