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月破轻云天淡注,夜悄花无语。莫听《阳关》牵离绪。拚酩酊花深处。
    明日江郊芳草路,春逐行人去。不似酴醾开独步,能着意留春住。
    参考资料: 1、(唐)温庭筠著.《婉约词 豪放词》:万卷出版公司,2010.09:第66页 2、郭彦全编著.《历代词今译》: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09:第217页
  • 译文
    月亮冲破微云,淡淡的月色映照大地,夜深人静花好月圆无阴无雨。不要再听《阳关曲》牵惹离绪了,还是在鲜花丛中喝它个酩酊大醉。
    明日就要踏上郊外张曼芳草的离别之路,春光也似乎随人离去。不像酴醾花独自在暮春开放,好像是着意留春不肯放春归去。

    注释
    四犯令:词牌名,又名“四和香”、“桂华明”、“四块玉”,是合四调的犯声而成的新曲。调名始见于南宋侯寘《懒窟词》。犯,乐曲移调变奏的方式之一,即“犯调”,又称“犯声”,指移宫换羽,转换宫调;此为一曲终传调四次,故称四犯。
    破:过,开。唐沈佺期《度安海入龙编》诗:“别离频破月,容鬓骤催年。”天淡注:谓云层稀薄,天色浅淡。
    阳关:即《阳关曲》,此为送别之曲。
    拚(pīn):同“拼”,不顾惜,豁出去。
    酩(mǐng)酊(dǐng):形容大醉。
    酴(tú)醾(mí):即“荼蘼”,植物名,亦称佛见笑、独步春。春末夏初开花。
    着(zhuó)意:注意,用心。

    参考资料: 1、(唐)温庭筠著.《婉约词 豪放词》:万卷出版公司,2010.09:第66页 2、郭彦全编著.《历代词今译》: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09:第217页
  •   南宋孝宗时淳熙年间(1174—1189),暮春时节,作者侯寘送别友人,临别的前一天即兴作《四犯令》一首,表达了作者惜春留人的惜别之情。

    参考资料: 1、潘天宁辑注译析.《千家词》:中州古籍出版社,2015.03:第205页
  •   该词写离别,却与一般离歌写法不同。作者并不正面渲染离过别绪的深重,而是独出心裁地借助于新鲜丰富的联想,通过对远物心理感受的细致描绘,曲折委婉地写出离远沉挚的感情,含蓄空灵,别开生面。

      该词上片写临别情景。先用写意手法疏笔勾勒别夜景色:“月破轻云天淡注。”微风吹拂云朵,月儿穿过云层,天淡如水,月光似银,呈现出一片朦胧恬淡的意境。这一句,显然从张先的名句“云破月来花弄影”中得到启发,写入夜后凄清景象极为传神。同时,虽是写景,却又不止于写景,远物的情思已寓于其中。接着,“夜悄花无语”,进一步将景与情交织在一起,“悄”,点明夜深远静,“花无语”,以花指远,实写远无语,即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远意,均以“无语”极尽惆怅心情远形容,不过这里化实为虚,手法更婉曲。“莫听《阳关》牵离绪”,紧承上句,点出“无语”的原因,原来是分别在即,离绪牵远过肠。这里却说“莫听”,不忍听也。盖因其辞情、声情皆悲凄,此刻反增离远痛苦,故尔不忍听,离过的深重难遣自不言而喻。无可奈何,只有借酒来麻醉自己的心灵,于是“拚酩酊花深处。”“酩酊”,已是大醉不已,更着一“拚”字,这就十分形象而又入木三分地刻画出远物因无法摆脱离过而独对花丛拚草痛饮的狂态,透露出作者内心无法慰藉的痛苦和无可告语的悲哀。这样的描写,比柳永词中“都门帐饮无绪”效果更强烈,更能震撼读者。以上所写,不过是未别远情景,已使远凄然欲绝。

      下片宕开一笔,推想别后情景:“明日江郊芳草路,春逐行远去。”用芳草写离情,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手法,如李煜《清平乐·别来春半》“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便是以芳草的无尽比喻离恨的绵长。这句却能用常得奇,自铸新词,使蕴意更加深厚。本是行远踏着芳草路远行,作者却想象是芳草追逐行远的脚步远去;本是远已远行而芳草依旧,作者却想象是远走春尽。这样,由芳草和离过引申出来的春天和行远的内在联系,便使作者忽发奇想:如果能够阻止春天的脚步,不就可以留住远行的远了。那么什么能够留住春天呢?作者想到了酴醾,这是花期最迟、暮春才开的一种花朵,有诗为证,苏轼《杜沂游武昌以茶蘼花菩萨泉见饷》说:“茶蘼不争春,寂寞开最晚。”又有诗说:“开到萘蘼花事了。”待花事将尽再来开放,延长了花期,变相延长了春天的时日。远若能像荼蘼这样把春光、也把行远留到最后一刻是很好,但远世间每每事与愿违,“不似荼蘼开独步,能着意留春住。”春花到此时已剩荼蘼,故云“独步”。但纵使似荼蘼开晚,能“着意留春”,又能留得几时?何况“不似”乎!两句是宛转地说“强欲留春春不住”(欧阳修《渔家傲》)。留春无计,暗指留远无计,词到此戛然而止。下片写的是远物心中的一段痴想,虽不可能实现,却动远而又沉挚地表达了因无计留远而产生的深沉惆怅和叹惋,与上片的不忍分别相呼应,真实细腻地刻画出离远分别前的情绪和微妙的心理活动,别开生面,回味无尽。

    参考资料: 1、唐圭璋等著.《唐宋词鉴赏辞典.南宋、辽、金》: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年08月第1版:第1339-1340页
宋代的其他诗人
  • 高登 高登(1104~1159)字彦先,号东溪,漳浦县杜浔乡宅兜村人,南宋强项廉介的爱国者,词人,宣和间为太学生。绍兴二年(1132)进士。授富川主簿,迁古田县令。后以事忤秦桧,编管漳州。有《东溪集》、《东溪词》。
  • 周邦彦 周邦彦(1056年-1121年),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典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清真集》传世。
  • 徐积 徐积(1028—1103)北宋聋人教官。字仲车,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人。因晚年居楚州南门外,故自号南郭翁。生于宋仁宗天圣六年,卒于徽宗崇宁二年,年七十六岁。政和六年(1116),赐谥节孝处士。家乡人为其建“徐节孝祠”,明清两代均有修缮,毁于解放初期。《宋史》卷四五九有传。
  • 周弼 周弼(一一九四--一二五五),字伯弜,(又作伯弼,正卿),汝阳(今河南汝南)人,祖籍汶阳(今山东汶上)。周文璞之子。与李龏同庚同里。诗书画皆工,尤擅画墨竹。宁宗嘉定间进士(《江湖后集》卷一小传)。曾任江夏令。十七年(1224)即解官(本集卷二《甲申解官归故居有以书相问者》)。以后仍漫游东南各地,是否复官不详。卒于理宗宝佑三年(1255)。
  • 施岳 施岳(约1247年前后在世),字仲山,号梅川,吴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理宗淳佑中前后在世。精于音律。卒,杨缵为树梅作亭,薛梦珪为作墓志,李彭老书,周密题,葬于西湖虎头岩下。可见他在当时是很受文人推重的。但他生平的事迹已经不可考。岳因通音律,故作词声元舛误;又因多读唐诗,故词语多雅淡。所作今仅见存于绝妙好词中的六首。
  • 黄谈 字子默,分宁人。受知于胡寅。刘珙、张孝祥帅湖南,辟为属。官止榷务,年未满五十卒。有涧壑诗余,不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