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事变的历史典故【优选3篇】

时间:2016-03-09 07:23:11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九一八事变的历史典故 篇一

九一八事变,是指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东北发动的一场侵略战争。这场战争标志着日本开始逐步占领中国的过程,也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转折点。九一八事变的历史典故,让我们回顾那段惨痛的历史,深刻反思并汲取教训。

九一八事变的导火索是一个假冒的炸弹袭击事件,日本军国主义借此借口,对中国东北进行了全面侵略。这场战争的背后,是日本对中国的殖民野心和对中国资源的渴望。在九一八事变之前,中国已经历经了多次不平等条约和殖民侵略,而九一八事变则是日本侵略行动的又一次升级。

九一八事变的历史典故,让我们看到了中国政府当时的软弱无力。当时的北洋政府在面对日本侵略时,缺乏坚决的抵抗和有效的应对措施。这一点,暴露了中国政府的腐败和无能。九一八事变后,中国政府的无力回应导致了日本军队在东北地区的逐步占领,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伤害。

九一八事变的历史典故,也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人民的抵抗精神。尽管中国政府的无力,但中国人民并没有被打败。在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纷纷组织起来,进行抵抗斗争。东北抗联等抗日组织积极开展游击战争,给日本军队造成了重大困扰。九一八事变之后,中国人民的抵抗斗争从未停止,这种抗争精神成为了中国人民抵御外敌的力量源泉。

九一八事变的历史典故,给我们带来了丰富的教训。首先,我们要认识到侵略战争的可怕性。九一八事变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伤害,这是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忽视的。其次,我们要明白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命运只有靠自己争取。中国政府的软弱无力成为侵略的导火索,我们必须通过自身的努力来保卫我们的国家和人民。最后,我们要记住抵抗精神的重要性。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的抵抗斗争从未停止,这种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

九一八事变的历史典故,是一段血泪斑斑的历史。通过回顾这段历史,我们不仅要警醒自己,更要将其作为对未来的警示。我们要坚决捍卫自己的国家利益,永远保持警醒,绝不允许任何外国势力侵犯我们的领土和主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民族的复兴和国家的繁荣。

九一八事变的历史典故 篇二

九一八事变的历史典故,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事件。这场战争标志着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一步升级,也成为中国人民抵抗外敌的重要历史节点。九一八事变的历史典故,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侵略战争的可怕性,以及中国人民抵御外敌的不屈精神。

九一八事变发生在1931年9月18日,当时日本军国主义以一个假冒的炸弹袭击事件为借口,对中国东北进行全面侵略。这场战争不仅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伤害,也给世界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军队逐步占领了中国东北地区,并建立了伪满洲国。这场战争不仅是一场国家之间的战争,更是一场民族尊严和领土完整的博弈。

九一八事变的历史典故,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反思。首先,我们要警醒自己,始终保持警惕,不放松对外侵略势力的警惕。九一八事变发生的背后,是中国政府当时的软弱无力和无力回应。这种情况再次提醒我们,只有强大的国家才能保卫自己的利益和尊严。其次,我们要认识到民族的复兴只有靠自己。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组织起来进行抵抗斗争,成立了抗日组织,进行了游击战争。这种抵抗精神成为了中国人民抵御外敌的重要力量。

九一八事变的历史典故,也给我们带来了希望和勇气。尽管九一八事变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痛苦,但中国人民并没有被打败。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组织起来,进行了长期的抵抗斗争。这场战争不仅检验了中国人民的意志和勇气,也唤醒了世界对中国的关注。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的抵抗斗争从未停止,最终在抗日战争中取得了胜利。

九一八事变的历史典故,让我们认识到侵略战争的可怕性,也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人民抵御外敌的不屈精神。这段历史不仅是中国人民的痛苦记忆,也是中国人民抗争精神的象征。我们要永远铭记九一八事变的历史,保卫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利益,同时也要将这段历史作为对未来的警示,努力实现民族的复兴和国家的繁荣。

九一八事变的历史典故 篇三

  由于执行张学良的不抵抗命令,北大营万名守军(负有守备沈阳职责的装备精良的东北军王牌王以哲独立第7旅)竟被500多人的日军击溃,当晚日军便攻占北大营。

  日军进攻北大营时,在沈阳城内的旅长王以哲竟然一再电话命令不准抵抗。据事后统计,日军进攻北大营,东北军伤亡335人、失踪483人,而日军仅死亡2人、伤23人。

  从沈阳仓惶撤出的王以哲旅又遭到日军飞机追炸,后来王旅撤到北平时只剩700多人。

  九一八事变次日,日军占领沈阳全城。

  当时全国最大的沈阳兵工厂(正式名称为东三省兵工厂,设有枪厂、枪弹厂、炮厂、炮弹厂、火药厂等,能生产火炮、轻重机枪、步枪、枪炮弹和火炸药等)和沈阳东塔机场连同260余架飞机、650余门大炮、2300余门迫击炮、2500余挺机关枪、10余万支步枪和手枪、10万余发炮弹、300余万发各种子弹、大批物资器械以及东三省官银总号大金库(存有66万斤黄金和200万元银圆)等,一日之内全部落入日军之手。

  辽宁省主席臧式毅被俘,东北边防军代理司令、参谋长荣臻等微服逃走。

  日军攻占沈阳后,大肆抢掠公私财物。

  张学良时任中华民国陆海空军副司令兼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拥兵30万。九一八事变时,在北平的张学良下令不得抵抗。其时在东北的日本关东军只有1万多人,而驻扎在东三省的东北军近20万,关内平津(北平、天津)一带还有东北军11万。

  九一八事变时,我是东北边防军驻吉林副司令长官公署卫队团军士教导队学员。听到事变的消息时,我震惊而气愤。

  沈阳北大营的轻易得手,使日军更加猖狂,加之后来张学良又违抗国民政府和国民党中央会议固守锦州的命令擅自弃守锦州,并下令东北军撤出东北,短短四个多月,相当于日本国土面积三倍多、工农业资源极为丰富、工业基础国内先进的东三省全部沦陷,三千万同胞陷于日寇铁蹄之下。

  由此,东北军名声尽失矣!张学良名声尽失矣!

  需要指出的是,发动九一八事变并非日本政府的行为而只是日本关东军的独断专行。就在事变后不久的'9月24日,日本内阁会议还决定了“不将事态进一步扩大”的方针。

  然而此后日本关东军轻易占领东三省,极大地助长了日本侵华的嚣张气焰。

  当时东北军是国内装备最好的军队。中国历史上第一支坦克部队就是张作霖创建的,而张学良则是中国战史上第一个同时动用大炮、坦克和飞机进行作战的将领。

  张学良曾回忆说:东北易帜(1928年底)之初,“我们奉天军(东北军前身)拥有40万兵力,有海军,还有飞机、坦克。蒋介石的嫡系军队不过30万,没有海军和飞机。东北军拥有沈阳兵工厂和军事学校(沈阳的东北陆军讲武堂、吉林的吉林省军官教练处和齐齐哈尔的黑龙江省陆军讲武堂分校),装备训练自成一体,军事力量很强。”

  日军驻北平特务机关长松室孝良给日本关东军的秘密报告中说:“须知‘9.18’迄今之帝国对华历次作战,中国军因依赖国联,而行无抵抗主义,故皇军得以顺利胜利。……倘彼时中国官民能一致合心而抵抗,则帝国在满(日指东北)之势力,行将陷于重围,一切原料能否供给帝国,一切市场能否消费日货,所有交通要塞、资源工厂能否由帝国保持,偌大地区,偌多人口,能否为帝国所控制,均无确实之把握。同时反满抗日力量之集结,实行大规模之游击扰乱,则皇军势必苦于应付矣。”

  九一八事变后,光咱东北抗日义勇军就大规模地跟日本关东军拼了一年多,攻城夺镇,四处袭击,大量歼灭日军的有生力量,打得日寇惊恐不安、狼狈不堪,若装备精良的东北军大军悉数投入并坚决抗敌,小日本绝对嚣张不起来。

  如果中国在九一八事变后能够坚决抵抗,东三省决不会轻易沦陷;没有东三省的资源和经济基础,日本就难以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张学良下令不抵抗并将东北军大军撤出东北,过莫大焉!

  九一八事变,国耻也!国之奇耻大辱也!

九一八事变的历史典故【优选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