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昔闻颜光禄,攀龙宴京湖。
    楼船入天镜,帐殿开云衢。
    君王歌大风,如乐丰沛都。
    延年献佳作,邈与诗人俱。
    我来不及此,独立钟山孤。
    杨宰穆清风,芳声腾海隅。
    英僚满四座,粲若琼林敷。
    鹢首弄倒景,峨眉缀明珠。
    新弦采梨园,古舞娇吴歈。
    曲度绕云汉,听者皆欢娱。
    鸡栖何嘈嘈,沿月沸笙竽。
    古之帝宫苑,今乃人樵苏。
    感此劝一觞,愿君覆瓢壶。
    荣盛当作乐,无令后贤吁。
    参考资料:
  • 译文
    听说江宁以前有个光禄大夫颜延之,就在这北湖攀龙附凤,宴请群僚。
    楼船驶入这天镜一样的湖中,锦幔围成宫殿高入云霄。
    也唱起了《大风歌》,就像刘邦当年在沛都丰乡作乐一样。
    颜延之献上诗章,仿佛像个诗人一样。
    我是比不上他了,他象钟山一样孤傲突出。
    杨县令文风清穆,高誉响彻东南海隅。
    僚幕英才高朋满坐,个个如同玉树临风,一片璀璨。
    画着鸟首的船在湖中显弄倒影,个个美女娥眉如水,鬓发叠挂明珠。
    乐队新曲新歌引人入胜,吴语昵侬和着古典舞蹈动人心魂。
    歌声高亢绕云,听众如痴如醉,皆大欢喜。
    声音喧闹,唧唧嘈嘈,笙竽的声音把江月摇碎了。
    这里曾经是帝王的宫殿,如今却是打柴割草的地方。
    想到这,不禁使人感慨万分,老杨啊喝个底朝天吧。
    荣盛之时就应该及时行乐,别让后辈笑话咱们。

    注释
    ⑴杨江宁,名利物,为润州江宁令。李善《文选注》:乐游苑,晋时药圃,元嘉中筑堤壅水,名为北湖。《六朝事迹》:晋元帝大兴三年,始创为北湖,筑长堤以遏北山之水。东至覆舟山,西至宣武城。《太平寰宇记》:玄武湖在升州上元县西北七里,周回四十里,东西两派,下水入秦淮。春夏深七尺,秋冬四尺,灌田百顷。《释问》曰:湖本桑泊,晋元帝大兴中,创为北湖。宋筑堤,南抵西塘,以肄舟师也。又《京都记》云:从北湖望钟山,似官亭湖望庐岳也。
    ⑵《南史》:颜延之,字延年。孝武登柞,以为金紫光禄大夫。
    ⑶《汉书》:攀龙附凤,并乘天衢。
    ⑷帐殿,天子行车野次,连帐以为殿也。沈约诗:“帐殿临春籞,帷宫绕芳荟。”左思《白发赋》:“开论云衢。”
    ⑸《史记》:高祖还归过沛,留。置酒沛宫,悉召敌人父老子弟纵酒,发沛中儿得百二十人,教之歌。酒酣,高祖击筑,自为歌诗曰:“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令儿皆和习之。《汉书》: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也。应劭曰:“沛,县也。丰,其乡也。”孟康曰:“后沛为郡而丰为县。”
    ⑹颜延年有《应诏观北湖田收》诗,所谓献佳作者,或是此诗。
    ⑺《唐六典注》:蒋山,一名钟山,在润州江宁县。
    ⑻《诗经·大雅》:“吉甫作颂,穆如清风。”
    ⑼《淮南子》:“龙舟鹢首。”高诱注:“鹢,大鸟也。画其像著船头,故曰鹢首也。”
    ⑽曹植《洛神赋》:“缀明珠以耀躯。”
    ⑾《唐会要》:开元二年,上以天下无事,听政之暇,于梨园自教法曲,必尽其妙,谓之皇帝梨园弟子。《唐书·礼乐志》:玄宗既知音律,又酷爱法曲,选坐部伎子弟三百,教于梨园,声有误者,帝必觉而正之,号皇帝梨园弟子。宫女数百,亦为梨园弟子,居宜春院北梨园。
    ⑿《楚辞》:“吴歈蔡讴,奏大吕些。”梁元帝《纂要》:“吴歌曰歈。”
    ⒀王粲诗:“管弦发徽音,曲度清且悲。”
    ⒁吴质《答东阿王书》:“耳嘈嘈而无闻。”刘良注:“嘈嘈,喧甚也。”
    ⒂《博雅》:“笙以匏为之,十三管,宫管在左方。竽,象笙,三十六管,宫管在中央。”《宋书》:“笙,随所造,不知何代人。列管匏内,施簧管端。宫管在中央,三十六簧曰竿。宫管在左旁,十九簧至十三簧曰笙。其他皆相似也。”
    ⒃《汉书》:“樵苏后爂。”颜师古注:“樵,取薪也。苏,取草也。”
    ⒄覆瓢壶,犹倾尊倒瓮之意。
    ⒅陶潜诗:“取欢当作乐。”

唐代的其他诗人
  • 杨炯 杨炯(650年-692年),汉族,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排行第七;唐朝诗人,初唐四杰之一。显庆六年(公元661年),年仅11岁的杨炯被举为神童,上元三年(676年)应制举及第,授校书郎。后又任崇文馆学士,迁詹事、司直。垂拱元年(685年),降官为梓州司法参军。天授元年(690年),任教于洛阳宫中习艺馆。如意元年(692年)秋后改任盈川县令,吏治以严酷著称,卒于任所。因此后人称他为“杨盈川”。
  • 刘沧 刘沧(约公元八六七年前后在世),字蕴灵,汶阳(今山东宁阳)人。生卒年均不详,比杜牧、许浑年辈略晚,约唐懿宗咸通中前后在世。体貌魁梧,尚气节,善饮酒,好谈古今,令人终日倾听不倦。公元854年(大中八年),刘沧与李频同榜登进士第。调华原尉,迁龙门令。沧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刘沧为公元854年(宣宗大中八年)进士。据《唐才子传》,刘沧屡举进士不第,得第时已白发苍苍。
  • 刘言史 刘言史(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唐代诗人。藏书家,赵州邯郸人。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约自唐玄宗天宝元年至宪宗元和八年间在世。少尚气节,不举进士。与李贺同时,工诗,美丽恢赡,自贺外世莫能比。亦与孟郊友善。初客镇襄,尝造节度使王武俊。武俊好词艺,特加敬异卒后,葬于襄阳。孟郊作歌哭之。言史著有歌诗六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曾旅游金陵、潇湘、岭南等地。王武俊任成德军节度使时,颇好文学,为之请官,诏授枣强县令,世称“刘枣强”,但未就任。
  • 韩滉 韩滉(huàng)(723年-787年3月19日),字太冲,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代画家、宰相,太子少师韩休之子。贞元三年(786年),韩滉去世,年六十五。获赠太傅,谥号“忠肃”。韩滉工书法,草书得张旭笔法。画远师南朝宋陆探微,擅绘人物及农村风俗景物,摹写牛、羊、驴等动物尤佳。所作《五牛图》,元赵孟頫赞为“神气磊落,希世名笔”。好《易》及《春秋》,著有《春秋通例》、《天文事序议》等,今均佚。《全唐诗》存诗二首。
  • 黎逢 黎逢,籍贯、字号、生卒年均不详。唐代宗大历十二年(777)丁巳科状元及第。该科进士及第十二人。考官:礼部侍郎常衮。试题为《通天台赋》,以"洪台独存,浮景在下"为韵。黎逢于大历十一年(776)游长安,与著名诗人韦应物等友善,并互唱和,第二年,应进士科考。开试时因故迟到,便于檐前设席应考,主考官先是觉得奇怪,又讥讽他不知考场规矩,黎逢貌若山野之人,昂然入坐。主考官颇感惊异,以为此人一定胸有成竹,便令人在旁观看,句句来报,初闻报是"行人徘徊日&quo
  • 魏谟 魏谟,或魏謩,(794--859)字申之,巨鹿(今属河北)人郑公徵五世孙,登进士第。文宗时,为右拾遗,擢谏议大夫。武宗立,贬信州长史。宣宗嗣位,召授给事中,迁御史中丞,兼户部侍郎,俄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大中十年,领剑南西川节度使。上疾求代,拜吏部尚书,寻授检校尚书右仆射。集十卷,今存诗一首:《和重阳锡宴御制诗》:四方无事去,宸豫杪秋来。八水寒光起,千山霁色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