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的哲理故事(推荐3篇)

时间:2017-09-06 01:35:11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诚信的哲理故事 篇一

有一天,一个商人来到一个小村庄,他带来了一些珍贵的宝石和首饰,希望能够在这里找到买家。他来到村子的集市上,摆出了自己的货物,但是却没有人来购买。商人感到非常困惑,于是他问当地人为什么没有人来购买他的货物。

一个老人走过来,对商人说:“这个村庄的人们非常讲究诚信,他们只会购买那些能够保证品质和真实性的商品。”

商人听了老人的话,深感自己的困惑解开了一半。于是他决定在村庄里找一家能够保证诚信的商店合作。经过一番打听,商人找到了一家叫做“诚信商店”的店铺。他们专门经营那些能够保证品质和真实性的商品,并以此来赢得顾客的信任。

商人来到诚信商店,告诉店主自己的困惑。店主笑了笑,对商人说:“诚信不仅仅是一种道德准则,它还是一种商业策略。只有当顾客相信我们的诚实和可靠性,才会选择购买我们的商品。”

商人听了店主的话,茅塞顿开。他决定与诚信商店合作,将自己的货物交给他们来销售。不久之后,商人发现自己的货物开始畅销,顾客们对他们的信任也越来越深。商人明白了诚信的力量,他决定将诚信作为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并将其贯彻于自己的生意中。

在与诚信商店的合作中,商人学到了很多关于诚信的哲理。他明白了诚信不仅仅是一种商业策略,更是一种价值观和品质。只有通过诚信的经营,才能赢得顾客的信任,才能在商业中取得长久的成功。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诚信是一种宝贵的品质,它能够带给我们无尽的荣誉和成功。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只有坚持诚信,才能够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才能够获得真正的成功。

诚信的哲理故事 篇二

从前,有两个孩子,一个叫小明,一个叫小华。他们是邻居,也是好朋友。一天,他们决定一起去附近的河里玩。

小明和小华来到河边,看到了一艘小船。他们非常兴奋,决定一起坐上船去探险。小华看到船上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请在船上放入一块价值一百元的宝石,否则船将无法启动。”

小明和小华都没有一块价值一百元的宝石,他们陷入了困惑。小明突然想到了一个主意,他说:“我们可以将两块五十元的宝石放在一起,这样总价值就是一百元了。”

小华犹豫了一下,他认为这样做是欺骗,违背了诚信的原则。他说:“我们应该按照纸条上的要求,放入一块价值一百元的宝石,否则我们就不应该坐上这艘船。”

小明听了小华的话,感到非常惭愧和后悔。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他决定听从小华的建议,按照规定去行动。

于是,小明和小华一起回到家里,找到了一块价值一百元的宝石。他们再次来到河边,将宝石放在了船上。神奇的事情发生了,船启动了,他们顺利地开始了探险之旅。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诚信是一种无价的品质。在面对诚信的选择时,我们应该始终坚持真实和诚实,不做欺骗和虚伪的行为。只有通过诚信的行为,我们才能够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才能够在生活中取得真正的成功。

诚信的哲理故事 篇三

关于诚信的哲理故事

  诚信其实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自己恪守信约,言必行,行必果;二是相信别人能守信用。二者缺一,就不是真正的诚信。下面小编为您搜集了小学生简短自我介绍,欢迎查看,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情同朱张

  东汉时期,朱晖和张堪都是南阳人,张堪早就听说朱晖品德高尚,最讲信用,对他十分仰慕。

  有一次,两人在太学里结识,分手时,张堪对朱晖说:“我有一要事相托,我身体多病,恐怕不久于人世,我死后希望你能对我的妻儿多多给予照顾。”朱晖认为张堪比自己先在朝廷做官,资格比自己老,怎么敢受此重托呢?于是只是笑着拱拱手就道别了。

  两人再也没有见面了。过了几年,张堪果然病逝。朱晖听说张堪的妻子儿女过得很贫困,便亲自去探望,送给他们许多财物。以后的日子里也对他们很关心,就像关心自己的妻子儿女一样。朱晖的儿子朱颉对父亲的这一举动很不理解,便问道:“父亲过去和张堪并没有太多的交情,他死之后怎么对他的家人关怀备至呢?”朱晖回答说:“张堪生前把妻子儿女托付给我,只有信得过我他才会这么做。我必须讲信用,不能辜负他的嘱托啊!”

  发散思维

  可以用来证明不管有没有人监督,不管在什么情况下,心中都要有信用。心中的诚信不因时间而改变,不因人而改变,不因事而改变。

  2.范式严守信约

  东汉时,山阳人范式同相隔几千里的汝南人张劭读书时有深交。学成后话别,范式说:“两年后的今天,我将来府上看望你,并拜见伯父伯母。”到了约定之日,张劭催母亲做饭准备迎接范式。母亲笑着说:“范式远在几千里之外,怎能说来就来,两年前说的话,哪能当真。”张劭说:“范式最守信用,他一定会来的。”母亲说:“他若真来了,就是真君子,我一定为他酿酒。”话音刚落,范式已到门前。

  发散思维

  可以用来论述恪守承诺,是人际交往中应遵循的一条基本的道德标准。还可以阐述“言必行,行必果”这个观点。

  3.诚 信

  一个顾客走进了一家汽车维修店,自称是某个运输公司的汽车司机。“在我的账单上多写几个零件,我回公司报销后,有你一份好处。”他对店主说。但店方拒绝了这样的要求。顾客纠缠地说:“我的生意不算小,会常来的,你肯定能赚很多钱!”店主告诉他,这事无论如何也不会做。顾客气急败坏地嚷道:“谁都会这么干的,我看你是太傻了。”店主火了,他要那个顾客马上离开,到别处去谈这种生意去。

  这时,顾客露出了微笑并满怀敬意地握住店主的手说:“我就是那家运输公司的老板,我一直在寻找一个固定的、信得过的维修店,你还让我到哪里去谈这笔生意呢?”

  发散思维

  可以用来论述做人要坚持原则,即使是再大的利益也要不为所动;还可以用来阐述,不要贪小便宜。

  4.齐桓公信守盟约

  齐桓公是春秋时期齐国的国君,他是一个非常守信用的人。他曾经多次与诸侯订立盟约,即使是订立了不利于自己的盟约,他也能遵守,因而在诸侯中的威信很高,被拥护为霸主。

  有一次,齐桓公出兵讨伐鲁国,把鲁军打得大败,鲁庄公不得不提出献邑求和,齐桓公同意了,齐鲁两国就在柯地会盟。这时,曹沫突然用匕首劫持了齐桓公,要他退回被侵占的鲁地。齐桓公迫不得已,只好同意。曹沫这才回到自己的座位上。齐桓公真有点后悔,而管仲则从大处考虑,劝他说,如果背信,则失信于诸侯。最后,齐桓公终于将侵占的鲁地归还鲁国。诸侯们听到这事,都认为齐桓公言而有信,能遵守盟约,都愿意归附齐国。

  齐桓公成为霸主后,有一次,山戎攻打燕国,燕国向齐国告急。齐桓公立刻起兵把山戎驱逐到孤竹这个地方。燕庄公十分感激齐国的救援,热情地把齐桓公直送到齐国的境界。齐桓公说:“我不是天子,诸侯相送不能出国界,这是规矩,我不能对燕国无礼。你把我送到这里,这里就是你的境地。”于是,就把这块本来属于齐国的土地割让给了燕国。诸侯们听说这件事后,都赞扬齐桓公救人又遵礼,对齐桓公更加钦佩了。

  发散思维

  可以用来论述“言必行,行必果”,还可以用来论述对别人有礼的人别人自然都会尊重他。

  5.信用的保险金

  1835年,摩根先生成为一名叫“伊特纳火灾”的小保险公司的股东。因为这家公司不用马上拿现金出来,只需要在股东名册上签上名字就可以成为股东。这符合摩根先生没有现金但能获益的设想。

  很快,有一家在伊特纳火灾保险公司投保的`客户发生了火灾。如果按照规定完全付清赔偿金,保险公司就会破产。股东们一个个惊惶失措,纷纷要求退股。

  摩根先生斟酌再三,认为自己的信用比金钱更重要,他四处筹款并卖掉了自己的住房,低价收购了所有要求退股的股东的股票,然后将赔偿金如数地付给了投保的客户。

  这件事后,伊特纳保险公司成了信誉的保证。

  已经身无分文的摩根先生成为保险公司的所有者,但保险公司已经濒临破产。无奈之中,他打出广告,凡是再到伊特纳火灾保险公司投保的客户,保险金一律加倍收取。

  不料,客户很快蜂拥而来。原来在许多人的心目中,伊特纳公司是最讲信誉的保险公司,这一点使它比有名的大保险公司更受欢迎。伊特纳火灾保险公司从此崛起。

  发散思维

  可以用来论证信用是要下极大的决心,花费大量的时间,不断坚持努力才能做到的;还可以用来论述讲究信誉,最后最大的受益者还是自己。

  6.生死之约

  公元前4世纪的意大利,有一个名叫皮斯阿司的年轻人触犯了国王,被判绞刑,在某个法定的日子要被处死。

  阿司是个孝子,在临死之前,他希望能与远在百里之外的母亲见最后一面。国王答应了,但条件是必须找一个人来替他坐牢。有谁肯冒着被杀头的危险替别人坐牢,这岂不是自寻死路?但皮斯阿司的朋友达蒙真的愿意替他坐牢。

  达蒙住进牢房以后,日子如水,皮斯阿司一去不回头。眼看刑期在即,皮斯阿司也没有回来的迹象。那是个雨天,当达蒙被押赴刑场时,围观的人都在笑他的愚蠢。但刑车上的达蒙,不但面无惧色,反而有一种慷慨赴死的豪情。追魂炮被点燃了,绞索也挂在了达蒙的脖子上。人们在内心深处为达蒙惋惜,并痛恨那个出卖朋友的小人皮斯阿司。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在淋漓的风雨中,皮斯阿司飞奔而来,他高喊着:“我回来了!我回来了!”国王听到消息后,亲自赶到刑场,他要亲眼看一看自己优秀的子民。最终,国王万分喜悦地为皮斯阿司松了绑,并亲口赦免了他的罪。

  发散思维

  可以用来论证信守诺言,不仅仅是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更重要的是对自己负责。

  7.诚实节的由来

  5月2日是美国威斯康星州的诚实节,又称“不说谎纪念日”。它是为了纪念一个年仅8岁因坚持真理而献身的男孩而设立的。

  这个男孩名叫埃默纽?旦南。埃默纽5岁时,不幸父母双亡,成了无依无靠的孤儿,后被诺顿夫妇收养作义子。埃默纽8岁时,一天晚上他刚睡着,就被楼下一阵敲打声惊醒。他急忙下楼,只见继父和继母正在谋杀一个寄宿在小酒店的小贩。第二天一早,他继父就来到他的房间,教他在警察面前说谎。埃默纽回答说,他不想说谎话。诺顿夫妇就把他的双手吊在梁上,用柳条抽打他,逼他说谎。抽打了两个小时,埃默纽的回答还是:“爸爸饶了我吧,我不想说谎……”最后被活活打死。

  事发后,诺顿夫妇受到法律的严惩。市政府为埃默纽建造了一块纪念碑和一座塑像。纪念碑上写着:“怀念为真理而屈死的人,他在天堂永生。”所在的威斯康星州政府定每年的5月2日为诚实节,以永久纪念。

  发散思维

  本故事可以用来阐述诚实是一种美德;也可以用来证明诚实是一种信念,给予了人们反抗非诚信的力量。

诚信的哲理故事(推荐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