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参考资料: 1、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346-349 2、吴在庆 编选.刘禹锡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130-136 3、梁守中.刘禹锡诗文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0:36-41
  • 译文
    春天,鲜红的野桃花开满山头,蜀江的江水拍打着山崖向东流去。
    容易凋零的桃花就像郎君的情意,这源源不断的江水就像我无限的忧愁。

    注释
    山桃:野桃。上头:山头,山顶上。
    蜀江:泛指四川境内的河流。
    衰:凋谢。

    参考资料: 1、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346-349 2、吴在庆 编选.刘禹锡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130-136 3、梁守中.刘禹锡诗文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0:36-41
  •   这首诗是写一位深情女子在爱情受到挫折时的愁怨。这挫折乃是薄情郎的负心,这原是一个很古老的主题,而表现这个古老主题的这首小诗,其情景之浑化无迹,意境之高妙优美,却是罕见无比的。

      头两句写眼前景色:“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上句写满山桃花红艳艳,下句写江水拍山而流,描写了水恋山的情景,这样的情景原是很美的,但对诗中的女子来讲,如此美景恰恰勾起了她的无限痛苦.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这两句是对景抒情,用的是两个比喻:花红易衰,正像郎君的爱情虽甜,但不久便衰落;而流水滔滔不绝,正好像自己的无尽愁苦。这两句形象地描绘出了了这个失恋女子的内心痛苦。比喻贴切、动人,使人读了,不禁为这个女子在爱情上的不幸遭遇而深受感动。南唐后主李煜的《虞美人》词:“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用江水比拟亡国之痛的深沉悠长,历来被人们称为写愁的名句,其实这正是从“水流无限似侬愁”一句脱胎而来的。

      这首诗和前首诗一样,用的也是民歌常用的比兴手法,先写眼前水恋山的景象,然后再用它来作比喻,抒写愁绪,从而形象地描绘出人物的内心情感。全诗比喻新颖别致,形象感强。

    参考资料: 1、吴在庆 编选.刘禹锡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130-136 2、梁守中.刘禹锡诗文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0:36-41 3、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837-841 4、周啸天 等.唐诗鉴赏辞典补编.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90:484-486 5、施蛰存.唐诗百话(中).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2014:123-134 6、李丽 刘志林.浅析刘禹锡《竹枝词》的内容特色.北方文学(中),2016(11):66.
  •   这组诗写于公元822年(唐穆宗长庆二年)刘禹锡任夔州刺史时。刘禹锡非常喜爱这种民歌,他学习屈原作《九歌》的精神,采用了当地民歌的曲谱,制成新的《竹枝词九首》。本诗即是其中一首。

    参考资料: 1、吴在庆 编选.刘禹锡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130-136 2、梁守中.刘禹锡诗文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0:36-41
唐代的其他诗人
  • 柳中庸 柳中庸(?—约775)名淡,中庸是其字,唐代边塞诗人。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为柳宗元族人。大历年间进士,曾官鸿府户曹,未就。萧颖士以女妻之。与弟中行并有文名。与卢纶、李端为诗友。所选《征人怨》是其流传最广的一首。《全唐诗》存诗仅13首。其诗以写边塞征怨为主,然意气消沉,无复盛唐气象。
  • 孙逖 孙逖(696~761)唐朝大臣、史学家,今东昌府区沙镇人。自幼能文,才思敏捷。曾任刑部侍郎、太子左庶子、少詹事等职。有作品《宿云门寺阁》《赠尚书右仆射》《晦日湖塘》等传世。
  • 林嵩 林嵩,字降神(一作降臣,又字雄飞),长溪赤岸(今霞浦县松港街道赤岸村)人。约生于唐宣宗(李忱大中二年(848年)。自幼天资聪颖,好学有大志,懿宗李漼的咸通(860—873年)中,在灵山(今福鼎市太姥山西脉,后名草堂山)筑草堂(茅屋)刻苦自学。僖宗李儇乾符二年(875年),历尽艰险赴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以所作《王者之道如龙首赋》一举考中进士科,成为自唐神龙至后唐天成223年间,今福州、宁德两市仅中36名进士(见《三山志·科名》)之一,也是继“开闽进士第一人”的薛令之后最负盛名的及第者。
  • 张九龄 张九龄(678-740)唐开元尚书丞相,诗人。字子寿,一名博物,汉族,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长安年间进士。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罢相,为荆州长史。诗风清淡。有《曲江集》。他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五言古诗,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誉为“岭南第一人”。
  • 虞世南 虞世南(558年-638年7月11日),字伯施,汉族,越州余姚(今浙江省慈溪市观海卫镇鸣鹤场)人。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书法家、文学家、诗人、政治家,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陈朝太子中庶子虞荔之子、隋朝内史侍郎虞世基之弟。虞世南善书法,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合称“初唐四大家”。日本学界称欧阳询、褚遂良、虞世南为“初唐三大家”。其所编的《北堂书钞》被誉为唐代四大类书之一,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类书之一。原有诗文集三十卷,但已散失不全。民国张寿镛辑成《虞秘监集》四卷。
  • 贺遂涉 生卒年不详。历任监察御史、户部员外郎、主客郎中等职。事迹散见《唐诗纪事》卷二〇,《郎官石柱题名考》卷一二、二五,《唐御史台精舍题名考》卷二。《全唐诗》存其《嘲赵谦光》诗1首。谦光乃高宗咸亨中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