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历程读书笔记【优质5篇】

时间:2011-09-06 09:24:29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美的历程读书笔记 篇一

《美的历程》是一本由李宗吾先生所著的心理学著作,书中探讨了美的概念、美的形成过程以及美的价值等问题。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美的理解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首先,书中提到了美的概念。美是一种主观的感受,是人们对于外部事物的审美体验。不同的人对于美的定义和感受会有所差异,因为每个人的审美观念都受到了个人经历和文化背景的影响。美并不是客观存在的,而是人们在与事物互动中产生的情感体验。

其次,书中讲述了美的形成过程。美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人们通过观察、思考和感知来逐渐形成对事物的美的认识。美的形成受到人的感知能力、思维方式和情感体验的影响。通过不断地观察和思考,人们可以培养自己的美学能力,提高对美的感知和认识。

再次,书中探讨了美的价值。美不仅仅是一种感受,它还具有一定的价值和作用。美可以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美的存在可以给人们带来愉悦和满足感,使人们更加热爱生活和追求卓越。美还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共享,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通过阅读《美的历程》,我对美的概念、形成过程和价值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美是一种主观的感受,是人们对于外部事物的审美体验。美的形成需要人们通过观察、思考和感知来逐渐形成对事物的美的认识。美的存在可以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读完这本书,我深感美的重要性,我将继续培养自己的美学能力,更加注重对美的感知和认识,让美成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美的历程读书笔记 篇二

《美的历程》这本书是我最近读过的一本心理学著作,它让我对美的概念和价值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首先,书中强调了美是一种主观的感受。美并不是客观存在的,而是人们在与事物互动中产生的情感体验。每个人对于美的定义和感受都会有所差异,因为每个人的审美观念都受到了个人经历和文化背景的影响。这让我意识到,美是多元化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美学观点。

其次,书中讲述了美的形成过程。美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人们通过观察、思考和感知来逐渐形成对事物的美的认识。美的形成受到人的感知能力、思维方式和情感体验的影响。通过不断地观察和思考,人们可以培养自己的美学能力,提高对美的感知和认识。这让我明白到,美不是凭空产生的,它需要我们用心去感知和发现。

最后,书中探讨了美的价值。美不仅仅是一种感受,它还具有一定的价值和作用。美可以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美的存在可以给人们带来愉悦和满足感,使人们更加热爱生活和追求卓越。美还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共享,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这让我认识到,美不仅仅是一种感官享受,它还具有深远的影响和意义。

通过阅读《美的历程》,我对美的概念和价值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美是一种主观的感受,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美学观点。美的形成需要我们用心去感知和发现,通过观察、思考和感知来逐渐形成对事物的美的认识。美的存在可以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读完这本书,我深感美的重要性,我将继续培养自己的美学能力,更加注重对美的感知和认识,让美成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美的历程读书笔记 篇三

  《美的历程》、《华夏美学》、《美学四讲》,是李泽厚先生的美学专著,合称《美学三书》。先生在结语中写道,《美的历程》是“对中国古典文艺的匆匆巡礼”、“鸟瞰式的观花”,期望读者能通过阅读这部小书“能够获得一个虽笼统却并不模糊的印象”。

  其实先生太过自谦了。《美的历程》全书共分十章,每一章评述一个重要时期的艺术风神或某一艺术门类的发展,揭示出各种社会因素对于审美和艺术的作用和影响,对中国古典文艺的发展作出了概括性的分析与说明。虽然我并未完全读透《美的历程》,但是每读一遍,每次也有新的体悟,丰富了很多,同时弥补了很多以前一知半解甚至遗忘了的知识。《美的历程》的覆盖面很广,从远古图腾讲起一直到明清时期的美学,涵盖了歌舞绘画、建筑雕塑、诗词绘画、宗教文化,是我们华夏文明古国的美的巡礼。

  这本书我觉得特别好的一点是,把美学和当时所处的整个时代、社会有机的连接在一起,不是单独的来、就事论事讨论“美”的本身,显得特别的具体而不空洞。把复杂的概念以通俗的文字解释开来,显得形象而不呆板。这是一本即好看、又看得明白的书。

  时代在不断进步,美学也在不断与时俱进。近现代谈美的名家有很多,近代王国维、朱光潜、宗白华等,现代又有蒋勋。现今的书市上,蒋勋被炒的很火,书卖的又好又贵。贵有贵的道理吧,而李泽厚先生的《美学三书》,算是历久弥新的经典读物。

  我对美学的认识还很肤浅,只能做为一个半懂不懂的门外汉,难得窥见天音妙语,便如醍醐灌顶,受益良多了。人之所以为万物之灵,在于人有思想,会去了解这个“世界”,会去认识“自己”,因而产生审美。而动物,仅仅只是单纯的活着。

  有些现代人的通病是凡是更多追求结果,而不仅满足于过程。固然结果非常重要,然后过程是否也有相当的价值呢?生活中不缺少美,或许我们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美学的意义在于我们在物质层面不单是要做一个现实的、具体的人,而且在精神层面,我们的.灵魂是干瘪还是丰满,不然同一具行尸走肉又有什么区别呢。生命的价值,是多元的,而在审美的层面,我们每个个体,又是否非常的充实?我们华夏文明古国源远流长的历史和文化,传统的美学精神,又是否得到继承和发扬光大?

  在我对美的认知中,王国维先生的人生三重境界,当为妙论:“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美学的价值,在于让人活出味道。至于是什么味道,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感悟。譬如一支酒,可白可黄、可干可甜,可以是江南陈酿,也可以是蜀中老窖,至于口味是典雅还是醇厚,是清爽还是浓郁,是温润还是强劲,看每个人的喜欢。不过大概没人会希望自己的人生,会成为寡淡无味的劣酒吧。

美的历程读书笔记 篇四

  最近在熊猫书院看了李泽厚的《美的历程》,很喜欢。冯友兰说这是一部中国美学和美术史,中国文学史,哲学史,文化史。

  全书分为10个PART,于是我用十段文字记下了每段最核心的部分。有句话说得好:“如果说艺术类的精简书像果汁饮料,那么原著就像水果。喝完饮料,再啃啃水果,才知道这个水果真实的滋味。”

  从远古图腾开始,龙蛇和凤鸟是原始人的审美。演变到现在的几何条纹,可能与当时的蛇图腾有关。有“审美积淀”之说,人的审美观因为有观念的想象,因此美的形式积淀了社会内容。

  夏朝是野蛮而灿烂的青铜文化的开始,青铜在商朝达到了鼎盛时期,并表现出一种狞厉美。及至周朝和春秋战国,褪去宗教色彩,变得精进或是堕落。

  春秋时期百家争鸣,是理性主义的思潮,儒道互补。战国时期,北中国已被孔子理性化,而南中国依然弥漫在远古的图腾神话世界,屈原为代表。

  汉代以汉赋与工艺品为代表,工艺品既有气势又古雅质朴。

  魏晋时期产生了真正思辩理性的纯哲学,绘画气韵生动,书法飘逸绝伦。以曹丕为代表的“文的自觉”,将文章称为“经国之大事,不朽之伟业”。魏晋风度,不可不提的阮籍和陶潜。

  南北朝是佛教狂迷的时代,石窟壁画和雕塑,表达着寻求心灵的超脱,那是一个悲惨而非理性的时代。及至唐朝,才变成乐观的态度。

  盛唐的青春气息以唐诗为代表。李白诗,张旭和怀素的狂草,是“冲破陈规,无拘无束”的代表。而杜甫诗,韩愈文,颜真卿的楷书,是“严正规范,深沉厚重”的代表。

  中晚唐亦有优秀的诗人,柳宗元,刘禹锡,白居易,李商隐。中晚唐的美学风格,潇洒风流中带有伤感忧郁。到宋朝,风格变得冲淡含蓄。

  宋朝是中国古代最文艺的时期,兴山水画,北宋风格旷远,乃无我之境;南宋讲求细节和诗意,乃有我之境。到元代,文人画正式确立,画上题诗,突出文学趣味。也为有我之境。

  发展到明清形成了一股浪漫主义洪流,以戏曲小说为主。明朝有《西游记》《牡丹亭》,到清朝,由于朝代更替,出现了禁欲主义,浪漫思潮变成伤感文学,代表有《桃花扇》《长生殿》。在毫无生气的时代,也出现了伟大的作品《红楼梦》。

  某天和一位老师聊到这本书,发现他竟是此书的忠实粉丝。因为不同出版社配图不一样,且随着时间不断有新的文物出土,他买过好几个版本。也觉得这是送礼物的极佳选择。

美的历程读书笔记 篇五

  由于之前没有什么艺术细胞,接触的艺术品少之又少,基本没有什么审美水平,我选择的画是哀悼基督,这幅画不是《美的历程》中的作品,但是对比于西方的画作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东方的艺术作品。

  个人感觉相比于西方的作品而言,东方作品更多是以描绘恢弘的场景为主,人物更多的只是点缀,场面和意境才是中心;而西方的作品则更加注重描绘人的细节与情感,以人物为主体去展现和表达思想、事件。也许这就是东西方的区别,西方受到宗教的影响,更加注重个人实现,而东方的集权政治则更希望表达权威与威严。

  就像我们在西方很难见到特别宏大的建筑,但是在东方我们能看到很多超乎于当时经济、技术能力水平的恢弘作品。这幅画展示的是耶稣受难的细节,画中人的情感是收敛的,而不是外显的,让人心生悲悯之情。近处的山岗上,一棵树叶残枝枯,天空和大地被它紧紧地串在一起。而远处,灰色的山崖在寂寞中诉说着无声的绝望。这些背景也都是为了衬托人物的情感而设计,凸显了耶稣受难日人们的悲痛之情。

美的历程读书笔记【优质5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