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成长》读书笔记 篇一
终身成长是一本极具启发性的读物,作者卡罗尔·德韦克以其深入浅出的写作风格,向读者传授了如何在不断学习和成长中实现个人和职业的成功。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关于个人发展的指南,更是一本关于人生态度和哲学的探讨。
书中的核心观点是每个人都应该抱持终身学习的态度。作者提到,过去的成功并不能保证未来的成功,因为我们所处的时代变化迅速,技能和知识的更新速度也越来越快。只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变化,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中保持竞争力。
作者还提到了“心态”在个人成长中的重要性。他强调了积极乐观的心态对于克服困难和实现目标的重要性。无论是面对挑战还是失败,都要保持积极的心态,相信自己可以不断进步和成长。
此外,作者还分享了许多关于学习和成长的实用策略。他提出了“五大学习能力”,包括主动学习、持续学习、深度学习、快速学习和自主学习。这些能力可以帮助读者克服学习障碍,提高学习效果,实现自我提升。
我觉得这本书非常有启发性。它不仅让我认识到终身学习的重要性,也教会了我如何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以及如何有效地学习和成长。在读完这本书后,我对自己的未来有了更明确的规划,也更有信心去追求自己的目标。
总的来说,终身成长是一本非常实用和有启发性的读物。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个人发展的指南,更是一本关于人生态度和哲学的探讨。通过阅读这本书,我相信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成长之路,并实现个人和职业上的成功。
《终身成长》读书笔记 篇二
终身成长是一本激励人心的读物,它教会了我如何在不断学习和成长中实现个人和职业的成功。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发展个人素质的指南,更是一本关于生活态度和心态的探讨。
作者卡罗尔·德韦克在书中传达了一个重要观点,那就是终身学习是每个人都应该持有的态度。他指出,在现代社会,技能和知识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过去的成功并不能保证未来的成功。只有不断学习与适应变化,我们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保持竞争力。
作者还强调了积极乐观的心态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他说,无论是面对挑战还是失败,都要保持积极的心态,相信自己可以不断进步和成长。这种心态能够帮助我们克服困难,保持动力,并最终实现自己的目标。
书中还分享了许多关于学习和成长的实用策略。作者提出了“五大学习能力”,包括主动学习、持续学习、深度学习、快速学习和自主学习。这些能力可以帮助读者克服学习障碍,提高学习效果,实现自我提升。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刻认识到了终身学习的重要性。我意识到只有持续不断地学习和成长,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不被淘汰。这本书也教会了我如何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无论面对什么困难都能坚持下去。
终身成长是一本非常实用和有启发性的读物。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发展个人素质的指南,更是一本关于生活态度和心态的探讨。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自己的未来有了更明确的规划,也更有信心去追求自己的目标。我相信每个人都可以通过终身学习和持续成长,实现个人和职业上的成功。
《终身成长》读书笔记 篇三
《终身成长》这本书主要讲的是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两种思维模式,在遇到成功、失败、成绩、体能、商业、社交、教育等方面思维模式的应对方式。非常适合正处在学习、工作阶段的赶路人阅读。
1.导入思维模式
人因所处的环境和对事物的认知不一样,最终自我得出的结论也不一样。人的能力并不是固定的先天决定的,而是通过不断的有针对性的努力改变获得的。
固定型思维:思维固化,相信自己的才能是一成不变的,并且抱有想证明自己能力正常的目标。
成长型思维:基本能力是可以通过努力来培养的。不受因为先天的才能和资质、兴趣影响,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努力和个人经历来改变和成长。
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不会给自己贴上失去信心的标签。即使感到沮丧,也准备好了去承担,直面挑战,继续奋斗。
2.思维模式的解析
用易于理解的小故事表达成长型思维和固定型思维的不同。
成长型思维者在拓展自己的过程中感到兴奋不已,而固定型思维者在事情尽在掌握的时候才会有这种感觉。如果事情变得富有挑战性,当他们感觉不到自己聪明且富有天赋的时候,他们就丧失了兴趣、
潜能的重要性。谁都不知道努力和时间能将一个人变成什么样,要让潜能开花一定需要时间的积累。
当固定型思维者选择成功而不是成长的时候,他们想要证明自己很特别,甚至是高人一等。顶峰是很多固定型思维模式者渴望到达的地方,却是很多成长型思维模式者的工作激情带来的副产品。
3.关于能力和成就的真相
成长型思维者可以帮助人们发展能力并结出丰硕的果实。
固定型思维认为他们能力不够的这种刻板印象可以干扰他们——定义他们,让他们不在感到舒适和自信。
在学习方法上,固定性思维的学生机械化的学习,试图背下所有内容。成长型思维的学生则注重学习方法,寻找学习规律,不断从中获得教训来改进自己。
4.体育:冠军的思维模式
在体育运动上,很多人都会说某个运动员天生就擅长这个,所以他才会取得辉煌,但并非如此。
迈克尔·乔丹不是一个天才而是努力的运动员,可能在整个体育史上,是最努力的。当他被校队淘汰的时候,他妈妈让他继续训练,然后一遍一遍的练习自己的弱点,为下次比赛做准备。一场比赛下来不论输赢,他总是会回反思比赛中的不足,继续到球场练习,后来它变成了别人眼中的篮球界的神话。这就是成长型思维者,掌控自己走向成功和保持成功的过程。“坚韧的意志和决心比某些身体上的优势更强有力”。冠军思维就是相信成功是通过努力争取来的成长型思维。
而对于相信天赋的固定型思维者来说,被人否定和失败更容易让他陷入焦虑,迎接他的可能只有失败。
5.商业:思维模式和领导力
固定型思维的领导人,希望能够带领企业的成功,从而彰显自己的伟大。相对于成长和创新来说他更担心别人怎么看待自己,拒绝冒险,更希望事情在自己的掌握中。
成长型思维的领导人,更希望招募更多比他优秀的人才,他们相信人的潜能和发展潜力——无论是看待自己还是他人。在他们看来,公司不是突显自己优越性的工具,而是可以促进成长的发动机——可以促进他们自己、员工以及公司的成长。
6.人际关系:关于相处的思维模式
从两性关系、爱情、友谊、害羞、校园暴力上阐述人际关系的思维模式。
固定型思维的人遇到自己被批评,被他人拒绝贴标签,觉得自己非常失败,觉得自己不够优秀,把报复作为对自己的补偿。
成长型思维的人即便两人有冲突,也懂得理解、原谅和宽恕,会尝试着去学习对自己和感情来说都有用的东西,让自己在未来可以有更好的生活,拥抱未来。文中有一位在婚姻中受到伤害的女士说:“我不是圣人,但是我知道,为了自己内心的安宁,我必须去遗忘和原谅……”
社交模式下,固定型思维者更容易害羞,在意他人的评价,容易焦虑和怀疑自己;不愿意和他人打交道,害怕交往中出错,这样往往会妨碍社交,影响社交结果。但是成长型思维的人在社交中会害羞,但不受影响,能转害羞为良好的沟通。并且把每一次交际当作一次挑战,积极调整心态,拥抱挑战。
7.父母、老师和教练:思维模式的传播
固定型思维的家长要求孩子符合一个聪明、有天赋的孩子模型,否则被认为没有价值。没给孩子犯错的空间和自我展示的空间,孩子的兴趣、性格、价值受到压抑。
成长型思维的父母给孩子一个奋斗的目标,给孩子成长的空间,使之成长成有完整人格的人,鼓励孩子用自己喜欢做的方式活的更好。
固定型思维的教学:老师在数学课堂中加入一些数学家的故事,有部分学生会认为,这个数学家有今天的成就完全是因为他是数学天才,非常擅长数学,数学上很聪明,所以这门学科对他们来说易如反掌。
成长型思维的教学:老师在数学课堂中加入一些数学家的故事,有部分学生会认为,数学家对数学充满激情,他们凭自己的技能,通过全身心的投入和努力,取得了重要发现。更注重教育方式的引导。
避免对孩子智力的表扬,多传递注重过程和成长的信息。孩子遇到挫折,父母非常关注他们的个人能力和试图掩盖失败,这易造成孩子固定型思维。父母应对挫折表现出兴趣,面对孩子挫折,把挫折当成学习的好机会。
老师在教学中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避免死记硬背,让学生进行有效的理解性记忆,他们会更相信原来背书也能很轻松的拿下。
8.改变思维模式
通往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四个步骤:
1、接受:每个人都拥有两个思维模式的特点,有固定型也正常,只是需接受现实,勇于面对。
2、观察:找出自己固定型思维出自哪,是在挑战中还是在努力中失败,找出客观的原因。
3、命名:给自己的固定型思维取名,可以是人名、可以是电影人物、也可是某个奥运冠军名,用它来提醒自己。
4、教育:固定型思维的人遇到挫折时,你将告诉它,你将从挫折中锻炼和成长。当它在学习中阻碍你时,你需向它表明要它和你一起完成学习的旅程。
影响终身成长的居然是思维模式,选用何种思维模式,想对自己做何种改变,作者卡罗尔.德韦克在本书中已经告诉了答案。
改变是不易的,有些想法、观念、习俗和认知(包括五千年的中华文化)已深深置入我们的大脑。改变是痛苦的,得和自己的恶习、脆弱、恐惧做斗争,但是要有所成就得改变自己,因为改变自己比改变自己周围的环境和世界要容易的多。改变也许艰难,却从未有人说过不值得。
《终身成长》读书笔记 篇四
最近读了一本书,书名叫做《MIND SET:THE NEW PSYCHOLOGY OF SUCCESS》,中文标题是《终身成长》,作者是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
在对成功的数十年研究后,卡罗尔·德韦克发现了思维模式的力量。她在《终身成长》中表明,我们获得的成功并不是能力和天赋决定的,更受到我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展现的思维模式的影响。
卡罗尔认为,人的思维模式可以分成两种,固定型思维模式和成长型思维模式。
固定型思维模式特别相信自己的才能是不变的。当我们相信自己的才能是不变的时候,一系列的表现在于:急于向别人证明自己的价值,遇到困难容易产生挫败感,脾气暴躁、喜欢讲排场、摆架子等等。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固定型思维模式是人的本能,是一种自我保护模式。正如我在休假期间接到公司吴姐的电话通知,要我参加总公司演讲比赛时候,我的第一反应就是:演讲比赛?不要吧?我会紧张啊,我演讲水平不好,演讲不好会遭人嘲笑吧?很多中国人跟老外在交流的时候喜欢说的一句话是:My English is very poor!这些都是一种典型的固定型思维。所以,固定型思维模式来源于认知偏误,而成长型思维则注重理性认知。
成长型思维模式认为成事不在天赋,而在努力;马云高考三次才考上杭州师范专科学校,他自己也承认在:BAT三巨头中,他是唯一不懂互联网技术的领导人,但是他却是那个最敢想、最努力、最敢拼的。我认为,阿里的成功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在于马云内心的成长型思维模式远远大于他内心的固定型思维模式。
成长型思维模式,本质还是对一种人与人关系的正确处理模式。伴侣之间的关系,朋友之间的关系,父母和孩子的关系,老师和学生的关系,老板和员工的关系,以及和自我的关系。在这些关系中,有没有一种正确的处理模式?有,那就是从「评判与被评判」的关系,转变成「成长与帮助成长」的关系。这句话,值得我们反复思考。
举例说明——老板在每年的会议上总是会说这样一句:新华联的茁壮成长离不开每一位员工的辛勤付出。马云也多次强调:感谢每一位阿里人,哪怕他只在阿里待过半个小时!这就是一种成长型的思维。对员工的努力和付出表现出由衷的赞美。在这一点上,我相信我们公司在座的每一位领导都是具有成长型思维的领导。
我们每个人的思维模式都是成长型和固定型的混合物。孔子说过: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我认为君子与小人也只不过是每个人心中的两面性而已。在我们每个人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就是要让君子性的成长型思维多一点,让小人性的固定型思维少一些。这样才使我们由一个懵懂无知的孩童变成阅历丰富的成年人。
那么,成长型思维和固定型思维的本质差异是什么呢?
这两者对于自身的评价的准确度差别很大。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对自身评价很客观,很准确。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则要么是自视甚高要么非常自卑,徘徊在自大和自卑之间。
当你获得一个机会的时候,你的思维和表现是什么?是毫不犹豫抓住机会还是徘徊再徘徊?
兴奋点体现的不同。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脑波亮的时候是在分析准确答案的时候,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脑波亮的时候是宣布对与错的时候。
对于后天努力的看法不一致。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相信天份,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却相信努力。
今天我给大家简单地介绍了两种思维模式:固定型与成长型,它们体现了应对成功与失败、成绩与挑战的两种基本心态。只有用正确的思维模式看待问题,才能更好地达成人生和职业目标。成功不在先天,不靠外在,关键在于思维模式:是满足于现有成果、避免失败可能的固定型?还是以努力为主、寻求挑战机会的成长型?决定了你能在成功路上走多远。只有扭转自己的`思维模式,我们才能改变前进的方向。
《爱拼才会赢》的歌词唱到: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
加油吧,新华联石油人!改变吧,我们的思维模式!
《终身成长》读书笔记 篇五
《终身成长》一书的核心理念在于讲人的思维模式分为固定型思维与成长型思维。固定型思维的人认为人的才能是天生的,不可改变的。而成长型思维是相信人的才能是可以发展的。只要通过努力和有效的方法,任何能力都会取得进步。如果将困难和挑战视为在学习的机会,并热爱挑战与学习,就能收获成长。
“全书都只是在灌输一个理念,你不是高智商,你通过刻苦学习还是可以达到高智商的成就,但无法回避一个事实,高智商和天赋型只是花了少量学习时间就获得了你要花上多年的努力,而书中还只是举例那些可学习得到的,那些音乐和绘画的领域,你再努力,都还是个庸才而已。最怕这样瞎激励的。”这是豆瓣上对本书的一则评论。我并不认同。划分人为庸才和天才本身就属于固定思维模式的作法。我相信通过刻苦努力和合适的训练方法,能让一个五音不全的人唱得出音准好的歌曲,也能让人画出厉害的画作。
固然,唱歌不跑调不意味着成为专业歌手,画画画得好看也不一定能成为名画家。这就像我们的大学培养出很多声乐专业、绘画专业的学生,但称为歌手和画家是需要很多其他条件决定的,这其中可能包含天赋(先天条件)、机遇等人为不可控的因素。但我们所追求的,难道就一定是比大多数人都强的那种“不凡”吗?成功就一定是比他人优秀、有钱、有才华吗?
如果这本书最终的落脚点还是传统的成功学,那我会感到有点可惜。
读了这本书,让我感受到的是如同动画电影《Soul》里说的一样,“火花”其实并不是一个目标,而是你的激情与热爱。梦想并不是用来做梦的,甚至不是用来作为目标去实现的,梦想是用来追寻的。如果你是一个从不止步、追逐梦想的人,那么你的“火花”就一直都在。这“火花”是:努力本身就是意义,不断挑战,勇于求索就能带来幸福感和成就感。
幸福感是挑战难题带来的。人生就是一场升级打怪的游戏,游戏的意义不是最后的胜利,而是过程中的那些险阻、意外,和我们一次次的尝试以及巧妙的化解。我们的想要的不是成功,成为天才,而是我们对人生中一关关挑战拥有了内在驱动力。在我们全神贯注地投入工作,而忽略了时间的流逝和所处现实的忘我状态,乐趣全然来自于过程,外在的报酬产生的动力反而是极小或不存在的。这种由全神贯注所产生的心流体验是本身已经是一种绝佳的体验,是一种巨大而不可替代的幸福感。
梦想是用来追寻的,在实现梦想的路上,成功只是它带来的一种副产品。不过多放大“成功”,才能收获更大的成长与价值。
《终身成长》读书笔记 篇六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活到老,学到老;学不可以已……这些话耳熟能详,说的都是自身所知有限,要不断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信念,《终身成长》这本书恰恰也是对上述思想的论证。本书作者是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书中主要介绍了两种思维模式,即成长型思维模式和固定型思维模式,并在教育、婚姻、体育、工作等多个方面举例介绍了两种思维模式的差异,论证了成长型思维模式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形成成长型思维模式等。
两种思维模式有什么特点呢?固定型思维模式者认为,人的能力是先天的、与生俱来的,不需要通过努力奋斗就可以获得成功,失败则是自身能力有限。他们关注事情的结果,在意他人的评价。而成长型思维的人则认为,能力是可以通过后天训练来提高的,只要不断努力,方法得当,没有什么不能学会,失败则是成功路上的垫脚石。他们关注学习的过程,喜欢做有挑战的事情,迎难而上,坚信方法总比困难多。
读完这本书,我开始回想自身存在哪种思维模式。记得在上小学的时候,在班里成绩总是名列前茅,于是总能听到来自老师、亲人的夸奖,哪个小孩子不爱听称赞呢?慢慢的,虚荣心逐渐增加,在每次考试时会很紧张,害怕考不好,公布成绩时更是心跳加速,担心成绩不理想……这就是典型的固定型思维模式,过于在意别人的评价,将别人的评价视为衡量自身价值的尺子,做事就是在证明自身能力或天赋。然而,我并没有认为自己本身能力有多强,为了能取得好成绩、听到表扬,还是会努力学习,即使遇到困难仍然积极主动去应对,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不在意别人如何看待自己。这样来看,成长型思维模式又在起作用。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在现实生活中,可能很少有绝对的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而是普遍存在于每个人头脑中的两种状态,在某些情况下,固定型思维占主导,另一些情况,成长型思维占主导。固定型思维的人意味着固步自封、停滞不前,把输赢成败看得太重,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得突出,但是人的精力有限,世界如此丰富多彩,怎能在各方面都做好呢。成长型思维的人意味着积极乐观、开拓进取,喜欢尝试新鲜事物,敢于挑战自己不擅长的事情。显然我们希望自己身上积极成分多一些,消极成分少一些,那这些消极成分是怎么来的呢?
其实,在每个人小的时候,对走路、说话等基本技能,都是通过不断训练、坚持不懈的努力才学会的,这期间摔过多少跟头、闹过多少笑话。但是那个时候还不懂什么是自尊,更没有什么虚荣心。然而,随着年龄增长,无论家庭还是学校教育,家长或者老师给予各种各样的评价,比如考试成绩优异,会夸奖“你真聪明”,而成绩不理想,可能会被评价,“你就是个笨蛋”……负面评价可能会给孩子太大打击、失去信心,但是正面的不恰当的评价可能也会给孩子带来很大负担,因此评价需谨慎,要适度,多些鼓励,少些责备。
现在,我有了自己的孩子,看着他一点一点长大,俯卧抬头、翻身、坐、爬、站、走、学习说话,解锁一个又一个新技能,但是在学习过程中,比如走路,不知道摔过多少次,作为父母,不禁为他的进步感到欣喜,更被那种锲而不舍的精神感动。难怪老子对婴儿格外喜爱,他们至柔、至和、至纯、至真的品质,的确让人有“复归于婴儿”的想法。让我们“活到老,学到老”,将“终身成长”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