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参考资料: 1、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初中语文第五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年12月:151-152 2、杨伯俊.孟子译注:中华书局,2012-05 3、夏平生.四书五经(现代版):新潮出版社,1998年:204-205
  • 译文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啊。

      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能行“仁政”的君王,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支持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连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支持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所有人都会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属都反对背叛的君王,所以,君子要么不战斗,战斗就一定会取得胜利。

    注释
    天时:指有利于作战的时令,气候。
    地利:指有利于作战的地形。
    人和:指得人心,上下团结。
    三里之城:方圆三里的内城。城:内城。
    郭:外城。在城外加筑的一道城墙。
    环(huán):包围。
    之:代这座城
    而:连词表转折。
    夫:句首发语词,不译。
    而:连词表递进。
    天时:指有利于攻战的自然气候条件。
    是:这。
    也:表判断语气,“是”。
    城非不高也:城墙并不是不高啊。非:不是。
    池:护城河。
    兵革:泛指武器装备。兵,武器;革,甲胄,用以护身的盔甲之类。
    坚利:坚固精良。利:精良。
    米粟(sù):粮食。
    多:充足。
    委:抛弃。
    而:然后
    去:离开。
    之: 代词,代“城”。
    是:代词,这
    故: 所以。
    域:这里用作动词,是限制的意思。
    以: 凭借。
    封疆之界:划定的边疆界线。封,划定。封疆:疆界、边境。
    固:使巩固。
    国:国防。
    山溪:山河。
    险:险要的地理环境。
    威:威服。
    以:凭借,依靠之意。
    兵革:本意是“兵器和铠甲”,比喻“武力、军事”。
    得道者:实施“仁政”的君主。者,什么的人,此处特指君主。道,正义。下同。
    失道者:不实施“仁政”的君主。
    寡:少。
    之至:到达极点。
    畔:通“叛”,背叛。
    之:意思是“到、到达”。
    至:意思是“极点”。
    顺: 归顺,服从。
    以: 凭借。
    之: 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亲戚: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
    故:所以。
    有:要么,或者。
    胜:取得胜利。

    参考资料: 1、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初中语文第五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年12月:151-152 2、杨伯俊.孟子译注:中华书局,2012-05 3、夏平生.四书五经(现代版):新潮出版社,1998年:204-205
  • 通假字
    (1)畔(pàn),通:“叛”,背叛。

    古今异义
    (1)城
    古义:内城
    今义:城市
    (2)池
    古义:护城河
    今义:水塘
    (3)委
    古义:放弃
    今义:委屈、不甘心
    (4)国
    古义:国防
    今义:国家
    (5)亲戚
    古义:泛指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包括父母兄弟。
    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其他成员,亲属,不包括父母兄弟。
    (6)去
    古义:离开
    今义:往、到
    (7)域
    古义:这里用作动词,限制。
    今义:地域
    (8)是
    古义:这
    今义:判断动词
    (9)兵
    古义:兵器
    今义:士兵
    (10)然而
    古义:这样却
    今义:表转折的连词。

    一词多义
    (1)利
    天时不如地利:有利条件
    兵革非不坚利:锐利
    (2)之
    三里之城:的,助词
    多助之至:到
    天下顺之:代词,指得道者。
    环而攻之而不胜:代词,代指这座城
    (3)时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气候,时令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时机,机会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代,朝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当时的
    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季度,季节
    当是时,妇手拍儿声:时候
    (4)和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和谐,和乐
    春和景明:和煦
    (5)去
    委而去之:离开,逃离,逃亡
    去死肌,杀三虫:除去,去掉
    西蜀之去南海:相距,远离
    公然抱茅入竹去:前往,到别处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也:距离
    (6)胜
    环而攻之而不胜:取胜
    予观夫巴陵胜状:非常美好,美妙
    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尽,完
    驴不胜怒,蹄之:能承担,能承受
    日出江花胜红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胜过,超过
    (7)固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固执,顽固
    固以怪之矣:原来,本来
    君子固穷:安守,坚守
    (8)亡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逃跑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灭亡
    (9)城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内城
    城非不高也:城墙

    (10)而
    环而攻之而不胜,连词表转折
    委而去之,连词表顺承
    环而攻之而不胜,连词表修饰

    词类活用
    (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名词用作动词,限制)
    (2)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形容词用作动词,巩固)
    (3)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形容词用作动词,威慑)

    特殊句式
    判断句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是地利不如人和也(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   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短文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还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是中心论点,“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是结论。

      本文从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这一角度出发,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条件的比较,阐述了“人和”对战争胜利的决定性作用。由此,再加引申,推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论断,阐明了施行“仁政”的必要性。文章用层层推理的方法进行论证,开篇即提出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接着设例进行论证,再据此阐发引申,层层深入,最后得出断语,逻辑性很强。因此认定:“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是结论,不是中心论点,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二、这篇短论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逐层论证,层层深入。文章第1段,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接着运用战例,分别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了“人和”的重要;第4段进一步阐发,说明,欲得“人和”,必先要“得道”。全文紧紧围绕得“人和”这一中心,环环相扣,逐层推理,显示出极其严密的论证艺术和极强的逻辑性。

      (2)论证中运用排比、对比等手法,使文章气势恢宏,笔酣墨畅,结构缜密。

      (3)文章上部分运用举例说明,下部分运用对比说明的方法.更加突出其论点。

  •   中心论点应该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这一章开头即提出中心论点,并用概括性很强的战例加以证明,然后从理论上进行论证,得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论断,阐明了“人和”的实质。短文最后以得“人和”的“君子”“战必胜矣”作结,突出地说明了“人和”是决定战争胜负最主要的条件。

  •   (1)文章善于运用设喻的方法。从文章末端看,孟子虽反对战争,却多次提到战争。这是为了迎合诸侯们的心理打个比方,以便有机会向诸侯们宣传自己的“仁政”主张。

      (2)文章析理精微,议论恢宏,气势奔放,阐明引申层层深入,逻辑性很强;还采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使文章语气强烈,具有说服力。

  •   我们通常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句话来表示:合乎正义者就能得到多方面的支持与帮助,违背正义的就会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在这里,我们把“道”理解为“正义”。那么,什么叫“正义”?《现代汉语词典》中说:“正义”是指“公正的、有利于人民的道理”。这是富于现代气息的理解,然而是和它最初的含义一脉相承的。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孟子的一个著名论断。《孟子·公孙丑下》中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这里的“畔”字通“叛”,是背叛、反对的意思。这段话是说,对得道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多;对失道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少。帮助的人少到极点时,就连亲戚都会反对他;帮助的人多到极点时,全天下的人都会顺从他。拿全天下都顺从的力量,来攻打连亲戚都反对的人,要么不战,一战必胜。

      孟子在这里说的“得道”和“失道”的人,都不是指普通的个人,而是指一国之君。一国之君既是战争的总指挥,也是政治上的领袖。孟子通过论述战争胜负的问题,引出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观点,然而在孟子看来,“民心向背”对于战争具有根本性的意义,对于政治也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孟子说:“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意思是说,得天下必先得民,得民必先得民心。所谓的“得民”,就是得到人民的支持、拥护和帮助。所谓的“得天下”,是指通过施行仁政来“王天下”,而不是单靠武力来争夺天下。仁政,是以德服人,使人心悦诚服,自动来归附;而以力服人,不能服人之心。在孟子看来,得天下之道,即是施行仁政。因为仁政,是“得其心”之政。

      那么,如何“得其心”,即如何行仁政呢?孟子提出了“保民”的思想。保民,就是关爱和保护人民,它要求君主做到“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就是人民所希望的,就替他们聚积起来,人民所厌恶的,不要强加给他们。人民所希望的是什么呢,当然是富裕、幸福的生活。孟子认为,这是行仁政的根本着眼点。做到了这一点,然后民心归服、天下归服,是任何力量都阻止不了的。

      “战必胜矣”的主要原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   1、兄弟同心,其利断金。

      2、家和万事兴。

      3、兄弟同心金不换,妯娌同心家不散。

      4、众人拾柴火焰高。

      5、团结就是力量。

      6、人心齐,泰山移。

      7、一双筷子轻折断,一把筷子抱成团。

  •   中心论点即篇首两句。孟子提出三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推进。

      第一段作者提出中心论点用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相互比较组成。用两个“不如”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同时反映孟子所说的“仁政”。三者之间的比较,实质上是重在前者与后者的比较,强调指出各种客观及诸多因素在战争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观条件及“人和”的因素,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在比较中立论,给人的印象极其深刻。句式相同,语气十分肯定,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第二段,论证“天时地利人和”。以设置占天时者不能攻破占地利者为例,比较“天时”于“地利”的重要。“三里之城,七里之郭”说明城小而难守;“环而攻之”说明攻城者攻势强大,占有战斗的主动权;“而不胜”说明攻方失败。战斗会以弱者胜、强者败告终,作者认为攻防之所以敢大军压境,是因为在“天时”上占了优势,但守方可凭借“地利”进行抵抗;攻方久攻不下,军心涣散,必然失败。这样令人信服地证明了“天时不如地利”这一论断的正确性。

      第三段,论证“地利不如人和”。以拥有良好的地理条件而终不能守为例,比较“地利”与“人和”的轻重。“城高”、“池深”、“兵革坚利”、“米粟多”指明了守方具有优越的“地利”条件,本可以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但结果却“委而去之”,原因就在于内部不“和”,有好条件也发挥不了作用,反被虽无“地利”而有“人和”的攻者战胜,这就有力地说明了“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

      以上三段,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这一观点。最后段的作用是在前三段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将论点的范围由战争推及到治国,从而全面体现孟子的政治主张,使文章更具有普遍意义。其次,“得道”实际上也可理解为“得人心”,即“人和”。(得道的意思为施行仁政)得人心者,人心归顺,所到披靡,失人心者,人心相悖,不攻自溃。因而,最后一段绝非多余的闲笔。

      文章脉络清晰,结构严谨,气势通畅。

    参考资料: 1、史玉涛.三点一测初三语文(上):科技出版社,2004年:263 2、夏平生.四书五经(现代版):新潮出版社,1998年:204-205
  •   这篇短文一开头就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观点,指明“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人和”,就是下文说的“多助”和“天下顺之”,即人民的支持和拥护,这反映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政治思想。宋朱熹对这一章的注释是:“尹氏曰:言得天下者,凡以得民心而已。”清焦循的注释是:“民和为贵,贵于天地,故曰得乎丘民为天子也。”可见这一章不是论战争,而是讲民心向背的,是借战争论述实行“王道”(即“仁政”)的重要性。由此逐层推进,短文先分别就天时与地利、地利与人和做比较,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大小不同;最后由人和推演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结论,完成本文的论证。

      这一章开头即提出中心论点,并用概括性很强的战例加以证明,然后从理论上进行论证,得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论断,阐明了“人和”的实质。短文最后以得“人和”的“君子”“战必胜矣”作结,突出地说明了“人和”是决定战争胜负最主要的条件。

      本文语句整齐、流畅,一气贯注,很有说服力。比如在论证地利不如人和时,作者先用四个并列的双重否定句,充分铺张防守一方所具备的“地利”方面的有利条件,然后陡然一转,说出失败的结局,使得“地利不如人和”的结论有了很强的说服力。又如在阐述他的“得道者多助”时,作者也是先用了三个否定的排比句,顺理成章地推导出结论;然后又把“多助”和“寡助”进行对比,自然导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先秦的其他诗人
  • 庄周 庄子(公元前369-公元前286年),名周,汉族,宋国蒙(今河南省商丘市东北梁园区蒙墙寺村)人,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庄子祖上系出楚国公族,后因吴起变法楚国发生内乱,先人避夷宗之罪迁至宋国蒙地。庄子生平只做过地方漆园吏,因崇尚自由而不应同宗楚威王之聘。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者。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代表作品为《庄子》以及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
  • 左丘明 丘明(姓姜,氏丘,名明),华夏人,生于前502年,死于前422年,享年80岁。丘穆公吕印的后代。本名丘明,因其先祖曾任楚国的左史官,故在姓前添“左”字,故称左史官丘明先生,世称“左丘明”,后为鲁国太史。左氏世为鲁国太史,至丘明则约与孔子(前551-479)同时,而年辈稍晚。他是当时著名史家、学者与思想家,著有《春秋左氏传》、《国语》等。左丘明的最重要贡献在于其所著《春秋左氏传》与《国语》二书。左氏家族世为太史,左丘明又与孔子一起“如周,观书于周史”,故熟悉诸国史事,并深刻理解孔子思想。
  • 李斯 李斯(公元前284年—公元前208年),字通古,汝南上蔡(今河南省上蔡县芦冈乡李斯楼村)人[1-2]。秦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参与制定法律,统一车轨、文字、度量衡制度。李斯的政治主张的实施,对中国和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专制的基本格局。秦始皇死后,勾结内官赵高伪造遗诏,迫令公子扶苏自杀,拥立胡亥为二世皇帝,后为赵高所忌。秦二世二年(前208年),父子腰斩于咸阳,夷灭三族。
  • 列御寇 列御寇,名寇,又名御寇(又称“圄寇”“国寇”),相传是战国前期的道家人,郑国人,与郑缪公同时。其学本于黄帝老子,主张清静无为。后汉班固《艺文志》“道家”部分有《列子》八卷,早已散失。
  • 荀子 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华夏族(汉族),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时人尊称“荀卿”。西汉时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位于今山东兰陵县)令。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提倡性恶论,其学说常被后人拿来跟孟子的‘性善说’比较,荀子对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当显著的贡献。
  • 宁戚 甯戚,春秋卫惠公(公元前686年-前669年在位)时人,姬姓,甯氏,名戚,是现代甯姓始祖,春秋莱棠邑(今青岛平度)人,卫国(今河南境内)人,早年怀经世济民之才而不得志。齐桓公二十八年(前685)拜为大夫。后长期任齐国大司田,为齐桓公主要辅佐者之一。甯戚出生于卫国乡下的贫困家庭,后来齐国齐桓公的大臣,与管仲、隰朋、宾胥无、鲍叔五人皆为齐桓公功臣,在齐桓公称霸中起到重要作用。