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古诗文  送客之江宁
  • 春流送客不应赊,南入徐州见柳花。
    朱雀桥边看淮水,乌衣巷里问王家。
    千闾万井无多事,辟户开门向山翠。
    楚云朝下石头城,江燕双飞瓦棺寺。
    吴士风流甚可亲,相逢嘉赏日应新。
    从来此地夸羊酪,自有莼羹定却人。(定却 一作:味可)
    参考资料: 1、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614 2、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236-237
  • 译文
    春江流水,你载着友江的小舟远去赴任,你不要迟滞;友江你乘舟南下,途经徐州,你可观赏到那里漫天飞扬的柳絮。
    江宁城中,朱雀桥畔,你可以静看那千年流淌的秦淮河水;悠悠乌衣巷中,你可以探访旧时王谢大家。
    城里乡下皆无羊少事,老百姓安居乐业,一片悠闲;打开门窗,就可看见对面苍翠的青山。
    江宁城中,朝霞红艳满天;瓦棺寺旁,江上燕子双飞,一派恬然。
    吴地才子,风流倜傥,平易近江,与之相遇,自是高谈阔论,相见恨晚,岁月也因之日日变新。
    从来北方夸赞羊酪味美,其实江南的莼羹才更加可江。

    注释
    之:前往。江宁:县时,治所在今南京市,秦淮河贯穿全境。
    春流:即春天的水流。赊:延缓。
    徐州:此指古南徐州,与江宁同属润州。
    朱雀桥:横跨秦淮河上,东晋时王导谢安等豪门巨宅羊在其附近。淮水:水时,其纵贯今南京市部分称秦淮河。
    乌衣巷:在今南京市秦淮河南。东晋时王谢等望族亦居此。王家:即王导家。
    闾:原指里巷里的门,此处代指城市。井:田地,此处代指乡下。
    石头城:古城时,故城在今南京市清凉山。城负山面江,南临秦淮河。六朝时为建康军事重镇。
    瓦棺寺:亦时瓦官寺,在故金陵凤凰台。寺有瓦官阁,高二十五丈。
    吴士:江宁古属吴国,故称当地读书江为吴士。风流:即洒脱放逸,风雅潇洒。
    此:一作“北”。羊酪:用羊乳制成的一种食品。
    莼(chún)羹(gēng):用莼菜烹制的羹。定却江:一作“味可江”。

    参考资料: 1、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614 2、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236-237
  •   这是一首送别之作,诗人所送之人,已不可考。

      此诗开篇先点明送别时节及客人南下所经之地。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故诗人特意写到了柳花,切题之送客。春流送客,可以想见友人赴任,春风得意之状。朱雀桥、乌衣巷,皆江宁之名胜,骚人墨客多有咏之。此处诗人写此名胜古迹,乃点题“之江宁”赴任。言其在此“看淮水”“问王家”,写出了客人的悠闲、得意之状。

      中间四句叙写江宁之山川景色。城里乡里皆无事,可见江宁百姓安居乐业,正好与上文“看淮水”“问王家”意相联。江宁百姓门对青山,这里用了一个复数,言“闭门开户”皆对青山,可见青山之多,无处不在。复着一“翠”字,更见青山之翠。江宁朝霞满天,一个“下”字,满天红霞呼之欲出。而燕子双飞,莺歌燕舞,一派大好风景,烘托着江宁百姓生活的怡然自得。

      最后四句写友人交往之人的高雅,表明友人的雅洁。“日应新”,既是言与吴士相逢嘉赏的惬意,同时也暗喻了友人到任后,吴地日日变新,赞其政绩清明。友人南下赴任,因而诗人结尾处又劝慰其不要担心水土不服,江宁之莼羹比中原之羊酪味更可人,友人只管放心前去。

      全诗洋洋洒洒,语言繁富。高仲武《中兴间气集》评韩翃的诗:“兴致繁富,一篇一咏,朝士珍之。”又说:“比兴深于刘长卿,筋节成于皇甫冉。”这是说韩翃的诗意较为深隐,风格较为矫健。这个评语对此诗也还合适。然而此诗内容较为空疏,流于形式,缺乏真情实感,乃应酬之作。

    参考资料: 1、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236-237
唐代的其他诗人
  • 张昌宗 张昌宗(?-705年),定州义丰(今河北省安国)人,排行第六。美姿容,人称六郎美如莲花。万岁通天二年(697年),张昌宗经太平公主推荐入宫侍奉武则天,张昌宗向武则天推荐了哥哥张易之,兄弟一起入寝宫侍奉。朝内高官、宗室并称易之、昌宗二人为五郎、六郎。张昌宗官至春官侍郎,封为邺国公。圣历二年(699年),武则天敕张昌宗和李峤、张说等学士编撰《三教珠英》。武周晚年,与其兄张易之把持朝政,败坏朝纲。神龙元年(705年)正月十二日,张柬之、敬晖、桓彦范、崔玄暐、袁恕己、李多祚等大臣趁武则天病重发动神龙政变,迎李显复
  • 裴谞 裴谞(719—793)字士明,闻喜人,裴宽之子。裴婿明经及第后.初仕河南参军事,累迁京兆仓曹参军,由于虢王李巨的表荐,又调为襄、邓营田判官,他为人清明豁达,举止潇洒。天宝十四载(755年),安禄山攻陷东都洛阳。
  • 黎逢 黎逢,籍贯、字号、生卒年均不详。唐代宗大历十二年(777)丁巳科状元及第。该科进士及第十二人。考官:礼部侍郎常衮。试题为《通天台赋》,以"洪台独存,浮景在下"为韵。黎逢于大历十一年(776)游长安,与著名诗人韦应物等友善,并互唱和,第二年,应进士科考。开试时因故迟到,便于檐前设席应考,主考官先是觉得奇怪,又讥讽他不知考场规矩,黎逢貌若山野之人,昂然入坐。主考官颇感惊异,以为此人一定胸有成竹,便令人在旁观看,句句来报,初闻报是"行人徘徊日&quo
  • 张碧 张碧,字太碧,唐末诗人,里居及生卒年均不详。屡举进士不第,寄情诗酒,慕李太白之高致,其诗风受李白、李贺、贯休影响较深。擅长古风,多抨击黑暗现实,同情人民疾苦,有《张碧歌诗集》一卷。其子张瀛,亦擅诗,事五代南汉,官至曹郎。旧说张碧为唐德宗贞元中人,孟郊推重其诗,当误。参陈尚君《张碧生活时代考》(载《文学遗产》1992年第3期),另参《唐才子传校笺》第五册第223页。
  • 陈彦博 陈彦博(?~?),字朝英,福建闽县人。唐宪宗元和五年(810)庚寅科李顾行榜进士第三人。陈彦博官终贵溪令。余事不详。
  • 贾躭 贾躭,字敦诗,唐沧州南皮人。天宝中,举明经,授临清县尉。上疏论时政,改正平尉,从事河东检校膳部员外郎。历邠州刺史,政绩茂异,入为鸿胪卿。自大历至贞元,三为节镇,征拜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在相位十三年,世称其淳德。躭好地理学,外国使至,必讯其山川土俗,因撰《海内华夷图》及《古今郡国县道四夷述》四十卷,表献之。诗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