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古诗文  与朱元思书
  •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参考资料: 1、张圣洁 朱五书 .初中文言文全解一点通 :贵州教育出版社 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9月第一版:161-164 2、唐孝麟.中国古代散文选: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年:109-110 3、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室.九年义务标准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169-170 4、《艺文类聚》(中华书局1982版)卷七字的拼音根据第六版《现代汉语词典》整理。
  • 译文
      风停,烟雾都消散尽净,高爽的晴空和山峰是一样的颜色。乘船随着江流漂荡,任凭船按照自己的意愿,时而向东,时而向西。从富阳到桐庐一百里左右,山水奇特独异,天下独一无二。

      水都是淡青色的,深深的江水清澈见底。游动的鱼和细小的石头,一直看下去,可以看得很清楚,毫无障碍。急流的水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就像奔腾的骏马。

      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密而绿的树,高山凭依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群山竞争着高耸,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形成无数山峰。泉水拍打在山石上,发出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相互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蝉儿长久不断地鸣叫,猿猴千百遍的啼叫不绝。像老鹰一样极力追求功名利禄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追逐名利的心就会平静下来。忙于治理社会事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横斜的树木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好像黄昏时那样阴暗;稀疏的枝条互相掩映,有时可以见到阳光。

    注释
    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风烟俱净:烟雾都消散尽净。风烟,指烟雾。俱,全,都。净,消散尽净。
    共色:一样的颜色。共,一样。
    从流飘荡:乘船随着江流漂荡。从,顺,随。
    任意东西:情境任凭船按照自己的意愿,时而向东,时而向西。东西,方向,在此做动词,向东漂流,向西漂流。
    自:从。
    至:到。
    许:表示大约的数量,上下,左右。
    独绝:独一无二。独,只。绝,绝妙。
    皆:全,都。
    缥(piǎo)碧:原作“漂碧”,据其他版本改为此,青白色,淡青色。
    游鱼细石:游动的鱼和细小的石头。
    直视无碍:一直看下去,可以看得很清楚,毫无障碍。这里形容江水清澈见底。
    急湍(tuān):急流的水。急,迅速,又快又猛。湍,水势急速。
    甚箭:“甚于箭”,比箭还快。甚,胜过,超过。为了字数整齐,中间的“于”字省略了。
    若:好像。
    奔:动词活用作名词,文中指飞奔的骏马。
    寒树:使人看了有寒意的树,形容树密而绿。
    负势竞上:高山凭依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负,凭借。竞,争着。上,向上。这一句说的是“高山”,不是“寒树”,这从下文“千百成峰”一语可以看得出来。
    轩邈(miǎo):意思是这些高山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轩,向高处伸展。邈,向远处伸展。这两个词在这里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用。
    直指: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指,向,向上。
    千百成峰:意思是形成无数山峰。
    激:冲击,拍打。
    泠(líng)泠作响:泠泠地发出声响。泠泠,拟声词,形容水声的清越。
    好:美丽的。
    相鸣:互相和鸣,互相鸣叫。
    嘤(yīng)嘤成韵:鸣声嘤嘤,和谐动听。嘤嘤,鸟鸣声。韵,和谐的声音。
    蝉则千转(zhuàn)不穷:蝉儿长久不断地鸣叫。则,助词,没有实在意义。千转:长久不断地叫。千,表示多,“千”与下文“百”都表示很多。转,通“啭”鸟鸣声。这里指蝉鸣。穷,穷尽。
    无绝:就是“不绝”。与上句中的“不穷”相对。绝,停止。
    鸢(yuān)飞戾(lì)天:出自《诗经·大雅·旱麓》。老鹰高飞入天,这里比喻追求名利极力攀高的人。鸢,俗称老鹰,善高飞,是一种凶猛的鸟。戾,至。
    望峰息心:意思是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追逐名利的心就会平静下来。息,使……平息,使动用法。
    经纶(lún)世务者:治理社会事务的人。经纶,筹划、治理。世务,政务。
    窥谷忘反: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窥,看。反,通“返”,返回。
    横柯(kē)上蔽:横斜的树木在上面遮蔽着。柯,树木的枝干。上,方位名词作状语,在上面。蔽,遮蔽。
    在昼犹昏:在白天,也好像黄昏时那样阴暗。昼,白天。犹,好像。
    疏条交映:稀疏的枝条互相掩映。疏条,稀疏的小枝。交映,互相遮掩。交,相互。
    见:看见。
    日:太阳,阳光。

    参考资料: 1、张圣洁 朱五书 .初中文言文全解一点通 :贵州教育出版社 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9月第一版:161-164 2、唐孝麟.中国古代散文选: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年:109-110 3、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室.九年义务标准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169-170 4、《艺文类聚》(中华书局1982版)卷七字的拼音根据第六版《现代汉语词典》整理。
  • 通假字
    (1)“转”通“啭”,鸟叫声。原句: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2)“反”通“返”,返回。原句: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古今异义
    (1)东西:古义:向东向西。例句:任意东西。
    今义:指物品。
    (2)许:古义:附在整数词之后表示约数,左右。例句: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今义:或许,应允,赞许等。
    (3)奔:古义:本文指飞奔的马。例句:猛浪若奔。
    今义:奔跑。奔
    (4)穷:古义:穷尽。例句:蝉则千转不穷。
    今义:贫穷。
    (5)戾:古义:至 .例句:鸢飞戾天者。
    今义:罪恶。
    (6)经纶:古义:筹划、治理。例句:经纶世务者。
    今义:治理国家的抱负和才能。
    (7)窥:古义:看,观察,侦查。例句:窥谷忘反。
    今义:从小孔、缝隙或隐蔽处偷看。

    一词多义
    (1)[绝]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没有第二个)
    猿则百叫无绝(断,停止)
    (2)[上]负势竞上(向上)
    横柯上蔽(在上边)
    (3)[无]直视无碍(没有)
    猿则百叫无绝(不)
    (4)[百]一百许里(确数,十的倍数)
    猿则百叫无绝(概数,表示多)
    (5)[直]直视无碍(直接)
    争高直指(笔直)
    (6)[负] 负势竞上(凭借)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背)--《愚公移山》
    (7)[穷] 蝉则千转不穷(穷尽)
    穷冬烈风(深)--《送东阳马生序》
    穷则独善其身(不得志,不显贵)--《孟子·尽心上》
    (8)[见]有时见日(见到)
    才美不外见(通“现”显现)--《马说》

    词类活用
    (1)风烟俱净(“净”:形容词作动词,消净、散净)
    (2)任意东西(“东西”:名词作动词,向东走.向西走)
    (3)猛浪若奔(“奔”: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
    (4)互相轩邈(“轩邈”:形容词用作动词,争着往高处、远处伸展)
    (5)望峰息心(“息”:使动用法,使……停止)
    (6)横柯上蔽(“上”:名词用作状语,在上面)
    (7)负势竞上(“竞”:动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语的意思)
    (8)负势竞上 ("上":方位名词,,这里用作动词,意思是"向上生长")
    (9)皆生寒树(“寒”:使人感到有寒意)

  • (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湍急的江流比箭还快,迅猛的波浪像飞奔的马。

    (2)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都在争着向上,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这些山)争着伸得更高,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形成无数山峰。

    (3)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蝉长久不断地叫着,猿猴也长久不停地啼着。

    (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那些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

    (5)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那些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流连忘返。

    (6)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我乘船)随着江流飘荡,时而向东,时而向西。

    (7)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横斜的树枝在上边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昏暗;稀疏的枝条互相掩映,有时还能见到阳光。

    (8)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奇峭的山和奇异的水,是天下独一无二的美景。

  • 省略句
    (1)“(船)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主语省略)
    (2)“急湍甚(于)箭”(省略介词“于”)
    (3)“(高山)负势竞上,互相轩邈”(省略主语“高山”)

    倒装句
    (1)后置定语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2)互文。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对偶句
    (1)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2)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3)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4)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5)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   晋南北朝时,政治黑暗,社会动乱。因而,不少知识分子寄情山水来排解心中的苦闷。《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他的朋友朱元思(一作宋元思)的一封书信中的一个片段。本文叙述作者乘船桐庐自至富阳途所见,描绘了这一段的山光水色,它创造了一种清新自然的意境,使人读后悠然神往,仿佛也亲自领略了其间的山水之美;同时也表现出他沉湎于山水的生活情趣。表现了作者喜爱自然,对社会的不满情绪。抒发了作者对政治官场的厌倦和对功名利禄的鄙视以及希望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

  •   本文是用骈体写成的一篇山水小品。一共140多个字。骈文常用四字六字组织,故亦称“四六文”。但文章又有异于当时一般的骈文,它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骈文形式上的束缚,体现了可贵的突破与创新。

      首段是总写全景,写出富春江山水之美。第一句“风烟俱净,天山共色”绘的是远景,极目远眺,风停雾散,高爽晴空一尘不染,天山一碧,景象清新而壮阔。这既绘写景色,又暗点惬意畅游的季节。秋天特有迷人景象深深吸引作者,于是泛舟江上,兴致分外盎然。第二句,由远及近,由景及人,写的是泛舟情景和畅游心情。“从流飘荡”,既写小舟沿江逆水而上的情态,又抒写心中随顺追趣之情。一中路美景收不尽,只好“任意东西”以饱眼福。第三句进而写出作者游踪,统观“自富阳至桐庐”百来里的山光水色之后,作者由衷赞叹:沿江奇山异水,天下无与伦比。

      第二段先承上写“异水”。前两句写富春江静态美。江水色泽,青白一片,水流清澈,深可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可以看见鱼儿在往来嬉戏,甚至连细小的石子也历历在目,足见江水的明静和、清澈。第三句又转写富春江的动态。作者运用两个比喻,形容江流比射出的箭还快,激浪像骏马飞奔,真是动人心魂,气势不凡。这段只用了三句二十四字,或是正面描绘,或侧面烘托,或设喻作譬,就把变幻多姿的景象展现出来。

      第三段进而写山之景。作者用概括而形景的语言写出那江流险峻的山势和山中种种奇异的景物,视野从低到高,从点到面。“负势竞上”,视线由低往高移动:“互相轩邈”,视线向远处发展,视线扩展到座座高山:“争高直指。千百成峰”,再从局部扩展到整体。“竞上”、“互相”、“争高”,无生命的山,无不奋发向上,这不仅描绘出层峦迭峰种种奇特的雄姿,还写出观赏者荡涤心胸的奇趣,写了奇特山势,作者的目光又从整体转到细部,再次突出山之“奇”,从描写对象看,写了泉水、百鸟、鸣蝉、山猿和树木,但不是突出形象而是从音响和日照角度来写,写出听觉和视觉中新奇的美感,泉水泠泠,清越悦耳,好鸟嘤嘤,和谐动听;山蝉儿高唱,山猿长啼,也无不令人振奋。山林百间交汇,组成一曲优美交响乐。这一段最后珍两句写树木,跟段首“皆生寒树”照应,群峰丛树枝繁叶茂、郁郁葱葱,给人以欣欣向荣,蓬勃向上感觉,写树木繁茂,、虚实结合,正写“横柯”、“疏条”,侧写“在昼犹昏”,“有时见日”,运笔手法灵活多变。

      这一段描写山中景物,插入一组议论性偶句“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是作者观赏美景中油然而生和联想,借景言志,既反映了作者对争名逐利官场的鄙视,又衬出大自然美景诱人的力量。这里“望峰息心”和“窥谷忘反”中的“谷”既是实指,又是泛指。就实指而言,意谓这名利极力攀上峰巅,热衷政务而想飞黄腾达者,应窥见面前危险深谷而返,就泛指而言,意谓大自然的伟大会使人流连忘返,平息功名利禄之心。总之,既写奇景,又抒感概。

      作者抓住此山此水特征,把动与静、声与色、光与影巧妙结合,为读者描绘出一幅充满生命力的山水图,让读者充分享受到了富春江两岸的“山川之美”。

  •   魏晋南北朝时,社会动乱,官场黑暗。所以不少知识分子寄情山水来排解心中的苦闷。《与朱元思书》就是吴均融合其情后写给他的朋友朱元思的一封书信。

    参考资料: 1、唐孝麟.中国古代散文选: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年:109-110 2、何永华·《与朱元思书》评赏·中山大学·2004年
南北朝的其他诗人
  • 刘孝威 刘孝威(?~548)南朝梁诗人、骈文家。名不详,字孝威。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出生官宦之家,齐大司马从事中郎刘绘之子、刘孝绰第六弟。生年不详,卒于梁武帝太清二年。孝威以诗胜,三兄孝仪以文胜,故孝绰有“三笔六诗”之誉,气调爽逸,风仪俊举。初为安北晋安王法曹,转主簿。隋书·经籍志》著录《刘孝威集》十卷,今佚。明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辑有《刘孝仪孝威集》。今存诗约六十首。
  • 颜延之 颜延之(384~456年),字延年,南朝宋文学家。祖籍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曾祖含,右光禄大夫。祖约,零陵太守。父显,护军司马。少孤贫,居陋室,好读书,无所不览,文章之美,冠绝当时,与谢灵运并称“颜谢”。嗜酒,不护细行,年三十犹未婚娶。
  • 庾信 庾信(513—581)字子山,小字兰成,北周时期人。南阳新野(今属河南)人。他以聪颖的资质,在梁这个南朝文学的全盛时代积累了很高的文学素养,又来到北方,以其沉痛的生活经历丰富了创作的内容,并多少接受了北方文化的某些因素,从而形成自己的独特面貌。
  • 陶弘景 陶弘景(公元456—536年),字通明,南朝梁时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号华阳隐居(自号华阳隐居)。著名的医药家、炼丹家、文学家,人称“山中宰相”。作品有《本草经注》、《集金丹黄白方》、《二牛图》、《华阳陶隐居集》等。
  • 柳恽 柳恽,字文畅,生于宋泰始元年(465年),卒于梁天监十六年(517年)。祖籍河东解州(今山西运城),南朝梁著名诗人、音乐家、棋手。梁天监元年(502午)萧衍建立梁朝,柳恽为侍中,与仆射,著名史学家沈约等共同定新律。以后在朝中,历任散骑常侍、左民尚书,持节、都督、仁武将军、平越中郎将、广州(今广东广州)刺史。又“征为秘书监、领左军将军”。曾两次出任吴兴(今浙江吴兴县)太守,“为政清静,人吏怀之。梁天监十六年(517年)卒,享年53岁。赠侍中,中护军。
  • 谢灵运 谢灵运(385年-433年),东晋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出生在会稽始宁(今浙江上虞),原为陈郡谢氏士族。东晋名将谢玄之孙,小名“客”,人称谢客。又以袭封康乐公,称谢康公、谢康乐。著名山水诗人,主要创作活动在刘宋时代,中国文学史上山水诗派的开创者。由谢灵运始,山水诗乃成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流派,最著名的是《山居赋》,也是见诸史册的第一位大旅行家。谢灵运还兼通史学,工于书法,翻译佛经,曾奉诏撰《晋书》。《隋书·经籍志》、《晋书》录有《谢灵运集》等14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