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散文阅读答题技巧教案及练习 篇一
阅读理解是中考考试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散文阅读更是其中的难点之一。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准确把握文章的主题和中心思想,成为许多学生头疼的问题。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些中考散文阅读答题的技巧和练习方法。
首先,要善于把握文章的结构。大多数散文都是由引子、承接和结尾三部分组成的。在阅读时,可以先快速浏览全文,了解文章的整体结构和主要内容,然后再深入细读每个段落,找出关键信息,理清脉络。
其次,要注重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在阅读散文时,要注意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观点,明确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通过理解作者的态度和立场,可以更好地把握文章的要点和主题,从而更准确地回答问题。
另外,要重视细节信息的把握。散文中常常会穿插一些细节信息,这些信息虽然不是文章的重点,但对理解文章整体内容和作者的观点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阅读时要注重这些细节,做到对文章内容的全面了解。
最后,要多做练习。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和练习,才能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散文进行练习,通过不断地熟悉和掌握不同类型的文章,提高自己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通过以上的散文阅读答题技巧和练习方法,相信大家在中考散文阅读中会有更好的表现。希望大家在备战中考的过程中,能够认真学习,刻苦练习,取得优异的成绩!
中考散文阅读答题技巧教案及练习 篇二
阅读理解在中考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而散文阅读更是考察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环节。那么,如何提高自己的散文阅读能力,做到在考试中游刃有余呢?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些中考散文阅读答题的技巧和练习方法。
首先,要注重培养阅读的习惯。阅读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基础,只有多读书,才能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和阅读能力。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散文作品进行阅读,逐渐培养自己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其次,要善于总结文章的中心思想。在阅读散文时,要通过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观点,找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可以通过归纳每个段落的主题句,来把握文章的主题和中心思想,从而更好地回答问题。
另外,要注重细节信息的把握。散文中常常会穿插一些细节信息,这些信息虽然不是文章的重点,但对整体理解文章内容也有一定的帮助。因此,在阅读时要注重这些细节,做到对文章内容的全面了解。
最后,要多做模拟练习。通过做一些中考散文阅读的模拟题,可以更好地检验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提高。只有通过不断地练习,才能在中考散文阅读中取得好成绩。
通过以上的散文阅读答题技巧和练习方法,相信大家在中考中能够更加游刃有余地完成散文阅读部分。希望大家在备战中考的过程中,能够认真学习,刻苦练习,取得优异的成绩!
中考散文阅读答题技巧教案及练习 篇三
关于中考散文阅读答题技巧教案及练习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考散文阅读答题技巧教案及练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目的:
知识能力:
1、掌握散文常见的写作技巧。
2、学会运用技巧解决散文应试问题。
过程方法:明确考试题型,师生共同探究总结并应用技巧。
情感态度:培养合作探究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并学会答题技巧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对散文这种文体很熟悉,那么这种文体有什么特点?它分哪几种类型?
明确:形散神不散。散文可分为记叙性散文、抒情性散文和议论性散文三种。
记叙散文。以记叙人物、事件、景物为主的散文,称为记叙散文。
抒情性散文。主要用以抒发作者主观情感的散文叫抒情散文。
议论性散文。以发表议论为主的散文称为议论散文。
散文是中考常涉及的一种文题,因此今天我们要一起总结散文考试的题型及探究解题技巧。
二、结合问题探究技巧。
(一)中考对散文的考查一般有这样几个考点:
1、理解:
理解把握文中重要的字词句。
2、分析综合:
①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②分析结构线索,把握文章思路
③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及作者观点
④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
3、鉴赏评价: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二)结合问题探究技巧
结合《绿》设题完成。
理解类:
1、“飞花碎玉”是描写花被风吹落和玉摔碎时的情景,一般用来比喻雪花或者瀑布的景象。
2、说说下列词好在哪里。
梅花潭的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招引(说出了梅花潭的美,美的让人忍不住去。)
我的心随潭水的绿而摇荡。 摇荡(说出了梅花潭的美让人感到震撼,产生共鸣)
3、句子“揪着草,攀着乱石,小心探身下去,又鞠躬过了一个石穹门,便到了汪汪一碧的潭边了”中的“揪、攀、探身、又鞠躬过了、便到了”与文中哪两个词语相照应?
(招引、追捉。)
总结方法:明本义,溯根源,联系语境,抓中心。
分析综合类:
1、作者在描写梅雨潭的绿时先用了什么词概括了对绿的总感受?
a、对绿的总感受:“醉人”、“奇异”。
2、梳理本文结构线索,把握文章思路。
文章以“绿”为文眼,贯穿始终。以游踪为线索展开描写。
采用总分总结构,前后呼应结构紧凑。
3、作者描写了梅雨潭周围的哪些景物?描写这些景物的作用是什么?你以为哪些词用得准确生动?
(写了山、岩、亭、天、草,都是为了衬托梅雨瀑的美,写梅雨瀑的美又是为了衬托梅雨潭的绿的美。因为“我”一见到梅雨潭的绿,“瀑布在襟袖之间;但我的心中已没有瀑布了”。
例:写亭:一个“踞”字突出了它的险峻之势,给人以凌空突起之感。一个“浮”字,神态毕现,一“踞”一“浮”,化静为动,把凌空而立、翼然石上的梅雨亭写得神采飞扬,惟妙惟肖。
写云:一个“流”写出轻盈之态。
写瀑布:一个“镶”字描绘瀑布处在山涧中的状态,既准确恰切,又形象逼真,使瀑布富于立体感,动态美。
4、文中体现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体现作者那种对绿的向往、陶醉、倾倒的热烈感情。)
从融情于景和直接抒情的句子分析得出。
总结方法:题目入手,分析结构,重复出现,问题指标,查找要点,概括中心。
看题目知内容、明对象、淸线索、得中心、悟感情、分文体。
找线索的方法:先看标题(有的标题直接揭示线索,有的标题包含线索的因素);再画出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句子;还要特别注意文中的议论抒情,因为散文中的“情”通常是文章组织材料的重要线索。
鉴赏评价:
1、选段用形象的比喻从不同的角度来描绘梅雨潭的绿,试仿照例句赏析文中的比喻句。
例句: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
赏析:这里把皱缬的水波比喻成少妇拖着的裙幅,表现出梅雨潭绿的清亮的特点。
句子: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
赏析:这里把滑滑、明亮的水光比喻成鸡蛋清,表现出梅雨潭的绿柔软、鲜嫩的特点。
2、作者是用怎样的表现手法描写梅雨潭的绿的?有怎样的效果?
比喻、对比。 作者连用六个比喻:像极大的荷叶,像少妇的裙幅,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像涂了明油,像鸡蛋清的软,鸡蛋清的嫩,像温润的碧玉,从不同角度对梅雨潭的涟漪以及绿的亮度、纯度等加以表现,写出了梅雨潭醉人的绿和醉人的美,也寄寓着作者的爱。
作者拿北京什刹海的绿杨、杭州虎跑寺的绿壁、西湖的波、秦淮河水来与梅雨潭水对比、衬托出梅雨潭的绿是浓淡相宜,明暗适度,恰到好处的特点。
3、文章将收尾时,作者的写作在人称上发生了何种变化,有何作用?
由第三人称“她”变成了第二人称“你”。一开始作者感情比较收敛,可随着情感的迸发和投入,作者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冷静,而把自己完全融进了“绿”之中,强烈的抒情需要使作者不自觉地改变了人称。
总结方法:抓中心树形象,运用规律作鉴赏。
(三)小结解题方法:
1、研读题干,明确要求,尤其把握好关键词的含义。
2、寻找答题区,检索范围,综合分析。
具体做法:(细读)
①先看题目涉及到文中哪些段落或区域,确定对应的语句,再仔细分析这一段里每一句话的意思,理清段落之间的关系。
②上一句跟下一句怎么连上的,某一句跟前面哪一句有关系?
③每段一层意思呢,还是几层意思,还是一层意思分几段?后一段跟前一段怎么连上的,有没有过渡性的小段落,或是段的末尾或开头用些过渡性的句子?
④是不是一开头就讲到本题,还是先做了些准备说明?
3、准确表达。
①摘关键词句
②自己的话概括
4、原则:答案在文章中一定有根据,应尽量使用原文中的话或稍加改造作答。对概括性强的题,一定要结合语境分析。要掌握一些寻找答案的常用方法。如:①紧扣题目,理解含义②命题点的上下文③段落的开头结尾④连缀文章的重点词语
三、归纳散文阅读答题的一些技巧。
1、人称表达:
可以针对某一人称的运用命题,也可以针对行文中人称的变化命题,或者针对称谓的变化命题。
解题规范:指出人称的运用或变化,明确每一种人称的作用。如下表:
第一人称便于直接抒情; 第二人称呼告抒情更强烈感人;
第三人称不受时空限制,灵活自由
2、修辞方法:
解题规范:明确所用的修辞手法,结合语句内容分析其具体作用及表现出的情感态度。
一般说来,描绘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使描写对象生动形象,主要有比喻、夸张、拟人;结构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突出强调,主要有对偶、排比、反复;表达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增强语气,主要有反问和设问。具体修辞手法的作用列表如下:
比喻,生动形象,化无形为有形 夸张,表达感情更强烈
拟人,表达亲切,有情趣 对偶,整齐,有节奏感
排比,一气呵成,突出强调 反复,紧凑,有气势,表达效果强烈
反问,表达鲜明,起强化作用 设问,突出强调
3、表达方式:
解题规范:确认指定语段所用的具体的.表达方式,结合文章具体分析。
五种表达(记叙、议论、说明、描写、抒情)方式具体分类及作用:
肖像描写:以形传神。 工笔细描:精雕细刻,纤毫毕现,具体生动
动作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特点。 细节描写:准确传神鲜明
语言描写:言为心声,表现人物性格特点。 插叙:内容丰富,深化主题,曲折有致
心理描写:揭示人物内心世界。 倒叙:设置悬念,吸引兴趣,波澜起伏
景物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寄托感情。 叙后议论:画龙点睛,点明题旨
白描:简笔勾勒,简洁准确传神。 比喻论证: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寓情于景,物事含蓄
4、行文段落:
解题规范:
(1)确认指定段落在行文中的位置。
(2)明确段落的作用,明确答题的方向(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入手)。如下表:
开头段 统摄全篇,领起下文,渲染气氛,奠定基调
过渡段 承上启下(或启下)
结尾段 呼应前文,深化升华主旨,卒章显志
(3)结合段落位置及在文章中所起的作用回答。如答为:①照应开头,呼应前文;②深化主旨。
5、表现手法:
解题规范:确认所用表现手法,结合文句内容具体作答。
明确常见表现手法的作用。如下表:
象征:引申事理,含蓄形象鲜明。 衬托: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特点。
扬抑:在变化的反差中突出事物。 渲染:为行文设置铺垫,营造氛围。
对比:突出事物特点,使形象鲜明。 以小见大:小中见大,表现人、事。
此外,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咏物寄情、寓理于事、融情于事
6、主体对象:
(1)宜从文章结构形式到内容主旨再到思想感情,多角度思考。
a、结构
开头结尾的谋划, 详略主次的安排, 行文线索的贯穿,
过渡照应的勾连, 伏笔悬念的设置。
b、内容上结合文章具体分析。
思考角度:
①勾连上下文的线索作用;
②对内容的充实作用;
③主旨的深化升华作用;
④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学以致用。
运用所学规范完成阅读训练。
生命的暗示
欧阳斌
①清凉的秋雨送来了一个燥热的苦夏,燥热的心总算静默下来了。在这秋虫唧唧的黑色的秋夜里,我骤然从昏睡中惊醒。远方的钟楼上,响起了悠长的钟声。又一列火车隆隆驰过——
②这一切意味着什么呢?是生命的暗示吗?
③我在想,秋虫因何要昼夜而鸣?是因为它强烈的生命意识吗?是因为它深谙生命的短暂,而必然高密度地显示自己的存在么?是因为它生命的全部价值,都隐含在这微弱却令人感泣的生命绝响里么?那么人呢?仅仅因为生命比秋虫千百倍的绵长,就可以以生理需求为由,将千百个最美丽最令人激动的黎明慷慨地遗弃么?
④这是一个荒诞的联想。
⑤惟有钟声,以其绝对接近精确的殊荣,当之无愧地充当了生命的量尺。它那周而复始的切切呼唤里,有一种振聋发聩的提醒。然而昏睡了的那些人是不知道的,在混混沌沌之间,生命就这样一部分一部分地丧失了。
⑥这是一个无可挽回的丧失。
⑦有时,我们会觉得生命是一种痛苦的煎熬,当它最充分地展示黑暗、龌龊、卑鄙、虚伪一面的时候;有时,我们会觉得生命是一种快乐的享受,当它展示出光明、纯洁、崇高、真诚一面的时候;生命似乎永远是在这样两极之间交错延伸的。在它延伸的每一个区段里,似乎总是喜剧与悲剧同生,苦难与幸福共存。有时,我们会觉得生命是一种渺小的存在,当物欲、情欲、贪欲在蝼蚁般的人群中横行肆虐的时候;有时,我们会觉得生命是一种伟大的结晶,当它在苦难、灾害中显示出牺牲的悲壮的时候。生命似乎永远是渺小和伟大的“混血儿”,由此我们也就没有理由产生绝对的崇拜和蔑视,再伟大的巨人也有他渺涉的瞬间,再渺小的凡人也有他伟大的片刻。
⑧绝大多数的时候,我们有一种珍惜生命的本能,似乎没有一个人来到世上就梦寐求死。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生命在心灵中会无限地增值。毕竟,生命只属于这一个人,而且仅仅只有一次。在人生的道路上,即使一切都失去了,而却一息尚存,你就没有丝毫理由绝望,这样的事例在生活中是很多的。 。当然,在极少数的时候,我们也渴望着悲壮的牺牲,那是因为苟且偷生已严重地亵渎了神圣的生命。那时,我们会毫不犹豫地以死明志。 。这样,死亡就变得令人仰止,生命就会因死亡而延续,因毁灭而永生。
⑨钟声是生命长度的量尺,却不是生命价值的量尺。生命的价值只有在历史的天平上才能清晰地显示出它本来的刻度。一代又一代的人来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去了,他们的生命价值何在?有的人有一个轰轰烈烈的生,却留下一个默默无闻的死;有的人有一个默默无闻的生,却有一个轰轰烈烈的死。有的人显赫一时,却只能成为匆匆的历史过客;有的人潦倒终生,却成为历史灿烂星空的泰斗。这一切绝然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生命价值的客观性和历史性,使不绝于耳的喧嚣显得极其微不足道。
⑩一时一事的得失,似乎永远困扰着我们,永远是生命的烦恼之泉。倘若能真正将其置之度外,烦恼就真正超脱了。其实,真正值得烦恼的命题在于:生命的价值究竟应以何种形式作何种转化。对于这个千古之谜,一千个人有一千种答案,却没有任何一本哪怕是世界上最权威的教科书能提出最完美的答案。人其实是最难认识自己的,也就更难找到自己生命的转化方式,这正是一些人拥有一个失败的人生之根源。更悲惨的结局则在于,自以为找到了答案而其实完全是南辕北辙。所谓天才,无非就是能最早最充分地认识自己的价值,从而以最直接的方式完成了生命由瞬间到永恒的有效转化。
⑾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生命,然而相当多的人直到濒临死亡也没有弄清生命是怎么一回事,这正是人类的悲剧所在。
⑿生命,这神秘而美丽,不可捉摸而异常珍贵的存在,你究竟隐逸着多少暗示?而哲人的终生存在,就是捕捉这样一些暗示么?
1、请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解释第③段文字“因为它深谙生命的短暂……”中加点的词。
深谙:
2、本文是一篇含义深刻、富有人生哲理的散文。请通读全文,谈谈作者所说的“生命的暗示”指的是什么?
3、阅读本文第⑤段文字,说说作者写“钟声”的目的是什么?
4、阅读本文第⑦段文字,说说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解读了对生命的认识与感悟?
5、研读本文第⑦段文字,结合上下文内容,根据自己的见解,在文中划线处补写出符合文意的、具有典型意义的人和事。
绝大多数的时候……在人生的道路上,即使一切都失去了,而却一息尚存,你就没有丝毫理由绝望,这样的事例在生活中是很多的。当然,在极少数的时候……我们也渴望着悲壮的牺牲,那是因为苟且偷生已严重地亵渎了神圣的生命。那时,我们会毫不犹豫地以死明志。 这样,死亡就变得令人仰止,生命就会因死亡而延续,因毁灭而永生。
6、认真阅读并反复揣摩品味第⑼段文字中划线的句子,然后谈谈对这个句子的理解与思考。
善意
①搬新家后,黄昏将近时我喜欢倚在阳台上,看街道上人群熙攘,每一张脸上都写满了即将归家的松弛和喜悦。
②很是偶然地看到对面阳台上的目光,干净剔透,有些许寂寞掺杂,像年幼的鸟儿,落单在荒原,找不到将要飞去的方向。
③那双眼睛刚能露在阳台的玻璃上,如果她努力跳了一下,那一定是楼下的孩子们发出了快乐的叫喊,她想看清自己不曾拥有的欢乐,跳完之后,她的嘴角会微微上扬,眼神飞快跌回寂寞。她的眼睛让我的心颤了一下,那种眼神不是她该拥有的,她那么小,看上去不过五岁左右的样子。
④我与小女孩的目光相遇,她先是怔怔地看我,我把手竖在耳朵上,做个小白兔蹦跳的姿势,她的眼睛笑了,像雨后的花瓣,璀璨明媚。我趴在阳台上和她对望,彼此隔了些距离,说话很费力,我就用手势逗她玩,她看着我静静地笑,看得出她的手势表达不是很好,总是一伸手,又羞涩地缩了回去。
⑤后来,她母亲到了阳台上,大约是叫她进去吃晚饭,我冲她扬了扬手,表示再见,她别着小小的脑袋 [甲] (A恋恋地;B傻傻地;C恨恨地)望着,忽然地扬起了手,向我表示再见,虽然她的手被妈妈 [乙] (A缓缓地;B飞快地;C勉强地)捉了回去,可是,我还是看见了她没有拇指的右手。
⑥我的心,忽然地疼了一下,手就那么扬着,久久地没有收回。
⑦对面阳台的门砰地关上,隔着玻璃,还是能看到她母亲冷漠、倔强的脸色。我腾地明白了许多……
⑧从那以后,我总忍不住想去看对面阳台上的眼神。黄昏时,面目冷清的母亲总是严严攥牢她小小的右手,目不斜视地穿过住宅小区的花圃,遇到相熟的街坊,亦不肯停下来打招呼,拽着对街上的热闹无限留恋的女儿上楼,然后,小女孩的眼睛便出现在对面阳台上。
⑨看见我时,小女孩依旧会顽皮地做个鬼脸,我的心怅怅的,她总会长大的,总要独自面对人生的风雨,那时,她的自尊还能像在母亲的保护下那样倔强站立么?
⑩周末,女儿潇潇从寄宿幼儿园回来,我带她去海边,远远看见小女孩和她的母亲在离人群较远的沙滩上玩。我忽然有点冲动:“潇潇,想不想交个新朋友?你看,那位小朋友就住在我们家对面,很可爱的。但是,小朋友的右手没有拇指,做朋友时,不能盯着她的右手看,也不能表示好奇。”潇潇很奇怪,问:“为什么?”
⑾“因为小朋友没有拇指已经很伤心了,或许在很久以前丢掉拇指的事她已经忘了,伤心也成为过去了,问她,等于提醒她记起丢了拇指的事,她会很伤心的。”
⑿潇潇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奔向小女孩。
⒀在这个世界上,善意有很多种表达方式。譬如,不是所有的沉痛往事都需要安慰,不是所有暂时的贫穷都需要施舍,亦不是所有肢体残缺的人都需要同情或怜悯。因为,某些不合时宜的善意表达,只会伤害到他们的自尊。有时,忽略是表达善意的更好方式,它远要比及时伸出所谓援助之手更能抚慰人们脆弱的心灵。
⒁小女孩面对潇潇伸出去的手,怯怯地看了看母亲。潇潇亦回头张望我,我用微笑鼓励她。
⒂显然,那母亲认出了我,冲小女孩勉强点了点头,小女孩终于伸出了左手,潇潇拽起她,玩起了堆城堡的游戏。
⒃那天,小女孩和潇潇玩疯了,她的母亲望着她兴奋得通红的小脸蛋,眼里盈满了泪光……
(选自《意林》,有改动)
1、“小女孩的眼睛”始终牵扯着“我”敏感的心。揣摩第③段的“我的心颤了一下”,第⑥段的“我的心,忽然地疼了一下”,第⑨段的“我的心怅怅的”这三处语句,联系上下文分别指出产生这些心理的具体原因。
2、结合语境,揣摩语言:
(1)从第⑤段的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将所选字母填在它前面的横线上。
(2)第⑧段“面目冷清的母亲总是严严攥牢她小小的右手”一句中有动词“攥”。结合你对“母亲”这个形象的理解,联系上下文说说这个动词有何表达效果?
3、经历了“堆城堡的游戏”之后,小女孩和她的母亲今后将会怎样去面对“没有拇指的右手”呢?请你展开合理的联想与想像,为文章续写一小段故事。
4、作者认为“有时,忽略是表达善意的更好方式,它远要比及时伸出所谓援助之手更能抚慰人们脆弱的心灵”。你认同作者的看法吗?结合你的阅读感受或生活体验,具体说说你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