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古诗文  残丝曲
  • 垂杨叶老莺哺儿,残丝欲断黄蜂归。
    绿鬓年少金钗客,缥粉壶中沉琥珀。
    花台欲暮春辞去,落花起作回风舞。
    榆荚相催不知数,沈郎青钱夹城路。
    参考资料: 1、滕学钦疏译.李贺诗歌全集简疏:中国书店,2010.09:第3页
  • 译文
    垂杨的绿叶已老,莺鸟在哺育幼雏,柳絮不再吹绵,黄蜂儿已不见踪迹。
    头发漆黑的少年伴着金钗女郎,手执银壶,仍在琥珀美酒中沉溺。
    花台已经向暮,芳春就要告辞,晚风吹起了落花,正在半空中飞舞。
    夹城路结满榆荚,似在催游人归去,哦,夹城路,一条青钱铺就的路。

    注释
    残丝:游丝也,虫类所吐之丝,飘浮空中。沈约诗:"春风起春树,游丝暧如网。"
    绿鬓:乌黑的头发。年少:少年。金钗客:指女郎。
    缥粉:青白色。琥珀:松柏树脂的化石,色淡黄或红褐,此指琥珀色的酒。
    沈郎:晋代沈充,《晋书·食货志》载吴兴沈充铸小钱,谓之“沈郎钱”。
    青钱:榆荚,色白,成串,形似钱。
    夹城:唐代长安东城墙为双重城墙,中有路,很宽大,是帝王自宫中赴曲江、芙蓉园游览的通道。

    参考资料: 1、滕学钦疏译.李贺诗歌全集简疏:中国书店,2010.09:第3页
  •   李贺幼而能文,贞元末即已有名。当时结伴游春,乃是昌谷的旧俗。李贺见榆荚满路,落花回风,感时光易逝、春去难留,满怀愁思,颇有感触,于是便写下了这首诗。此诗虽作于暮春,然此诗不若其后诗作情调之悲凉。

    参考资料: 1、刘衍著.刘衍论著集:湖南文艺出版社,2008.1:第51页
  •   首二句写暮薄景象,诗语无片言只字言及暮薄,远比明言还的强烈。因为四种物色的形象是那样鲜明,有力地打人人们的感官,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可以看出:那育雏的薄莺就栖止在浓枝密叶之中,那欲绝的游丝也正伴着黄蜂飘然前去。动静相问,层次分明,交织成一幅浑融的圆面,见出诗人运笔状物之妙。

      次二句转入人事活动。两句诗只摆出青薄少年,妙龄女子,青白色的酒壶中满盛着琥珀色美酒,不再说什么,而一幅青年男女游薄宴饮的画面已呈现在我们眼前。至于那宴饮的具体情景,是否“宾既醉止,载号载呶,乱我笾豆,屡舞欺缴还,都留给人们凭借自己的经验去加以补充。艺术的启示力极强,含蓄而有余味。将这两句与首二句合观,宴饮乃发生在暮薄背景之下,这不禁又发人深省。明媚薄光,可谓良辰美景。男女游赏,可谓赏心乐事。面对暮薄,他们是想用赏心乐事去冲淡良辰美景即将逝去的失落心境呢?还是惶恐于良辰美景的即将消歇,想更多享受一些赏心乐事呢?总之,两种情景的重合,使这两句诗从字面之外喷薄出一股珍时惜逝、汲汲不可终日的浓郁情思。诗意不是出自诗语所叙,而是产生于甄种情景的配合,耐人品味,妙不可言。

      诗的后半句写大好薄光无可挽回地逝去。这样一点简单的意思,用了四句诗,却不觉冗长,其中大有奥妙。“花台还二旬将花与薄充分拟人化,写得生动引人,情意缠绵。本来是薄去花谢,主动者在薄,诗人却偏偏反转来说,花谢薄归。由于花事欲暮,不免使薄兴味索然,的黯然辞别归去了。然而花对于薄,又是那样饱含系恋之情。你看,花瓣虽已离枝,却还的做一次最后的挣扎,随风回旋起舞,它是多么想用自己的生存留住那美好的薄天。这落花恋薄的背后又何尝不括含青年惜时的深慨。落花的情态又不免诱发一个问题:它那竭尽生命的努力,便能留住薄天吗?这使得后两句很自然地成为这一问题的回答,一呼一应,迭宕有致。四句诗里隐含一问一答,以落花为问,以榆荚为答,构思巧妙,笔路活脱,意趣盎然。

      这首诗形象凸出,色彩鲜明,无论是垂杨薄莺,残丝黄蜂,还是绿鬓金钗,落花青钱,无不、以其分明的形色深深印入人们脑中。而其组章造意,含蓄奇掘,攫人思绪。这些都表现了李贺诗艺术的特色。

    参考资料: 1、宋绪连 初旭编.三李诗鉴赏辞典: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年05月第1版:第639页 2、滕学钦疏译.李贺诗歌全集简疏:中国书店,2010.09:第3页
唐代的其他诗人
  • 徐坚 徐坚(660年-729年),字元固,浙江长兴人。以文行于世,唐玄宗朝重臣。少举进士,累授太学。初官为参军,多次升迁,深得玄宗信任,奉敕修撰《则天实录》、《初学记》等书籍。历官至太子左庶子、秘书监、左散骑常侍、崇文馆学士、集贤院学士。与刘知几等同修《三教珠英》、《则天实录》。卒,赠太子少保,谥曰文。著有《大隐传》、辑有《初学记》传于世。坚与父齐聃俱以词学著闻。坚长姑徐惠为太宗充容,次姑为高宗婕妤,并有文藻。议者以为“方之汉世班氏”。
  • 牛僧孺 牛僧孺(779年-848年),字思黯,安定鹑觚人,唐朝宰相,牛李党争中牛党领袖。牛僧孺是进士出身。元和四年(公元809年)以贤良方正对策,与李宗闵等共同抨击时政,为宰相李吉甫排斥而久不任用。穆宗时,累官至户部侍郎、同平章事。敬宗时出任武昌军节度使。大和四年(公元830年)任兵部尚书、同平章事,成为牛(僧孺)、李(德裕)之争中牛派首领人物。武宗时,李吉甫之子李德裕为相,牛被贬任循州长史。宣宗时召还,不久病卒。
  • 郑缙 生平无考。《全唐诗》存诗2首,其中《咏浮沤为辛明府作》,出《文苑英华》卷一五三、卷一六四;《莺》诗,《唐诗纪事》卷二九作孙处玄诗,明刻本《文苑英华》卷三二八作郑缙诗,中华书局影印本《文苑英华》新编目录作郑愔,未详孰是。
  • 李景良 李景良(?—1128年),宋朝将领,宗泽部将。建炎二年(1128),金将粘罕占据西京,与宗泽对峙。宗泽派遣李景良、阎中立、郭俊民领兵前往郑州,和金兵相遇,双方大战,阎中立战死,郭俊民投降,李景良逃跑。宗泽抓回李景良,对他说:“战而不胜,罪可以饶恕;私自逃跑,这是无视主将。”将他斩首以警戒将士。
  • 薛存诚 薛存诚,字资明,唐河中宝鼎(治今山西万荣县西南宝鼎)人,贞元元年进士,生卒年不详。薛存诚父薛胜,能文,曾作《拔河赋》,因有文采,风行一时。薛存诚受家庭的熏陶,自幼好学,长于诗赋。他于贞元年间(785—804年)中进士,初任节度使府幕僚,后入朝为监察御史,兼管馆驿。不久转调殿中侍御史,后又迁度支员外郎、御史中丞。
  • 贺朝 贺朝[唐](约公元711年前后在世)(旧唐书误作贺朝万。此依《国秀集》及《搜玉集》),字不详,越州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睿宗景云中前后在世。工诗。神龙中(公元708年左右)与贺知章、万齐融、张若虚、邢巨、包融俱以吴、越之士,文词俊秀,名扬上京。官止山阴尉。今存诗八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