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古诗文  金陵怀古
  • 玉树歌残王气终,景阳兵合戍楼空。
    松楸远近千官冢,禾黍高低六代宫。
    石燕拂云晴亦雨,江豚吹浪夜还风。
    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
    参考资料: 1、《唐诗鉴赏辞典》1066-1067页,赵庆培 2、辛一村.历代神通启蒙诗三百首.长春市:时代文艺出版社,1995年:451-452页 3、余庆元.唐诗三百首读选.杭州市: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183页
  • 译文
    靡靡之音《玉树后庭花》,和陈王朝的国运一同告终;景阳宫中隋兵聚会,边塞的瞭望楼已然空空。
    墓地上远远近近的松树楸树,掩蔽着历代无数官吏的坟冢;高高矮矮的绿色庄稼,长满了六朝残败的宫廷。
    石燕展翅拂动着云霓,一会儿阴雨,一会儿天晴;江豚在大江中推波逐浪,夜深深又刮起一阵冷风。
    历代的帝王一去不复返了,豪华的帝王生活也无踪无影;惟有那些环绕在四周的青山,仍然和当年的景物相同。

    注释
    金陵:古邑名。战国楚威王七年(前333)灭越后设置。在今南京市清凉山。
    玉树:指陈后主所制的乐曲《玉树后庭花》。歌残:歌声将尽。残,一作“愁”,又作“翻”。王气:指王朝的气运。
    景阳:南朝宫名。齐武帝置钟于楼上,宫人闻钟早起妆饰。兵合:兵马会集。戍楼:边防驻军的瞭望楼。戍:一作为“画”。“景阳”句:一作“景阳钟动曙楼空”。
    松楸:指在墓地上栽种的树木。一作“楸梧”。冢(zhǒng):坟墓。
    禾黍:禾与黍。泛指粮食作物。语本《诗经·王风·黍离》小序:周大夫行役过故宗庙宫室之地,看见到处长着禾黍,感伤王都颠覆,因而作了《黍离》一诗。
    石燕:《浙中记》载:“零陵有石燕,得风雨则飞翔,风雨止还为石。”
    江豚:即江猪。水中哺乳动物,体形像鱼,生活在长江之中。吹浪:推动波浪。
    英雄:这里指占据金陵的历代帝王。
    洛中:即洛阳,洛阳多山。李白《金陵三首》:“山似洛阳多。”

    参考资料: 1、《唐诗鉴赏辞典》1066-1067页,赵庆培 2、辛一村.历代神通启蒙诗三百首.长春市:时代文艺出版社,1995年:451-452页 3、余庆元.唐诗三百首读选.杭州市: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183页
  •   金陵是孙吴、东晋和南朝的宋、齐、梁、陈的古都,隋唐以来,由于政治中心的转移,无复六朝的金粉繁华。金陵的盛衰沧桑,成为许多后代诗人寄慨言志的话题。一般咏怀金陵的诗,多指一景一事而言,许浑这首七律则“浑写大意”,“涵概一切”(俞陛云《诗境浅说》),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性。

      诗以追述隋兵灭陈的史事发端,写南朝最后一个小朝廷,在陈后主所制乐曲《玉树后庭花》的靡靡之音中覆灭。公元五八九年,隋军攻陷金陵,《玉树后庭花》曲犹未尽,金陵却已末日来临,隋朝大军直逼景阳宫外,城防形同虚设,陈后主束手就擒,陈朝灭亡。这是金陵由盛转衰的开始,全诗以此发端,可谓善抓关键。

      颔联描写金陵的衰败景象。“松楸”,坟墓上的树木。诗人登高而望,远近高低尽是松楸荒冢,残宫禾黍。南朝的繁荣盛况,已成为历史的陈迹。

      前两联在内容安排上采用了逆挽的手法:首先追述对前朝历史的遥想,然后补写引起这种遥想的眼前景物。这就突出了陈朝灭亡这一金陵盛衰的转捩点及其蕴含的历史教训。

      颈联用比兴手法概括世间的风云变幻。这里,“拂”字、“吹”字写得传神,“亦”字、“还”字写得含蓄。“拂云”描写石燕掠雨穿云的形象,“吹浪”表现江豚兴风鼓浪的气势。“晴亦雨”意味着“阴固雨”,“夜还风”显见得“日已风”。“江豚”和“石燕”,象征历史上叱咤风雨的人物,如尾联所说的英雄。这两句通过江上风云晴雨的变化,表现人类社会的干戈起伏和历代王朝的兴亡交替。

      尾联照应开头,抒发了诗人对于繁华易逝的感慨。英雄,指曾占据金陵的历代帝王。金陵和洛阳都有群山环绕,地形相似,所以李白《金陵三首》有“山似洛阳多”的诗句。“惟有青山似洛中”,就是说今日的金陵除去山川地势与六朝时依然相似,其余的一切都大不一样了。江山不改,世事多变,令人感慨万千。

      这首怀古七律,在选取形象、锤炼字句方面很见功力。例如中间两联,都以自然景象反映社会的变化,手法和景物却大不相同:颔联采取赋的写法进行直观的描述,颈联借助比兴取得暗示的效果;松楸、禾黍都是现实中司空见惯的植物,石燕和江豚则是传说里面神奇怪诞的动物。这样,既写出各式各样丰富多彩的形象,又烘托了一种神秘莫测的浪漫主义气氛。至于炼字,以首联为例:“残”和“空”,从文化生活和军事设施两方面反映陈朝的腐败,一文一武,点染出陈亡之前金陵城一片没落不堪的景象:“合”字又以泰山压顶之势,表现隋朝大军兵临城下的威力:“王气终”则与尾联的“豪华尽”前后相应,抒写金陵繁华一去不返、人间权势终归于尽的慨叹,读来令人不禁怅然。

    参考资料: 1、余庆元.唐诗三百首读选.杭州市: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183页
  •   这首诗大概写于大和八年(834)前后,当时诗人许浑中进士之后在江南游历,试图以才学为当地权贵所赏识。

    参考资料: 1、龙且立.难忘经典诗句.成都市:四川辞书出版社,2008年:208页
唐代的其他诗人
  • 徐侃 徐侃,寿春(今安徽寿县)人,唐代诗人。《全唐诗》存其诗一首。与同乡安凤友善,都有才学。本约同赴长安,临行时,徐侃因母老不忍离。安凤在长安十年,不达,耻而不归。忽逢徐侃,共叙阔别,话乡里之事,同寓旅舍数日。徐侃将归,留诗为别,安凤亦以诗答。次年春,安凤以书寄寿春。徐侃母得书,云徐侃卒已三年矣。
  • 令狐德棻 令狐德棻(583-666年),字号不详,宜州华原(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人,唐朝史学家以及政治家。出身敦煌郡豪门,博涉文史,少有文名。隋朝末年,授药城县令。唐高祖时,德棻任大丞相府记室,后迁起居舍人、礼部侍郎,国子监祭酒,太常卿、弘文馆、崇贤馆学士等职。奏请重修梁、陈、北齐、北周及隋朝正史,被采纳,主编《周书》,封彭阳郡公。龙朔二年(662年),以八十高龄,加金紫光禄大夫,卒于家,年八十四,谥号为宪。
  • 陈寡言 陈寡言,字大初,越州诸暨(今浙江诸暨)人。中唐时道士,隐居于玉霄峰。常以琴酒自娱,每吟咏则放情自适。卒年64岁。有诗10卷,已佚。事迹见《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四〇、《三洞群仙录》卷六。《全唐诗》存诗2首。
  • 元孚 元孚,字秀和,元昌弟。少有令誉。侍中游肇、并州刺史高聪、司徒崔光等见孚,咸曰:“此子当准的人物,恨吾徒衰暮,不及见耳。”累迁兼尚书右丞。灵太后临朝,宦者干政,孚乃总括古今名妃贤后,凡为四卷,奏之。迁左丞。
  • 李升 益王李升,又名李陛,唐僖宗李儇次子。光启三年始王。亡薨年。
  • 卢殷 卢殷(746年-810年11月)唐朝诗人,范阳人。元和五年十月,以故登封县尉,卒登封,年六十五。擅长写诗,全唐诗录存他所作诗十三首。自少至老,诗可录传者,在纸凡千余篇。无书不读,然止用以资为诗歌。与孟简、孟郊、冯宿为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