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简便运算的教案【优秀6篇】

时间:2011-06-01 04:25:11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小学数学简便运算的教案 篇一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简便运算是基础而重要的一环。通过简便运算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逻辑能力。下面我将分享一份小学数学简便运算的教案,希望对广大教师和家长有所帮助。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简便运算的概念和意义;

2.掌握快速计算的方法和技巧;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能力。

二、教学内容:

1.整数的加减法:

- 末位相减法:将个位数相减,十位数保持不变;

- 进位相加法:将个位数相加,十位数进位;

- 借位相减法:将个位数相减,十位数借位。

2.整数的乘法:

- 竖式乘法:从个位数开始逐位相乘,保持进位;

- 快速乘法:结合数字规律,简化计算步骤。

3.整数的除法:

- 竖式除法:从高位开始逐位相除,保持进位;

- 估算法:通过估算商的范围,减少计算步骤。

三、教学方法:

1.示范法:通过具体例题演示简便运算的方法和技巧;

2.练习法: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游戏法:设计趣味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四、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简单的口算题引入简便运算的概念;

2.讲解:逐步介绍各种简便运算的方法和技巧;

3.练习:让学生进行练习,检验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4.反馈: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强化正确的计算思路。

五、教学评估:

1.通过小测验检查学生对简便运算的掌握程度;

2.观察学生在课堂练习和作业中的表现;

3.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通过以上的教案设计和教学实施,相信学生们在小学数学简便运算方面将会有显著的提高。希望教师们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这些方法和技巧,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数学简便运算的教案 篇二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简便运算是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简便运算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逻辑能力。下面我将分享一份小学数学简便运算的教案,希望对广大教师和家长有所帮助。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简便运算的概念和意义;

2.掌握快速计算的方法和技巧;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能力。

二、教学内容:

1.整数的加减法:

- 末位相减法:将个位数相减,十位数保持不变;

- 进位相加法:将个位数相加,十位数进位;

- 借位相减法:将个位数相减,十位数借位。

2.整数的乘法:

- 竖式乘法:从个位数开始逐位相乘,保持进位;

- 快速乘法:结合数字规律,简化计算步骤。

3.整数的除法:

- 竖式除法:从高位开始逐位相除,保持进位;

- 估算法:通过估算商的范围,减少计算步骤。

三、教学方法:

1.示范法:通过具体例题演示简便运算的方法和技巧;

2.练习法: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游戏法:设计趣味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四、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简单的口算题引入简便运算的概念;

2.讲解:逐步介绍各种简便运算的方法和技巧;

3.练习:让学生进行练习,检验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4.反馈: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强化正确的计算思路。

五、教学评估:

1.通过小测验检查学生对简便运算的掌握程度;

2.观察学生在课堂练习和作业中的表现;

3.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通过以上的教案设计和教学实施,相信学生们在小学数学简便运算方面将会有显著的提高。希望教师们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这些方法和技巧,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数学简便运算的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牢记所有公式。

  2.通过复习,发现学生以前知识中的问题,及时改正。

  3.通过复习,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形成知识网络。

  重点难点:

  通过复习发现学生以前知识中的问题,及时帮助学生纠正,加深记忆教学目标

  一、复习公式。

  师:想一想你都学习过哪些运算定律和性质?

  1.加法交换律:a+b=b+a

  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2.加法结合律;(a+b)+c=a+(b+c)

  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

  3.乘法交换律:a×b=b×a

  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4.乘法结合律:(a×b)×c=a×(b×c)或a×b×c=a×(b×c)

  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这叫做和乘法结合律。

  5.乘法分配律:(a+b)×c=a×c+b×c或(a-b)×c=a×c-b×c

  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用:a×c+a×b=(a+b)×c或a×c-b×c=(a-b)×c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6.减法不变性质 :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等于第一个数减去后两个数的和。 a-b-c=a-(b+c)

  7.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倍数(零除外),商不变。a÷b=(a×c)÷(b×c)=(a÷c)÷(b÷c) (c≠0)(b≠0)

  8.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差,等于先减去第一个数,再加上第二数,即:a-(b-c)=a-b+c

  9.某个数先减去第一个数,再加上第二个数,等于某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差:a-b+c=a-(b-c)

  二、总结

  这些定律和性质,大都可以推广,

  加法交换律结合律:推广到多个数相加。

  乘法交换律结合律:推广到多个数相乘。

  乘法分配律:推广到几个数的和或差乘以(或除以)一个数。

  请同学们再记一下公式。

  三、解题思路。

  公式记熟了,遇到简算题,选择合适的方法是关键。(板书:方法是关键)

  一般来说,连加算式中,应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连乘算式中;应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津;在除法算式中,应用商不变性质;连减或加减混合算式中,应用减法的性质。

  四、巩固练习

  1.判断下面简算各题是否正确。

  (1)99×4.4 (2)45÷2.5

  =(100+1)×4.4 =(45×4)×(2.5×4)

  =100×4.4+1×4.4 =180×10

  =440+4.4 =1800

  =444.4

  (3)25×(0.4×9)

  =25×0.4+25×9

  =10+225

  =235

  2.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1)13÷2.5

  (2)3.2×12.5×25

  (3)(44×4)×25

  (4)999×9

小学数学简便运算的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运用运算定律和性质进行正确、合理、灵活的计算。

  2、培养学生的辨析能力和良好审题习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3、使学生在学习中体会计算的乐趣,不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审题的良好学习习惯及正确的运用定律性质进行计算的能力。

  教学难点:

  灵活地运用运算定律和性质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引出新课(约5分钟)

  1、观察3/10、7.4、8、125、5.4、7/10这六个数,你有什么发现?(预设:如学生说出下面的①,则教师就继续说②;如学生直接说②,则教师就不再说①)

  ①这些数是整数、小数和分数。

  ②从计算的角度考虑这些数可以干什么?(凑整)

  2、请你根据这六个数编出三道口算题。

  7/10+3/10=7.4-5.4=8×125=

  3、对三道口算题再加工,请你继续计算。

  3/10+7/10×20=7.4-5.4÷0.9=24÷8×125=

  你想说点什么?(预设:不能为了凑整,而不顾运算顺序,应该按运算顺序做。)

  这些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二、进行复习(约30分钟)

  1、下面我们进行一次计算比赛,时间三分钟,看谁做得又对又多。可以不按题号顺序,有选择地做。(课前下发习题纸。)

  脱式计算下列各题:

  2、三分钟到!谁来说一说,你选择的是哪些题目?其他同学呢?

  3、思考:你们为什么选择这些题?

  4、我没让你们简算,你们怎么知道这些题能够直接简算的?(预设:需要观察数的特征,符号)简算的依据是什么?(小组讨论)

  5、追问:是不是数字只要能凑整就能简算呢?不能简算,根据什么?能简算根据什么?

  6、现在研究简算的题目,每人手里有一张表,自己先独立填写,填完后再小组交流。第一栏举例,可以是做过的例子,也可再举例。第二栏填简算的依据是什么?第三栏注意(即易错的地儿)是什么?把你们的研究成果,填在表里。(可把几类全研究,也可感兴趣的几个题)(约8分钟)

  简便运算的题目(举例)

  依据(定律或性质用字母表示)

  注意(易错或提醒同学的地方)

  7、学生汇报:(10分钟)

  (1)比如,依据加法、乘法的结合、交换律;乘法分配律;减法性质;商不变的性质;除法性质。师适时板书:定律和性质,并适时师生、生生间进行。

  (2)在学生汇报的同时,说到什么定律或性质时,如学生之间能相互补充最好,否则教师则补充一些学生没有易错的题目,如:

  (3)(意图:分配律的正确运用。②避免分配律迁移到除法中去)。

  (5)×19×17

  (6)3÷2.53÷2.5÷4

  8、订正结果后改正错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三、课堂:(2分钟)

  今天你想说点什么?

  预设:审题重要,观察特征、符号,依据定律、性质,凑整达到简算目的。

  今天的复习对于以前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认识或想法?

小学数学简便运算的教案 篇五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7~88页,练习十七的第7~10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能够比较熟练地运用这些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2.使学生掌握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过程

  一、运算定律

  教师:我们在学习四则运算时,学过哪些运算定律?指名用自己的话说出运算定律,并举例说明,然后用宇母表示出来.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整理成教科书第87页的表.

  如果学生只举整数的例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一想:运算定律除了对整数加法和乘法适用以外,对小数和分数的加法、乘法适用吗?让学生再举几个有关小数、分数加法和乘法的例子.

  下面的式子有没有错误?把错的地方改正过来.

  (4.3+2.5)4=4.342.54

  (700+1)68=70068+68

  153(220+57)=153220+57

  638+378=(63+37)(8+8)

  还可以做练习十七的第8题.

  教师:在我们学过的知识里哪些地方应用了运算定律?可以多让几个学生说一说.如果学生掌握得比较好,还可以让学生用运算定律解释一下积、商的变化规律.如:在乘法里,如果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不变,那么积就扩大10倍.可以用下面的式子说明:

  (a10)b=a10b=ab10=(ab)10

  这里应用了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二、简便算法

  教师:应用运算定律可以便一些计算简便.谁能举个例子?

  接着出示教科书第87页的例1.先让学生观察题目中的数有裁刺氐悖?缓笕醚??狄凰涤糜檬裁丛怂愣?桑?低旰螅?醚??懒⑼瓿杉扑悖?/P

  集体订正时,教师再提问:这道题是怎样应用运算定律的?应用了哪些运算定律?使学生明确:在计算时,不仅计算的开始有时可以用简便方法进行计算,在计算的过程中有时也可以用简便方法进行计算.

  教师:在计算时,要随时注意用简便方法进行计算.

  做教科书第87页做一做中的题目.

  教师说明题目要求后,让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每道题是怎样用简便方法计算的.

  教师要提醒学生:有的算式可能存在几种不同的算法,所以,在运算前要认真审题,看清算式中各个数的特点,选用一种比较简便的算法,使计算又对又快.

  三、四则混合运算

  引导学生回忆四则混合运算的有关概念和运算顺序.

  什么叫做第一级运算?什么叫做第二级运算?

  在一个算式中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在一个算式中如果含有第一级和第二级两级运算,应该先算什么?

  在含有括号的算式中,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出示教科书第88页中间的算式,让学生标明运算顺序.

  教师:在计算混合运算的试题时,首先要认真审题,看清题中有哪些运算符号,确定运算的顺序.

  出示教科书第88页的例2.先让学生认真审题,想一想运算顺序,然后让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对个别学生进行辅导.集体订正时,指名说一说运算的顺序.同时,还要注意强调书写的格式.

  做练习十七的第9题.学生独立计算,集体订正.

  四、小结(略)

  五、作业

  练习十七的第110题

  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让他们思考练习十七的第15题.

小学数学简便运算的教案 篇六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南师大版)四年级(下)第17~18页例1~2,练习四第1题。

  教学目标

  1.经历在计算和解决问题的具体情景中探索发现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的过程。

  2.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初步能用这两个运算律解释计算的理由。

  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培养学生自主探索数学知识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在具体情景中探索发现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探索新知

  1.教学例1

  出示例1图,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在小组中互相交流。

  板书:9×4=36(个),4×9=36(个)。

  学生观察板书,思考: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

  板书:9×4=4×9。

  教师:你还能写出几个有这样规律的算式吗?

  板书学生举出的算式。

  如:15×2=2×15

  8×5=5×8 ……

  教师:观察这些算式,你发现

了什么?

  学生1: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学生2:这就叫乘法交换律。

  教师: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乘法交换律吗?(学生独立思考后交流)

  教师:如果用a、b表示两个数,这个规律可怎样表示呢?(a×b=b×a)

  2.教学例2

  出示例2情景图,口述数学信息和解决的问题。

  学生独立思考,列式解答。

  然后在小组中交流解题思路和方法。

  全班汇报,教师板书。

  (8×24)×68×(24×6)=192×6=8×144=1152 (户)=1152 (户)

  学生对这两种算法进行观察、比较,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板书: (8×24)×6=8×(24×6)。

  出示下面的算式,算一算,比一比。

  16×5×2= 16×(5×2)= 35×25×4=

  35×(25×4)= 12×125×8= 12×(125×8)=

  观察算式,有同样的特点吗?每排的两个算式的结果相等吗?学生独立计算,验证自己的猜想,全班交流。

  板书:16×5×2=16×(5×2) 35×25×4=35×(25×4)43×125×8=43×(125×8)谁能说出这几组算式的规律?

  学生1:每个算式只是改变了运算顺序。

  学生2:每排左、右两个算式计算结果相等。

  学生3:三个数相乘,先算前两个数的积或者先算后两个数的积,值不变。

  教师:谁知道这个规律叫什么?

  教师板书:乘法结合律。

  教师:如果用a、b、c表示3个数,可以怎样表示这个规律?

  教师板书:(a×b)×c=a×(b×c)。

  教师:这个规律就叫乘法结合律。

  小结:同学们,我们一起总结出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下面看同学们会不会用。

  二、课堂活动

  1、练习四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说出依据。

  2、连线。

  (学生独立完成)

  23×15×217×(125×4)17×125×439×(25×8)39×25×823×(15×2)

  三、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都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小学数学简便运算的教案【优秀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