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古诗文  定情诗
  • 我出东门游,邂逅承清尘。
    思君即幽房,侍寝执衣巾。
    时无桑中契,迫此路侧人。
    我既媚君姿,君亦悦我颜。
    何以致拳拳?绾臂双金环。
    何以道殷勤?约指一双银。
    何以致区区?耳中双明珠。
    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后。
    何以致契阔?绕腕双跳脱。
    何以结恩情?美玉缀罗缨。
    何以结中心?素缕连双针。
    何以结相于?金薄画搔头。
    何以慰别离?耳后玳瑁钗。
    何以答欢忻?纨素三条裙。
    何以结愁悲?白绢双中衣。
    与我期何所?乃期东山隅。
    日旰兮不来,谷风吹我襦。
    远望无所见,涕泣起踟蹰。
    与我期何所?乃期山南阳。
    日中兮不来,飘风吹我裳。
    逍遥莫谁睹,望君愁我肠。
    与我期何所?乃期西山侧。
    日夕兮不来,踯躅长叹息。
    远望凉风至,俯仰正衣服。
    与我期何所?乃期山北岑。
    日暮兮不来,凄风吹我襟。
    望君不能坐,悲苦愁我心。
    爱身以何为,惜我华色时。
    中情既款款,然后克密期。
    褰衣蹑茂草,谓君不我欺。
    厕此丑陋质,徙倚无所之。
    自伤失所欲,泪下如连丝。
    参考资料: 1、程怡.汉魏六朝诗文赋.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198-202 2、(明)王夫之.古诗评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26
  • 译文
    我从东门出去游玩,不经意间得亲足下的尘土。
    盼望郎君来到我闺房,我愿意在你入室就寝时在一旁手持衣巾。
    我本来没有桑中的约会,只是路人般偶然的亲近。
    我既爱慕郎君的风姿,郎君也喜欢我的容颜。
    用什么表达我的眷恋之意呢?缠绕在我臂上的一双金环。
    用什么表达我对你的殷勤?套在我指上的一双银戒指。
    用什么表达我的真诚呢?戴在我耳上的一对明珠。
    用什么表达我的挚诚呢?系在我肘后的香囊。
    用什么表达我们之间的亲密呢?套在我腕上的一对手镯。
    用什么连接我们的感情呢?缀有罗缨的佩玉。
    用什么让我们的心连在一起呢?用白色的丝绒双针缝贯。
    用什么表达我们的交好呢?用金箔装饰的搔头。
    用什么慰藉我们的别离之情呢?用我耳后的玳瑁钗。
    用什么报答你对我的欢悦呢?用有三条绦丝带的衣袍。
    用什么连接我们的悲愁呢?用缝在内衣里的白绢。
    和我期约在哪里?就约定相会在东山的一个角落里。
    太阳都落山了你还没有来,谷风吹动着我的短襦。
    远远望去还看不到你,含泪地站起来久立。
    和我期约在哪里?就约定在山南相见。
    从清晨等到中午你还没有来,飘风吹动着我的衣裳。
    逍遥的日子从没见过,盼望郎君的日子使我愁肠。
    和我期约在哪里?就相约在西山之侧。
    到日暮仍然看不到你的身影,我不禁踯躅叹息。
    远望阵阵凉风已袭至,俯仰之间就要加衣服。
    和我期约在哪里?就相约在山北的一个小丘上。
    你又一次没来,只有凄风吹动着我的衣裳。
    每次盼望等待,我坐立不安,悲苦愁凄了我的心。
    你爱我的目的是什么?只是爱我年华正好时。
    内心已流露出款款的情意,然后才定下约期。
    我挽起衣服在花草间踟蹰,告诉自己你是不会欺骗我的。
    如今我容颜已变得丑陋,伤心地独自徘徊不知应到哪里去。
    只为失去了想要的爱情而悲伤,不禁泪下如雨泣涕不已。

    注释
    定情:在此诗中为镇定其情的意思。
    承:感激,承蒙。
    迫:接近,遭遇。
    媚:爱。
    拳拳:真挚的感情。绾(wǎn):绕。
    殷勤:内心深处无以言说之情。约指:戒指。
    区区:细致的情意。
    叩叩:相互忠诚。
    契阔:别后的思念。跳脱:亦称条脱,即手镯。
    中心:即中情。素缕:白线。针:真的谐音。
    相于:相爱。金薄:金箔。搔头:一本作“幧(qiāo)头”,即男子束发的绡(xiāo)头。
    欢忻:即欢欣。纨素:素白色的丝绢。三条裙:指镶有三道花边的裙子。条:即绦(tāo),丝带,可以用来做衣裙的装饰边。
    白绢:一作“白发”。
    期:约会。隅:角落。
    日旰(gàn):日落时。谷风:山谷里的风。
    山南阳:山的朝阳处。
    逍遥:茫然徘徊状。莫谁睹:看不到任何人。
    爱身:爱我。惜:爱也。华色时:正当年华,容色美好。
    款款:形容感情的真挚和热烈。克密期:定下幽会的日期。
    厕:同“侧”。丑陋质:失恋女子的自称。

    参考资料: 1、程怡.汉魏六朝诗文赋.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198-202 2、(明)王夫之.古诗评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26
  •   这首诗用第一人称的口吻,来叙写爱情的欢悦和失恋的痛苦,运用铺彩摛文的手法来刻画女主人公丰富的感情活动。全诗可分为三个层次。首先是追忆初识的光景;然后是回忆热恋时的情景;最后是抒写被弃的景况。

      在描写热恋情景时,诗中一连用了十一对问答句子,显露了热恋中人心灵的激情颤动,和他们对幸福的热烈追求。吟哦之下,仿佛看到他们一次次互赠信物,以表“殷勤”之意,听到他们频频指物为誓,以示“拳拳”之心。在抒写失恋痛苦时,诗中一连用了四个“与我期何所”,仿佛看到女主人公一次又一次焦灼地等待情人前来赴约,一次又一次经受着失望的折磨。诗人成功地采用排比铺陈的笔法来加强感情的冲击力。

      诗题“定情”,有镇定其情的意思,正如陶渊明的《闲情赋》是闲止其情的意思。此诗在技巧上大多用直叙法,唯中段在写男女之情时,反复比喻,十分突出。尤其诗中提到的汉代妇女的饰物更是保存之珍贵的资料,如:从“绾臂双金环”句中得知汉代妇女有在手臂上戴金环的装饰;“约指”就是指环,除了金、玉之外也可以用银制成;妇女又有耳上戴明珠珰,肘后结繁香囊的习惯;至於“跳脱”就是臂钏,俗名镯子;罗织的缨带上还悬垂着美玉;还有金箔的发簪;玳瑁的钗;至於妇女的服装上有纨素做的三绦裙,就是装饰着三条花边的裙子;又有白绢做的夹层“中衣”,是近身的衣服,穿着小衣之外,大衣之内。

      《文选·洛神赋注》引繁钦《定情诗》曰:“何以消滞忧?足下双远游”两句,不见于今本《定情诗》中,可见《定情诗》中尚有脱文。

    参考资料: 1、傅锡壬.大地之歌——乐府.北京:线装书局,2012:258-262
  •   繁钦与建安七子生活中同一时代,而最为不得志。因此有人认为此诗是繁钦借女子之被弃以自喻身世,同时也不能排除此诗是为反映汉代社会现实而作的可能。

    参考资料: 1、傅锡壬.大地之歌——乐府.北京:线装书局,2012:258-262
魏晋的其他诗人
  • 石崇 石崇(249年—300年),字季伦,小名齐奴。渤海南皮(今河北南皮东北)人。西晋开国元勋石苞第六子,西晋时期文学家、大臣、富豪,“金谷二十四友”之一。
  • 干宝 干宝,生卒年不详,东晋新蔡(今河南省新蔡县)人,字令升。著述颇丰,主要有《周易注》、《五气变化论》、《论妖怪》、《论山徙》、《司徒仪》、《周官礼注》、《晋记》、《干子》、《春秋序论》、《百志诗》、《搜神记》等。其祖父干统,三国时为东吴奋武将军都亭(今湖北恩施)侯,父干莹,曾仕吴,任立节都尉,迁居海盐。干宝自小博览群书,晋元帝时担任佐著作郎的史官职务,奉命领修国史。后经王导提拔为司徒右长史,迁散骑常侍。除精通史学,干宝还好易学,为撰写《搜神记》奠定基础。
  • 张华 张华(232年-300年),字茂先。范阳方城(今河北固安)人。西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藏书家。西汉留侯张良的十六世孙,唐朝名相张九龄的十四世祖。张华工于诗赋,词藻华丽。编纂有中国第一部博物学著作《博物志》。《隋书·经籍志》有《张华集》十卷,已佚,明人张溥辑有《张茂先集》。张华雅爱书籍,精通目录学,曾与荀勖等人依照刘向《别录》整理典籍。《宣和书谱》载有其草书《得书帖》及行书《闻时帖》。
  • 陆机 陆机(261-303),字士衡,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西晋文学家、书法家,孙吴丞相陆逊之孙、大司马陆抗之子,与其弟陆云合称“二陆”。孙吴灭亡后出仕晋朝司马氏政权,曾历任平原内史、祭酒、著作郎等职,世称“陆平原”。后死于“八王之乱”,被夷三族。他“少有奇才,文章冠世”(《晋书·陆机传》),与弟陆云俱为中国西晋时期著名文学家,被誉为“太康之英”。陆机还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他的《平复帖》是中古代存世最早的名人书法真迹。
  • 王羲之 王羲之(303年—361年,一作321年—379年),字逸少,汉族,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祖籍琅琊(今属山东临沂),后迁无锡,晚年隐居剡县金庭(今属浙江)。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在书法史上,他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
  • 向秀 向秀(约227-272年),字子期,河内怀(今河南武陟西南)人。魏晋竹林七贤之一。官至黄门侍郎、散骑常侍。向秀雅好读书,与嵇康、吕安等人相善,隐居不仕。景元四年(263年)嵇康、吕安被司马氏害死后,向秀应本郡的郡上计到洛阳,受司马昭接见任散骑侍郎、黄门散骑常侍、散骑常侍,与任恺等相善。向秀喜谈老庄之学,曾注《庄子》,“妙析奇致,大畅玄风”(《世说新语·文学》)。注未成便过世,郭象承其《庄子》余绪,成书《庄子注》三十三篇。另著《思旧赋》、《难嵇叔夜养生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