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家乡作文 篇一
家乡的味道,是我心中永远挥之不去的记忆。每当我想起家乡那一碗热腾腾的酸菜鱼,就仿佛回到了童年时光,那时的我还是个顽皮的小孩,总是在家乡的街头巷尾玩耍。而每当我吃到家乡特有的酸菜鱼,就像是在重新品尝着家乡的温暖和味道。
家乡的酸菜鱼是我最爱的一道菜,它的制作过程虽然复杂,但却能让人在吃的过程中感受到家的温暖和味道。首先,选取新鲜的鲤鱼,经过处理后,加入酸菜、豆腐、泡菜等配料,再放入砂锅中炖煮。炖煮的过程中,鱼肉入味,配料散发出独特的香气,令人垂涎欲滴。最后,将炖好的酸菜鱼盛入碗中,浓浓的汤汁配上鲜嫩的鱼肉,让人回味无穷。
每当回到家乡,我总是会去吃一碗酸菜鱼,那一口口鲜美的味道让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家乡的酸菜鱼不仅是一道美食,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让我在异乡他乡也能感受到家的味道。
舌尖上的家乡作文 篇二
家乡的美食总是令人难忘,每一种味道都承载着家乡的记忆和情感。而在我心中,家乡的酸辣粉是我无法割舍的味道,每次品尝都会勾起我对家乡的思念。
家乡的酸辣粉是一种地道的小吃,制作简单却味道独特。选取新鲜的粉丝,加入酸菜、辣椒、豆芽等配料,再淋上热气腾腾的鸡汤,一碗香气扑鼻的酸辣粉就制作完成了。每当我吃到那一口酸酸辣辣的粉丝,都仿佛回到了家乡的街头巷尾,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和味道。
家乡的酸辣粉是我最爱的味道,每一口都让我感受到家的温暖和呵护。无论身在何处,只要我闭上眼睛,就能闻到那一碗酸辣粉的香气,感受到家乡的味道。家乡的酸辣粉不仅是一种美食,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让我无论走到哪里,都能感受到家的温暖和味道。
舌尖上的家乡作文 篇三
我的家乡在萍乡,这座古老的小城历史悠久,物产丰富,这里有许许多多的美景和美食,民以食为天,作为一个小小美食家,我来向大家介绍家乡的美食吧。
来过萍乡的人都知道萍乡人善于吃辣更不怕辣,虽然我不太吃辣,但不能阻挡我对萍乡美食的热爱。萍乡小炒肉、冬笋炒腊肉、上栗手撕狗肉、莲花血鸭、源滨小河鱼和豆腐、辣炒田螺和龙虾,这些以辣为主的菜其色、香、味、形俱佳是萍乡的家常菜,也是萍乡人的最爱,到萍乡人家里做客都会品尝到这些美味,相信吃过的人都会大赞好吃,流连忘返,回味无穷,恨不能多吃三碗饭。
当然,除了这些菜肴外,萍乡还有许多令人津津乐道的特色小吃,像萍乡炒粉、萍乡米面、艾米古、米豆腐、霉豆腐、扣糯等美食都备受当地人的欢迎。就拿艾米谷来说吧,我奶奶最拿手了,我们全家去乡下摘下新鲜的艾叶,拿回家先用大火蒸煮30分钟煮出汁,然后将艾叶与面粉和起来,放入蒸锅,出炉即可使用。纯天然制作,老少皆宜,我一次能吃四五个呢。妈妈喜欢吃百年老店杨胡子米面和北桥的搓菜炒粉,爸爸喜欢吃姥姥做的霉豆腐,爷爷喜欢吃香甜的扣糯……你们看了是不是也直流口水了。
差点忘了还有我们小朋友喜欢的萍乡零食:花果、盐果子、萍乡凉水、酸枣糕等等。暑假的时候我自己还和奶奶试着做过凉水,放蜂蜜、姜水、醋等,凉凉的好吃极了;纯手工制作而成的花果色泽鲜美、造型独特,口感甜脆,加工后不破坏原有的营养物质,特别是一些用橙皮、薄荷、紫苏等做的花果,还具有祛寒止咳、清热解毒、健脾开胃的治疗保健功效。是名符其实的绿色保健食品。小朋友看了是不是嘴馋了?
相信很多人都看过中央电视台的《舌尖上的中国》吧,我被里面的美味所折服,我想要如果萍乡能有一个美食入选其中该有多好。我长大后无论在何方都不会忘记家乡的美食家乡的味道!因为我深爱着我的家乡——萍乡!
舌尖上的家乡作文 篇四
快过年了,爸爸说:“你这么爱吃春卷,今天我们就做一回吧。”说完,爸爸把春卷皮、菜馅放在桌子上,叫我包春卷。可我哪里会包,只好向母亲大人求助。
妈妈站在我旁边,给我做起了示范:先将春卷皮放在桌子上,取适量的菜馅放在春卷皮的边缘,然后将春卷皮一层一层地卷起来,这样,一个春卷就做好了。
我照着妈妈的做法包了起来,先夹一些菜馅放在春卷皮上。这时,妈妈提醒我说:“馅不能放太多,不然会漏出来,也不能放太少,不然会不好吃。”我看着自己的春卷,发现菜馅太少了,马上改正。要卷春卷了,妈妈又提醒我说:“不能裹得太紧,也不能裹得太松。”我照着妈妈的说法,开始裹起来。裹好后,让妈妈检查。妈妈一看,夸奖道:“不紧不松,正好!”听到妈妈的夸奖,我不禁自我欣赏起来:看,这春卷是多么标准啊,不大不小鼓鼓的,似乎就要把皮撑破,可又是那么牢固,根本不用担心皮真的会破掉。
欣赏完了,我加快了包春卷的动作。不一会儿,我和妈妈就生产出了两大盘春卷。
我托着两大盘春卷,送到厨房。爸爸打开火,向锅中倒了一些油。油热了,就把春卷一只一只地放入锅中。没过多久,春卷就穿上了金黄的衣。爸爸又番动了几下。不一会,春卷起锅了。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个,刚想狠狠地咬一口,爸爸说话了:“刚炸好的春卷,又烫又韧,还不能吃。得等到放凉才又香又脆。”啊!原来吃春卷还有学问呢。我耐着性等,等到差不多凉了,拿起一个,一咬,外脆里嫩,还夹杂着新鲜的蔬菜味,太好吃了。
吃着吃着,我忽然想到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叫春卷呢?“卷”字,一看就知道,是跟形状和做工有关,可这“春”字,又怎么解释呢?为什么不叫“冬卷”,不叫“夏卷”,不叫“秋卷”,偏偏要叫“春卷”呢?
这传统美食里,肯定有文章,我得好好探究探究。
舌尖上的家乡作文 篇五
临近春节,电视里面不时播放的,最多要算中国各地传统美食的介绍了。看多了,连嘴也馋上了。所以,等不到春节回乡,我已经迫不及待地嚷着叫妈妈也教我做一个!
“叶麻”亦即糍粑,是家里乡亲们在节日里常做的家乡小吃。因生活比较贫困,所以用料也比较简单,只用上便宜的糯米粉,红糖和绿豆扁就可以了。
要做出一个甜美可口的叶麻,看似容易,但工序却不少啊!第一步我最喜欢,也是自愿负责的,就是攀上屋前的菠萝蜜树摘叶子,这事情可难不倒我。三下五除二,不须一刻钟,我已采摘了足足一篮子绿油油的叶片,然后把它们洗干净备用。勤快利索到不得了,连爸爸也夸我呢!
接着我将蒸软的绿豆扁加上红糖混合搅磨成豆泥馅料放在盘子里。而这时,妈妈也正忙着将糯米粉加入糖水搓成面团后,再切成大小等分的小面团。然后爸爸,姐姐和我一起动手,将手中的小面团捏成小圆盘形状,将豆馅放在中间再搓成小圆球,由妈妈小心翼翼的放进“饼模”里均匀挤压,之后反转轻轻一拍,一个个漂亮精致的糍粑便做好了,最后再放在叶子上面就可以了。
终于可以上灶蒸了,看着缕缕白烟徐徐升起,还不时传来一阵阵的米香,巴不得马上就把它放进嘴里。漫长的三十分钟终于过去了,终于可以出锅了,晶莹剔透,还飘散着阵阵甜香的糍粑,我连忙伸手拿了一个,迫不及待的要咬上一口,品尝一下自己亲手做的糍粑是个什么味?啊!好烫啊!差点没拿稳掉到地上了。咬上一口,感觉软软糯糯,甜丝丝的,好美味啊!真的要说上三遍,好吃!好吃!好吃!
一个小小的糍粑,令我深深体会到制作人的那一份心意和诚意,心中的幸福和温暖实在是刻骨铭心,永世难忘。那也是最弥足珍贵的家乡味道,妈妈的味道!
舌尖上的家乡作文 篇六
芝麻炒年糕的美味,用桐乡的一句土话来讲,叫“三个巴掌也不放”。
这道美味的食材十分简单:年糕、芝麻、红糖、菜油。虽然食材简单,但要炒好,却有窍门。不懂窍门,五星级大厨也要出洋相。
偏偏我有吃福,因为我妈妈,是炒年糕的高手。
今天,妈妈又给我做芝麻炒年糕啦,我在旁边兴奋地看着。
妈妈把年糕切成大约2厘米见方的小块,装进盘子里,那小年糕像极了切好了的甘蔗。
妈妈开始往锅里放油。过一会,油开始冒出青烟了,妈妈把年糕全部倒进锅,用锅铲不停地翻炒着。这时,我发现切成小块的年糕,连成了一片。妈妈说,炒年糕,这一步是关键,很多人炒年糕,就失败在年糕连成了片。“那你是怎么把已经连成片的年糕分开的?”我好奇极了。
妈妈得意地一笑:“全靠红糖水。瞧,这就是。”说完,妈妈把先前准备好的红糖水倒入,继续翻炒。
“那什么时候族糖水呢?这肯定很重要。”
“你猜对了!放早放晚都不行,要找准火候放进去。”
“那怎么样是火候到了呢?”我准备打破沙锅。
妈妈又是得意一笑:“感觉呗!”
我不再问了,专心看着年糕。真是神了,那连在一起的年糕,渐渐分开。看来,妈妈的“感觉”是很正确的。炒了五、六分钟后,汤汁也差不多了,妈妈就撒上黑芝麻,翻炒几下,芝麻炒年糕就完成了。
经过妈妈的巧手,原本白白的“甘蔗”,现在被红糖水和芝麻包裹了起来,亮亮地,透着芝麻红糖混合成的甜香味。我禁不住连连咽口水,拿起筷子,向一块年糕发起攻击,一口吞下去,“啊!太美味了!我敢保证,就是有人打我三个巴掌,我也不舍得放下!”
吃完一盆年糕,想起刚才妈妈关于“感觉”的话,不禁赞叹:“高手在民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