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风度》读书笔记 篇一
《民国风度》是一本以民国时期为背景的小说,作者通过描绘那个时代的人物和事件,展现了民国时期的风貌和风度。本书让我深刻感受到了民国时期的特点和魅力。
首先,本书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者通过精细的刻画,使每个角色都有鲜明的个性和生动的形象。例如,书中的男主角杨柏年,在外貌上就展现出了他的风度和气质。他高大英俊,举止从容,给人一种优雅的感觉。而女主角蓝沫若则是一个独立自主,聪明机智的女性形象,她在男性主导的社会中展现出了自己的独特魅力。这些人物形象的塑造,使整个故事更加丰富多彩。
其次,本书的情节紧凑有趣,吸引人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传递了许多民国时期的历史信息。作者通过描写杨柏年和蓝沫若之间的爱情故事,展现了民国时期男女关系的特点。在当时,男女之间的交往是受到很多限制和约束的,但是杨柏年和蓝沫若却能够超越这些束缚,追求自己的爱情。他们的故事给人以启示,让人思考当代的男女关系和婚姻观念。
最后,本书的语言优美流畅,给人以阅读的愉悦感。作者运用了大量的细节描写和情感描写,使整个故事更加真实感人。通过描写杨柏年和蓝沫若之间的对话和心理活动,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们的情感和内心世界。同时,作者还巧妙地运用了一些文化典故和历史背景,使得故事更加有深度和内涵。
总之,《民国风度》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小说。它不仅展现了民国时期的风貌和风度,还通过人物形象和情节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特点和魅力。读完这本书,我对民国时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对当代社会有了更多的思考。我相信,这本书会给每个读者带来不同的感悟和启发。
《民国风度》读书笔记 篇二
《民国风度》是一本以民国时期为背景的小说,通过描绘那个时代的人物和事件,展现了民国时期的风貌和风度。本书让我感受到了民国时期的风华绝代和众多人物的奋斗与牺牲。
首先,本书描绘了民国时期的社会风貌和人物命运。在那个动荡的时代,人们的生活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挑战。书中的人物都在不同的领域中奋斗,有的投身政治,有的从事商业,有的从事文化艺术。他们各自面对着不同的困境和机遇,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不断追求着自己的梦想。同时,书中也揭示了民国时期社会不公和阶级差距的存在。无论是贫苦农民还是富裕商人,他们都在社会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但是他们的命运却受到外界的限制和束缚。
其次,本书展现了民国时期的风度和风华。在那个时代,人们注重仪表和礼仪,注重文化修养和人际交往。男士们穿着西装,女士们穿着旗袍,整齐划一的形象给人一种庄重而优雅的感觉。书中的人物在言谈举止中流露出的自信和风度,让人感受到那个时代的风华绝代。同时,书中也展现了民国时期的文化艺术繁荣。在当时,戏曲、文学、绘画等艺术形式都得到了高度的重视和发展。这些艺术形式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也成为了那个时代的象征。
最后,本书也揭示了民国时期的黑暗和残酷。在那个时代,战争和政治动荡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伤害。书中的人物也都遭遇了各种困难和挫折,有的失去了亲人,有的面临着生死选择。他们在面对困境时展现出的勇气和坚持,让人感动和敬佩。同时,书中也揭示了民国时期的腐败和黑暗面。无论是政治腐败还是社会道德沦丧,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阻碍和苦难。
总之,《民国风度》是一本具有深刻内涵的小说。通过描绘民国时期的人物和事件,展现了民国时期的风貌和风度。阅读这本书,让我对那个时代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对当代的社会有了更多的思考。我相信,这本书会给每个读者带来不同的感悟和启发。
《民国风度》读书笔记 篇三
《民国风度》读书笔记
“民国”只存在了30余年的时间,却留下了许多传奇故事,让后来者念颂不已。2004年6月《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创办时,开设“钩沉”专栏,关注民国过来的那批学人。该报年轻记者徐百柯负责为之撰稿,每周一篇。近两年后,徐百柯完成对70多位民国学人的素描特写。2007年,中央编译出版社将这些文章汇集出版,谓之《民国那些人》,引起极大反响。2011年,九州出版社将之补充再版,更名为《民国风度》。
《民国风度》中的79位人物,可以大概归结为三个序列。一是大学校长,如梅贻琦、蒋南翔、蒋梦麟、马寅初、傅斯年、张伯苓、马相伯等。他们的风骨、精神各不相同,但其个人风采以及对学校的影响,都令今人在追慕之余不甚感慨。二是近代以来各学科在中国的奠基人,如考古学之李济,现代语言学之赵元任,物理学之叶企孙、吴大猷,地质学之丁文江,经济学之何廉,社会学之陶孟和等。他们对自己安身立命之学科的关注与倾心,真非今日许多学科之“权威”所能比拟。三是其他文化业界的前辈,如大公报社之张季鸾,商务印书馆之张元济,编辑界之孙伏园,新闻界之邵飘萍、黄远生等。他们的责任担当、社会敏感等等,都展现出那个时代的品质与高度。
民国那些人体现着民国风度,他们虽然千人千面,个性迂狷狂痴,但内里不失风骨、风雅与风趣,底子上都有一个“士”字守着。“士”乃知识分子的本色,它要求知识分子必须对家国、社会、历史有所担当,对自我的生命有所担当,对学术本身有所担当。因拒收张作霖30万元封口费而遇害的邵飘萍有一座右铭: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铁肩担道义”可以概括为民国那些人的担当之“志”,是他们对自我在社会、历史中的角色、立场的选择与认定。他们是那个时代的.“公共知识分子”,他们代表的,不是某个利益集团的利益,更不是一己之私利,而是社会公共利益,是时代的正义和良知的代表。
钱理群先生在该书的序言里谈到,知识分子对家国、社会、历史的担当,在两个时刻显得尤为重要。一是民族危难时刻,可举一例:曾任辅仁大学校长、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和故宫博物院图书馆馆长的陈垣先生在北平沦陷时对启功说:“一个民族的消亡,从民族文化开始。我们要做的是,在这个关键时刻,保住我们的民族文化,继承下去。”二是在社会道德失范的时候。危难时刻显本色,越是社会道德失范,知识分子越要承担起精神坚守的历史责任,大学也越应该发挥“转移社会一时之风气”的精神圣地的作用。这其实是知识分子的自觉意识和天然责任。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知识分子的使命是否发生了变异?周有光先生在其“百岁口述”中说,一代有一代的使命,他们那代知识分子的使命是“还我河山”,那是民族危难之际的呐喊与担当。那么今天,知识分子的使命是什么呢?不好回答。
什么是对自我生命的承担?时下热衷于报项目课题的教授们可能也不好回答这个问题。《民国风度》中,费孝通对自己的老师潘光旦有段评价:我们这一代很看重别人怎么看待自己,潘先生比我们深一层,就是把心思用在自己怎么看待自己。“看重别人怎么看待自己”,在意的是身外的评价、地位,说白了,就是虚名;而“自己怎么看待自己”,在意的是自己对不对得住自己,是自我生命能不能不断创造与更新,从而获得真价值、真意义。费先生说他们那一代已经不能与潘先生那一代相比,那么我们这一代、我们教育出来的下一代呢?真让人惶恐不已!
民国那些人中,有些人只是一个学者,他们仅为学术而生。在曾昭抡同时代人的回忆中,有关曾先生的怪癖传闻很多。说他曾站在沙滩红楼前,和电线杆子又说又笑地谈论化学上的新发现,让行人不胜骇然;带着雨伞外出,却在暴雨中提伞走路,任衣物全湿;吃晚饭时心不在焉,拿着煤铲到锅中添饭;忙于工作,很少回家,有次回去竟被保姆视为客人。如此等等。费孝通先生曾对这些怪癖如此评价:在他心里想不到有边幅可修,他的生活里有个东西比其他都重要,那就是“匹夫不可夺志”的“志”;知识分子心里总要有个寄托,曾先生把一生的精力都放在了化学上,他为化学这门学科在中国的开创与成长而付出的辛苦,犹如父母之于儿女。这种对学术的痴迷,显出呆傻的状态,但没有这种状态,钱理群先生认为,是不可能进入学术,登堂入室的。现在的许多学者聪明过人,自然也就与纯粹的学术相去甚远。这固然可以说是时代、体制之弊,然要说其中个人全然没有责任,未免也是托辞。反观当下诸多“过度社会化”的知识分子,只能让我们仰望前贤,追慕逝者。
徐百柯本人在后记中说,写完14位大学校长,回首望来,不禁感叹:一校之长,今安在?很显然,当代大学校长优秀者不乏其人,徐的感叹不过意在惋惜一种“长校”精神之流逝。当年全国各地的报纸猛烈批判《新人口论》,马寅初却拒不检讨,依然笑眯眯地出入燕园,“圆圆一张脸像弥陀”。他说:我总想以行动来教育学生,希望北大的10400名学生在他们求学的时候和将来在实际工作中要知难而进,不要一遇困难便低头。“匹马单枪”之北大校长言行之中展现的风格气度与精神追求,让人敬仰,更让人深思。
傅斯年在1949年后出任台湾大学校长。某日冬夜,傅斯年穿一件厚棉袍伏案写作,其夫人俞大綵坐在一边缝补他的破袜——第二天学校有两个大会,校长不能太寒碜。夫人催他早点休息,他说正在为一份杂志赶写文章,想早点拿到稿费买条棉裤,“我的腿怕冷,西装裤太薄,不足御寒”。这温馨夜色下的天方夜谭,真令我辈感叹!傅斯年是何等人物?是敢在委员长面前叼着烟斗翘起二郎腿的人,却竟为一条棉裤如此周折!
这是徐百柯行文的高处,他写傅斯年这样具备种种传奇的大家,却只从平常处说起,雕刻平凡细节之中的伟大。他写冯友兰也是这样,只提冯的“两束雄文”:一是冯友兰代表西南联大致函教育部抗议其训令,此文被后人赞为铭刻了一所大学“力争学术自由,反抗思想统制”的光荣品质;一是《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碑文》,此文被史学大家何炳棣称为融古烁今的“不朽文章”。30年后,冯氏重读碑文,竟然“感慨系之”。原因何在?何炳棣有言:此碑永存,而它所代表的学术自由精神未数载即开始消逝。
此外,书中杜涌涛的序言、钱理群的再版代序,还有“延伸阅读”及作者的后记,都与“民国那些人”相得益彰,从不同角度诠释着民国风度。徐百柯认为,“他们离我们今天并不遥远,但他们守护、在意、体现的精神、传统、风骨,已与我们相去甚远”;但他又希望通过种种努力,来对抗断裂、遮蔽与遗忘,培养一些建设的力量。
但逝水悠悠,这样的努力,不知成效几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