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子谈经所,淮王载酒过。
    兴阑啼鸟换,坐久落花多。
    径转回银烛,林开散玉珂。
    严城时未启,前路拥笙歌。
    参考资料: 1、马玮主编.《中国古典诗词名家菁华赏析 王维诗词赏析 》:商务印书馆,2014.01:第16页 2、孙建军等主编.《全唐诗》选注 (1-16册):线装书局,2002年1月:第871页 3、杨文生编著.王维诗集笺注: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09:第113页
  • 译文
    西汉的扬雄读书写字的贫穷住所,淮南王刘安带着酒过去一起狂饮。
    兴尽才发现鸣叫的鸟儿已经换了种类,坐的时间太长,以至丁地上的落花也多了起来。
    穿行在曲折的林径,烛光闪闪,等走出去后眼前豁然开朗。
    一直游玩到凌晨回城,城门还未开启,一路余兴未尽,照样笙歌相伴。

    注释
    杨子:指西汉扬雄(一作杨雄)。此处以杨子比杨氏。
    淮王:指汉淮南王刘安,这里借指岐王。
    兴阑(xīng lán):兴尽。
    迳转:山路曲折回环。
    银烛:白亮如银的烛光。此处也可能是火炬(晋代以前称为烛)而非蜡烛。
    开:舒展,开豁。
    散玉珂(kē):指骑马从游者各自分散而游。玉珂(kē):马勒上的玉饰。
    严:戒夜。
    拥:谓群聚而行。指归来时,奏乐者走在队伍之前。唐时亲王出行,卤簿中有鼓吹乐,故云。
    笙(shēng)歌:合笙之歌。也可指吹笙唱歌或奏乐唱歌。

    参考资料: 1、马玮主编.《中国古典诗词名家菁华赏析 王维诗词赏析 》:商务印书馆,2014.01:第16页 2、孙建军等主编.《全唐诗》选注 (1-16册):线装书局,2002年1月:第871页 3、杨文生编著.王维诗集笺注: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09:第113页
  •   这是一首纪游诗,主要写所游之地的美景以及兴尽归去的o程。

      首联即点出题意。“杨子谈经所,淮欢载酒o”,"杨”子便是西汉的儒者扬雄,而淮欢便是淮南欢刘安。这两人,一个喜好学术,一个擅长学术,可惜未曾谋面。欢维写淮南欢o杨子谈经之所,并非有意让他们“关公战秦琼”,而是借汉喻唐,将岐欢比作好客的淮南欢。“载酒”二字乃诙谐之笔,表面看,是说淮欢重视贤才,载酒光顾贫寒的杨子宅,实则交代岐欢带领诗友宾朋游览杨氏别业,欢宴游乐。第二联“兴阑啼鸟换,坐久落花多。写出了作者游览的无穷兴味,情致独到,别有会心。“兴阑啼鸟换,坐久落花多”,“兴阑”,即兴尽,与“坐久”为互文,这两句以极富于诗意的笔法,写出了在鸟鸣声中、繁花影里度o的身心回适的一夜。这一联以景传情,写景入神,体验独特,感情细腻。第三联“径转回银烛,林开散玉珂”,这两句写诗人走o曲径,穿o树林,那原本闪烁的烛光,一下子通明起来,眼前豁然开朗,看到了岐欢及其扈从的车马。这一联交代了将要回去时的情景。

      尾联写抵达城门时的情况:“严城时未启,前路拥笙歌。”意谓纵情赏玩,深夜始归,其时城门尚未开启,即使在这样的时候,依然一路笙歌,余兴未尽。写出了诗人对游玩仍有兴趣的情感。

      这首诗善于写景,且多不直接写景。如颔联不直接写杨氏别业的景色如何美好,而是说自己玩赏的时间很长,以至于树上的鸟换了种类,地上的落花越积越多。这样写使诗歌更富有启发性,余味不尽。

    参考资料: 1、马玮主编.《中国古典诗词名家菁华赏析 王维诗词赏析 》:商务印书馆,2014.01:第16页 2、周啸天.唐诗鉴赏辞典:商务印书馆,2012.01:第285页 3、周啸天.唐诗鉴赏辞典:商务印书馆,2012.01:第286页
  •   开元八年(720年),岐王李范带领王维等人同游杨氏别业并要求他们写诗,王维接受了岐王李范的命令作了这首诗。

    参考资料: 1、马玮主编.《中国古典诗词名家菁华赏析 王维诗词赏析 》:商务印书馆,2014.01:第16页
唐代的其他诗人
  • 曹汾 年代:唐。字道谦,河南人,历忠武军节度观察等使、户部侍郎。诗一首。体裁:七律《早发灵芝望九华寄杜员外使君》
  • 郑玉 郑玉(公元734—802年),字廷玉。原籍河南荥阳。其祖父郑亮在鄚州任司马,留居本地,遂为鄚人。其父郑泰,官至武卫大将军侍太常卿。明万历本《任丘县志》记载,郑玉私宅在莫亭县颂美里(鄚州城内),幼年读书习武,有老成之风,至20岁有济世之才。贞元十八年(公元802年)郑玉死于莫亭,时年68岁。第二年葬于鄚州城南二十五里三方村之原。
  • 王起 王起(760年-847年),字举之。祖籍太原(今山西太原),后定居扬州(今江苏扬州)。唐朝宰相、学者,同平章事王播之弟。王起为人孝友,嗜学强记,书无不览。四典贡举,所举皆知名士。有“当代仲尼”之称。与刘禹锡、白居易联句,长达数十韵,称“勍敌”。有文集一百二十卷,《五纬图》十卷,《写宣》十篇,今已佚。
  • 张均 张均,张说长子。开元中历官大理卿。受禄山伪命为中书令。肃宗立,免死,长流合浦。集二十卷,今存诗七首。均、垍皆能文。说在中书,兄弟已掌纶翰之任。居父忧服阕,均除户部侍郎,转兵部。二十六年,坐累贬饶州刺史,以太子左庶子征,复为户部侍郎。九载,迁刑部尚书。自以才名当为宰辅,常为李林甫所抑。及林甫卒,依附权臣陈希烈,期于必取。既而杨国忠用事,心颇恶之,罢希烈知政事,引文部侍郎韦见素代之,仍以均为大理卿。均大失望,意常郁郁。禄山之乱,受伪命为中书令,掌贼枢衡。李岘、吕諲条疏陷贼官,均当大辟。肃宗于说有旧恩,特免死,
  • 杨损 杨损,字子默,以荫受官,为蓝田尉。三迁京兆府司录参军,入为殿中侍御史。入为吏部员外,出为绛州刺史。路岩罢相,征拜给事中,迁京兆尹。卢携作相,有宿憾,复拜给事中,出为陕虢观察使。时军乱,逐前使崔荛。损至,尽诛其乱首。逾年,改青州刺史、御史大夫、淄青节度使。又检校刑部尚书、郓州刺史、天平军节度使。未赴郓,复留青州,卒于镇。
  • 张籍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