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典故:鲍叔牙荐管仲【经典3篇】

时间:2014-06-05 04:32:50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历史典故:鲍叔牙荐管仲 篇一

鲍叔牙,姬姓,鲍氏族人,是春秋时期鲍国的大夫,同时也是鲍国的国相。管仲,姬姓,管氏族人,是春秋时期鲁国的大臣。鲍叔牙与管仲都是春秋时期的重要历史人物,他们之间的交往也成为了一段脍炙人口的典故。

据史书记载,当时鲍叔牙在鲍国担任相国之职,但鲍国内部却陷入了内乱和纷争之中,国家日渐衰落。鲍叔牙深感国家危机,他知道国家的发展离不开一个明智、有能力的领导者。于是,他决定寻找一个能够振兴国家的人才。

鲍叔牙开始四处打听,寻找那个能够拯救国家的人。他得知管仲在鲁国受到重用,以其明智能干的才能和良好的政治手腕,使鲁国得以繁荣发展。鲍叔牙决定亲自前往鲁国,向管仲讨教,并将其请到鲍国效力。

鲍叔牙到达鲁国后,找到了管仲。他向管仲详细叙述了鲍国的困境和他对国家振兴的渴望。管仲听后深感同情,并表示愿意帮助鲍叔牙重振鲍国。于是,管仲随鲍叔牙回到了鲍国。

管仲到达鲍国后,他以其卓越的才能和智慧,迅速整顿了国家的政治、军事和经济等各个方面。他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如改革税制、推动农业发展、加强军队建设等,使得鲍国逐渐恢复了昔日的繁荣。

管仲的才能和改革措施得到了国人的广泛认可和赞许。鲍国的国力日益增强,国家逐渐走上了正轨。鲍叔牙的英明决策和荐才之举被后人称为“鲍叔牙荐管仲”,成为了一段流传千古的历史典故。

这个典故告诉我们,一个国家的兴衰和发展离不开英明的领导者和良好的政治环境。鲍叔牙荐管仲的故事告诉我们,只有选择合适的人才,并给予他们充分的发挥空间,才能够推动国家的发展和繁荣。

历史典故:鲍叔牙荐管仲 篇二

鲍叔牙和管仲是春秋时期两个重要的历史人物,他们之间的交往成为了一段脍炙人口的典故。这个典故告诉我们,选择合适的人才并给予他们充分的发挥空间,是推动国家发展的关键。

鲍叔牙是鲍国的大夫,他深感国家危机,决定寻找能够振兴国家的人才。经过打听得知管仲在鲁国受到重用,他决定亲自前往鲁国请教,并将其请到鲍国效力。

管仲的才能和智慧使得鲍叔牙对他非常钦佩。管仲听取了鲍叔牙的请求后,表示愿意帮助鲍国重振国家。他随鲍叔牙回到了鲍国。

管仲到达鲍国后,他迅速整顿了国家的政治、军事和经济等方面。他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如改革税制、推动农业发展、加强军队建设等,使得鲍国逐渐恢复了昔日的繁荣。

管仲的才能和改革措施得到了国人的广泛认可和赞许。鲍国的国力日益增强,国家逐渐走上了正轨。鲍叔牙的荐才之举被后人称为“鲍叔牙荐管仲”,成为了一段流传千古的历史典故。

这个典故给我们启示,一个国家的兴衰和发展离不开英明的领导者和良好的政治环境。鲍叔牙荐管仲的故事告诉我们,只有选择合适的人才,并给予他们充分的发挥空间,才能够推动国家的发展和繁荣。

在当今社会,我们也可以从这个典故中得到启示。只有通过选拔和培养有能力和有道德的人才,才能够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同时,我们也应该为人才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让他们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智慧。

总之,鲍叔牙荐管仲的典故告诉我们,选择合适的人才并给予他们充分的发挥空间,是推动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关键。我们应该从这个典故中汲取智慧,不断培养和选拔有能力和有道德的人才,为国家和社会的繁荣做出贡献。

历史典故:鲍叔牙荐管仲 篇三

【精】历史典故:鲍叔牙荐管仲

  周平王在公元前年把国都迁到洛邑。从这一年起到公元前年周被秦消灭为止,历史上称为东周。东周又分为两个时代,一般把公元前年到公元前年叫做春秋,把公元前年到公元前年叫做战国。东周是个动荡的时期,周天子一天天丧失了权势和威力,称霸的诸侯国的权力大于天子。到后来周天子的国土只相当于一个很小的诸侯国了。

  春秋初期,齐(都城临淄,在今山东淄博)是个大诸侯。公元前年到公元前年,齐桓(huán)公在位。齐桓公即位七年后就开始称霸。他得力于管仲,管仲又叫管敬仲,名夷吾,字仲,治理国家的本事很大。齐桓公任命他为国相以后,齐国一天比一天强大。可是以前管仲却是齐桓公的死敌。这是怎么回事呢?那就不能不归功于鲍叔牙了。

  原先,齐国的国君是齐桓公的哥哥齐襄公。齐襄公残暴荒唐,连他的两个兄弟都逃到别国去了。这两个兄弟是两个母亲生的。一个叫公子纠,逃到了鲁国(都城在今山东曲阜)姥姥家。一个叫公子小白,就是后来的齐桓公,逃到了莒(jǔ)国(都城在今山东莒县)的姥姥家。公子纠的师傅是管仲,公子小白的师傅是鲍叔牙。

  管仲和鲍叔牙从小就是好朋友。他们分别在当纠、小白公子的师傅以前,合伙做过买卖。鲍叔牙本钱出得多,管仲家里穷,出的本钱少。赚了钱呢,管仲倒多拿一份。伙计不服,鲍叔牙说:“管仲家里难,等着钱用,多分点给他我乐意。”他们俩也一块儿打过仗。冲锋时,管仲排在鲍叔牙后头,退兵时,管仲跑在鲍叔牙前头。人家说管仲贪生怕死。鲍叔牙分辩说,管仲不贪生,不怕死,他的母亲老了,多病,不能不奉养母亲。还说:“他的勇敢天下少有。”管仲听了这些话就对人说:“唉,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却是鲍叔牙!”

  公元前年,齐襄公被人杀死了。第二年春天,齐国的大臣派使者迎接公子纠回去做国君。鲁国的国君鲁庄公亲自派兵护送。管仲怕小白抢在前头,就带着几十辆兵车赶紧走。走到即墨(在今山东平度东南),听人说公子小白已经跑在头里了。管仲使劲地追,追了三十多里路才追上。管仲瞧见公子小白坐在车里,也不多说,偷偷地拿起弓箭,对准了公子小白,“嗖”地一箭射过去。公子小白大叫一声,口吐鲜血,倒在车子里。管仲一看,小白死了,急急忙忙带着人马逃跑。他想公子小白已经被射死,公子纠的.君位稳坐了。

  谁知道公子小白并没有死,只是咬破舌头,弄得满口的鲜血装死。鲍叔牙护着小白抄小道赶到都城临淄(zī),可是公子纠年龄比公子小白大,照理应该立公子纠。鲍叔牙硬是说服了大臣们,立公子小白为国君,就是齐桓公。齐桓公任命鲍叔牙做宰(最高助手),鲍叔牙推辞不做,说管仲才可以当这个官。

  不久,鲁国的兵马送公子纠回到了齐国地界。齐国的鲍叔牙立即请齐桓公发兵抵抗,结果鲁庄公吃了败仗,又把公子纠和管仲带回鲁国。不料齐国的追兵追上门来打。鲁庄公没有法子,逼死了公子纠,拿住管仲。鲍叔牙关照齐国的使者对鲁庄公说:管仲射过齐桓公,齐桓公要报一箭之仇,亲手杀了他。鲁庄公只好把管仲装上囚车,押回齐国。管仲明白,自己能活着回去,全是鲍叔牙的主意。原来鲍叔牙要举荐管仲帮助齐桓公治理齐国,怕鲁国先杀管仲。等到管仲一回到齐国,鲍叔牙就亲自到城外迎接。

  接着,鲍叔牙大力把管仲保举给齐桓公。齐桓公说:“他拿箭射我,要我的命,你还叫我用他吗?”

  鲍叔牙说:“那会儿他是公子纠的师傅,管仲自然冒死帮着公子纠啦。管仲的本领比我强十倍。主公要是用他,他准能给您立大功。”

  齐桓公听了鲍叔牙的话,立即拜管仲为相国。鲍叔牙反倒做了管仲的副手。

  管仲当相国以后,发挥他的政治才能,大力实行改革,使齐国的国力迅速增强。七年后,齐桓公就称霸四方,不久齐桓公就成了春秋第一霸。他尊称管仲为仲父。鲍叔牙则一心为齐国着想,甘居管仲之下,历史上传为美谈。

历史典故:鲍叔牙荐管仲【经典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