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古诗文  题李次云窗竹
  • 译文
    它不需要被做成用来吹奏的笙箫,也不需要截断做成钓鱼竿。
    只待冬天千花百草凋零后,在纷飞的大雪中去看那点点葱翠。

    注释
    凤管:笙箫。

  •   竹,在历代文人墨客的心目中,向来都是某种精神品格的象征。苏东坡曾作诗:“宁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可想而知,竹子的品格在文人心中有多高尚。诗人在赞赏竹的高尚品质同时,也衬托出自已高洁的情怀。

  •   《题李次云窗竹》是一首咏竹诗。

      竹与松、梅并称为“岁寒三友”,又与梅、兰、菊并称为“四君子”,它象征着高尚、坚韧、虚心等美好品格。白居易的这首诗,是一首咏竹诗,借竹言志,对竹子赞誉的同时,也明确了自己的精神追求。

      首二句,平淡无奇,不仅用词浅显,亦无深刻的寓意,只是交代了竹子一般的用途,但作者强调的是“不用”、“不须”,至于缘由,结尾两句予以点明。原来,前三句都是陪衬,是为了与末句构成对比的。诗人说,我不用把竹子制成笛子,也不把它用作钓鱼竿,要的是让竹子在千花百草凋零之后,在大雪纷飞之时,能够屹立在雪中,使我看到那一番凌雪傲霜的情调。

      前两句实际上写的是竹子的功利实用性,末句则是竹子的精神“实用性”,而功利实用性是不被作者看重的,他看重的是竹子品格对人的影响。作者故意使之构成强烈的对比,对比之中,流露出作者对竹子的喜爱及对竹子品格的赞誉。“留向纷纷雪里看”,看什么?自然不是为了看竹子的青翠之姿,而是从雪里的孤竹中看到了竹的高洁本质,一种独立于世俗的孤傲。此诗托竹寓意,巧用对比,表达了作者对那种高洁孤傲、坚贞不屈精神的追求。

      竹的生存环境,总是猗猗静谧幽雅,醉心在竹的世界里,可以弥补人的心理缺陷和远离凡尘的愉悦、超脱!可以获得暂时的心理平衡。

唐代的其他诗人
  • 弓嗣初 弓嗣初,进士,生卒年不详,作家,官员。唐高宗咸亨四年(673)或咸亨五年(674)状元。《唐诗纪事》称其"咸亨二年(671)第一人及第"。但咸亨二年不开考,《登科记考》疑为四年或五年。本文取其说。咸亨四年考官为考功员外郎杜易简,取进士七十九人;咸亨五年考官为考功员外郎王方庆,取进士五十七人。重试及第十一人。弓嗣初及第后,曾任雍州(今陕西西安西北)司功。今存其诗二首。
  • 惠能 惠能(638年-713年),俗姓卢氏,唐代岭南新州(今广东新兴县)人。佛教禅宗祖师,得黄梅五祖弘忍传授衣钵,继承东山法门,为禅宗第六祖,世称禅宗六祖。唐中宗追谥大鉴禅师。著有六祖《坛经》流传于世。是中国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佛教高僧之一。惠能禅师的真身,供奉在广东韶关南华寺的灵照塔中。
  • 耿时举 耿时举,字鼎,宋平江(今江苏苏州)人。居太学,以恩科得文学,为岳庙卒。代表作品有《浣溪沙》、《满江红》、《喜迁莺》。
  • 蒯希逸 蒯[kuǎi]希逸,字大隐,唐代著名诗人,生卒年待考,唐朝会昌三年登第。《全唐诗》收录其创作的《句》和《和主司王起》等两首诗词。著名诗人杜牧有《池州春送前进士蒯希逸》诗。
  • 申欢 申欢,不知何许人。申欢前生为梓潼薛君胄。好服食,多寻异书,日诵黄老一百纸。八月十五日,长啸独饮,忽觉两耳有车声,因颓然思寝。头才至席,遂有小车,朱轮青盖,驾赤犊,出耳中,各长二三寸。有二童子,绿帻青帔,亦长二三寸,谓君胄曰:“吾自兜玄国来。”君胄大骇曰:“君适出吾耳,何谓兜玄国来?”二童子曰:“兜玄国在吾耳中,君耳安能处我!”因倾耳示之,乃别有天地。
  • 高弁 高弁,字公仪,濮州雷泽人。弱冠,徒步从种放学于终南山,又学古文于柳开,与张景齐名。至道中,以文谒王禹偁,禹偁奇之。举进士,累官侍御史。谏修玉清昭应宫,降知广济军。寻以户部判官试开封府进士,私发糊名,夺二官。稍复知单州、邢州、盐铁判官。河决澶州,请弛堤防,纵水所之,可省民力,且以扼契丹南向。议寝。知陕州,卒。弁性孝友。所为文章多祖《六经》及《孟子》,喜言仁义。有《帝则》三篇,为世所传。与李迪、贾同、陆参、朱頔、伊淳相友善。石延年、刘潜皆其门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