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起梦想的桅杆 篇一
梦想是人生的指南针,而桅杆则是升起梦想的工具。在人生的舞台上,每个人都需要一个桅杆,让自己的梦想扬帆起航。桅杆代表着我们的信念和追求,它是我们努力奋斗的方向,也是我们坚持不懈的动力源泉。
桅杆高耸入云,矗立在船上,为船只提供了稳定的支撑和引导。同样地,梦想也需要一个坚实的支撑点,让我们在追寻梦想的道路上不迷失方向。桅杆象征着我们的目标和理想,它是我们前行的方向标,也是我们追求成功的动力源泉。只有拥有了一个坚定的信念,我们才能在生活的大海中破浪前行,才能在困难和挑战面前不畏惧,才能最终实现自己的梦想。
每个人的梦想都是独一无二的,就像每个船只都有自己独特的航线一样。有人梦想成为一名音乐家,有人梦想成为一名画家,有人梦想成为一名科学家……不同的梦想需要不同的桅杆来支撑。但无论我们的梦想是什么,无论我们的桅杆是什么,我们都需要有足够的勇气和毅力去追寻,去坚持,去实现。
桅杆不仅是一个支撑点,它还是我们攀登梦想高峰的工具。在航海中,水手们需要爬上桅杆去观察周围的情况,以便做出正确的决策。同样地,我们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也需要时不时地回头看看,检视自己的进展和方向是否正确。当我们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我们可以借助桅杆的高度来重新审视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有站在桅杆的高处,我们才能看得更远,才能更好地规划自己的前进方向。
桅杆不仅是升起梦想的工具,它还是我们展示自我的舞台。在航海中,水手们会在桅杆上升起旗帜,以展示他们的身份和归属。同样地,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我们也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去展示自己。无论是通过写作、音乐、舞蹈还是其他方式,我们都可以利用桅杆的高度,将自己的才华和梦想展现给世界。
升起梦想的桅杆是每个人成长和追求梦想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只有拥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和目标,我们才能在人生的航海中遇到风浪时保持坚定,才能在前进的道路上不迷失方向。让我们用桅杆升起我们的梦想,让它们在人生的大海中破浪前行,最终实现自己的目标和理想。
升起梦想的桅杆 篇二
桅杆,是船上的重要构件,也是升起梦想的象征。桅杆高耸入云,矗立在船上,给船只提供了稳定的支撑和引导。同样地,梦想也需要一个坚实的支撑点,让我们在人生的航程中不迷失方向。
桅杆是航海中最重要的设备之一。它不仅提供了船只的稳定性,还能帮助水手们观察周围的情况,以便做出正确的决策。在追寻梦想的道路上,我们也需要一个桅杆来帮助我们观察自己的进展和方向。桅杆的高度让我们能够看得更远,更清楚地认识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有站在桅杆的高处,我们才能看到自己的潜力和机会,才能更好地规划自己的前进方向。
桅杆也是船上展示身份和归属的舞台。在航海中,水手们会在桅杆上升起旗帜,以展示他们的身份和船只的归属。同样地,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我们也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去展示自己。无论是通过写作、音乐、舞蹈还是其他方式,我们都可以利用桅杆的高度,将自己的才华和梦想展现给世界。
每个人的梦想都是独一无二的,就像每个船只都有自己独特的航线一样。我们需要一个桅杆来支撑我们的梦想,让它们扬帆起航。桅杆代表着我们的信念和追求,它是我们努力奋斗的方向,也是我们坚持不懈的动力源泉。
在人生的航程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但只要我们拥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和目标,我们就能坚持不懈地追寻梦想,战胜困难,最终实现自己的理想。让我们用桅杆升起我们的梦想,让它们在人生的大海中破浪前行,最终驶向成功的彼岸。
升起梦想的桅杆是每个人成长和追求梦想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只有拥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和目标,我们才能在人生的航海中遇到风浪时保持坚定,才能在前进的道路上不迷失方向。让我们用桅杆升起我们的梦想,让它们在人生的大海中破浪前行,最终实现自己的目标和理想。
升起梦想的桅杆 篇三
黄浩量是厦门松柏中学高一年级的学生,自小就对电影情有独钟,每次看完电影后,他都能将其中的剧情和细节讲给爸妈听。电影带来乐趣的同时,也给了他无限的文学滋养:他小学时写的作文,就获得过全国大奖;上初中后,竟然自己动笔写起了小说。
2014年寒假,他萌生了拍微电影的想法,爸妈得知后立即呵斥道:“微电影只能在自掏腰包中打转转,况且你马上要中考了,怎能有闲心做这些?学习、备考才是最紧要的事!”他再三向爸妈保证,绝不会利用上课的时间,绝不影响学习。禁不住他的软磨硬泡,爸妈终于给他买了单反相机、长焦镜头、遮光板等,然后他邀请同学来做演员,用自己的压岁钱买来服装和其
他道具,仅用3天的时间,就拍摄完成了他的首部微电影《爱在鹭岛》。哪知道该作品竟然获得了厦门市中学生电脑制作活动一等奖,厦门市微拍大赛二等奖,并在台海网络电视台进行了展播,这让他高兴得手舞足蹈,对微电影的热爱也日甚一日。中考过后,黄浩量整天浸泡在电影里,几乎每天看十几部,挑选的影片风格,大多是青春题材、文艺片和各种获奖影片。可是中考成绩一揭晓,他的考试成绩远远没有达到自己的理想分数。爸妈看着情绪低落的儿子,心想:“既然他对电影如此痴迷,就随他吧!”于是,趁着暑假,爸妈把他送到杭州的艺校进修了一个半月的编导专业。在那里,他认识了来自杭州的高三毕业生项逸妮和潘思越。项逸妮在高二暑假时就曾有拍微电影的想法,但因多种原因没有做成。那天,黄浩量和项逸妮、潘思越在一块儿吃饭,他说道:“我在初二时曾写过一篇小说,自我感觉很好,我想把它编成剧本,然后拍成微电影。”项逸妮和潘思越一听马上赞成,3人一拍即合,决定将这篇小说编成剧本,合拍一部较为大型的青春题材微电影。
要拍好一部微电影,首先要将剧本写好。为此,黄浩量没少耗费时间看电影,甚至连吃晚饭的空隙他也会看上一部影片,从影视剧中汲取“养分”,寻找创作灵感。编写剧本时,他大多时候用手机的写字板来创作,有时在纸上写。几易其稿,人物形象逐渐丰满,故事情节的冲突感也越来越强,名字就定为《迷雾青境》。
再好的剧本也需要演员的鼎力配合和投入演出,没有演员,他就在网上招募。不少人看到消息后赶过来报名,可一听说唯一的报酬只是请演员吃一顿饭,立马闪人了。最终只有7名女生和两名男生加盟剧组。这些人中,有人正在参加暑假补习班,几个扮演成年人的演员又要工作,在整个拍摄过程中,演员的时间调度成了一大难题。黄浩量尽量利用下午5点以后下班和放学的时间来拍摄。当时节目里需要两位演员来客串,可怎么也找不到合适的,于是黄浩量将姨妈和班主任邀请过来,在电影里客串了家长和老师的角色。
没有资金包场拍摄也没有难住黄浩量,他就地取材,在需要拍摄游泳场地时,他就去免费的游泳馆;在需要餐馆场景时,他躲开就餐高峰时段进行拍摄;他还从网上淘来了血袋、假点滴设备、文身贴等道具。由于拍摄器材简单,只有单反相机和补光灯,大部分时间他都是手持拍摄。有一天,他和他的团队为了一个镜头,竟然拍了39次,从早晨8点一直坚持到凌晨1点,渴了喝矿泉水,饿了吃泡面。
经过21天的劳苦奔波,黄浩量终于成功地完成了拍摄,也顺利地走进了高中的大门。由于这部电影充满“韩国风”,剧中不少角色形象,都会让人联想到许多热门的影视剧角色,一经播出,就得到了众多年轻网友的好评。2014年12月,《迷雾青境》作为屈指可数的未成年人导演的参赛作品,参与角逐了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学院奖短片大赛。
如今身处高中校园的黄浩量对未来充满信心,《迷雾青境》获奖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给了自己的青春以浓墨重彩的一笔。梦想的桅杆已经升起,他目前要做的就是努力学习、夯实基础,朝着梦想的方向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