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校庆的寄语 篇一
清华大学校庆的寄语
清华大学迎来了百年校庆,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时刻。百年校庆不仅是对过去的回顾,更是对未来的展望。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不妨寄语清华大学,希望它能够继续传承百年的办学理念,发扬百年的优良传统,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而努力奋斗。
首先,我们希望清华大学能够保持办学特色,坚守初心。作为一所享誉全球的高等学府,清华大学一直以其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追求卓越的学术精神而闻名。希望清华大学在未来的发展中,能够继续坚持精品办学,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其次,我们希望清华大学能够加强国际合作,开拓视野。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合作已经成为高校发展的必然选择。希望清华大学能够加强与世界一流大学的交流与合作,吸引更多的国际学生和学者来校交流,提升学校的国际影响力,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最后,我们希望清华大学能够积极参与社会服务,回馈社会。作为一所享有盛誉的高等学府,清华大学不仅要关注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更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为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持。希望清华大学能够与社会各界携手合作,促进科技创新和社会进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的贡献。
在百年校庆之际,让我们共同祝愿清华大学更加辉煌,更加美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世界的和平发展贡献力量!
清华大学校庆的寄语 篇二
清华大学校庆的寄语
清华大学百年校庆,这是一个值得全人类瞩目的时刻。作为中国乃至世界一流大学,清华大学在过去的百年中,为国家培养了无数优秀人才,为国家的发展和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不妨寄语清华大学,希望它在未来的发展中,继续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贡献力量。
首先,我们希望清华大学能够坚持育人为本,培养更多的社会栋梁。清华大学一直以来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倡导学生全面发展,做有担当的社会栋梁。希望清华大学能够继续倡导育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人才,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注入新的活力。
其次,我们希望清华大学能够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引领未来发展。作为中国高等学府的一面旗帜,清华大学在科技创新方面一直走在前列,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科研成果。希望清华大学能够继续加大科研投入,推动科技创新,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持,引领未来发展的方向。
最后,我们希望清华大学能够弘扬校训,传承优良传统。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一直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清华人,成为他们追求卓越、献身社会的信念。希望清华大学能够继续传承百年的优良传统,弘扬校训精神,培养更多具有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品质的优秀人才,为国家和民族的繁荣昌盛作出更大的贡献。
在百年校庆之际,让我们共同祝愿清华大学更加繁荣,更加辉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世界的和平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清华大学校庆的寄语 篇三
春末初夏,柳絮纷飞,阳光轻轻点缀在绿意盎然的草坪上。这个明媚的校庆日,两位身着白色礼服的新婚夫妇正在同方部的后墙绿地上拍摄婚纱照。穿着大摆裙婚纱的新娘是清华法商2000级的校友,她在北京做公务员。她特意选在校庆日这天回到母校,把人生中最美好的一刻和母校连接起来。她灿烂地笑着说:“这是我成长的地方。我人生中很多的美好都发生在这里。也许这就是母校情结吧!”
千里赴校庆
1967届电子工程系的校友陈志伟带着妻子从山东济南赶过来参加校庆。10年前,在同样的日子,他回到母校。他连连感慨,虽然自己常在报纸和网络上查阅有关学校的新闻,但回来亲眼看见,即使和10年前相比,学校还是变化很大。
曾经,他非常遗憾院系调整使清华在理科和文科的实力变弱,而现在,学校重新建设成为综合性大学,并且在理科和文科上有了很大发展,他觉得很高兴。
母校变化大
一位1946级心理系校友非常慨叹于清华的变化:“变化实在太大了!当年二校门外的奶牛场、树林全部变成了一幢幢的新楼,许多新的系馆拔地而起,学校的面积规模有了相当大的扩充。”
当谈到当今清华学生与那个年代学生的精神风貌时,老校友着重强调:“那个时候同学们都十分关注国家命运,都承担着提高国家工业及经济实力的社会责任。而现在的不少同学虽然朝气蓬勃充满活力,却有些娇生惯养,缺乏必要的社会责任感。这应该引起重视。”
深情寄语青年学子
两位1958、1959级的土木系老校友王曾灼、王铁藩谈到当年他们的大学生生活时感慨良多。从他们的谈话中,记者了解到那个时代的大学生活充满坎坷:“过于动荡的社会及过于敏感的政治给当年的学习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很多学生不能安心学习,纠缠于频繁的政治活动中。同学们有了现在宽松安定的学习环境是一种幸福,应该好好把握并珍惜现有的时光。”
他们还强调:“在学好自己专业课的同时,一定要加强基础科学的学习,同时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当问到时下最关心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时,一位83级精仪系校友说:“在刚进入社会的一两年中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在面对不同的社会环境时,在发扬清华学生优点的同时,只要放下架子,脚踏实地,一定会找到满意的岗位。”
最后,这位校友对清华在校学生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努力学习,关心社会,勇于承担对社会的责任,发扬清华人的优秀传统,成为真正自强不息的清华人。
清华大学简介
清华大学(Tsinghua University),简称“清华”,位于北京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入选“2011计划”、“珠峰计划”、“强基计划”、“111计划”,为九校联盟(C9)、松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亚洲大学联盟、环太平洋大学联盟、中俄综合性大学联盟、清华—剑桥—MIT低碳大学联盟成员、中国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技术研究的基地,被誉为“红色工程师的摇篮”。
学校前身清华学堂始建于1911年,校名“清华”源于校址“清华园”地名,是晚清政府设立的留美预备学校,其建校的资金源于1908年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1912年更名为清华学校。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南迁长沙,与国立北京大学、私立南开大学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迁回清华园。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清华大学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中国高等院校1952年院系调整后成为多科性工业大学。1978年以来逐步恢复和发展为综合性的研究型大学。
截至2020年12月,清华大学校园面积442.12公顷,建筑面积287.64万平方米;设有21个学院、59教学系,开设有82个本科专业;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0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2个,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60个;有教职工15772人,在校生5330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